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书事

来源 :交际与口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lum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2年,在网上认识了搬兄搬起脚砸石头。搬兄头脑很能装,东西南北古往今来经典名著琴棋书画土风乡味无所不装。大脑没有缝隙,这些东西是怎么装进去的?
   搬兄不仅能装,需要的时候,还能源源不断倒出来。搬兄珍藏有1985年后至今未见再版的法国历史学家G·勒诺特尔《法国历史轶闻》汉译本一套。搬兄很喜欢那套书,经常向朋友推荐,推荐过程中,不知哪位朋友将那套书拆得三册只剩两册。书虽不全了,搬兄仍然喜欢着,写《梅菜扣书:琐屑的真实》一文时,搬兄介绍了那套书,并讲了那书中许多很有意思的故事。这一讲不要紧,东北的孟庆德眼馋了。家住南国的搬兄胆大,看出孟庆德眼馋,便决定通过邮局将书相借,搬兄在网上先打了个招呼,远隔千山万水把书寄给了我。
   自从走上网络,结识了许多朋友。人们把网上结识的朋友称为网友,我却愿把“网”字省了去。相处时间长了,朋友们不仅袒露真实姓名和身份,精神和心灵的交流往往超过身边人的交往,甚至可以就一些问题吵个痛快淋漓。上网如乘船打的,又如发信打电话,相聚和交流的方式不一样,人通过网络却忽然近了,曾经算过一下,每日里和网上朋友在一起的时间,甚至远远超过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
   朋友在一起时间长了,少不了斗嘴抬杠。2004年春天,想不起是因为什么,和搬兄又抬起杠来,抬杠之中说到了G·勒诺特尔的《法国历史轶闻》。我跟搬兄说,我要是把这两册书敲到网上,你能把这书给我?搬兄可能觉得这家伙吓唬人,对我的话没太当真。搬兄不知道,我这人不会给自己找台阶下,说了的事就得做。
   2004年2月5日,我将《法国历史轶闻》第一卷第一章《亨利四世的日常生活》上传到“故乡”网站“读书吧”论坛,搬兄意识到事情有些严重,对我说,书尽管看,别这样累了。我跟搬兄说,闲着也是闲着,一边读着,一边上传,还可以用这方式盗得一书,一举三得。
   帖子一天天见长,搬兄心疼我,曾表示,若是喜欢,书就留着吧。我不敢说自己是读书人,但读书人借了书不想还的毛病是有的,曾不怀好意地对搬兄说,将书借我,不怕不还?搬兄说了一句话,原话没记住,大意是,既然敢借,就是信你。搬兄的话使我非常感动,我对搬兄保证,书是一定要还的。
   一边将《法国历史轶闻》上传,一边还有一个想法,如果此举感动了上帝,也许会有朋友将这套书凑齐。让人高兴的是,还真感动了上帝,在上传《法国历史轶闻》的日子里,时任“故乡”网站“读书吧”版主的老乡见老乡兄将他收藏的《法国历史轶闻》第三册拿了出来,2004年2月9日,老乡见老乡兄说,这第三卷的事,就交给我来办吧。2004年2月29日,老乡见老乡兄让大家看到了《法国历史轶闻》第三册第一章,从那天开始,老乡见老乡兄让他的帖子也不断成长。可惜的是,老乡见老乡兄工作太忙,到目前为止,《法国历史轶闻》第三册的上传工程还没有竣工。
   从2004年2月5日开始,以一天一篇的速度,我每天将《法国历史轶闻》上传到“故乡”网站“读书吧”,上传到第二册的时候,因为疲劳,歇了几天。到2004年12月16日,两册《法国历史轶闻》终于上传完毕。那一刻,心情相当不错。时值年终,自己把这活的意义向高处举了举,想到为互联网添了本书,感到这一年没有白过。
