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最能吃肥肉

来源 :食品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hongyu82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最怕吃肥肉,哪怕是一丁点都吞不下去,所以夹菜时总是非常小心,生怕夹到肥肉。可再小心,也有夹到肥肉的时候。开始几次,我悄悄把肥肉丢进垃圾桶里,后来被母亲发现了,把我好一顿臭骂。我解释说:“我也不想丢掉,可一看见肥肉就发怵,实在吃不下。”母亲说:“吃不下你给我吃,别浪费。”
  有母亲这句话,我就放心了。此后再夹到肥肉,我就统统丢给母亲。有时夹到一块半肥半瘦的肉,我就从中间分开,肥的给母亲,瘦的留给自己。母亲真是好样的,来者不拒,给她再多的肥肉都能吃下去。我问母亲为什么不怕腻,母亲说:“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半年都闻不到肉味,想腻还腻不上啊!”
  有一次,表弟和表妹在我家吃饭,他们也是不吃肥肉,那天吃的却偏偏是扣肉,每一块都是半肥半瘦的。表弟和表妹也像我一样,把肥瘦分开,吃掉瘦肉后,他们想把肥肉给我。我赶紧说:“我不要,你们给舅妈。”于是,两个小家伙都把肥肉给我母亲。
  表弟和表妹真能吃,那一餐他们吃了很多瘦肉,自然也给了母亲很多肥肉。母亲终于腻倒了,吃饱后,她就到房里休息,叫我洗碗。
  洗完碗后,我到房里看看母亲怎么样了。母亲歪在床上,很难受,叫我泡杯茶给她喝。我刚泡了一杯茶,母亲还没有喝就说:“不行了,你扶我去医院吧。”我慌了,赶紧扶母亲出门,打车去医院。
  幸好没出大事,打针吃药后,母亲的病情就渐渐好转了。我问医生,母亲得了什么病。医生说:“你母亲血压高,不能吃油腻的食物,特别不能吃肥肉。”我说:“不会吧?我妈最能吃肥肉了。”医生沉下脸,教训我说:“不懂就不要乱讲!你母亲的血脂已经非常高了,再多吃肥肉不但难受,还会威胁她的生命。”
  看着病床上的母亲,想起自己无数次把肥肉给母亲的情景,我的眼泪夺眶而出。
其他文献
说到汉语的“女红”,是英语一个sew(缝纫)所无法表达的。sew只是一个动词,而女红要从一个十分感性的层面来体会。  女红的红,没有玫瑰浪漫,也不及牡丹华丽,却如子规啼血,是针尖刺破指尖的殷红的血,一点一滴,潋艳而成。这样的红,非但不是超世脱俗,而且十分世俗,更需人间烟火的供奉。  千年百年,女红是开不败的花朵。在时光隧道捡起一只前世遗落的绣花荷包,拨开那岁月的尘埃,你会听得到隐藏其内很深很深的一
期刊
普洱,地名、茶名,或者说是名茶。因为普洱火了,所以很多人就跟着火了,原本不太景气的茶叶产业突然鸭子变天鹅,一些没有核实的传说也出来了:一说是有一个茶叶企业破产时没有钱安置职工,只有一仓库普洱,就给职工分茶叶。很多人不要,就把茶叶扔垃圾堆了。后来有港台人士前来收购,所有存茶的职工就都成了50万富翁,原来扔茶的那些人肠子都悔青了。有人要追究事情的真实性,没人能说出来。一般道听途说的东西都这样,没名没姓
期刊
初秋的一天,我驱车来到苏北里下河地区的兴化市,在市中心一座仿古式建筑的大门上方,由中国前书法家协会主席舒同先生所题“郑板桥纪念馆”几个大字,历历在目。纪念馆不大的天井内有郑板桥塑像(见图),还有水池、喷泉、花卉等,显得特别雅观。  郑板桥生平事迹展览分为:读书教馆、卖画仕游、作吏山东、罢官归里、艺术成就等几大部分,每个大部分内又分几个小部分,介绍得十分详细。以前我只知郑板桥为“扬州八怪”之一,以画
期刊
