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沉淀生成有关的三种“反常”问题探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48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通过理论分析和计算,解释高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弱酸制强酸、难溶沉淀物质的转化及用CaCl溶液鉴别NaCO溶液和NaHCO溶液等与沉淀生成有关的“反常”问题。
  关键词: 弱酸制强酸 沉淀转化 NaCO溶液 NaHCO溶液 分布分数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存在一些与常规不符的“反常”现象。若按常规学习,会给学生学习及教师教学带来困扰。本文就现行教材中出现的一些与沉淀生成有关的“反常”知识点进行分析,以期解惑。
  一、“弱酸制强酸”
  从化学学习接触到复分解反应开始,“强酸制弱酸”是一条较为普遍的规律,常用来解释CO气体制取的反应原理,分析CO通入CaCl溶液是否产生沉淀等问题。高中阶段在学习了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之后,就可以用Ka数值的大小判断酸性相对强弱,进而判断一个反应是否可以发生。如在澄清的苯酚钠溶液中通入CO气体,就发生如下反应[1]:
  按照表1数据:Ka(HCO)>Ka(CHOH)>Ka(HCO),HCO的Ka小于苯酚,在溶液中不能电离出H与CHO结合生成CHOH,所以溶液中不会生成NaCO。在这个反应中,强酸制弱酸规律是成立的。但是存在以下两个反常情况,并不完全遵守强酸制弱酸的规律。
  1.漂白粉的漂白原理[3]
  在苏教版必修一专题2中,漂白粉漂白原理表示为:Ca(ClO) CO HO=CaCO↓ 2HClO,该式用来解释漂白粉在潮湿空气中变质失效的过程。按表1数据比较Ka(HCO)>Ka(HClO)>Ka(HCO),按照强酸制弱酸的原理,Ca(ClO)溶液中通入CO应生成Ca(HCO)而不是CaCO。之所以生成CaCO,是因为有Ca存在的条件下,反应体系中存在如下平衡:HCO Ca ClO?葑CaCO HClO,难溶物CaCO的生成促使平衡正向移动。若在NaClO溶液中通入CO,因无难溶物生成,则反应不会生成CO:NaClO CO HO=NaHCO HClO。
  2、CuSO溶液吸收HS气体
  硫酸铜溶液可以用来吸收或者检验HS气体:CuSO HS=CuS↓ HSO。在这个反应中,弱酸(氢硫酸)制强酸(硫酸)的反应得以发生,是因为CuS的溶度积极小K=1.27×10,硫酸中的H无法与CuS电离出的微量的S生成HS气体逸出,因此CuS将以沉淀的形式在HSO溶液中析出,可做如下计算。
  已知HS的K=5.7×10,K=1.2×10,Ksp(CuS)=1.27×10,代入上式得c(H)=7.3×10mol/L。如此大浓度H的硫酸显然是不存在的,所以CuS可以在硫酸中沉淀出来,出现弱酸制强酸的反常。但如果是FeSO溶液,则无法吸收HS气体生成FeS沉淀,因为K(FeS)=6×10,同理代入c(H)=,得到c(H)=3.38×10mol/L。这个浓度的H在硫酸溶液中是很容易达到的,所以FeS无法在HSO4中沉淀析出。
  二、沉淀的转化——由K较小的沉淀转化为K较大的沉淀
  苏教版选修《化学反应原理》在专题三“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单元中提到,“一般来说,溶解能力相对较强的物质易转化为溶解能力相对较弱的物质”。但本书同时提到重晶石BaSO的处理,是用饱和NaCO溶液处理BaSO使其转化为可溶于酸的BaCO,数据显示K(BaSO)=1.1×10,K(BaCO)=5.1×10,BaSO转化为BaCO是“溶解能力相对较弱的物质转化为溶解能力相对较强的物质”,是反常的。之所以出现反常,是因为用饱和NaCO溶液处理重晶石时,体系中存在以下平衡:
  BaSO(s) CO?葑BaCO(s) SO
  在充分搅拌的饱和BaSO4溶液中,c(Ba)=c(SO)===1.05×10mol/L,则使Ba转化为BaCO沉淀所需c(CO)===4.9×10mol/L。饱和NaCO溶液浓度为1.14mol/L,显然远大于4.9×10mol/L,因此多次用饱和NaCO溶液处理可以使BaSO不断转化为BaCO而酸溶。
  三、NaCO溶液和NaHCO溶液的鉴别
  在教学中,通常用CaCl(或BaCl)溶液鉴别NaCO溶液和NaHCO溶液,理由是依据复分解反应原理,在NaCO溶液中加入CaCl溶液会生成CaCO沉淀,而NaHCO溶液中加入CaCl溶液,互相交换离子之后溶液中是易溶于水的NaCl和Ca(HCO),无法生成沉淀。已知饱和NaCO溶液浓度为1.14mol/L,饱和CaCl溶液的浓度6.7mol/L,在实际操作中,若将浓度足够小的0.02mol/LNaHCO溶液和0.02mol/LCaCl溶液混合,仍然有浑浊出现[6],这对复分解反应原理来说是一种“反常”。现分析如下。
