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建学习型城市为依托努力实现对干部的大规模培训

来源 :继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ys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从战略高度出发,确立开展大规模教育培训干部的工作思路和目标
  
  进入新世纪,青岛处于人均GDP由2000年的 2000美元向2012年7100美元跨越的关键时期,城市的发展进入由形态建设转向功能开发的新阶段。面对这种历史性的跨越,我市的干部队伍素质与全球化、市场化和信息化的发展要求相比显得越来越不适应。突出表现在:干部队伍整体文化水平偏低;年轻干部理论水平、实践经验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的知识和专业结构不够合理,尤其缺乏精通世贸规则、国际惯例的国际化人才和跨行业、跨领域、跨学科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这些问题成为制约青岛以更快速度、向更高水平发展的“瓶颈”。同时,面对新的形势,干部教育工作自身也存在培训观念、内容与手段、培训市场资源配置、培训机制等方面需要探索和解决的问题。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我们认识到,以干部队伍为主体的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是推动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强大动力。青岛要实现加快发展,干部教育必须要有新思路、新突破、新举措,必须建立有利于干部持久、自觉的享受教育、参与学习的机制,实现对干部进行系统、大规模的培训,加快促进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速度。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始终坚持把干部教育作为党的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在新的战略机遇期推动青岛加快发展的重要举措,摆上重要位置,多次研究部署。市委制定下发了《关于创建学习型城市的意见》和《关于深化五项工程,建设学习型创新型竞争型服务型机关的意见》,提出在创建学习型城市过程中,要“大力倡导终生学习,努力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使干部都能提高学习能力和迎接挑战能力”和建立“干部求知有学处、实践有用处、深造有去处”机制的要求。中央提出大规模培训干部的要求后,我们在认真学习的基础上,制定了《关于开展大规模培训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工作的方向和目标,理清了新世纪新阶段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思路。即在创建学习型城市的过程中,以构建干部终身教育体系为目标,积极推进教育培训内容体系建设,创新教育培训管理机制,努力形成党委政府领导,社会广泛参与,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工作格局。
  
  二、以创建学习型城市为载体,全方位开展大规模教育培训
  
  创建学习型城市,是实现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重要措施。在创建学习型城市的实践中,我们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五项工程”,创建“四型机关”的要求,以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和促进干部全面发展为目标,通过大力推进干部教育培训内容体系建设,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大规模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工作。
  (一)以提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为目标,着力构建干部政治理论培训体系,大力开展干部理论培训。政治理论是大规模教育培训的核心内容。为此,我们通过完善干部脱产学习、党委中心组学习、在职自学和理论考核的“三学一考”政治理论培训体系,扩大理论培训的规模。一是充分发挥党校主渠道作用,分层开展理论教育。对市管领导干部,重点学习和运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探讨和认识“三个规律”。对中青年后备干部,深化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基本”为中心内容的课程体系,研究使他们“靠得住、有本事”的教育模式。对全日制大学毕业生,针对他们的特点,除安排较系统地学习马列基本理论外,加大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人心、入脑的教育力度,帮助他们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形成制度,每年在党校开办处级干部培训班、政法干部培训班、宣传理论干部培训班、工会干部培训班、非公经济组织经营者理论培训班等,扩大理论培训的覆盖面。中央下发兴起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通知后,迅速行动,制定了《关于对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进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轮训的意见》,在全市兴起了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二是坚持学以致用、用以促学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审视和指导各项工作,每个时期将市委、市政府的重点工作,作为党校主体班次的主要调研内容,通过撰写论文和调查报告,直接为市委、市政府提供决策依据。组织年轻干部开展“驻村入户”、联系城市下岗困难职工、救助辍学学生等活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运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思考实际问题。党委中心组逐步形成和推广了“课题研究”方式的理论学习模式,提高了领导干部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以考促学,深化理论学习。研究制定了《干部理论学习考核工作的意见》,建立了理论学习考核制度,在全市分层推广了考学活动。2000年以来,每年对全市党委(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进行一次考核,对全市市管党政领导干部和部分县处级干部进行一次政治理论学习统考,使理论学习由“软任务”变成了“硬指标”。
