动与静的智慧

来源 :荣誉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knn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施振衔先生从艰难的生活中一路走来,阅尽了人世的沧桑,艰难的生活带给他的财富是生活的技能和面对苦难的忍耐力,“宝剑锋从磨砺出”,他相信一切阴霾终会散去,一切苦难终会结束,最终,他用精准的眼光、睿智的头脑创出了一片新的天地。事业上,他随市场的变化而动,胸有成竹;生活中,他始终保持着一颗平静的心,处变不惊,他的智慧隐藏在动与静之间。
  
  【施振衔先生,永成盒带厂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旗下设有永成光盘科技有限公司、新永成盒带(深圳)有限公司,并担任福建省政协委员、中华海外联谊会理事、全港各工商联名誉会长、香港篮球总会常务副主席、香港施氏宗亲会永远荣誉会长、香港福建社团联会常委兼社团联络主任等。】
  
  苦生苦长,磨砺出坚强意志
  
  1950年,战争虽已停止,可战争的硝烟还没有完全散去,整个中国的修复还需要一段不短的时间。这一年,施振衔先生在福建省晋江市金井镇一个小小的乡村里出生,特殊的社会环境注定了他将要度过一段艰苦异常的岁月,这段艰苦的岁月要持续多久,年长的人尚不得而知,更何况年幼的他呢?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中国最困难的时候,全国人民都苦。施振衔先生回忆说:“当时没有米饭吃,连地瓜都很少。”他真正地体会到了什么叫做“食不果腹”,当笔者问及那个时侯是否连鞋子都没得穿时,施振衔先生说:“布料少,连衣服都没得穿,哪还有鞋子穿?”这就是“衣不蔽体”。简简单单一句话,其中包含了多少辛酸,多少艰难?
  这种“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生活在施振衔先生的母亲去了香港,给他们兄弟三人邮寄一些包裹后才得到了一点点的改善。
  1961年,施振衔先生在他母亲到香港的第二年,和他的二哥也来到了香港,“因为我的父亲在菲律宾,我是以华侨的身份申请来港的。”施振衔先生说。华侨的身份让他顺利地来到了香港,但是并没有因此而改变太多,生活依旧艰苦,生存环境依旧恶劣。
  来港第三年,1964年,施振衔14岁,他走进了打工的行列,在他舅舅的贸易公司里上班,负责收外汇及银行往来,按照舅舅的要求给侨眷分钱等工作。年纪虽小,但是却从不怕苦,从不说累,常常只要口袋里有几百块钱就能让他心里十分愉快。这份工作一做就是七年,而这七年的时间,施振衔先生已经由一个青涩少年成长为一个风华正茂的小伙子。
  当很多同龄人花钱去看电影的时候,施振衔先生从来不去,他要把钱攒起来,因为在他的内心里有一个非常强烈的创业的愿望,他要靠着点滴的积累去实现这个愿望。
  1971年,施振衔先生21岁,他开始和他二哥一起做小生意,开始走向了自己波澜壮阔的创业之路,一步步向着正日渐红火的盒带市场进军,事业的版图、人生的画卷正慢慢展开。
  顺时顺势,盒带市场大展身手
  
