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tchen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多媒体技术自进入课堂以来,成了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的辅助工具。不过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尽管多媒体技术发挥出了一定的作用,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因此,想要使多媒体技术为课堂教学增光添彩,就需要运用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文章以《师说》为例,从教学过程、听视频朗读、文本拓展三个方面入手,阐述了多媒体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高中语文;多媒体技术;重要性;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13-0058-02
  一、高中语文教学运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与不足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
  1.运用多媒体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代科学教学实验表明,利用多媒体教学能够让学生增强感官体验,因为多媒体教学设备集声音、色彩、画面于一体,其丰富多彩的形式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可以在课堂上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在这样的状态下,学生自然而然也就会提高学习效率。很多教师都会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一些视频来补充课堂内容,而且也会结合视频画面呈现丰富的对话,有很多学习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迎刃而解。而且学生在通过多媒体学习的时候,也能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原本枯燥的课堂、无味的长文变得有趣起来,学生可以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中增长见识。
  2.运用多媒体可以给学生创设生动的学习情境
  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大部分时间都是给学生进行课文的讲解,然而课文除了可以口头讲解,还可以运用多媒体进行情境的创设,这也是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一篇课文的重要手段。现代化的教学当中,我们可以通过音乐或图像来给学生迅速地创设相关的情境。在情境当中,学生既可以感受到文字的美,又可以读懂文中的思想感情,这样的做法会让学生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二)多媒体技术运用的不足
  1.多媒体的教学过程过于烦琐
  正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多媒体在课堂当中只能起到一种辅助的作用,而事实上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当中所蕴含的情感,阅读的过程也是必不可少的。除了让学生阅读,教师也应该利用给学生进行示范朗读的方法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文章中的信息,体态和表情也是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声情并茂地朗读有助于学生彻底理解课文,同时能让学生模仿教师的方法更好地感受文章的内涵,这对学生的语言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在课堂上很多教师都会舍简就繁,明明有现成的朗读光盘却不用,非通过九牛二虎之力把剪辑的内容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出来,这种方法劳神费力。
  2.教学过程过分追求时髦,而且存在垄断情况
  多媒体只是一种辅助教学工具,并不能作为课堂教学形式的主体,然而有些教师为了展现先进的现代化教学技术,往往会把教学内容和教学的目的忽略掉,让多媒体在课堂上发挥唯一的作用。这样赶时髦的现象反而会让学生眼花缭乱。有些时候一些重要的信息明明在黑板上就能够轻松地记录下来,可是有的教师偏偏要用鼠标在电脑屏幕上给学生画圈,严重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最令人不解的是,有一些教师为了让多媒体直观形象、图文并茂的特点更好地体现出来,在进行公开课以及优秀课堂评选的时候也会把有无多媒体的应用作为课堂成功与否的重要判断依据,也不管材料是否合适就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满堂灌,这样的垄断形式导致的结果是不言而喻的。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完善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方法
  (一)借助多媒体控制教学过程
  多媒体课件一般都是在教学前就制作好的,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会借助多媒体技术对教学过程进行控制。不过在实际教学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教师无法预料的情况,尤其是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学生从不同的方面入手,得出了令人意想不到的结论。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能做的选择只有两个,一是将自己做好的课件直接放弃,按照实际情况开展教学;二是要求学生按照自己设计好的课件继续上课,将学生新的思维火花掐灭。不管教师选择哪种方式,都会使课堂教学受到一定的影响。由此可见,将多媒体技术利用起来,可以对教学步骤呈现的时机进行控制,却不能将课件的流程进行更改。所以在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的时候,教师要将多媒体技术当作一种辅助工具,而不是用其控制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
