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认识课堂观察

来源 :教育研究与评论(课堂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il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观察可能会面临不知道观察什么、不知道怎么观察、不知道如何阐释、不知道怎么改进教学等困惑。结合交流、阅读和思考所得,提出用“蚂蚁之眼”来观察、对关键事件要敏感、透过一角以窥冰山等对课堂观察的新发现。课堂观察是为了建立对学生学习、教师教学、教育认知等更加丰富或精准的认识,并以此指导教学行为。
  关键词:课堂观察;“蚂蚁之眼”;关键事件;冰山理论
  课堂观察,我们一直在进行;学习共同体模式下的课堂观察也已开展了一段时间。之前,我们对课堂观察的认识就是坐到学生边上,认真观察学生的一言一行,并进行记录;必要的时候,将图片拍下来,作为我们分析的佐证材料,然后对观察到的一些现象加以分析。我自己进行过多次的课堂观察,也看过身边的教师开展课堂观察,发现大家可能还存在一些困惑。
  一、课堂观察时可能存在的困惑
  (一)不知道观察什么
  记得不止一次有教师跟我抱怨:每次都是内观,我都不知道到底要观什么!一节课就看着一个学生,而这个学生大部分时间里,可能都平平无奇,既不皱眉表示他遇到困难,又不展颜表达内心的喜悦……小凳子那么矮,坐在旁边一节课,课堂观察很无聊,时间很难熬!
  (二)不知道怎么观察
  观察的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随着课堂的推进,学生会有怎样的表现,往往是很难预知的。有时候我们拿着手机录了一节课,也没有找到“亮点”;而就在我们放下手机那一瞬,又错失了重要证据。观察记录到底做到何种程度为好?太详细,手忙脚乱;太粗略,又无法勾起回忆。不知道怎么观察,导致我们有时很无措。
  (三)不知道如何阐释
  有时候,我们辛辛苦苦观察记录了很多,却无法欣然上台评课。因为我们不知道,面对这些观察记录,该如何阐释?照着自己记录的复述一遍,那又有什么意思呢?挑拣自己觉得重要的整理一下来说?若是资源不够会不会言之过浅?再者,我看到的、我想到的与有的听者基本没有关联,他们又能听进去多少?这样略显无趣的情况,你还想评课吗?
  (四)不知道怎么改进教学
  不知为什么,我们似乎更容易从外观,也就是从教师教学行为中看到问题,进而改进教学。而通过观察学生,我们很少能够得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方法,很多时候得到的只是一个方向,对执教者作用很小,对观察者的作用也微乎其微。观完课,记录表一上交,留给我们的只有“观察过了”而已。不知道怎么通过课堂观察来改进执教者和自己的教学,显得我们的课堂观察好像是无用的。
  课堂观察真的会陷入无聊、无措、无趣且无用的窘境吗?我们每次的“学习共同体发展日”活动中,也不乏优秀的观察者。他们激动地說着自己的“宝藏孩子”;他们总能捕捉到学生的各种表情、变化,似乎有先见之明,又能精准地阐释,好像一切都逃不过他们的慧眼。他们又是怎么做到的呢?
