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何激活学生内在的原动力,极大限度地发掘他们的潜能,促使他们主动积极地去探索知识的奥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创设情境,提供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浓烈的实践氛围、开放的生活场景中,主动学习、积极探索、大胆质疑,并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同步发展,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关键词】激活;动力;潜能;奥秘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了一次新的革命。它促使我们教师努力转变旧的教学观念,学习、领会新的课标精神,树立新的学习观、教学观和发展观,在“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改革课堂教学,让我们的数学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1、创设丰富多彩的情境,为学生营造感兴趣的、愉快的、轻松的学习情境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激活学生内在的原动力,极大限度地发掘他们的潜能,促使他们主动积极地去探索知识的奥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创设情境,提供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浓烈的实践氛围、开放的生活场景中,主动学习、积极探索、大胆质疑,并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同步发展,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首先是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自发地产生一种探索兴趣,萌发一种“自我需要”的强烈求知欲,从而使他们乐于去学习。例如:我在讲《圆的认识》时,上课之初我先用电脑出示了这样一个情境:森林里正在开运动会,热闹极了,小狗、小猫、小兔、小猴各自驾着一辆车在比赛,他们的车轮形状各不相同,有长方形、三角形、椭圆形、圆形,各种车子在运动时,形态各异,一下就将学生牢牢吸引。这时,我提出问题:请你猜一猜,驾驶哪辆车的小动物会获得第一名?如果是你,你会选择驾驶哪种形状的车轮?我的提问,也是学生正急于思考的问题,学生兴致盎然,求知欲强烈,从而积极投入到对新知识的探究活动中去。
其次是给学生创造一个愉快、轻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新课程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学生不是作家笔下波动的图画;也不是电视电影面前无可奈何的观众,更不是配合教师上课的配角,而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他们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因此教师应该与学生建立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
2、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运用数学
学生的数学知识和才能,不但来自于课堂,还来自于现实生活实际。因此,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觉学习,就必须从学生的身边抓起,把数学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数学贴近生活,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就在身边。
如教学“千米的认识”时,由于1千米是一个抽象的、空洞的概念,为了让学生真正的认识1千米,切实体会到1千米的长度,我让学生暂时放下课本,走出教室,来到操场,在跑道上走一走,通过亲身体验,充分认识1千米,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除了将生活实际引入课堂教学以外,教师还可以大胆地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到大自然中去探索知识,让学生在丰富的感性认识和生活情境中,产生学习数学的乐趣,并在实践活动中领悟数学,掌握知识。
3、建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新型学习模式
3.1 动手实践,形成丰富的活动体验。动手实践是一种特殊的认知活动。小学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一个活动过程,学生借助手的活动能够实现和反映其内部的思维活动,让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学到获取知识的方法。尤其是在低年级的学习过程中,加强学具操作既能帮助学生丰富表象,架起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桥梁,实现新旧知识的转化,形成概念;还能为学生的主动探索提供机会,为学生感知具体数学知识的现实背景和来源创造条件。因此,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知识的基础和认知规律,结合教学内容,多让学生摆一摆、画一画、折一折、拼一拼、想一想、说一说。尽可能多给学生提供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如教学《旋转与平移》时,我就十分重视学生的动手实践活动,通过设计用手势表示两种现象,用自己的身体、身边的物品表示旋转与平移,在方格纸上平移,利用学具做一做、玩一玩的活动设计,充分调动学生的手、脑、眼、口、耳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使学生在活动化的情境中学习。这样,不仅解决了数学知识的高度抽象性和儿童思维发展具体形象性的矛盾,而且使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基础,在“做数学”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3.2 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独立探究的能力。著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指出: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对知识而言,学生的独立思考、相互讨论、得出结论的过程,就是自己发现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由教师讲授转向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只有让学生亲自做一做、试一试,有探索才会有创新、才能有成功的可能。教师要先设计好问题探索的过程和要求,使学生带有目的性、任务性去进行探索,要使学生有所得、有所获。如我在讲解“乘加、乘减混合运算”时,出示一个情境图:3个鱼缸里每个鱼缸各有4条金鱼,还有1个鱼缸里有2条金鱼,请学生列出算式来计算一共有几条金鱼。学生充分思考独立探究,列出了不同的算式:4×3+2 4×4-2 5×2+4
2×4+6等等,然后我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并计算出结果,学生在说想法时已经知道是先算乘法,后算加减法,最后再由学生总结出运算顺序,并与书上的结论对照。同时,表扬学生,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只有通过教师合理的引、得当的放,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在探究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勇于创新。
