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从问题、惊讶开始。”学有所疑,才会有所思;有所得,才会产生兴趣,形成动力。
一、精心预设,把握提问的“度”
学问学问,“学”与“问”总是密不可分的。语文阅读教学当然也离不开“问”,用提问来激活学生思维,用提问来激发学生迫不及待阅读探究的兴趣。可见,问既是阅读教学的始发站,又是加油站,在教学中起着重要的启思、导向、激趣的作用。因此,课前教师要精心预设提问,把握好提问的四个“度”,让有效的提问推动课堂教学不断深入。
1.把握好广度,收放要自如
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接受水平有高有低,我们需要根据学情对课堂问题进行预设,可以多设计一些有广度的开放性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当然,开放性的问题一定要紧扣教学目标,预设时就应把握好开放的度,要做到收放自如,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举一反三,津津乐道,又不能无度放开,迷失课堂前进的方向。
一位老师在教学《美丽的丹顶鹤》一课时:老师问学生:丹顶鹤美吗?一位学生回答:老师,丹顶鹤太美了。我在《动物世界》里看到过,比你给我们看的图片还美。老师,你看《动物世界》吗?我最喜欢看《动物世界》了,里面讲了很多关于动物的知识。
“丹顶鹤美吗?”这一问,一是为了激趣,让学生聚焦丹顶鹤,产生倾诉的欲望,在表述交流与分享中产生进一步亲近丹顶鹤的愿望;二是为了摸底,了解学生对丹顶鹤究竟有多少了解,通过摸底,便于教师在学生的认知起点上调控教学策略。这一问无可厚非,可执教老师为了体现提问的开放性,顺着学生的话题,围绕《动物世界》侃侃而谈,全班学生积极发言,畅所欲言,欲罢不能,不知不觉过去了五六分钟。这时,老师只能用强制的手段回到教学主线,学生们沉浸在刚才自由表述的兴奋之中,迫于教师的威严,不情不愿地进入后面的教学,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一个设想有用的提问,为什么会在课堂上失灵呢?显然,这位老师没有把握好这一问的广度。这一问的主角是“丹顶鹤”,不管怎么放,要紧扣这一核心展开,在学生提及《动物世界》中有很多其他动物时,老师只要轻轻一收:“你的知识面真广,看来你可以当我们班的小博士了。这节课,我们就研究丹顶鹤,对其他动物,咱们利用阅读课的时间再讨论吧。”这样,学生紧扣教学主题发表见解,收放兼在教师预设之间,学生的思维就不会脱离文本,信马由缰,无度失衡了。
2.设计好梯度,质疑有层次
一堂高效的语文课,提问需要整体统筹,有步骤地层层深入,把学生的思维从肤浅引向深入,这样的提问才能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对此,特级教师钱梦龙曾说:“先问一些比较易懂有趣的问题,让学生尝到解决问题的乐趣,然后逐步加大难度。这样,同学们就好似登山一样,过了一个高峰,又有另一个高峰在自己的面前了,于是他们登高的兴趣会越来越浓,课堂气氛也就越来越活跃了。”
一位教师在教学《母亲的恩情》时是这样设计问题的:
师:母亲一针针、一线线地缝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母亲缝得很认真,很仔细。
师:夜深了,母亲一针针、一线线地缝,又让你想到了什么?
生:时间很晚了,可是母亲仍然在灯下为孩子缝衣裳。
生:母亲想,孩子这次外出,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要抓紧时间为孩子缝补,不能让他受冻。
师:母亲除了想孩子什么时候回来,还会想些什么?
生:儿子出门在外,安全吗?
生:孩子的生活怎么安排呀?
生:在外面吃什么呢?会不会挨饿受冻呢?
……
师:是啊,“儿行千里母担忧”。那要用什么来回报呢?
生:爱自己的妈妈!