  二、对课堂观察的新认知
  结合阅读、交流和思考,我对课堂观察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一)用“蚂蚁之眼”来观察
  我们一开始进行课堂观察时,就被告知要用“蚂蚁之眼”去观察学生。学习共同体研究院执行院长谈杨在《学习共同体的课例研究》一文中也指出,要培育明智的“蚂蚁之眼”,因为蚂蚁代表着匍匐在大地之上的微观视角,这些微观视角汇聚起来,逐步形成了对真实世界最精准的观察和感知。说得通俗一点,就是看得更加清楚、更加真实。
  可是,若想看得更加清楚,显微镜、放大镜不是更好吗?为什么非得是“蚂蚁之眼”呢?我的理解是,“蚂蚁之眼”除了能够以平等(低)的视角观察到尽可能翔实的学生外在表现,更能使我们看到不易被发现的隐藏的学生真实。显微镜只能观察到结构,不能建立联系;而“蚂蚁之眼”,却能透过结构看到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些联系,才是学生表现的真实。
  另外,匍匐在地上的动物千千万,为什么选择蚂蚁呢?我的猜想是,因为蚂蚁小。对蚂蚁而言,一个细微的东西,也是不能忽视的存在。所以,若我们以“蚂蚁之眼”来课堂观察,是不是更容易被触动?是不是更能做到全盘接纳?而课堂上发生的事件千千万万,只有触动观察者的事件,才是学生学习的关键事件。
  我之前一直认为,学生学习的关键事件是学生遇到困难、进行写作、突破挑战等影响学生的事情,后来发现这个认识是错误的。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陈静静博士在《学习共同体——走向深度学习》一书中这样描述:“在动态的学习变化情境中,一些重要的情境片段,会突然引发观察者的强烈关注,让观察者产生较强的心理波动,并不自觉地对此情境进行反思和判断,这就是关于学生学习的关键事件。”也就是说,在课堂观察中,一个事件能否成为关键事件,是看观察者是否受到触动。而“蚂蚁之眼”从物理结构上增加了关键事件出现的可能性。所以,回想一下我们之前的观察,我们确定用的是“蚂蚁之眼”?
  (二)对关键事件要敏感
  再来谈谈关键事件,因为,课堂观察就是为了迎接涌现的关键事件。前文讲到存在不知道观察什么而使得课堂观察很无聊的困惑,对关键事件的正确认识或许可以解决这个困惑。想象一下,若是不断地有触动观察者的关键事件涌现,观察者还会觉得无聊吗?换个角度说,我们不知道观察什么,其实是我们没有被触动。于观察者而言,客观存在的被观察者在课堂中一直都有表现,只是没被观察者所感知,只是观察者自己不感兴趣而已。所以,其实这个问题是观察者自身的问题。
  我们可以怎么做呢?一句话,要对学生的表现敏感。我们不能将具体的学生看作课堂微不足道的组成部分,而要将其看作这个课堂的主体,以主角的视角,全身心地投入到对主角的体察当中。这样,主角的一言一行都落入了我们的眼里,留在了我们的心里,我们就可能获得海量的、细致而深刻的信息。
  同时,我们也能以平等的心态与学生进行深入的对话,透过学生看似平平无奇的外在表现去体会、感受、理解和诠释学生真实的想法、困惑、意愿、需求。我们还要保持对学生的持续观察,对学生真正关切与好奇,不放过任何一个瞬间和细节。如此,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关键事件就会不断涌现。   与此同时,观察者的内心也是充实且丰富的。若是此时评课,我想,大家会迫不及待地讲述自己所看到的。我看到过好几位教师,在评课的时候,情绪失控。陈静静博士在讲座中谈到学生现状的时候也经常不由自主地哽咽、落泪。这些,其实都是对学生敏感,是真正感知了学生的真实,从而达到了“欢喜着他的收获,忧愁着他的困苦”。
  (三)透过一角以窥冰山
  萨提尔的“冰山理论”指出,人就像冰山一样,浮出水面的外在部分是行为,藏在水面以下是难以看见的内在需求(应对方式、情绪、观点、期望、渴望、自我等)。“巨大的冰山”虽然不外显,但是与外显的行为有着密切的联系。如何用看到的冰山一角,去窥视看不到的巨大冰山?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其实就是对如何阐释学生的认识,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评课环节。阐释很重要,同样是一张图片,有的人看一看,看到的是事物;有的人想一想,得到的是情境;有的人细细品味,悟到的是哲理……所以,冰山一角可能是一块冰,也可能是一座冰山。当然,我们的愿景是看到冰山。
