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jly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语文教学的意义不同于自然学科:语文课的意义绝不仅仅在于教给孩子某种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影响一个人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方式,并最终积淀为精神世界中最深层、最基本的东西——价值观和人生观。文章结合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展开论述。
  关键词: 语文教学 人文教育 意义
  20世纪9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告诫人们,迈向21世纪,请带好两本护照,一本是知识护照,一本是道德护照。在此,我想问:道德护照是什么样子?为什么在我们这个德育在教育中始终占重要地位的国度,在一些地方,一些人身上,如今连最起基本的道德操守都已丧失?
  人的品质取决于人文教育的品质,社会良知是靠人文教化长期培育并代代相传的。但一些事例的出现说明人文教育出了问题。那么,作为文化载体的母语,道德教育的另一个重要阵地——语文教育,这么多年来为人文精神的培养做了些什么呢?
  “我们的学生大多不会读书!”我想这个定论会得到一线教师的赞同,现在有两种“不读书”的学生。第一类的学生很常见:自入学以来,接受十二年的系统语文学习,但高中毕业了,却仍然没有学会读书——既没有自学的兴趣,又没有读书的方向,更没有读书的方法与审美意识。一个连书都不会读的中学生,它接受的语文教育是否合格呢?另一类学生功课优秀,考试分数高,能够顺利考上大学,但绝大部分是进修文科之外的专业,有可能,他们一生的人文功课就是中学时代那几本教科书。此后,它可能再也没有兴趣看那些非专业的不实用的“闲书”,从此与文学和文化名著绝缘。在形成个性和人格的青春岁月里,极少有人文方面的阅读与思考,大学仅仅是“职业培训班”而已。念完了大学,练达了人情,增强了技能,但人格的提升和灵性的成长却远远没有完成,清华大学硫酸泼熊的主角刘海洋是这一类学生的代表。这样一批批“优秀”学子的“精神家园”又在哪里呢?中学语文教育存在严重失职这一观点可以说在教育界已是不争的事实。
  语文教学的意义不同于自然学科:“语文课的意义绝不仅仅在于教给孩子某种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它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家灵感、激情和思想——代表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的文字,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人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影响一个人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方式:并最终积淀为精神世界中最深层、最基本的东西——价值观和人生观。”数理化学科的老师在课堂上可以不涉及现实、世俗的问题,可以心安理得地“为科学而科学”,而语文教师则不行,无论阅读还是写作,你都无法避开现实,对人生、社会的看法总在其中。可见,语文教育就是人文教育,语文课堂就是精神家园的培育基地。传统的人文主义教育是和人自身的生活方式、道德观念联系在一起的,它可以内化一个人的思想情感。这一内化的过程就是个人用心灵去体验的过程。无个人心灵体验,必然无法实现语文课的本质意义。
  现在,语文课堂被异化了,把精神关在了门外,把功利放在了最重要、最显赫的位置。在高考指挥棒的指挥下,在长久以来的评课标准的引导下,语文课堂成了标准零件的加工车间,语文教师则是熟练工人,所有的目标全指向代表功利的分数、高考。教师和学生皆呈惰性状态:教师讲解依赖课本、教参,紧扣高考这一中心,没有也不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学生依赖教师,成为“接受知识的机器”。没有个性,没有独立思考,为了高考,大家统一答案,统一思想,连说出来的话也统一了。从中,我们看不到鲜活的生命,个人的体验就更不用提了。学生怎样感知文学作品的精神世界呢?学生想象的翅膀终于无法张开。他们过早地失去了童趣,在威逼利诱下学习,连做梦的兴趣都没有了,成为一种容器,一种待加工产品。他们找不到学习的乐趣,被高考折磨着,受教育者丧失了自主意识,沦为考试的奴隶,教育的人文意义也就丧失殆尽了。