  上世纪七十年代,是盒带正流行的时候,已经有七年贸易经验的施振衔先生迅速进入了这个行业,经营空白录音带等。1972年,永成盒带厂有限公司成立。
  创业初期是个忙碌而艰难的过程。每一天,施振衔先生都要亲自拜访客户,了解客户的销售情况,以便及时供货,与客户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同时,还要寻找新的客户,拓展市场,发展事业。从旧时代走过来的人在任何时候都能选择不怕辛苦,也能做到不怕辛苦。
  1977年,施振衔先生开始正式开办工厂,为一些品牌做代工。“当时香港的地铁还未正式运营,在柴湾又很难请到工人,于是我们常要将100多名工人从北角载到工厂这边来。”施振衔先生说。一个100多人的工厂在那时来说,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永成盒带厂以出口为主,他们代加工的盒带走进了东欧、非洲等国,韩国、日本以及中国内地等地市场,事业正如日中天。
  生意场上,施振衔先生从不骗人,也不害人,他的诚信是他事业发展的保证。
  1980年,施振衔先生开始做录像带,这一做法正好迎合了内地广大的市场需求,前景一片大好,“尤其是1986年、1987年、1988年这几年,录像带的市场需求达到了顶峰。”施振衔先生说。1989年,他将工厂搬到了深圳宝安,工人人数最多的时候达到了2000人。
  1990年,施振衔先生继而开始制作电脑软盘,1997年,他又开始制作光盘,那几年间,光盘风行,施振衔先生购买了1000多个版权,再次达到了光盘市场的高峰。
  “你方唱罢我登场”,科技的发展速度总是迅速的,因此导致了相关的科技产品快速地更新换代。在这样一个过程中,睿智的施振衔先生紧跟时代、分析市场、顺应市场,然后准确地定位,时针转至今天,小小的DV带成为了施振衔先生眼里新的“宠儿”。
  施振衔先生一次次地带领公司将产品转型,其胆识、其谋略、其智慧、其平静的心态,让人称道。从1971年进入这个行业至今,他经营的产品包括:盒式带印标签机及包装机,收缩包装机,空白录音带、录影带及唱碟、影碟,已录制录音带、录影带及唱碟、影碟、电脑周边设备及配件,可擦写计算机光盘计算机磁盘,多媒体,包装材料-纸类,录音带胶盒,包装材料-木材,影碟光盘制造,纸箱包装,一般包装及装配,卷标黏贴,收缩包装,封带,柯式印刷,丝网印刷,书籍及印刷品出版,录音带出版,光盘出版,录影带出版等,品种多而且全。
  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其房地产行业一直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虽然几经沉浮,但依旧蕴藏着商机,久经沙场的施振衔先生看准了这一点,投资香港房地产,以店铺买卖和收租为主。一条多元化的发展道路向着更宽、更远的方向延伸着,而一条服务的路早已经在施振衔先生的脚下延伸开来。
  
