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是马克思、恩格斯在1845-1846年间共同完成的一部理论巨作,明确当中的唯物史观思想,不仅对于理解马克思提出的科学共产主义理论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且对我们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有不可忽视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德意志意识形态形态》;唯物史观
绪论
《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二人共同撰写的一本伟大巨著。这本书有两卷,第一卷主要通过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第二卷主要针对“真正的社会主义”展开批判,其中第一卷第一章节更是格外重要。在这一章节里马克思不仅仅批判了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主义,而且通过批判解释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等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次明确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
一、唯物史观的定义和前提
(一)唯物史观的定义
关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概念,马、恩在《形态》中有明确解释,“这种历史观就在于: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阐述现实的生产过程,把同这种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方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上,从市民社会作为国家的活动描述市民社会,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阐明意识的所有各种不同理论的产物和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而且追溯他们产生的过程……这种历史观同唯心主义历史观不同,它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时间,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形成。”[1](P92)这个定义可以说准确的说明了何为唯物史观,并清楚地讲明了唯物史观同唯心史观的区别,这也是马、恩对唯物史观首次做过完整系统的科学阐述。
(二)唯物史观的前提:现实中的个人
在《形态》中马、恩,认为不论是施特劳斯还是施蒂纳,亦或是整个德国的哲学思想流派,他们所有理论的基本前提都是“宗教、概念、普遍的东西统治着现存世界”。正是观念和意识统治和束缚着人们,只有在现实的世界而不是在意识中才能真正的解放人们。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书中讲到“现实的个人”作为唯物史观的前提和出发点。并说道“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1](P65),这正表明唯物史观的前提应当是现实的人以及人的活动和物质生活的有机统一。马克思分别从生活资料的生产与再生产、人口的生产、社会关系的再生产这几方面进行深入考察,论证历史唯物主义的前提。当我们提到“现实的个人”,就必须将个人放在一定的物质生产活动以及由此造成的物质生活条件中分析,不能只从观念中去理解所谓的人。正是有这个前提才有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诞生,因此是否认可物质生活条件在社会生活和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也成为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重要标准。
二、《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唯物史观思想阐释
《形态》对唯物史观的表述和论证主要集中在第一卷第一章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这里所指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其实在原文中常被表述为“生产力和交往形式”。在《形态》一书中,马、恩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进行过探讨并提出在物质生产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生产力,而“生产本身是以个人彼此之间的交往为前提的。这种交往的形式又是由生产决定的”,“人们所到达的生产力的综合决定着社会状况。”[1](P68)这说明生产和交往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两方面内容,两者辩证统一于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之上。特别是马、恩指出“已成为桎梏的旧的交往形式被适应于比较发达的生产力,因而也更适应于进步的个人自主活动方式的新交往形式所代替……在历史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是与同一时期的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1](P124)。我们这段话放在私有制的背景下解读,可以理解为旧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只有通过社会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和消灭私有制,方能解决社会发展进步的问题。由此可看出历史发展的动力和根源在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即生产关系)间的矛盾,马、恩所强调正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间复杂的辩证统一关系,以及二者矛盾对社会发展的重大影响,人类社会正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不断往前推进。故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这一规律是推进社会历史形态更替的根本原因。