   终于可以还搬兄书了。元旦前,找出搬兄寄我书时的包装,抄下搬兄的通讯地址和邮政编码,将书和相应的一切交给妻子,让她到邮局走一趟。这期间,岳母去世,除去众多女儿之外,撇下了一个孤单单的儿子。怕兄弟孤单,我决定,春节不回长春父母家,留在县城,和他一起过年。长春小弟听到这个消息,元旦时来车,把我接回长春,说,春节不能回来,就和父母过个元旦吧。回到父母家,父母舍不得放行,一再挽留,一留就留了一个月。一个月后,回到自家来,终于又能上网。从“小众菜园”,到“天涯社区”,再到“故乡”网站,不见搬兄发过消息,我心里一沉,感到事情不妙。
   通过“天涯社区”短信息,提着一颗心给搬兄发了个消息,问搬兄收到书没有,搬兄的回答是,没收到。我这时候非常懊丧,不知怎样才能发泄郁闷,我感到跟搬兄没法交待了,感到自己很没面子。搬兄问我寄书时挂号没有,我这才想起,我该打,竟没有嘱咐。打听了一下,果然,我的妻子为人不错,但她是典型的东北女人,生活中有些粗线条,她以前未曾办过邮书的事,邮寄时甚至根本没想到挂号一说。搬兄安慰我说,书与人也是缘分,和你有缘时是你的,和别人有缘时就到别人那里去了。可我想,搬兄与那书本是有缘的,是我把这缘给弄没了。仰头向遥远不知处去想,不知那两本书现在何处,不知落在谁的手上,如果是识得的,也算落个好人家,若是落到识不得那书好处的人手上,可也就是那书的不幸。
   几个月过去,心中绝望,知道再得不到那书的消息了。当初得到搬兄消息时曾想,应该在网上发个帖,向搬兄以及在我上传《法国历史轶闻》时给过我支持和鼓励的朋友们道歉。但琢磨了一下,又感到,我这样做有些自私,我这是在寻求解脱。请了罪,于事何补?我就让这件事压在我心上吧。日前,搬兄写东西需要资料,到“故乡”网站“读书吧”寻找《法国历史轶闻》,我忽然想,我借了搬兄纸版的《法国历史轶闻》,如今只剩一个电子版的,我终不能什么话也不说,我应该发个帖,不求大家原谅,发帖负荆,谨向搬兄以及在我上传《法国历史轶闻》时给过我支持和鼓励的朋友们请罪。
其他文献
博客是blog或blogger的音译。blog是weblog的缩写,Weblog就是网络日志,顾名思义就是在网上写日记。而blogger就是那些在网上不倦耕耘的记日记者。  博客和BBS不同,博客更具个人性,是个人经营的小天地。  博客和个人主页也不同,博客的内容更琐碎、更自由,可以每天更新,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写多少就写多少,堪称无主题变奏。  博客和传统日记更不同,传统日记是深藏箱底的,而博客
期刊
波音777的引擎在加速,轰鸣中高昂起机头,刺穿了广州上空浓密的云层,它将带我返回故乡上海。我紧紧靠在椅背上,面无表情。往往在离别的瞬间才惊醒了回忆,往事纵然不堪却固执地牵扯着思绪……  四年前,我和妻子Q带了十二万元钱来到了广州,在这个“英雄不问出处”,少有地域歧视的都市开始了“食”生涯。她的专业是服装面料设计,有过几年香港面料公司打工的经验,能操一口流利的粤语,可是自己做老板还是第一次。  广州
期刊
古人说“大智若愚,大音声稀”。在这个电脑取代人脑,键盘取代手指,高度信息化的时代,人人都希望自己每天变聪明些,再聪明些。于是有的人削尖脑袋,往官场里钻,有的人往书本里钻,有的人往钱眼里钻,但结果是越聪明的人越活得疲惫。  我想,我们应该变笨一点点。笨不是庸庸碌碌无为而作,不是固步自封,不是不思进取,而是一种简朴的个性回归,是一种聪明的至极,一种拙朴的收敛。  猴子在月光下彼此抱着打捞水中的月亮,地
期刊