  出时出力,只求开心就好
  
  上世纪八十年代,施振衔先生开始参与社团,服务的脚步自此迈开,而且越走越远、越走越宽。
  福建晋江,是他的故乡。虽然在那里,施振衔先生度过的是短短的十一年,而这十一年,他也一直在与贫困和艰难做伴,但对故乡的感情也深深地印刻在了他的心中,不管身在哪里,都让他无法遗忘。1988年,施振衔先生一方面经营着盒带等产品,一方面开始向房地产进军,他在将眼光由香港转向内地的第一站便是福建晋江。他在内地的投资,为几千人带来就业机会;为了改善家乡的环境和条件,他和胞兄施振钊给家乡修路建桥,共同捐资80多万,修建了金井镇洋下村的石板路。他还参与了福建体育会,尽力支持促进体育会的发展。不久前,施振衔先生又出资为家乡建设了自来水,对于施振衔先生来说,只要是对家乡好,施振衔先生不遗余力。13年前,施振衔先生参加了福建省政协,他最关注的是交通和工人利益,提了不少议案,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出心出力,想的是家乡,为的也是家乡。
  施振衔先生是香港福建社团联会常委兼社团联络主任。香港福建社团由一大批香港各界闽籍有识之士组成,他们为祖国改革开放大业和经济发展贡献才智,他们尽心尽力服务乡亲、服务社会,他们的付出,他们的成绩,大家有目共睹。付出的一切,施振衔先生从未想过回报,而乡民却给予了他最珍贵的回报——那是来自于乡民心中的感谢和尊敬。
  2008年初的南方冰灾,之后的汶川地震,台湾风灾,祖国同胞深陷危难之中,施振衔先生感同身受,每一次的捐款都凝聚着他对祖国同胞的关切之情。
  闲暇之余,施振衔先生喜欢打打高尔夫球。纵横商场多年,他始终保持着一颗平常心,付出多少,得到多少,他从来不去计较,因为在他内心深处,总蕴含着这样的理念——只要开心就好。
其他文献
吴杏桢小姐是香港太平洋狮子会会长(2010-2011年),自2006年加入狮子会以来,一直践行“我们服务”的宗旨,用自己的理念与能力,帮助他人。她,关注青少年的发展;她,关心老年人的生活,利用“信、望、爱”的力量,号召狮友积极服务社会各阶层,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她还是美国友邦保险(百慕达)有限公司授权保险助理营业经理,在保险行业,她亦以帮助到别人为乐,她言,结交不同行业的朋友,学会与不同的人相处
期刊
刘道子先生从小痴迷收藏艺术,2005年正式入行,如今已收藏了逾千件古玩。他不迷信权威,以自己独特的眼光洞悉真假,以自己敏锐的嗅觉探寻珍奇。如沙里淘金,他在鱼龙混杂的文物世界里挖掘历史残留的吉光片羽,专心致志,广纳博采,对收藏的投入始终热诚执着。在他的眼里,这些藏品不仅仅是贯穿古今的器皿、工具或配饰,它们更是各个时代的缩影和流传千古的文化瑰宝!    【刘道子先生,祖籍顺德,2005年入行收藏,家中
期刊
邓兆伟先生的家庭在邓氏宗亲中有一大美谈,那就是三代共同奉献于香港邓氏宗亲会。此外,在国际青年商会香港总会,邓兆伟先生与儿子邓长政先生还保持着一个记录——父子二人分别在1980年和2010年担任总会会长,这在国际青年商会香港总会的历史上可谓是前无古人的。奉献,就如优良血统,深深烙入这三代人的心中,生生不息。邓兆伟先生常说,施比受更有福。秉着感恩的心态,他无私地走在这条奉献的道路上,践行着自己的人生价
期刊
澳大利亚维州表彰10位杰出华人义工和28个侨团  日前,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慈善机构救世军举行杰出义工和社团颁奖晚会,授予28个华人社团和10位华人义工奖牌,以表彰他们在昆士兰州、维多利亚州、南澳大利亚州水灾中所做的突出贡献。维州州长拜鲁、救世军南部指挥官芬格以及救世军成员、华人华侨等数百人出席晚会。中国驻墨尔本副总领事黄凤文应邀出席并致辞。  州长拜鲁、救世军南部指挥官芬格分别为获奖社团和个人颁发
期刊
冯健富先生是澳门新口岸葡国餐的主理之一。澳门新口岸葡国餐由冯健富先生与其弟冯健中先生所创办,冯氏兄弟在传统葡国菜的基础上,融入了中式烹饪技巧,精心制作出正宗的葡国地道美食,吸引着广大来澳门旅游人士前来品尝。在澳门,“富哥”的名字广为人知,其一由于他所经营的葡国餐环境温馨、出品精致、服务周到;其二由于他为人豁达、助人为乐、亲和谦虚。如此,热心细致的他用心经营,开心地享受着每一天。    【冯健富先生
期刊
容育豪先生是澳门江门同乡会副会长,作为一名社团领导人,他赤诚奉献,积极联繋,与各位领导及同仁们一起,为会务的发展,家乡的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他亦是一位纵横商海,不断攀登的奋斗者,“鸿鹄展翅跃长空,浩海千里自英豪”,是其最佳写照,早年在江门政府部门工作,后创业拼搏,并在澳门发展取得成绩;在家庭教育上,他推崇“朋友式”的教育方法,成功培育孩子成材,堪称楷模。    【容育豪先生,江门市政协委员、江门
期刊
【本刊综合报道】2011年4月14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三次会晤在中国海南三亚举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巴西总统罗塞夫、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印度总理辛格、南非总统祖马出席。会晤的主题是“展望未来、共享繁荣”,议题包括国际形势、国际经济金融问题、发展问题以及金砖国家合作。  上午9时许,四国领导人先后抵达会场,受到胡锦涛主席热情迎接。9时5分,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开始,胡锦涛主持会议。    胡锦涛讲
期刊
王国清先生于31年前加入了救世军,31年来,他一直在用行动证明着对他人的关爱,31年来,那些他帮助过的人,那些他温暖过的人,最终也让他受益匪浅。他从来没有想过做这些服务是在赐福,他没有想过回报,没有想过这是人格的完善,他只是觉得这是自己应该做的。他对他人的关爱如此纯粹,如此真诚,也许,只有纯粹的温暖才能温暖人心,只有真诚的情感才能感动他人。  31年,时光流逝,绿树依然,爱的行动依然。    【王
期刊
吴柱邦先生是一个勤奋拼搏的企业家,他在澳门胼手砥足奋斗多年,从无到有,创办公司,从一个建筑技工逐步成长为澳门著名的承建商,成为澳门颇具规模、声誉鹊起的大邦发建筑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但更多时候,他是一个心系社会、心系家乡的社团领导,以一颗爱国爱澳之心和深深的桑梓情怀活跃在服务社会的道路上,也让人感受到,他那为社会、家乡付出“不觉苦、不觉累,只觉得开心就好”的深深的奉献情怀。  【吴柱邦先生,大邦发建
期刊
伍瑞球先生钟爱教书育人,在教育事业上默默奉献了36个春秋,并且还在一直坚守;他热爱中华文化,倡导回归中国文化传统的道德教育,让中华浩瀚五千年的历史文明在香港传承发扬;为搞好学校教育,他匠心独运,开拓创新,紧密联系和依靠家长,共同架起一座家校沟通的彩虹,培养一批又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未来治港兴国人才。    【伍瑞球先生,啬色园主办可风中学校长,曾担任啬色园主办可艺中学创校校长、啬色园主办可立中学校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