(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问题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当我们将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之间辩证关系混淆,我们容易陷入唯心主义历史观。马、恩则很好地避免这一问题,在《形态》中他们首次将用唯物主义的思想阐述了社会存在同社会意识之间的关系,这是伟大的进步。在讲到意识时说:“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人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1](P72)。这里澄清的是意识只能依附于物质,人才是他们自身思想的生产者。无论是何种思想,无论这种思想所处的地位如何,都不过是物质关系在思想方面的表现,并不存在能够决定人们生活的某种意志。这无外乎就是在表明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产物。此外,马、恩还指出“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资交往的人们,也在改变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1](P73)换句话说就是社会意识不仅是社会存在的反映,而且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而变化的。这里我们需明白: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是相互影响,互相促进的辩证关系。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不能离开社会存在而孤立存在的。马、恩在承认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的同时也认可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马、恩在《形态》中将市民社会界定为“生产关系的总和”,这也可以称之为经济基础。他们认为“市民社会这一名称始终标志着直接从生产和交往中发展起来的社会组织,这种社会组织在一切时代都构成国家的基础以及任何其他的观念的上层建筑的基础。”[1](P131)明确指出市民社会对于包括意识形态在内的全部上层建筑起决定性作用。我们也只有从市民社会(即经济基础)出发才能进一步理解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复杂关系。因为唯物史观就是从市民社会出发阐明意识的各种不同理论,追溯其产生过程。故马、恩从“现实的人”的前提出发深入研究市民社会,透过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关系分析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关系,进而得出结论上层建筑离不开经济基础,并随这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我们只有从经济基础出发才能理解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能动的反作用。马、恩对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关系的科学阐释系统反映了人类社会现实历史的客观发展过程。 (四)阶级斗争学说
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学说,马、恩重点阐述了阶级产生、存在的条件,阶级斗争的实质等几方面。首先明确指出阶级的产生、划分和发展状况离不开生产。某种程度上来说,生产造就并决定了阶级。因为在生产力水平不发达的情况下,分工必然导致私人关系发展为阶级关系。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阶级斗争的根源还在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这归根结底还是离不开生产。同时马、恩也指出阶级并非长期存在而是会消失灭亡的。因为阶级能够暂时长期存在是由于有限的生产力水平为了其进一步发展需要阶级的存在。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最终会引起私有制走向消失,进而导致阶级的不复存在。
(五)国家和革命的原理
关于国家的问题,马、恩在《形态》中主要具体解释了国家的本质、职能和发展规律。他们指出所谓国家是“有分工决定的阶级的基础上产生的”,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是阶级统治的工具。书中有提到“由于特殊利益和共同利益之间的这种矛盾,共同利益才采取归家这种与实际的单个利益和全体利益相脱离的独立方式。”[1](P84-85)这可以理解为:统治阶级的意志是由统治阶级所处的经济关系和阶级关系所决定的,而国家实质就是在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阶级和国家可以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只要有统治阶级,那么就一定会有国家的存在。此外他们进一步指出:“每一个力图取得统治的阶级……都必须首先取得政权”。国家在阶级斗争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这里所说的“夺取政权”无非是力图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实现本阶级的政治、经济诉求的一种必经途径。值得注意的是,马、恩还认为国家不可能永远存在。因为随着分工和阶级的消失,国家也终将走向消亡。这里就可以结合前边说到的“阶级会消亡,不可能永恒存在”一起来理解。关于革命的理论,马、恩重点分析了革命的本质、作用和发展规律。他们指出“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这种矛盾……每次都不免要爆发革命”,“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的矛盾。”[1](P115)在其看来,革命依赖于物质条件,革命的发生根源就在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不仅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发展的动力,革命也是历史发展过程不可避免的一个环节。虽然革命的目标是夺取政权,但是阶级和阶级斗争以及国家归根还是离不开生产发展,革命也不例外。革命并不只是为了政治,最重要的是为了使得上层建筑适应生产的发展的要求。革命的任务应当是为经济发展来铺垫道路。
三、研究唯物史观思想的现实意义
《形态》对上述这些方面理论和思想的科学阐述,标志着马克思两大重要理论之一“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创立。它不仅同旧的一系列理论观点划清了界线,而且对唯物史观的基本规律做出了详细阐述。正确把握这些基本思想理论为我们正确理解马、恩后来著作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前提和基础。
当前在我国改革开放新时期,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在我们致力于实现“中国梦”的宏伟蓝图的实践中,研究唯物史观思想无疑是具有深刻而广泛的重要意义。一方面,科学认识唯物史观,对人们理解社会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具有指引作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人们的思想理解也跟着不断进化。在此探讨唯物史观的相关问题,某种程度上能够使人们立足新时期的背景,在思想上做到与时俱进,不断进步,引导人们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出发去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另一方面,正确把握唯物史观思想,有利于引导人们正确分析现实问题,立足实际,运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为实现“中国梦”的宏伟理想做出贡献,对整个社会的繁荣稳定、和谐发展做出贡献。当前我们有必要对《形态》以及其他相关经典著作进一步加深研读,真正领会其精髓,实现理论为实践所用。(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2]魏小萍,《<形态>原文文本的解读与分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
[3]张首先.《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唯物史观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学习与实践,2013,01:123-129.