  我们憧憬的课堂观察,需要观察者能够拆解学生的表面世界,真正进入学生的真实世界。可以分三步走:
  首先,建立联系。建立所观察到的单个行为表象与真实内在的联系,串联、对比,链接关键事件,也是一种分析。陈静静博士在中小学骨干教师专业能力提升培训中说到,对学生的深入分析,可以通过学习单的完成情况、合作交流等看他们是否有多重困难,从“四处张望”、不兴奋、不参与等小动作中听懂他们的求救信号,从不配合教师、逃避课堂看透他们的伪装……我们可以用“我们看到……由此可知……”来陈述。其实,可以建立联系的方面有很多,可以将行为表象与学生性格相连,看到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动机和情感态度;若与认知情况相连,可以看到学生对知识和问题的理解、问题解决、思维发展;若将观察到的表象与同伴相连,则可看出学生与他人的合作关系……这样的联系无处不在,所以才会出现即便是对同一个学生,甚至同一个瞬间,每位观察者的阐释的现象也会不同。因为,可以建立的联系太多太多。而关键事件之间的联系,又加上了时间维度,当中的联系则更加复杂。
  其次,找寻规律,适当推测。每个学生都是特别的个体,每个个体又有着诸多的表象,若每次仅限于对学生当时的某些情况进行阐释,我们可能会淹没其中。其实,学生也是一个群体,他们有非常多的相似之处,是大同小异的。这一点,在多次的课堂观察中,已经得到了印证。所以,我们可以在学生大量的行为表现中找到规律,通过对学生的行为表象做适当的推测,用“我觉得他可能……”来开启。
  最后,大胆求证推测。这也是我们接近学生真实的一种途径。推测是建立在对学生的认知和理解基础之上的,是否合理正确,很多时候我们是可以求证的。我们可以从学生接续的表现来求证,也可以主动提供一些关联的反应来求证。我们可以用“后来……也印证了(推翻了)我的判断”等來下结论。求证的过程,是与虚拟的学生对话交流的过程,求证的结果也是修正自己的认识,更加精准地阐释学生的一个重要资源。
  这样的三步,其实就是由浅入深地挖掘学生“巨大冰山”的过程。
  三、结语
  如此课堂观察,真实受益的是谁呢?很多人理所当然地认为是学生,因为这一切都是围绕着学生来做的,目的都是让学生更好地学习。但其实课堂观察是指向教师的,目的是改进教学。你或许会说,改进教学的目的不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吗?所以最终仍然是指向学生的。这也没错。但我们不能否认教师也能从中受益良多。
  古希腊哲学巨擘柏拉图的洞穴寓言,认为人类所能观察的世界和人类自己,都只不过是在这个世界里真实存在的物体和世界的影子,真实的世界在此之外独立存在。也就是说,就人类而言,对于世界的认知其实取决于个体自己的感知。所以也有人说:“我所感知到的全部就是我的世界。”
  回到课堂观察,我们所做的一切,其实是为了建立对学生学习、教师教学、教育认知等更加丰富或精准的认知,并以此指导我们开展更加有效的行为。也就是说,我们是借由观察学生,重新发现我们的教学对学生的影响,以此改进教学,实现自己的成长。所以,课堂观察,对于教师而言,其实是一件利人利己的事情。
  这样的课堂观察,你一定会继续做下去吧!
  参考文献:
  [1] 谈杨.学习共同体的课例研究[J].上海教育,2021(20).
  [2] 陈静静.学习共同体——走向深度学习[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
其他文献
当下的公开课上,常能看到贴板书的做法:伴随着课堂的推进,教师将课前写好板书内容的黑板贴逐一贴到黑板上,从而形成一节课的板书。  对这样“一贴了之”的方式,很多教师都不认可。特级教师余颖讲述过她亲身经历的一件事。1999年参加全国小学数学赛课时,她因担心课堂上的板书不够漂亮,而在课前把上课要板书的内容写在黑板贴上,上课时一个个贴出来。结果,评委因此下调了评分。这说明,当年的评委很在意板书是不是现场写
融合出版是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融合出版并不是电子书、线上课程、有声书等形式的相加,而是多种形式的共存和相互促进.为此,在新形势下,大学出版社需要主动将传统出版与新形式、新技术、新媒体、新平台融合,构建起出版的新生态,从思维观念、体制机制、人才队伍、产品形式、平台构建、销售渠道等方面作出转变和创新,以符合市场的需求,同时也使融合出版成为大学出版社的新增长点.