  (二)以提高干部驾驭市场经济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为目标,着力构建干部知识更新培训体系,大力开展干部经济知识培训。现代知识的学习是大规模教育培训的主体。为此,我们采取多种学习方式,加大干部对新知识需求的培训力度,扩大培训的覆盖面。一是名校听课。每年组织干部到国内名牌大学进行为期15天至1个月的短期进修,重点补充经济管理方面的知识。先后组织赴清华、北大、南开、复旦等名牌高校学习工商管理、企业营销、经济法规、科技创新与发展等课程。二是学者论坛。创办了“著名经济学家论坛”,每年组织200余名干部赴北京集中1周时间学习,先后邀请厉以宁、肖灼基、胡鞍钢、魏杰等50余位著名经济学家及境外专家授课,使干部在经济发展战略、经济国际化、科技创新与发展、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等方面获取了大量最新的知识与信息。三是每月一讲。为推动学习型机关的形成,创意举办了“创新、超越、发展——领导干部每月一讲”活动。以“把握宏观经济走势、追寻现代管理理念”为主题,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上海、深圳、香港等开放地区政府官员讲课,对领导干部、企业经营管理者和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系统、前瞻、实用性培训。“每月一讲”已成为我市干部教育培训知名品牌。四是境外研修。先后组织年轻干部赴美国伊利诺斯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国家和地区进行政府管理知识、国际金融、城市建设与管理、服务贸易管理以及WTO事务等专题学习。目前正在研究探索干部赴国(境)外进行中长期挂职培训模式。
  (三)以培养大批高层次管理和专业人才为目标,着力构建干部学历再提高培训体系,大力开展干部学历教育培训。加快培养高层次管理和专业人才,是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实现青岛快速跨越式发展的关键环节。为此,我们坚持“三支队伍”一起抓:一是以培养高层次党政领导干部为目标,开展公共事务管理专业高学历、学位教育。先后委托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山东大学等高校开设了MPA、金融和法律等专业硕土学位班和课程班。目前,有120余名干部正在攻读中国人民大学MPA硕士学位。二是以培养高层次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为目标,开展工商管理专业高学历、学位教育。为加快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培养一批懂工商管理、现代企业管理、财经管理的董事长、总经理和总会计师,委托南开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大学等高校举办EMBA、MBA硕土研究生班次,已有400多名企业领导干部参加了学习。为积极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探索举办了民营企业经营管理者MBA研究生班。三是以培养优秀年轻科技人才为目标;开展工程管理专业高学历、学位教育。委托华中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举办工程管理硕士研究生班次,组织他们系统学习项目管理、人力资源开发、建筑工程等课程,提高了他们战略思维和加快科研成果转化的能力。
  (四)以提高干部履行岗位职责能力为目标,看力构建干部岗位技能培训考核体系,大力开展干部岗位技能培训考核。岗位技能的学习是提高干部现代化素质的内在要求,也是全方位开展大规模培训的重要内容。我们注意研究探索与国际接轨的执业认证培训模式,突出抓了“四大技能”达标培训考核。一是英语口语学习。适应经济发展和承办2008年奥运水上项目需要,市委、市政府下发文件,提出在全市45岁以下干部中开展新一轮学习英语口语活动,近8万名干部将利用三年时间达到初、中级培训考核要求。二是计算机信息技术知识学习。在普及全社会各类人员计算机基础知识学习考核的基础上,围绕提高干部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信息获取与处理能力,组织专家编写教程,提出了新一轮中级培训考核办法,近5万名干部参加学习。三是法律学习。按照政法类、经济类、其他类对政法、经济和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分类提出学习内容要求和考核方法,全市处级以上干部参加学习。四是公共管理知识学习。提出在全市机关干部中开展 MPA核心课程的教育,主要学习《公共政策》、《公共经济学》、《行政法》、《政治学》、《公共管理学》等课程。
  (五)以提高干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本领为目标,构建干部党性锻炼和实践锻炼体系,大力开展干部党性修养教育培训。按照干部成长规律,我们把党性锻炼和实践锻炼作为大规模教育培训的一项重要内容来安排。一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警示教育。组织干部赴井冈山、延安和沂蒙山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赴监狱进行警示教育,提高他们的党性修养和拒腐防变的能力。二是到企业任职。从党政群机关选派一批政治上强、发展潜力较大的优秀中青年干部到大中型国有企业挂职。三是到艰苦地区锻炼。近几年,先后有150余名年轻干部参加了援藏、赴贵州、山东曹县和欠发达乡镇开展帮扶工作,提高了复杂情况下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创新培训管理运行机制,保证大规模培训工作落到实处
  
  (一)建立分类管理的干部培训管理机制。实践中,我们完善了以党委政府领导、市场引导、全社会动手、齐抓共管的教育管理体制。在创建学习型机关中,按照“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的原则,建立了由市委组织部牵头抓总,其它部门分工协作的“1+X”培训管理及运行模式,充分调动和发挥全社会包括干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在内的其他部门参与干部教育培训的积极性、主动性,确保了大规模培训工作的健康有序进行。