[4]孙金华.《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1:33-35.
关键词:《德意志意识形态形态》;唯物史观
绪论
《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二人共同撰写的一本伟大巨著。这本书有两卷,第一卷主要通过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第二卷主要针对“真正的社会主义”展开批判,其中第一卷第一章节更是格外重要。在这一章节里马克思不仅仅批判了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主义,而且通过批判解释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等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次明确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
一、唯物史观的定义和前提
(一)唯物史观的定义
关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概念,马、恩在《形态》中有明确解释,“这种历史观就在于: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阐述现实的生产过程,把同这种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方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上,从市民社会作为国家的活动描述市民社会,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阐明意识的所有各种不同理论的产物和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而且追溯他们产生的过程……这种历史观同唯心主义历史观不同,它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时间,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形成。”[1](P92)这个定义可以说准确的说明了何为唯物史观,并清楚地讲明了唯物史观同唯心史观的区别,这也是马、恩对唯物史观首次做过完整系统的科学阐述。
(二)唯物史观的前提:现实中的个人
在《形态》中马、恩,认为不论是施特劳斯还是施蒂纳,亦或是整个德国的哲学思想流派,他们所有理论的基本前提都是“宗教、概念、普遍的东西统治着现存世界”。正是观念和意识统治和束缚着人们,只有在现实的世界而不是在意识中才能真正的解放人们。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书中讲到“现实的个人”作为唯物史观的前提和出发点。并说道“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1](P65),这正表明唯物史观的前提应当是现实的人以及人的活动和物质生活的有机统一。马克思分别从生活资料的生产与再生产、人口的生产、社会关系的再生产这几方面进行深入考察,论证历史唯物主义的前提。当我们提到“现实的个人”,就必须将个人放在一定的物质生产活动以及由此造成的物质生活条件中分析,不能只从观念中去理解所谓的人。正是有这个前提才有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诞生,因此是否认可物质生活条件在社会生活和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也成为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重要标准。
二、《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唯物史观思想阐释
《形态》对唯物史观的表述和论证主要集中在第一卷第一章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这里所指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其实在原文中常被表述为“生产力和交往形式”。在《形态》一书中,马、恩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进行过探讨并提出在物质生产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生产力,而“生产本身是以个人彼此之间的交往为前提的。这种交往的形式又是由生产决定的”,“人们所到达的生产力的综合决定着社会状况。”[1](P68)这说明生产和交往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两方面内容,两者辩证统一于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之上。特别是马、恩指出“已成为桎梏的旧的交往形式被适应于比较发达的生产力,因而也更适应于进步的个人自主活动方式的新交往形式所代替……在历史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是与同一时期的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1](P124)。我们这段话放在私有制的背景下解读,可以理解为旧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只有通过社会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和消灭私有制,方能解决社会发展进步的问题。由此可看出历史发展的动力和根源在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即生产关系)间的矛盾,马、恩所强调正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间复杂的辩证统一关系,以及二者矛盾对社会发展的重大影响,人类社会正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不断往前推进。故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这一规律是推进社会历史形态更替的根本原因。
(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问题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当我们将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之间辩证关系混淆,我们容易陷入唯心主义历史观。马、恩则很好地避免这一问题,在《形态》中他们首次将用唯物主义的思想阐述了社会存在同社会意识之间的关系,这是伟大的进步。在讲到意识时说:“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人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1](P72)。这里澄清的是意识只能依附于物质,人才是他们自身思想的生产者。无论是何种思想,无论这种思想所处的地位如何,都不过是物质关系在思想方面的表现,并不存在能够决定人们生活的某种意志。这无外乎就是在表明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产物。此外,马、恩还指出“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资交往的人们,也在改变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1](P73)换句话说就是社会意识不仅是社会存在的反映,而且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而变化的。