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理性之花绽放

来源 :学周刊·学术研究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9363557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它反映事物的全体、本质和内部联系。现阶段的中学生已经具有很强的独立意识,强烈渴求得到家长、老师以及社会的承认,他们往往有着很高的理想,却很少考虑现实的困难,做什么都想一蹴而就,追求立竿见影,而很少以理性的头脑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更不用说解决问题了。因此,在进行正常教育活动的同时渗透理性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语文学科承载的内容太多了,教师应该有一种舍我其谁的精神,义无返顾地承担起来。语文教学是在学生洁白的心灵深处打下亮丽的精神底色,这应该是语文教育中生命教育的目标之一。让学生在生命体验中增长智慧,让理性帮助学生珍惜学习、珍爱成长、热爱生活、热爱生命。
  
  一、对教学经历的反思
  
  我是一位以传统教育模式奋斗并有所收获的教师,在素质教育呼声中走上了工作岗位,就教于一所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学校。在工作中,尽管我也随声附和过“素质教育”的呼声,可是,自己的做法一直跳不出传统教育的经验和方法,并且,大量的时间是在锻炼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上课只满足于完成参考书所规定的教学任务,考虑较多的是如何给学生传授信息,以陈述的形式教授知识,忽略了“把各种问题置于某种条件中,并把问题置于其未来情景中,从而使学生能在其答案和广泛的问题之间建立一种联系”。虽然我所任教的班级的语文成绩一直优秀,但反思使我认识到,我只是“授人以鱼”,而非“授人以渔”。不自量力地说,只是“技”的层面,远没有“道”的境界。
  近些年,随着对教学的体会越来越深,对教材把握得越来越细。对农村学生心理了解得越来越多,加上年龄也超过了“激情四射”的阶段,从而开始了对教学的理性思考。教学真是一门艺术、一门科学,是一种学生在教师的榜样力量影响下的对知识自我渴求的活动。教师要靠理性进行教学活动,传授给学生兴趣、学习力。于是,我本着“教无定法”的原则,把自身最优秀的一面展示给学生,以期对学生终身有益。我试用了很多教学方法后开始意识到:单纯地照搬别人的方法是被动的。于是,我尝试着用自己认识到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付诸教学实践,从中筛选出适合自己和学生的方法。
  
  二、对语文的粗浅认识
  
  前辈们把语文定义为“语言和文字”、“语言和文学”等。无论是哪种说法都不影响语文的传承功能、“启蒙”功能、工具功能、教育功能。语文的传承功能就是承载中华文明的功能。“启蒙”功能就是它是一切学科的基础,其他各门学科都需要用语言和文字来表达、传播和记录,是其他学科的基础。工具功能就是语言和文字是人们用来表达思想、进行交流的工具,是人们生活、劳动的记录符号。语文所承载的思想教化、品德修养、陶冶情操等就是它的教育功能。
  应该知道,语文承载的内容很多,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语文进行阐释,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语文教学活动,“教无定法”也就顺理成章了。传授同样的知识,教师何不用最快乐的方法?让学生在快乐中学到知识、提高修养、陶冶情操。教师何不在快乐中体验“为人师”的美感?快乐使人聪明,聪明使人理性。如果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上升到了理性的高度,他们必将会明确人生的意义和目标,提高学习力,自主安排学习的时间和内容,自主调节心理偏差,自我培养健全的人格。这样就能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了。
  
  三、具体做法
  
  (一)做学生的语文“教父”
  1、用自己对语文的热情感染学生。以教师的语文特长给学生最好的第一印象,“爱屋及乌”。让学生由喜欢语文老师进而喜欢语文。重视第一节课,我通常把第一节课安排成“个人朗诵会”、“古文化知识讲座”、“文学评论”等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带领学生走进五彩缤纷的语文天地。
  2、自主安排授课内容。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只是一个线索,教师应把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简化之后细化。
  3、确立自己的语言风格。得到学生认可的是最容易被接受的;喜欢相声、小品,就可以用幽默装载语文知识;喜欢诗歌就用诗化的语言表述语文的内涵;喜欢“山药蛋”,就大胆地“通俗”。总之,要以健康的语言“包装”所传达的知识。教师要像“教父”那样导引学生走向圣洁的语文。
  