我喜欢过冬天,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老公在家里做了一大钵子猪肉虾米酱。每当老公要做酱时,他就起得很早,到菜场上去买上半斤海虾米,再称上一斤绞肉,配上红尖椒、黑芝麻和大蒜。别小看这普通的酱,其实成本不低,最主要是花功夫。老公熬酱心细,手也巧。如果稍不留神,火旺了一点,整个酱都会熬焦,那就前功尽弃了。  我们家吃饭时,老公总是用一个小的玻璃碟盛着酱端上来。有时老公忘记上酱了,女儿就直叫:“老妈把酱端上来吃。
期刊
前几天与老母亲一同看电视,当《动物世界》中播到猎狗妈妈回哺给小猎狗的场景时,老母亲又絮絮叨叨地给我讲起了小时候她常给我们讲的一个故事。  相传很久以前,在我们老家浙江的一个小山村里住着一户村民,男人早逝,寡母含辛茹苦将唯一的儿子养大,并帮他娶了媳妇。但这个不孝子有一个恶习,常常会为生活中的一些琐事对母亲非打即骂。在田里干活母亲饭送晚了些要打骂,在家里母亲饭烧硬了些也要打骂,而善良的母亲却总是逆来顺
期刊
在我眼里只有最贴近于生活,且不加修饰的东西才是真正的美味,比如宜昌的虾球和卤鹅颈、白帝城的水煮鱼、陕西的泡馍、昆明的过桥米线,然而在众多的美食中最令我痴迷的莫过于重庆老百姓最为熟知的食品——面条,重庆人管它叫小面。  面条本来是北方人的日常食品,火辣而机智的重庆人善于改良与包容。再加上重庆山多雾重,饮食偏于麻辣,不管什么菜品似乎都离不开花椒与辣椒,少了这两样东西便食之无味,寡淡如水,于是面条到了重
期刊
独自一人,我踏入了这个陌生的城市,陪在我身边的,只有灰灰的天空。寂寞,油然而生,寒冷,随之而来。看着空空的四壁,孤独感,不由自主的侵占了我的心,忽然觉得自己的世界,只剩下了灰白与黑暗。  我决定还是出去走走,伴着细细的雨丝,我穿行于一条又一条街巷,身边偶尔走过神色匆匆的行人,脚下偶尔踩到几片枯黄的落叶。路过一家糖果屋,橱窗里一颗颗穿着美丽外衣的糖果吸引了我的视线。我推门入内,顿时觉得一股香气包围了
期刊
白菜作为最普通的蔬菜 , 在吴昌硕、齐白石等颇具人民性和平民化倾向的大师笔下,因寄寓了饱满的感情和高超绝妙的才艺而熠熠生辉。  吴昌硕说:“葱蒜鱼肉损肝肺,咬之不厌惟菜根。”他在一幅《墨菜》画中题到:“秋霜入菜根,菜根始得肥。菜根常咬能救饥,家园寒菜满一畦。如今画菜思故里,馋涎三尺湿透纸。菜味至美纪以诗,彼肉食者鸟得知。”有一次,其诗友沈石山向他索画,并特地嘱咐要画普通蔬菜。吴昌硕问为什么,答曰:
期刊
曼德拉在自传中谈及获释出狱那天的心情时写道——“当我走出囚室,迈出通往自由的监狱大门时,我已经清楚,自己若不能把悲痛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我其实仍在狱中。”    一天,美国特级试飞员胡佛正驾驶着一架新式战斗机。在升空的一刹那,他猛然感到机身有些异样的抖动。尽管这个“庞然大物”还是在惯性的作用下慢慢地钻进了云层,但是这位王牌飞行员心中却出现了不祥的预感。他有过试飞几千架次的经历,积累了丰富的第一手资
期刊
21世纪最大的特点之一,是个人空间得到空前的尊重和保护,尊重个性、保持个性,这本身是现代人文的一个重要标志。  当人的生活提升到一定层次后,我们对私密性和“自我”会越发重视,越来越讨厌人云亦云,一窝蜂、随大流,忌讳穿着千人一面,特别在上海这样一个大城市,百多年前就开始有了“度身定做”的专为个人服务的行业:除了皮鞋衣服可以定制外,还有私家车私房菜、私人医生私人教师(家庭教师)甚至私人律师、私人会计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