生:关心自己的妈妈。
生:要听妈妈的话,在妈妈疲劳时,帮她倒杯水,帮她捶捶背。
……
这一教学片段中,教师设计的三个问题就如登梯,一级高于一级,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感悟隐藏其中的深刻内涵,让学生体会到文中母亲对儿子的爱,体会如何报答母亲,学生思维得以激活,联系生活实际,创造性地解读文本,发表见解。这样的教学,已和学生的生命成长融合在一起,值得推广。
3.揣摩好力度,提问讲艺术
提问的方式有很多,如叙述类提问、比较类提问、分类提问、假设类提问、选择类提问、反诘提问等。如何让提问有力度呢?这就需要讲究艺术性,需要老师灵活运用各种类型的提问,激发孩子的兴趣。
4.拿捏好准度,问在关键处
一篇课文可以设疑的地方有很多,但课堂时间有限,我们不能把一堂课上成“满堂问”,这样的课堂琐碎而零乱,必然效率不高。有限的时间内,如何让“问”激发学生思维,直指教学重难点呢?我们需要认真解读文本,对话作者,再根据学情,有针对性地设计提问,问在关键处。
二、灵活运用,讲究提问之“法”
问题设计的精彩不等于在课堂中就能取得好的效果,还需课堂实践中灵活运用。课堂是预设和生成的统一。语文课堂上,随着教学过程的充分展开,教学预设也需随着学情有所变化与调整。因此,在有效性原则的指导下,随时关注细节变化,灵活运用提问技巧,积极拓展学生的思维尤为重要。
1.多一份等待,多一份思想
有人说:“好学生不是靠老师教出来的,是靠学生学出来的。”提问后,应给孩子们一定的时间,也就是俗话所说的“黄金三秒”,让他们打开思路,静心思考,就会看到思维的花儿竞相开放,姹紫嫣红,可爱动人。如果提问急于求成,问音刚落,就要求学生作答,这样学生的思维缺少广度与深度,要么表面热闹,华而不实,徒有其表,要么遭遇卡壳,全场哑然,群情不振。
如教学《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一文时,我设计了这样的疑问:小骆驼又来到了小溪边照镜子,小马看见了会说些什么?小骆驼又会怎样回答?像这种拓展性的问题,我给孩子们较多的时间思考,而孩子们也带给我许多惊喜。可见,多一份等待,将多一份思想。
一、精心预设,把握提问的“度”
学问学问,“学”与“问”总是密不可分的。语文阅读教学当然也离不开“问”,用提问来激活学生思维,用提问来激发学生迫不及待阅读探究的兴趣。可见,问既是阅读教学的始发站,又是加油站,在教学中起着重要的启思、导向、激趣的作用。因此,课前教师要精心预设提问,把握好提问的四个“度”,让有效的提问推动课堂教学不断深入。
1.把握好广度,收放要自如
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接受水平有高有低,我们需要根据学情对课堂问题进行预设,可以多设计一些有广度的开放性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当然,开放性的问题一定要紧扣教学目标,预设时就应把握好开放的度,要做到收放自如,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举一反三,津津乐道,又不能无度放开,迷失课堂前进的方向。
一位老师在教学《美丽的丹顶鹤》一课时:老师问学生:丹顶鹤美吗?一位学生回答:老师,丹顶鹤太美了。我在《动物世界》里看到过,比你给我们看的图片还美。老师,你看《动物世界》吗?我最喜欢看《动物世界》了,里面讲了很多关于动物的知识。
“丹顶鹤美吗?”这一问,一是为了激趣,让学生聚焦丹顶鹤,产生倾诉的欲望,在表述交流与分享中产生进一步亲近丹顶鹤的愿望;二是为了摸底,了解学生对丹顶鹤究竟有多少了解,通过摸底,便于教师在学生的认知起点上调控教学策略。这一问无可厚非,可执教老师为了体现提问的开放性,顺着学生的话题,围绕《动物世界》侃侃而谈,全班学生积极发言,畅所欲言,欲罢不能,不知不觉过去了五六分钟。这时,老师只能用强制的手段回到教学主线,学生们沉浸在刚才自由表述的兴奋之中,迫于教师的威严,不情不愿地进入后面的教学,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一个设想有用的提问,为什么会在课堂上失灵呢?显然,这位老师没有把握好这一问的广度。这一问的主角是“丹顶鹤”,不管怎么放,要紧扣这一核心展开,在学生提及《动物世界》中有很多其他动物时,老师只要轻轻一收:“你的知识面真广,看来你可以当我们班的小博士了。这节课,我们就研究丹顶鹤,对其他动物,咱们利用阅读课的时间再讨论吧。”这样,学生紧扣教学主题发表见解,收放兼在教师预设之间,学生的思维就不会脱离文本,信马由缰,无度失衡了。
2.设计好梯度,质疑有层次
一堂高效的语文课,提问需要整体统筹,有步骤地层层深入,把学生的思维从肤浅引向深入,这样的提问才能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对此,特级教师钱梦龙曾说:“先问一些比较易懂有趣的问题,让学生尝到解决问题的乐趣,然后逐步加大难度。这样,同学们就好似登山一样,过了一个高峰,又有另一个高峰在自己的面前了,于是他们登高的兴趣会越来越浓,课堂气氛也就越来越活跃了。”
一位教师在教学《母亲的恩情》时是这样设计问题的:
师:母亲一针针、一线线地缝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母亲缝得很认真,很仔细。
师:夜深了,母亲一针针、一线线地缝,又让你想到了什么?