  (二)建立灵活多样的培训选择机制。建立灵活多样的干部培训选择机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展大规模教育培训干部的内在要求。培训实践中,我们改变以往培训内容主要由培训部门设定的做法,而是通过建立“培训内容超市”,把个人培训需求与组织目标需要结合起来,突出培训的个性化、差别化、特色化,增强了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同时,采取远程教育、建社区大学、建网上学习模块、干部周六学习等形式,扩大了干部参加学习的覆盖面。通过建立学习型机关、学习型企业、学习型村镇、学习型家庭等学习型组织,实现知识、经验共享,增强了学习培训的效果。
  (三)建立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培训动力机制。建立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培训动力机制,是激活干部自主竞争学习和加强培训管理的重要手段。一是建立学习培训考学制度。把学习考核结果作为衡量干部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依据。二是建立学习培训督学制度。将干部培训考核情况纳入岗位任职要求。如提拔副处级以上干部必须通过全市组织的法律考试:涉外部门提拔副处级以上干部必须通过全市组织的外语中级考试。建立培训机构动态管理和绩效评估制度。对承担全市干部培训任务的机构,定期通报培训的质量效果,优胜劣汰。
  (四)建立干部教育资源整合机制。一是建立市场准入制度。对涉及全市干部的大型培训项目,提出目标要求,运用市场手段,发挥全社会资源优势开展培训。近年来,我市对干部计算机信息知识和英语的培训,采取了市场运作、社会办学的办法,收到良好的效果。二是建立网络化基地。在充分发挥党校、行政学院大规模培训主阵地的基础上,在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大学、青岛科技大学、青岛建筑工程学院、莱阳农学院和海尔集团公司、海信集团公司、青啤集团公司等5所高校和3个知名企业建立了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初步形成了党校和行政学院、著名高校、知名企业、革命老区等一批相对稳定的市场经济知识、实践锻炼、党性教育以及境外培训基地相结合的鲜明特色的基地网络,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优化了干部教育资源。三是建立高层次师资库。建立以著名经济学家、国家机关负责同志、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专家学者;经济发达地区领导,著名企业集团总裁为主体的师资群,对全市开展大规模培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五)建立大规模培训学分制、培训登记制和培训档案制。制订了《青岛市干部教育培训学分制管理办法》,规定5年内县(处)级以上党政领导干部累计培训必须完成90学分,科级以下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累计培训必须完成60学分,采取记录学分和奖励学分的办法,在《大规模培训学分登记证书》上实施登记。开发出干部培训计算机信息档案软件系统。这一电子档案能够有效避免重复培训和漏训现象,进一步完善后将在全市推广,为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提供科学培训依据。
  (六)建立政府、单位和个人合理分担的培训经费保障机制。每年初,召开市干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对全年国内外教育培训项目进行统一审定,按干部类别、培训项目和目标需求,确定经费投入方式。凡确定为党校主体班次的,费用全部由财政负担,凡涉及全市干部参加的大型培训项目,要求各级财政给予支持,凡与干部职业发展相关的学历教育等项目,采取由单位和个人按比例分担的做法。对国(境)外培训项目,采取由财政和干部所在单位共同分担的做法。市财政每年拿出一定数目的专门资金,作为新增重要培训项目启动经费。开辟了由商业银行资助重点培训项目的渠道,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果。
  (七)建立大规模培训检查考核机制。建立了定期检查制度。要求各组织部门每半年会同有关部门定期对培训规划、计划的执行情况、领导干部参加培训的情况、保障措施的落实情况以及培训效果进行一次检查。建立了季报制度。各区市、各工委每季度要向市干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报告全年计划的完成情况。建立了通报制度。对没有完成培训任务的单位和个人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通报,并要求责任人申明理由。编发大规模培训动态简报。及时向上级组织部门及主要领导报告工作进度情况,总结工作经验,查摆存在问题。
其他文献
党的十六大报告  提出,要“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和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要求,继续推进政府机构改革,科学规范部门职能”。按照这一要求,作为履行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综合管理职能的各级人事部门,如何适应继续教育市场化、产业化和社会化发展方向,转变政府职能,成为大家着力思考的一个热点问题。我们认为,面对新的形势,政府人事部门要在更新观念、依法治教、突出重点、整合资源等方面下功夫,从耐口快职能转变
期刊
九十年代开始,“校本培训” 已成为西方国家教师在职培训的主流之一。我国进行“校本培训”研究,起步于九十年代后期,是随着“八五”师资培训的开展而逐步探索和研究。1999年教育部在上海召开“面向21世纪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和校长培训工作会议”,会上明确提出了中小学教师的全员培训要以“校本培训”为主。 “校本培训”因其有较强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现已越来越受到各地的关注。
期刊
各位会员代表:  值此四川继续教育协会2004年年会召开之际,我谨代表四川省人事厅和四川省继续教育协会,向参加本届年会的各位会员代表表示热烈欢迎!向从事继续教育工作的各位领导,专家和同志们致以亲切的问候!