  (二)引导学生留心生活学习语文
  俗话讲“留心处处皆学问”。只要留心,生活中到处都有语文。比如,在进行议论又写作教学时我用了一个学生事例:高考结束了,一位女生哭着向老师说:“老师,我考砸了!语文不难,可不是我的强项;数学很难,我有三道大题没做;理综卷有两道物理题没做完;英语本来是我的强项,可是又出了点马虎错。看来,我只能复习了。”分析:我们抱以同情。但是,这位学生的肺腑之言证明了一个道理——好文章是内心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老师,我考砸了!”——开门见山;“语文不难,可不是我的强项;数学很难,我有三道大题没做;理综卷有两道物理题没做完;英语本来是我的强项,可是又出了点马虎错。”——紧扣开头分项表述;“看来,我只能复习了。”——得出结论。
  留心本身就包含着理性的成分。得到理性认识的学生就能够运用理性思维解决类似的问题。比如在写作话题作文“雨中,那一缕阳光”时,就可以运用理性思维从生活、自然、历史等方面寻找写作素材。生活类:“雨中,那一缕阳光”就是把慵懒的你从被窝中叫醒的那一声鸡啼;自然类:“雨中,那一缕阳光”就是落在燥热大漠中的一滴甘霖;历史类:“雨中,那一缕阳光”就是忍辱负重的司马迁心中坚定的信念。
  
  (三)胸怀语文,教无定法
  教坛前辈在实践中发现了很多好的授课方法,新课程标准也在不断地丰富着这一内容。这些都是宝贵的财富,我们一定要珍惜!但是,如果一味迷信这些,跳不出这个圈子,那将是语文教学的损失。魏书生老师用丰富的经验和敏锐的观察驾驭课堂,洪镇涛老师以出众的朗读感染学生,于漪老师以深厚的理论知识指导教学……所以我主张:只要心中有语文,教师可以不受条条框框的限制,纵横驰骋,神思飞扬,创造一个充满灵性的语文环境,语文教学很需要这样的勇气、这样的教师、这样的做法。所以,一定要使我们的教学活动“有效”,或者说我们做“有效”的教师,用激情唤醒学生的热情,用探索激起学生的期望,用准确的知识和理性的分析给学生以信任,用理性的浪漫主义教育方法装点课堂。
  
  四、语文的任务
  
  (一)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
  经济全球化和多元文化的发展,为广大学生获取信息、开阔视野、培养技能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但随之而来的一些消极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青少年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导致部分学生道德观念模糊与道德自律能力下降。如果学生在生理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困惑得不到及时指导。就会导致一些学生产生心理脆弱、思想困惑、行为失控等现象。因此,我们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内容。
  生命教育的本质是尊重生命及其存在的价值。生命教育的 内涵包括从肯定、珍惜个人自我生命价值,到对他人、社会乃至自然、宇宙生命的互动与伦理关系等“大生命”的省思,并涉及生死、尊严、信仰的探讨;它是以人的个体生命为本位,根据个人发展需要确定教育目标,达到人的“自我实现”的教育。
  生命教育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懂得生命美的价值,特别是要悦纳自己,善待自己,享受生命成长的快乐。语文课可以通过文学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件,联系现实生活,让学生认识自我,学会调适,感悟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自我与他人和谐相处的重要性,陶冶心灵。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力
  学习力是现代人基础性的文化素质,它主要由认知和情感两个方面的能力相互交融而成的。具有学习力的人就是善于学习、智慧学习、理性学习的人。学习就是在实践中通过对世界和知识的理性认识转换成自身的能力,这一过程往往表现为“顿悟”,在学习活动中从未知到已知再到“顿悟”的飞跃就是智慧生成的过程,而理性贯穿始终。让理性和智慧走进课堂,重视学生学习力的生成,使知识与智慧结合,直面生命的意义与人生的价值。这样,才能使课堂文化充满活力,使课堂气氛轻松和谐,一旦智慧的学习转化为学习的智慧与学习的艺术,就可以加速学习力的生成,就可以使课堂步入高效率、轻负担、高质量的佳境。
  