生:时间很晚了,可是母亲仍然在灯下为孩子缝衣裳。
生:母亲想,孩子这次外出,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要抓紧时间为孩子缝补,不能让他受冻。
师:母亲除了想孩子什么时候回来,还会想些什么?
生:儿子出门在外,安全吗?
生:孩子的生活怎么安排呀?
生:在外面吃什么呢?会不会挨饿受冻呢?
……
师:是啊,“儿行千里母担忧”。那要用什么来回报呢?
生:爱自己的妈妈!
生:关心自己的妈妈。
生:要听妈妈的话,在妈妈疲劳时,帮她倒杯水,帮她捶捶背。
……
这一教学片段中,教师设计的三个问题就如登梯,一级高于一级,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感悟隐藏其中的深刻内涵,让学生体会到文中母亲对儿子的爱,体会如何报答母亲,学生思维得以激活,联系生活实际,创造性地解读文本,发表见解。这样的教学,已和学生的生命成长融合在一起,值得推广。
3.揣摩好力度,提问讲艺术
提问的方式有很多,如叙述类提问、比较类提问、分类提问、假设类提问、选择类提问、反诘提问等。如何让提问有力度呢?这就需要讲究艺术性,需要老师灵活运用各种类型的提问,激发孩子的兴趣。
4.拿捏好准度,问在关键处
一篇课文可以设疑的地方有很多,但课堂时间有限,我们不能把一堂课上成“满堂问”,这样的课堂琐碎而零乱,必然效率不高。有限的时间内,如何让“问”激发学生思维,直指教学重难点呢?我们需要认真解读文本,对话作者,再根据学情,有针对性地设计提问,问在关键处。
二、灵活运用,讲究提问之“法”
问题设计的精彩不等于在课堂中就能取得好的效果,还需课堂实践中灵活运用。课堂是预设和生成的统一。语文课堂上,随着教学过程的充分展开,教学预设也需随着学情有所变化与调整。因此,在有效性原则的指导下,随时关注细节变化,灵活运用提问技巧,积极拓展学生的思维尤为重要。
1.多一份等待,多一份思想
有人说:“好学生不是靠老师教出来的,是靠学生学出来的。”提问后,应给孩子们一定的时间,也就是俗话所说的“黄金三秒”,让他们打开思路,静心思考,就会看到思维的花儿竞相开放,姹紫嫣红,可爱动人。如果提问急于求成,问音刚落,就要求学生作答,这样学生的思维缺少广度与深度,要么表面热闹,华而不实,徒有其表,要么遭遇卡壳,全场哑然,群情不振。
如教学《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一文时,我设计了这样的疑问:小骆驼又来到了小溪边照镜子,小马看见了会说些什么?小骆驼又会怎样回答?像这种拓展性的问题,我给孩子们较多的时间思考,而孩子们也带给我许多惊喜。可见,多一份等待,将多一份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