这里我们需明白: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是相互影响,互相促进的辩证关系。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不能离开社会存在而孤立存在的。马、恩在承认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的同时也认可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马、恩在《形态》中将市民社会界定为“生产关系的总和”,这也可以称之为经济基础。他们认为“市民社会这一名称始终标志着直接从生产和交往中发展起来的社会组织,这种社会组织在一切时代都构成国家的基础以及任何其他的观念的上层建筑的基础。”[1](P131)明确指出市民社会对于包括意识形态在内的全部上层建筑起决定性作用。我们也只有从市民社会(即经济基础)出发才能进一步理解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复杂关系。因为唯物史观就是从市民社会出发阐明意识的各种不同理论,追溯其产生过程。故马、恩从“现实的人”的前提出发深入研究市民社会,透过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关系分析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关系,进而得出结论上层建筑离不开经济基础,并随这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我们只有从经济基础出发才能理解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能动的反作用。马、恩对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关系的科学阐释系统反映了人类社会现实历史的客观发展过程。 (四)阶级斗争学说
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学说,马、恩重点阐述了阶级产生、存在的条件,阶级斗争的实质等几方面。首先明确指出阶级的产生、划分和发展状况离不开生产。某种程度上来说,生产造就并决定了阶级。因为在生产力水平不发达的情况下,分工必然导致私人关系发展为阶级关系。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阶级斗争的根源还在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这归根结底还是离不开生产。同时马、恩也指出阶级并非长期存在而是会消失灭亡的。因为阶级能够暂时长期存在是由于有限的生产力水平为了其进一步发展需要阶级的存在。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最终会引起私有制走向消失,进而导致阶级的不复存在。
(五)国家和革命的原理
关于国家的问题,马、恩在《形态》中主要具体解释了国家的本质、职能和发展规律。他们指出所谓国家是“有分工决定的阶级的基础上产生的”,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是阶级统治的工具。书中有提到“由于特殊利益和共同利益之间的这种矛盾,共同利益才采取归家这种与实际的单个利益和全体利益相脱离的独立方式。”[1](P84-85)这可以理解为:统治阶级的意志是由统治阶级所处的经济关系和阶级关系所决定的,而国家实质就是在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阶级和国家可以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只要有统治阶级,那么就一定会有国家的存在。此外他们进一步指出:“每一个力图取得统治的阶级……都必须首先取得政权”。国家在阶级斗争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这里所说的“夺取政权”无非是力图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实现本阶级的政治、经济诉求的一种必经途径。值得注意的是,马、恩还认为国家不可能永远存在。因为随着分工和阶级的消失,国家也终将走向消亡。这里就可以结合前边说到的“阶级会消亡,不可能永恒存在”一起来理解。关于革命的理论,马、恩重点分析了革命的本质、作用和发展规律。他们指出“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这种矛盾……每次都不免要爆发革命”,“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的矛盾。”[1](P115)在其看来,革命依赖于物质条件,革命的发生根源就在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不仅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发展的动力,革命也是历史发展过程不可避免的一个环节。虽然革命的目标是夺取政权,但是阶级和阶级斗争以及国家归根还是离不开生产发展,革命也不例外。革命并不只是为了政治,最重要的是为了使得上层建筑适应生产的发展的要求。革命的任务应当是为经济发展来铺垫道路。
三、研究唯物史观思想的现实意义
《形态》对上述这些方面理论和思想的科学阐述,标志着马克思两大重要理论之一“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创立。它不仅同旧的一系列理论观点划清了界线,而且对唯物史观的基本规律做出了详细阐述。正确把握这些基本思想理论为我们正确理解马、恩后来著作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前提和基础。
当前在我国改革开放新时期,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在我们致力于实现“中国梦”的宏伟蓝图的实践中,研究唯物史观思想无疑是具有深刻而广泛的重要意义。一方面,科学认识唯物史观,对人们理解社会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具有指引作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人们的思想理解也跟着不断进化。在此探讨唯物史观的相关问题,某种程度上能够使人们立足新时期的背景,在思想上做到与时俱进,不断进步,引导人们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出发去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另一方面,正确把握唯物史观思想,有利于引导人们正确分析现实问题,立足实际,运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为实现“中国梦”的宏伟理想做出贡献,对整个社会的繁荣稳定、和谐发展做出贡献。当前我们有必要对《形态》以及其他相关经典著作进一步加深研读,真正领会其精髓,实现理论为实践所用。(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2]魏小萍,《<形态>原文文本的解读与分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
[3]张首先.《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唯物史观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学习与实践,2013,01:123-129.
[4]孙金华.《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1: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