期刊
所谓专家型管理者是对某一领域具有较深造诣、并凭借着对这一领域规律的正确认识指导此领域实践活动的管理者。军校继续教育是军事人才成长的“加油站”。世界新军事变革正以摧枯拉朽之势改变着军事领域的方方面面。中国军人如何应对这场变革,是当前军队建设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是军队院校继续教育改革创新面临的迫切问题。而教育专家型管理者是军校继续教育改革创新的推动者,是军队院校发展的谋划者和实践者,是培养新型军事人才的
期刊
开展师资培训,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和能力,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永恒课题。如何搞好师资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笔者认为必须做到四个结合。  一、“送出去,请进来”要和校本培训结合起来  为了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开阔视野,更新知识,根据学校教学工作的需要,把一些教师送到高校继续进修学习,或者聘请专家学者前来讲学,十分必要,对于提高教师素质、教学质量,实现学校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这种外控式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以往培训存在的弊端  1、培训模式单一。调查表明,目前的教师培训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集中的(或函授的)教师培训基本上是填鸭式的教育教学理论灌输或旨在获取学历或学分的应试教学,长期沿袭了“千人—面”的培训理念,采用整齐划一的模式,整齐划一的课程、整齐划一的思维方式,使教师培训成为人们固有观念中的“走过场”,并不认为培训是一项素质能力的提高。  2、忽视成年学习者的特点。成年学习者有
期刊
综合性大学的许多学科处于科研前沿,专业多、学科综合、人才荟萃,拥有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具有成熟的教学与管理经验,掌握新的科技信息,有完备的教学设施和办学条件;在当地都具有较大社会影响。通过对现有教学资源的充分挖潜,可以较好地实现投资少、费用省的继续教育办学效益,有利于综合性大学“产、学、研”的有机结合。因此;要把发展继续教育统一到学校的高度进行统筹协调,规范管理,在进行市场调研的基础上,根据社会和
期刊
为进—步促进石化系统高级管理人才、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及高级技能人才的培养,从2002年开始,中石化集团开始设立“1253”培训体系。具体面向炼油领域,依托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设立了中国石化集团炼油继续教育中心,并根据各炼油专业,依托北京燕化公司、荆门石化总厂、茂名石化公司、齐鲁石化公司等四家石化企业分别设立了催化裂化、力口氢、重整、焦化、常减压、制氢、润滑油等继续教育基地,基地的培训工作在业务上归中心
期刊
为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努力推进建设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型城市进程,全面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素质和能力,青岛市人事局积极开展继续教育工作,在整合全市教育培训资源的过程中,先后确认了31个单位为市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几年来,各基地努力发挥其示范和辐射作用,开展了各类继续教育活动,发放《青岛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单科培训结业证书》数万个,为全市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接受继续教育提供了方便。为进
期刊
社会越成熟,品牌效应越明显。随着国内继续教育供给方式的日趋多元和人们对继续教育培训项目选择性的增加,继续教育品牌的竞争力已不容忽视。市场条件下,品牌已经成为继续教育求得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当前,要推进继续教育事业跨越式发展,必须牢固树立品牌化经营意识,实施继续教育品牌化发展策略。  一、发挥优质继续教育项目示范性功能和品牌联动效应,实施品牌扩张发展策略。毋庸置疑,建立优质的继续教育品牌需要长期而有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