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性叙事的反思:西方公共行政的历史溯源

来源 :中国行政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xjmbx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行政学诞生以来,历史研究在公共行政学一直处于式微的地位.由于历史意识的贫困,公共行政研究被限制在现代性生成后的时间范围里,致使技术理性和专业主义占据支配地位,问题导向的说明性研究大行其道,“前威尔逊时期”的行政历史几乎无人问津.近年来,伴随着历史意识在公共行政领域的觉醒,部分前沿的行政学者致力于反思现代性叙事的不足,积极拓展公共行政的历史纵深,为学科找寻更为深厚的历史根基.对于身处日益深重的“现代性危机”和“身份危机”的公共行政学而言,学科历史源起的探讨无疑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而对拥有悠久行政历史的中国而言,历史研究也能够为行政学本土化提供重要的理论资源.
其他文献
通过问卷调查和案例分析发现领导干部“怕而不为”是较普遍现象,对领导干部监督执纪问责随意化扩大化、担当作为者被不实举报、考核评价不够精准有力、对“隐形不作为”追究
县级政府社会治理能力是县级政府处理社会性公共事务的本领,其大小取决于能力要素的完备程度和要素之间的匹配程度.目前学界对县级政府社会治理能力尚没有较好的测量模型,论
因应于公共服务的合作网络理论创新,在探索公共服务有效供给模式和服务递送方式上,我国城市社区开创了“三社联动”机制,目的是通过购买服务、公益创投等方式将相关服务供给
为化解社会矛盾,提升基层治理能力,不少地方的党委政府积极探索技术治理驱动的社区协商.根据文献梳理和现实考察,本研究提出技术治理主要由组织化运作、民主化审议、项目化驱
政策倡议联盟理论相对于传统的政策过程理论更强调理论的解释性.西方的倡议联盟呈现出两方围绕着正式和制度化的平台形成政策辩论的景象,即“对垒式政策倡议联盟”.而在中国
双重身份的制度设置和城市化的推进使得发挥着非正式治理作用的居委会越来越呈现出正式组织的特征,减负改革随之出现.在发展中,居委会减负改革经历了从组织变革到机制创新的
学科在理论有价值和在实践上有贡献有赖于合理的研究方式来推进.在信息技术革命和国家治理现代化叠加的背景下,中国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需要重新定位,探索代表未来方向的合理
在我国“全面绩效管理”实施过程中,在最关键的获得激励与问责结果的绩效评估环节的操作中,基本上都采用了被评估单位填报数据的方法,这种“自我举证”给每个政府选用最有利
当前全世界兴起了将行为洞见运用于公共管理实践的风潮.本文在收集国外主流行为洞见实务机构发布报告的基础上,构建了2008-2019年行为洞见实践案例集,并采用内容分析法分析了
通过当前建筑设计的基本现状,我们可以初步建立一个建筑设计方法学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