  例如,在教学《师说》的时候,教师要知道,这篇文章是有一定的深度的,要想让学生快速地理解文章内容,抓住文章主旨,就需要将多媒体技术利用起来,通过发挥多媒体技术直观形象的优势,使原本复杂难懂的文章变得形象直观,从而有效地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加深。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多媒体技术运用起来,设计出这样的教学环节:将一个表格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对文章的第二自然进行研读。随后,教师可以给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在文中,韩愈提到了哪些人?”“这些人的表现是什么?”“韩愈对这些人的评价是怎么样的?”然后让学生围绕这些问题填表。这个表格进行了三个方面的分类,即对象、表现、评价,学生通过填表可以得到一定的暗示。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原本抽象复杂的知识可以变得形象直观,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对问题进行快速的解决。
  (二)用觀看视频朗读取代阅读文本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会通过让学生阅读文本这种方式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然而这样的教学方式过于枯燥,很多学生在阅读文本的时候敷衍了事。众所周知,多媒体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以图文声像并茂的形式将知识呈现在学生面前。教师可以借助其的这一特点,利用观看视频朗读取代阅读文本。
  例如,在教学《师说》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将观看视频朗读利用起来。不过在运用这种方式的时候,教师首先要明白,这种方式很有可能让学生将注意力过多地集中在图像上,很容易使语文课变成观影课。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进行联想与想象,将文本中的信息进行概括、筛选、整理、迁移。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这样的问题呈现在学生面前:“对于这些耻于从师者,韩愈的批判力度相同吗?”在看到这样的问题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相应的语句勾画出来。随后,教师可以将多媒体技术利用起来,将讲述韩愈批判耻于从师者的句子进行展示,并将其中的重点词语、语句用其他的颜色标出来,让学生对其进行反复的朗读、品味,通过这样的揣摩、品读,学生可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将相关的朗读用视频播放出来,让学生进行聆听。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多媒体使文本拓展呈现泛化态势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大语文观”“用教材教”成了全新的教学理念。在这些新理念的引领下,文本拓展应运而生,而且成了广泛流行的一项内容。其给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与活力,使课堂教学产生了巨大的改变。尤其在进入网络时代后,文本拓展有效地给课堂教学提供了辅助。但是教学拓展是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功底和能力的,很多教师为了彰显自己的功底和能力利用了多媒体课件,虽然使课堂教学的质量、效果得到了提高,但也使多媒體泛化的倾向出现了。在多媒体技术走进课堂之前,教师会考虑到时间和呈现形式,对拓展的内容进行精挑细选。但是自多媒体技术进入课堂教学以后,教师就不再花心思挑选拓展内容了,只要是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教师就会将其呈现在学生面前,自己并没有对其进行深入的了解。因为呈现了太多、太杂的信息,所以学生会不自觉地沉浸在可见的声色光影中,忽视了研读文本这一细节。显然,这样的拓展是脱离了拓展本质的,时间一长,学生的语文素养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例如,在教学《师说》的时候,教师要尽可能地将多媒体拓展内容落到实处。只有这样,才能活跃学生的思维,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质量。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文章进行品读。在学生感悟到韩愈对士大夫之族的批判后,教师可以将文章的背景故事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了解到士大夫之族不学无术、厌学鄙师的原因。随后,教师可以根据背景介绍将探究点呈现在学生面前:“士大夫之族的认识正确吗?你是怎么认为的呢?请根据实际生活和学过的课文内容阐述你的理由。”因为这个问题是有一定的探究性的,而且开放性很强,所以学生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展开深入的思考。在思考出答案后,学生会与周围的人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有的学生联系了《劝学》将自己的理由阐述了出来,有的学生联系了当前社会的富二代阐述道理,还有的学生从家族、国家、人类命运等方面入手,阐述了弊端……在这样的探究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在不断地碰撞,学生不仅可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还能对学习和从师产生更深刻的认识。由此可见,教师只有将文本拓展落在实处,才能将其作用发挥出来,才能有效地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才能有效地将课堂教学的质量、效率提高。
  综上所述,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广泛使用是时代所趋,也是新课改推进导致的必然结果。不过想要使多媒体技术充分发挥出作用,教师就需要对多媒体技术有深刻的认知,如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增加语文课堂的趣味性、扩大课堂的容量。上述提到了三种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语文教学的方法,教师可以将其运用于实际教学中。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知识、掌握知识,才能有效地将课堂教学的难度降低,才能让学生发现语文学习的乐趣所在,才能将课堂教学的效率、质量提高。
  [参考文献]
  [1]潘存军.浅析高中语文多媒体课堂的优化[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16):101.