  (三)提升阅读品位,构建精神家园
  阅读品位和阅读范围直接影响着人的思想、人所表现出来的气质。语文不是要求学生完美无缺,而是通过学习更加热爱语文,进而更加热爱祖国悠久的历史、精深的文化、优良的传统。北京13中语文教研组组长王大堃老师做得非常好。他说:“中国语文是一门具有悠久历史的学科,是一门具有丰富内涵的学科,是一门具有浓厚人文色彩的学科,是一门与社会生活关系最密切的学科,是一门体现人的综合能力的学科。”他又提出“助阅读”概念,在学生现有的原始阅读基础上,利用课堂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给予有效帮助,引导他们从自发阅读上升到自觉阅读,进而发展到高雅阅读。
  受到健康、高雅作品熏陶的人一定是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一个理性的人,这样的人是适应于社会,服务于社会,有益于社会的。精神家园,从某种角度上说是在提升阅读品位的基础之上构建起来的,只有理性思考者才能真正构建起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同。理性加能力成就事业,理性加亲情成就家庭,理性加思考成就精神家园。
  总之,从学科教学来看,教师从“管理者”的角度营造课堂气氛,通过师生互动,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课堂品德,完成既定任务,培育理性之花,为中华文明打造未来的继承者和主宰者。
其他文献
摘要:多年来,英语界各家对英语虚拟语气形式的分类,一直都是争论不休。本文借鉴各种不同的观点,并结合作者=十年的实际教学经验,从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角度出发,根据虚拟语气句子的实际表达意义不同,把虚拟语气进行了新的分类。  关键词:虚拟语气 形式分类 实际表达意义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期刊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已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之一,基于网络技术的网络环境下的教学也应运而生,并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网络环境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以其不受时空限制、信息互动交流、资源共享优势,给传统的教学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它使机会平等的原则得以贯彻,使应需学习的愿望得以实现,使自主学习成为可能,它使我们的教与学发生了本质性的变革。如何充分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推进教育改革,培养创造型的人才,对每一
期刊
摘要: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实际、最有效的内驱力,是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的一个关键问题。本文通过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导趣、引趣、提趣、生趣、增趣、激趣几种方式,让学生轻松、愉快、主动、有效地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学习兴趣 实践 情感 导趣 引趣 提趣 生趣 增趣 激趣    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实际、最有效的内驱力,是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的一个关键问题。古代教育家
期刊
从近几年高考作文阅卷情况来看,各个方面都有失分点。审题不清、立意不准,是高考作文失分的一个重要原因。审题立意是写好一篇作文的关键,考生一旦审题失误,则全盘皆输。纵使所写作文文采飞扬、构思独特,也必被打人“冷宫”。其实,任何一种形式、模式的作文,都存在审题这一关,我们应该主动地戴上“镣铐”去“跳舞”。  审题是分析、研究命题的意义要求,立意是确立中心思想。高考作文的开放性与限制性是统一的,要想获得高
期刊
新课程理念下,一节灵动的语文课,仿佛一首歌,歌到情处泪双流;犹如一杯酒,酒将醉时笑语多;又似一首诗,诗言有尽意无穷。师生沉浸其中,思维碰撞,情感交融,心灵沟通,生命对话—那是一种多么美妙的境界!但遗憾的是,不少教师一味地追求“完美”,而背离了新课堂崇尚的最基本的“真”与“实”。面对那一节节“天衣无缝”、“花样百出”的样品课,我们在感叹“遥不可及”、“深不可测”之余,又会情不自禁地想到两个字——虚假
期刊
教学多年,今年初次接触新课程教学,感触颇深。下面我就半学期来进行新课程教学进行一些反馈。    一、培训    新课程与旧教材在教学内容上有很大的差异,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旧教材以时间顺序为体系,而新课程是以专题形式为体系的;再者,初中历史教学与高中历史教学也有很大的差异,初中教学侧重于基本历史史实的讲述,而高中则侧重于能力的培养,要在一些史实中归纳、分析出历史事件的实质,从而得出某些道理。这样,新
期刊
摘要: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一个不利于学生创造个性培养的突出因素是教学过分注重教材的逻辑演绎结构,即将教材看成一个纯粹的知识体系。而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创造个性,就必须将教材同时看成是一个心理活动体系和社会历史文化体系,挖掘教材的历史文化价值,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发展其美感,充分进行文化陶冶。针对目前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的现状,本文介绍了运用非逻辑思维方法组织课堂教学的尝试,说明了这种方法的理论基础和课堂实
期刊
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因此词汇教学在语言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怎样才能有效地提高词汇的教学效果呢?以下是笔者在词汇教学中总结出的做法:    一、词汇的讲解    (一)词汇讲解的原则  1. 一定要放在课文的语境中进行  现在许多教师会拿出一节课把每单元的单词详详细细讲解一遍,这种做法是十分不可取的。脱离语境孤立地讲解单词,将会对学生将来的英语学习产生不利的影响。这样做的弊端主
期刊
综合性学习作为新课改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部分,单独地列出来是有其实践意义的,我们每个单元的语文教学都有关于“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专栏,用编者的话说就是“一次次综合性学习,是一次次精神的探险,让你流连忘返”,所以“综合性学习”也是“语文旅行”中的一次探险活动。我们必须十分重视“综合性学习”在语文素养的培养和科学的思想方法的掌握中的积极作用及其实践意义。在我们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总体存在的情况是重课
期刊
摘要: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改变以往那种陈旧的教育观念,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改变以往依赖心强。跟随老师惯性运转的被动学习方式,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的关键在于如何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本文对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兴趣的方法作了一些探索和尝试。  关键词:主动学习 学习情境 探究情景    心理学研究表明,青少年儿童是有个性的,他们的活动受需要和兴趣的支配。一切有效的活动须以某种兴趣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