  在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中,c(NaHCO)=0.01mol/L,其中c(H)[7]===4.95×10mol/L,按照NaHCO溶液中各成分的分布分数,δ(CO)[8]====,将K=4.3×10,K=5.6×10代入得δ(CO)==0.011,则c(CO)=0.01mol/L×δ(CO)=0.01mol/L×0.011=0.00011mol/L。又知Ksp(CaCO)=2.9×10,混合溶液中c(Ca)×c(CO)=0.01mol/L×0.00011mol/L=1.1×10>Ksp(CaCO),因此有沉淀生成。由以上分析可见,NaHCO溶液中加入CaCl溶液,仍将生成沉淀,因此在没有浓度数据的鉴别题中,实际上是无法用CaCl溶液完成NaCO溶液和NaHCO溶液的鉴别的。
  参考文献:
  [1]王祖浩.有机化学基础选修(第四版)[M].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教育出版社,2014:73.
  [2][4][7][8]华中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分析化学第四版(上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3]王祖浩.化学1必修第六版[M].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教育出版社,2014:44.
  [5]王祖浩.化学反应原理选修第五版.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教育出版社,2014:91.
  [6]邵心阳,等.CaCl溶液能否鉴别NaCO溶液与NaHCO溶液的实验探究[J].化学教学,2012(10):53-54.
其他文献
地理实践力作为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越来越多的地理专家、学者重视,如何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成为目前广大地理教师研究的重点。本文以本校初二学生的同安竹坝综合
摘 要: 作者结合近几年高考地理试题对地理概念考查的实例,从不同的角度就学生对概念混淆或理解错误导致丢分情况进行分析,并结合高考地理复习中如何把握对地理基本概念的复习,适度挖掘概念的内涵、外延等,有针对性地对常考、易错的概念,以及在高考解题时正确运用概念进行地理分析、地理判断、地理推理和地理论证,以提高学生的高考解题能力。  关键词: 高考地理 概念考查 案例分析 策略应对  地理概念是地理学科的
兴趣是推动求知的内在力量,从校园文化入手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积极向上的,能够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思想道德意识、培养健全的人格,同时校园文化也是课堂教学的必
该文对红花油精炼包装(农业产业化)项目进行了研究,列举了大量的各国开必红花油的状况和实例,从医学、营养、保健各方面说明红花油是人类的健康油、保健油,又 从新疆得天独厚的红
摘 要: 本文阐述了支架式教学模式的概念、“最近发展区”的理论基础及基本环节。以“超重与失重”一课为教学案例,基于支架式教学的五个环节进行了教学实践。在教学中,通过搭建不同类型的支架,引导学生不断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让学生能力逐步提高,以完成学习任务,充分体现支架式教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广泛应用。  关键词: “支架式”教学 最近发展区 超重与失重 搭建支架  一、支架式教学模式概述  1.支架式
通过离子注入F1代杂交种子,从后代中选育出2个早发生胚水稻品系,开花前1~2d,未经授粉受精,卵细胞能自行分裂成多细胞原胚,发生频率高达26.8%,用显性紫色稻作父本测交,F1代出现一定比例母本类型植株
摘 要: 所谓物理模型就是人们为了研究物理问题的方便和探讨事物的本质,通过对各种实和现象的分析、综合、比较、分类等思维过程,根据研究对象和问题的特点,抓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对研究对象所进行的一种简化的描述和模拟。构建模型,应用规律,是解题的关键,合理的物理模型是解决物理问题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物理模型 创造性思维 分解速度  应用模型物理模型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形态,是物理知识的
摘 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教育大纲对老师教学提出新要求,只有将生活化元素渗透到教学课堂中,高度重视理论与生活实践相互结合,才能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进一步掌握和拓展。为此对于高中物理课来说,生活化元素在课堂中的渗透是必不可少的,物理本就与生活息息相关。本文对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渗透生活化元素进行了相关探究。  关键词: 高中物理 课堂教学 生活化元素  物理在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小到家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