  [2]李春霖.初探关于高中语文多媒体教学方法[J].散文百家,2018(11):125.
  [3]马 双.浅析高中语文多媒体课堂的优化[EB/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8(5):257.
  作者简介:周立顺(1962— ),男,陕西西乡人,中学一级教师,硕士,研究方向:高中语文教学。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全面推行,语文学科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要求逐步提升,“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已经成为小学高年段学生阅读教学的重要要求之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型群的建构是针对阅读开展的教学活动。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不同学段年龄特点,围绕话题展开课型群的阅读与指导,文章从细读文本,多方引领;借助提示,复述课文;单元整合,主题探究;内外结合,开阔视野四个方面入手,展开阐述,意在
期刊
摘 要:文章就昌吉市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对昌吉市农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了深度分析,揭示昌吉市农村小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农村小学;课外阅读;现状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G252.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24X(2021)09-0009-02  从中国教育实现的情况来看,教育要总体实现现代化的难点和重点在农村。当前中国有14亿人口,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我国的多媒体技术也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不仅被广泛地应用到各个领域,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随着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和效率都得到了良好的提升,也提高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小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技术;小学数学;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5;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24X(20
期刊
摘 要:中华传统文化是解决当前社会问题的重要文化支撑,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新课改下的道德与法治是一门面向全体中小学生的课程,它的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离不开我国的传统文化,只有将中华传统文化有效渗透至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才能让学生更好地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提高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发挥道德与法治的德育功能。文章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核进行了分
期刊
摘 要: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和教材都强调识字和写字在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性,目的在于纠正小学高学段教师淡化甚至忽视识字、写字教学的不良倾向。如何有效地识记汉字,并在此基础上学好汉语,对于低学段学生和高学段学生来说,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文章通过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梳理,结合认知心理理论、信息加工理论、汉字“六书”理论等,总结并分析了五点汉字难学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有效记忆汉字的四点教学建议,以供借鉴
期刊
摘 要:针对不同形式的文章内容以及不同题材的阅读形式,教师采用比较阅读的方式,可以提高学生对文章的认识程度和理解程度,加深对知识内容的印象,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因此,教师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中,可以通过比较阅读引导学生进行理解和写作方面的训练,这样不仅可以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同时还能促进其综合素质全面提升。文章主要研究比较阅读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初中语文;比较阅读;品词
期刊
摘 要:随着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发展,古诗文的比例也逐渐加大,可见当今社会对少年儿童传统文化的学习越来越重视。古诗文永远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学生在學习中觉得困难最多的内容。要想让学生理解古诗文的意境和情感,就必须读懂古诗文的意思,然而读懂意思的前提,得让学生掌握运用注释的方法,将注释代入文本进行翻译,理顺文本的内容。文章针对学生在学习古诗文中运用注释时遇到的困难和疑惑进行探究,并结合相关案
期刊
摘 要:在高中思政课教师开展集体备课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信息网络平台的优势,对以往备课方式和教学方法进行有效的改进以及创新,以学生当前的学习需求及学习特点为主来开展相关的备课活动,从而使得高中思政教育效果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  关键词:新媒体;高中思想政治;集体备课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24X(2021)13-0002-02  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不
期刊
摘 要:历史知识不仅具有很强的客观性、抽象性,而且时空跨越幅度大,对初中生而言教材知识内容与现实生活有着很大的距离,这让学生感到学习难度很大。借助信息时代下多媒体教辅技术的历史教学就很好地解决了以往的教学困难,让很多原本枯燥、生硬的历史知识变得生动、鲜活,拉近了学生与课本之间的距离,有效促进了教学效果提升。文章以初中历史教学为例,探究如何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教辅工具全面促进历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  关
期刊
摘 要:21世紀,经济的飞速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使传统的教育模式难以生存,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创新课堂教学就是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其学会自主探究物理这门学科,感受从直观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程。  关键词:情感体验;创新课堂;自主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24X(2021)13-0030-02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