创造、激情、欢笑,数不过来的喜欢注定了陈冰的阳光生活。  1991年,从安徽老家考到复旦社会学系的时候,陈冰并不知道等待她的除了四年的专业课学习,还有为时一年的军训。后来作为福布斯中国地区首席调研员胡润的助手,她说,“财富不等同于金钱”,五年的本科生涯与众不同,也即成为了她人生财富的一部分。在军训过程中,强烈的团队意识,不得不强化的沟通能力塑造出了若干年后一名优秀的MBA媒体精英。  江南第一学府
期刊
京城人重礼数,讲究“出门小三辈儿”,管谁都叫“爷”——称贩子为“倒儿爷”,称拉三轮车的为“板儿爷”,称能胡吹海聊的为“侃爷”,就连专掏人家钱包的“三只手”都被举上了“爷”的尊位——“佛爷”。  这是国粹。上了年纪的老北京人都记得,旧时京城人就特讲这个礼数。见了姓赵的,尊声“赵爷”,见了姓钱的,尊声“钱爷”。不过,这被尊为“爷”的赵某和钱某,即使并非多么了不得的人物,起码也得是身着长袍马褂的有闲阶级
期刊
有次在DISCOVERY频道上看到一部叙述摇滚巨星猫王成名后的传记式影片。舞台上让歌迷如痴如醉的猫王,舞台下却非常瞧不起自己“只会唱歌”。他最大的梦想是成为一个为民除害的警长,在他的观念里,“这种工作才算伟大”。  当一个人“自我认同”不足,也就是自我观念低落的时候,便很容易妄自菲薄。只要他们做得到的事情就“没有什么了不起”,因为“连我都会”。即使挑战成功,达到自己设定的目标,也会贬低那样才艺的价
期刊
策划一场聚会之前,我们都期待着能看见变化,因日常生活所给予的刺激实在太少。  自从网站上开辟了校友录这东西,做“振臂一挥,万众云集”的英雄就不再是难事。在你还奇怪向来有宿怨的某某同某某为何一个提议,另一个立刻响应的时候,早有一帮人呼啸而去杭帮菜馆大吃一顿后,换场子到了量贩式KTV做“麦霸”。当然他们事先一定不忘知会你一声,凑份子,有吃有喝有吼的聚会就这样通过网络和短信,不用奔走相告,简单而隆重地开
期刊
今天竞争日益激烈,生活压力加大,交际活动增多,从某种意义上说,“诚信”是现代交际之本。只有把“诚信”作为现代交际的一条准则,才能不断提升我们的交际质量。才能更有利于打造和谐社会。  现代交际中有许多讲究“诚信”的故事,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为践约他不怕顶风冒雪    二十年前,在一次笔会上我与一位辽南的文友初相识。我俩当时有约:春节初二那天,他来我家作客。那时我家住在辽河岸边的一个小村子里,不
期刊
雯丽与嘉南交往将近一年了,两人关系虽经历风雨,却始终能见到彩虹,最近嘉南去上海出差一个月,两个人的关系却突然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当然不是像那些虚构的爱情故事中所说的插入了第三者。  自从嘉南去了上海,雯丽每天都和嘉南通好几个电话,在她看来,这是保持沟通、维护感情的需要,虽然每次通话时,两个人也只是说些吃了什么、再做什么等无实际意义的话。  这天中午上海有些闷热,嘉南的电话铃声又响了,他看见电话上闪烁
期刊
在社交场合,有时会遇到别人有意无意的奚落、挖苦、讥讽或责难等,使你内心感到极深的刺痛,人格受到巨大的污辱,浑身感到不自在。并且一想起来就感到难受和气愤,使自己正在从事工作、学习、生活受到前所未有的干扰。  显然,碰到这类不期而遇的人际交往“遭遇”,一种方式是消极地抵御,如因羞愧而无言以对,或夸张地爆发进行反对;另一种方式是积极地应对,如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冷静的头脑,以平稳的心态,以急中生智的幽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