高校科研诚信的治理能力是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环节之一.文章从整体性治理这一公共治理的重要理论视角出发,深入剖析高校科研诚信治理现状,发现高校内部各级主体意识的碎片化、各类协作机制的碎片化和各种工具手段的碎片化是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基于此,文章认为高校应从思想根基的理念引领、以人为本的目标设置、多维合作的路径选择、信责并重的关键要素和现代信息的技术支撑等方面解决高校科研诚信治理的现存问题.
高校德育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生态德育作为其重要的研究方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鲜明的时代价值.在建设生态文明过程中,高校生态德育需要不断丰富新内涵、新思想和新实践,才能深刻回答“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的历史使命,切实增强高校德育的有效性和时效性.因此,全面审视当前高校生态德育的价值取向和实践维度,解构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伦理观,建构人与自然以及社会和谐共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生态德育是新时代赋予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使命.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创刊最早可以追溯至1952年的《山东师范学院校刊》.1954年11月,山师学报改版更名为《山东师院》,标志着学报由报纸向学术期刊的转型.1956年山师学报拿到省委批文,标志着山师学报的正式创刊.近70年来,山师学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不成熟到基本定型、稳步发展、改革推进,是因为有学校的政策和全体山师人的共同努力,始终有一支坚强有力的编辑团队,坚持“内容为王”“因时而动”“开放办刊”的办刊原则.山师学报的发展历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山师人多年来任劳任怨、兢兢业业、精益求精的山
教学《乘法分配律》一课,利用几何直观,带领学生不断辨析乘法分配律的本质意义,抽丝剥茧,理解并内化运算规律.教学中,有匹配问题情境的直观呈现,让学生在“形”中提升对“数”的认识;有凸显数学本质的动态呈现,让学生对“合着算”和“分开算”算式的结构特征与内在联系印刻入心;有发展模型意识的抽象呈现,让学生经历富有层次的表征过程后,顺理成章地用语言、文字和符号归纳总结乘法分配律.
合理有序的人才流动,能够激发高校教师队伍的活力,增强高校的核心竞争力.然而,当前“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人才流动呈现出区域流动失衡与校际流动失衡并发、整体流动率偏低与明星学者流动频繁并存,以及人才违约流动与高校限制流动的零和博弈等困境.推拉理论对分析高校人才流动具有较好的适用性.从推拉理论出发,要实现高校人才流动的良性治理,一是政府要发挥“中间障碍”作用,引导人才的合理流动,监测和约束功利化流动行为;二是高校要合理定位、特色发展,制定合理合法的人才引留政策,发挥“拉力”和“粘力”的作用;三是人才个人要树
现如今“以本为本”已经成为国家意志和学界共识,然而该理念在推进过程中,却遇到三个方面的问题:内涵悬浮,对“以本为本”内涵的把握,停留在“以本科阶段教育为本”层面,没有深入“以本科生发展为本”这一核心层面;制度悬浮,促进教师教学投入、促进学生学习投入的核心制度没有成为大学主要的改革举措;主体悬浮,落实“以本为本”的主体链条“政府—大学—教师—学生”发生断裂,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彰显.针对这三个悬浮问题,文章尝试探索与阐述其中原因,并提出了落地思路和基本对策.
印度高等教育体系是目前世界上最庞大的高等教育体系之一.不同时期出台的国家教育政策对印度高等教育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国家教育政策2020》是印度政府最新颁布的具有法律效应的教育新政,推出的多项改革举措将对印度研究生教育规模扩张、高等教育质量提高、高等教育国际化、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融合、高等教育治理机制改革产生积极影响.该政策保持高等教育宏观政策的连续性,内容彰显印度政府改革的决心,但政策的落地实施面临多重阻碍.
摘要:英语要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互相渗透。在英语教学中积极促成英语学科与其他各学科的融合,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运用能力。尝试将英语教学与语文、数学、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等学科融合,在充分挖掘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有机整合各学科素材,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习得综合性的知识,开阔眼界,拓展知识,获得全面发展。  关键词:学科融合;英语教学;主题意义  英语要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互相渗透。在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