总之,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我们的教师、学生、数学课堂都在发生着变化。让我们在自己的教学中潜心钻研,不断探索,不断思考和总结,并付诸于实践,让课堂真正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关键词】激活;动力;潜能;奥秘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了一次新的革命。它促使我们教师努力转变旧的教学观念,学习、领会新的课标精神,树立新的学习观、教学观和发展观,在“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改革课堂教学,让我们的数学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1、创设丰富多彩的情境,为学生营造感兴趣的、愉快的、轻松的学习情境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激活学生内在的原动力,极大限度地发掘他们的潜能,促使他们主动积极地去探索知识的奥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创设情境,提供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浓烈的实践氛围、开放的生活场景中,主动学习、积极探索、大胆质疑,并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同步发展,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首先是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自发地产生一种探索兴趣,萌发一种“自我需要”的强烈求知欲,从而使他们乐于去学习。例如:我在讲《圆的认识》时,上课之初我先用电脑出示了这样一个情境:森林里正在开运动会,热闹极了,小狗、小猫、小兔、小猴各自驾着一辆车在比赛,他们的车轮形状各不相同,有长方形、三角形、椭圆形、圆形,各种车子在运动时,形态各异,一下就将学生牢牢吸引。这时,我提出问题:请你猜一猜,驾驶哪辆车的小动物会获得第一名?如果是你,你会选择驾驶哪种形状的车轮?我的提问,也是学生正急于思考的问题,学生兴致盎然,求知欲强烈,从而积极投入到对新知识的探究活动中去。
其次是给学生创造一个愉快、轻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新课程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学生不是作家笔下波动的图画;也不是电视电影面前无可奈何的观众,更不是配合教师上课的配角,而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他们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因此教师应该与学生建立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
2、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运用数学
学生的数学知识和才能,不但来自于课堂,还来自于现实生活实际。因此,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觉学习,就必须从学生的身边抓起,把数学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数学贴近生活,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就在身边。
如教学“千米的认识”时,由于1千米是一个抽象的、空洞的概念,为了让学生真正的认识1千米,切实体会到1千米的长度,我让学生暂时放下课本,走出教室,来到操场,在跑道上走一走,通过亲身体验,充分认识1千米,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除了将生活实际引入课堂教学以外,教师还可以大胆地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到大自然中去探索知识,让学生在丰富的感性认识和生活情境中,产生学习数学的乐趣,并在实践活动中领悟数学,掌握知识。
3、建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新型学习模式
3.1 动手实践,形成丰富的活动体验。动手实践是一种特殊的认知活动。小学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一个活动过程,学生借助手的活动能够实现和反映其内部的思维活动,让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学到获取知识的方法。尤其是在低年级的学习过程中,加强学具操作既能帮助学生丰富表象,架起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桥梁,实现新旧知识的转化,形成概念;还能为学生的主动探索提供机会,为学生感知具体数学知识的现实背景和来源创造条件。因此,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知识的基础和认知规律,结合教学内容,多让学生摆一摆、画一画、折一折、拼一拼、想一想、说一说。尽可能多给学生提供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如教学《旋转与平移》时,我就十分重视学生的动手实践活动,通过设计用手势表示两种现象,用自己的身体、身边的物品表示旋转与平移,在方格纸上平移,利用学具做一做、玩一玩的活动设计,充分调动学生的手、脑、眼、口、耳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使学生在活动化的情境中学习。这样,不仅解决了数学知识的高度抽象性和儿童思维发展具体形象性的矛盾,而且使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基础,在“做数学”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3.2 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独立探究的能力。著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指出: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对知识而言,学生的独立思考、相互讨论、得出结论的过程,就是自己发现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由教师讲授转向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只有让学生亲自做一做、试一试,有探索才会有创新、才能有成功的可能。教师要先设计好问题探索的过程和要求,使学生带有目的性、任务性去进行探索,要使学生有所得、有所获。如我在讲解“乘加、乘减混合运算”时,出示一个情境图:3个鱼缸里每个鱼缸各有4条金鱼,还有1个鱼缸里有2条金鱼,请学生列出算式来计算一共有几条金鱼。学生充分思考独立探究,列出了不同的算式:4×3+2 4×4-2 5×2+4
2×4+6等等,然后我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并计算出结果,学生在说想法时已经知道是先算乘法,后算加减法,最后再由学生总结出运算顺序,并与书上的结论对照。同时,表扬学生,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只有通过教师合理的引、得当的放,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在探究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勇于创新。
总之,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我们的教师、学生、数学课堂都在发生着变化。让我们在自己的教学中潜心钻研,不断探索,不断思考和总结,并付诸于实践,让课堂真正焕发出生命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