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学校“树育”理论推动班级文化建设

来源 :北京教育·普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ghtwish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顺义区沿河中心小学经过不断探索和研究,提出了打造“树育文化”的教育理念,确立了学生“像树一样茁壮成长”的办学思想。
  以树之外貌打造班级物质文化
  班级物质文化是班级文化的有形载体。因此,教室的环境布置就成为班级文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将树的外貌特征融入到教室环境的设计中,让视觉上的冲击带给学生心灵上的震撼。
  绿色的运用。走进教室,最先感受到的是绿色带给人的平静和舒适。绿色条纹的窗帘闲逸地垂在窗户两旁,绿色的小柜子整齐地码放在墙壁的一侧,绿色的校服在学生身上显得格外醒目。绿色可以平复学生浮躁的心绪,让学生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中。
  叶片的运用。叶子的造型多种多样,精致而独特,正好起到装饰、美化教室的作用。柜子上树叶形状的小标签、黑板上树叶形状的评优栏,还有墙壁上树叶形状的照片框,每一个微小的设计都体现着师生的匠心独具。
  枝干的运用。树的枝干为果实和树叶输送水分和营养,它的挺拔承载着生命的意义。一面白墙、一块黑板都因为有了枝干的装点而变得生动而有意义。
  优美舒适的教室环境给学生增添了学习的乐趣,激发了学生热爱班级、热爱学校的情感,从而增强了班集体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用树之品格建设班级精神文化
  剖析树之品格,不管是严寒酷暑还是悬崖峭壁,都以坚韧不拔的精神默默地生长着。学校依托树的坚强品格推动班级精神文化建设,感染、激励学生。
  确立班级文化。班名以树名命名,班徽设计借助树之外形,班号浓缩树之品格,班标、班规、班歌、班训也都与树之特性紧密相连,蕴含了班级文化建设的深刻内涵,为班级文化建设指引了方向。
  开展班级活动。举办各类以“树育”文化为主题的班级活动,既有助于营造学习氛围,形成良好的班风,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优秀品格。开展班会评比,各班围绕班名设计、组织班会,学生通过绘画、讨论、表演、观看视频等多种形式,展现本班别具特色的“树育”文化活动;开展手抄报比赛,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班级文化建设,各班组织了以“树育”为主题的手抄报比赛。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构思,最后形成了一张张具有“树育”文化色彩、内容丰富实用的精美作品。此外,班级还以“树”为主题,组织了绘画、诵读、歌唱、小话剧表演等活动。
  活动的过程就是激发学生情感、刻画心灵、指导行为的过程。每一次的展示都起到了润物无声的教育意义。
  顺树之天性建设班级行为文化
  行为文化是良好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外在表现,所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只有落实到学生的行为上,才能彰显出班级文化建设的实效性,真正达到以树育人的目的。天下万物的生长都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必须“顺木之天,以致其性”。育人和种树的道理是一样的。因此,在行为文化建设中同样要顺应学生的发展规律,不能凭着主观愿望恣意干预和灌输。
  制定班规,指导行为。班规的制定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承受能力和实际需求,要让大家认可并切实可行。这样,才能起到制约和指导学生行为的作用。
  尊重差异,顺道而为。要尊重差异,不整齐划一、不拔苗助长,不以牺牲学生的身心健康、个性特长为代价去换取暂时的学业成绩,应该帮助他们自然、有序地发展。
  面对错误,因势利导。学生犯错是很正常的,可怕的是教师错误的理解和处理方式,不仅不利于学生认错改错,甚至会让学生犯更大的错误。因此,教师要用理解之心看待错误、用宽容之心处理错误、用信任之心帮助学生改正错误。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班级文化作为一种环境的力量,有其自身的教育、激励和凝聚功能。我们将继续努力,为学生打造一种积极向上、乐观和谐、优美舒适的学习环境。让优秀的校园文化赋予师生独立的人格和精神,激励我们不断反思、不断超越,像树一样茁壮成长。
  编辑 汪倩
其他文献
午间休息时,我看见几个学生坐在楼道里翻看校刊《芳草世界》,就上前和他们聊了起来。“能不能跟老师说说,你们喜欢哪个栏目?”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说起来,有的说喜欢“快乐留学”栏目,有的说喜欢“中国广角”栏目,却没有一个人提到“人物专访”。我问:“为什么没有人提到人物专访呀?”“因为那里面没有我们。”学生天真的话语像一个惊雷惊醒了我。虽然“人物专访”目前主要采访的是成人,但是学生也完全可以参与其中。于是,我
在指导学生排练蒙古族歌曲《嘎达梅林》时,四年级(3)班小林的表现引起了我的注意,平常积极性很高的他在唱这首歌曲时一反常态,低头不语。于是,我走过去,低声问道:“今天怎么了?不舒服吗?”他摇了摇头。我接着说:“那咱们一起唱怎么样?”他又摇了摇头。于是,我拍了拍他的肩膀说:“如果需要老师帮助一定要说啊!”他突然抬起头,泪水瞬时涌了出来,“老师,我想妈妈……”  他断断续续地说道:“我一年多没看见妈妈了
有人这样定义“文化”:文化是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它告诉我们,文化于个体的表现形式是习惯、意识和生存方式。语文课程标准中说:“语言文字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课程基本理念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生活无处不语文,下面我说说如何在生活这个大课堂中实施有效的教育。  1.在博物馆与文化相
鼎:一言九鼎,比喻量大,形容人说话信誉极高;鑫:财富兴盛;鼎鑫:意为“承载财富”。鼎鑫农机专业合作社,即承载财富的农机合作组织。2009年10月,襄垣县善福乡贾垴村的贾旭东组
要激发学生的写话兴趣,指导学生掌握初步的写作方法尤为重要。通过在教学过程中的不断探索,我欣喜地发现低年级孩子的潜力是巨大的,只要给他们说的机会,他们就能自由地表达;只要给他们写的机会,他们就能够写自已心中所想。  以情感为依托,选准写话的时机  找准时机和关节点。在最初开始写话训练时,或配合语文课文学习的内容,或结合学生身边的人和事来找寻训练点、安排练习,会显得自然、贴切、顺理成章。例如,学完《春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学校文化是推动学校和谐发展的动力,也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与办学特色的重要体现。近两年,学校借助文化示范校创建的契机,在专家指导下凝炼出了“馨香致远”的学校文化建设核心理念,通过打造“馨香致远”的课程文化、校园环境文化和学生文化,实现学校、教师、学生的健康持续发展。  打造“馨香致远”的课程文化  开足、开齐国家课程。将原有课程分为两大门类五大领域。两大门类指学科类和融合类,五大领域指道德与修养、语言
2014年3月,灯市口小学联合北池子小学、东高房小学成立了灯市口小学优质教育资源带。2014年7月,灯市口小学成为“高参小”项目参与校,与中国儿童艺术剧院签约,共同打造学校戏剧教育,为学生创设发展平台。  签约后,资源带立即携手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在戏剧课程建设上做文章,大力开发戏剧课程。精心打造适合小学生特点的声乐、基础表演、形体舞蹈、英语戏剧以及剧本欣赏5个科目的课程。2014年9月起,学校在一年
为落实“培养快乐生活、勇于探索的梦想少年”的育人目标,北京小学翡翠城分校树立“大的课程观”和“大的课堂观”,搭建了“绿色成长”课程体系。“绿野仙踪”德育主题课程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两部分。  德育显性课程主要通过有计划的德育活动实现育人目标,主要包括悦己课程、博爱课程、勇气课程和梦想课程。  悦己课程。该课程的课程目标为悦纳自己、相信自己、完善自己、融入团队。课程内容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