  一位语文教师讲了这样一段话:近几年毕业的师范生,走上教师岗位后,本指望他们年纪轻、有思想、有个性,能够为沉闷乏味的中学教育带来一点生机和活力,为气如游丝的素质教育注入新鲜的血液,谁知道,他们似乎不约而同、无师自通地一头扎进应试教育的怀抱中,正干得津津有味。这些还是有上进心、希望干出成绩、争当“教坛新秀”的好青年。然而,他们的加盟却让“应试教育”更是威风凛凛,且后继有人。这种现象很有普遍性。这位教师一声叹息:应试教育的报应来了。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是考试还是育人?学生求学的目的是什么?他是一架升学的机器或是一个通过学习成为有独立人格的人?十多年前邓小平就说过改革开放最大的失误是教育。胡锦涛同志多次引用“以德治国”的箴言,充分肯定精神、道义在立国中的重要作用。《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颁布实施,更让我们看到了国家对“人文精神”的重视,构建精神家园,这不仅关乎一个人是否健康、全面发展,而且关乎民族的生死存亡。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的教育命题:中学应该承担“精神家园”的教育功能。中学阶段正是人生的起始阶段,是人的个体生命的“童年”,与人类生命的“原始”时期有一种同构关系,在这个意义上,中学校园在人生的漫长旅途中是一个“精神之乡”,中学生活与人际关系相对单纯,无邪,明亮,充满理想,精神处于相对清洁的状态,精神之路尚未被各种垃圾堵塞,也具有较强的开放性与可吸纳性。可以说,学校给予什么样的教育,就会有什么样的学生。好的中学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怎么估计也不过分的。老师的某一句话,学校的某一次活动,影响学生的终生——决定他职业的选择,人生的道路,以至命运,这样的事是屡见不鲜的,几乎每个过来人都可以举出例子。中学阶段就开始构筑一片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即使带有梦幻色彩,却也会为终生精神发展垫底,成为照耀人生旅程的精神之光,因而中学教育的影响会辐射人的一生。
  中学教育应该承担引导学生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的责任,中学语文就应该成为中国社会思想的摇篮,那么中学语文教师就应该是中国社会思想的孵化器。在中小学所有的课程中,语文课所担负的传播人类和民族文化的功能是首屈一指的,而文化正是语文课的“内核”。语文课主要是通过人类与民族文化的传承引导学生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这样的传承主要是通过对经典名著的阅读实现的。中学语文必须摆脱“应试”模式,回归自己本来的职能。
其他文献
期刊
学位
记叙文是最常用的一种文体,也是学生在写作练习和各类考试中经常运用的文体,但就是这一经常被运用的文体学生在具体运用中常出现一些问题,致使写作不尽如人意,其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巧妙的用“曲”意识,具体来讲就是对文章的结构意识不强,没有足够的表现技巧,致使文章平铺直叙,被人们讥讽为“流水账”。文似看山不喜平,记叙文的写作更应如此,好的结构能够紧紧抓住读者的心,从而达到让读者欲罢不能的效果。  一  旦凡
目的 探究个体化饮食护理联合口腔卫生管理在口腔恶性肿瘤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纳入研究对象60例,均为我院2019年10月~2020年3月诊治的口腔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护理方法 分为2组
摘 要: 语文教学是一种开放性、多向性、艺术性很强的信息交流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教师的作用“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诱导”。语文教学可以像绘画艺术形式一样讲究留白的艺术,让学生主动探究,用自己的知识和独特的体验去“补白”。本文主要从时间、表达、内容、课堂、细节等五个方面谈谈“补白”艺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 语文课堂教学 “补白” 运用  绘画、音乐、书法、建筑、文学等艺术形式都讲
学位
9月10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开展中国农民丰收节农耕文化教育主题活动的通知》(农办市〔2020〕13号)。《通知》强调,要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以及中央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工程等有关文件精神,充分发挥农事节庆的教育价值,办好中国农民丰收节,为广大青少年开展农耕文化教育提供实践课堂。《通知》指出,各地各民族传统农事节庆是农耕文化传承发展提升的重要载体,具有很高的历史价
期刊
手性胺类化合物(包含手性氨基酸)与手性杂环化合物是多种天然产物或生物活性分子的基本结构单元,同时也是有机合成中的重要砌块。因此,关于如何高效构建这两类有价值的手性化合物
摘 要: 文章认为教师在搞好课堂教学的同时,还必须努力拓展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空间,并加强指导,使课内课外互相补充,互相促进,完成阅读教学任务。  关键词: 课外阅读 阅读品位 提高方法  课外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小学生的语文能力形成有着重要影响。因而,做好课外阅读的指导工作,已成为当下教师面临的紧迫性任务。时下本地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实际情况究竟如何呢?通过对本校500名小学生进行问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