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到中小学数学衔接

来源 :教育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t8707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开始实行九年一贯课程五·四分段学制,学生五年级小学毕业升入初中。就会听到很多家长不停的感叹,我们家孩子在小学的时候学习成绩挺好的啊,为什么升到初中以后成绩下滑这么厉害?在我看来这里的原因有很多。
  首先,中小学教学目标、课堂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的差异,处于六年级年龄阶段的初一年级新生在新的学习环境中在接受知识、学习方法和学习心理等方面出现了明显的不适应。6年级学生使用小学六年级教材学习,授课教师变为初中教师,学习环境也在初中校区。虽然教学内容衔接连贯了,但由于中小学在教学目标、教学方式、管理方式和评价手段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学生进入初中和初中教师接任新初一后“师与生、教与学”双方面依然出现了太多的不适应。
  6年级数学是中学数学的基础,要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必须从这时抓起.然而目前中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着一种严重脱节现象,一部分学生进入初中后成绩明显下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根源是没有真正做好小学初中数学教学的衔接。目前的小学已全面进入新课改,新课改的小学数学教材在难度、深度、广度方面降低幅度较大,且教材内容通俗具体,多为常量,题型少而简单,每一新知识的引入往往与学生日常生活实际很贴近,比较形象,并遵循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规律,学生一般都容易理解、接受和掌握。而初中学习中经常是变量,幾何变换和逻辑推理。且小学部分复杂的内容也转移到初中阶段学习。这样小学教材就体现了“浅、少、易”的特点。因而初中教材在知识、编排体系和教学要求上都还不能很好地衔接小学教材。
  其次,初中上课容量大,而且在讲授时,常常是知识点一出来,马上就是一道中考题,立即就拔高,当然,学生听不懂,只有自己看书,自己学,这样由于小学生年龄的特征,他们在小学课上能充分享受到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乐趣,一到初中就被抹杀了。因而产生初中教师不了解小学教师的教法。教法上未能与小学教法衔接上。
  在小学,教师讲得细,类型归纳得全,练得熟,考试时,学生只要记准概念、公式及教师所讲例题类型,一般均可对号入座取得好成绩.但是,到了初中,由于内容多时间少,教师不可能把知识应用形式和题型讲全讲细,只能选讲一些具有典型性的题目,以落实“双基”培养能力。因此,初中数学要求学生勤于思考,善于思考,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善于归纳总结规律,在思维的灵活性、可延伸性、创造性方面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然而,刚入学的初一新生,往往继续沿用小学学法,致使学习困难较多,完成当天作业都很困难,更没有预习、复习及总结等自我消化、自我调整的时间。这显然不利于良好学法的形成和学习质量的提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学习兴趣总是和成功的喜悦紧密相连的.如听懂一节课,掌握一种数学方法,解出一道数学难题,测验得到好成绩,平时老师对自己的鼓励与赞赏等,都能使自己从这些"成功"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激发起更高的学习热情。因此,在平时教学中,要让学生多体会、多总结,不断从成功(那怕是微不足道的成绩)中获得愉悦,从而激发学习的热情,提高学习的兴趣。
  我们可通过入学教育增强学生紧迫感,消除松懈情绪,初步了解初中数学学习的特点,为其它措施的落实奠定基础。这里主要做好四项工作:一是给学生讲清初一数学在整个中学数学中所占的位置和作用;二是结合实例,采取与小学对比的方法,给学生讲清初中数学内容体系特点和课堂教学特点,明白整个知识在初中的布局;三是结合实例给学生讲明小初数学在学法上存在的本质区别,并向学生介绍一些优秀学法,指出注意事项;四是请高年级学生谈体会讲感受,引导学生少走弯路,尽快适应初中学习。
  同时,在教学中,我们应该要注意心境的创设,以提供良好的心理条件。在初中数学中要严格控制讲授的深度和进度,使大多数学生能消化接受,精心设计不同层次的提问素材,让每位学生在一周内都能有1-2次机会在课堂上回答教师的问题,精心编制试题,保证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能及格。作业批改认真、细致、耐心,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能当面批改最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一种成功感,拓宽心理情境,让学生们热爱数学。从此渐渐学好数学。
其他文献
“宁要点石成金的手指,也不好点成的黄金。”这强调的是方法学习的重要。同样的道理,在教学中,我们不止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让他们学会、掌握和运用知识,更要教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做到会学、善学,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怎样指导学生“会学”呢?我们可以做如下尝试:  教会预习:在预习中培养兴趣。会预习是搞好学习的前提。很多初中生没有预习习惯,认为学习就是听讲和作业,作业做完,万事大吉。没有预
期刊
目前在部分青少年中存在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他们动辄离家出走,抑或自我封闭,形成叛逆性格或依赖性格,表现为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厌学、辍学、焦虑、孤独,虚荣心强,处理事情缺乏耐心,心浮气躁,人际关系紧张,一意孤行,以自己为中心等。  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一是青少年正处于懵懂时期,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缺乏正确辨别是非的能力,缺乏远见,容易受社会风气的影响;二是家庭教育的缺陷,家长的期望值过高,父母
期刊
历史乡土课程资源是指以学生所在的地区的各种课程资源的总和。长期以来历史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主要通过乡土历史教学的形式来实现。但在实践过程中,这些内容只被当作资料加以介绍,而并未当作历史课程的资源加以开发利用来支持历史课程的实施。在新颁布的历史课程标准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中,关于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课标就要求充分开发利用乡土教材和社区课程资源。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显著变化是拓展和整合了课程资源,要求学
期刊
动能定理是高中的学习的重点、难点,也是高考命题的热点,考试大纲中明确指出考生对定理、定律、概念的灵活掌握与应用的能力,如何灵活的应用动能定理呢?本文就试举几例,以期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活用动能定理巧求变力做功  如果所研究的问题中有多个力做功,其中只有一个力是变力,其余的都是恒力,而且这些恒力所做的功比较容易计算,研究对象本身的动能的增量也比较容易计算时,巧用动能定理就可以灵活求出这个变力所做
期刊
语感是对语言的一种直觉思维能力。即通过语言的表层意义迅速而准确地捕捉到语言的深层意义。语文教学以语言实践能力训练为中心,而语言实践能力的训练又以语感训练为中心。语感的强弱直接体现学生阅读文章和体会思想感情的能力,反映学生的语文修养。语感敏锐者,在听、读时,能迅速捕捉到言外之意;在说、写时,能以丰富的语言准确地传递信息。因此,对学生加强语感培养,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阅读、鉴赏文章的能力,而且有助于提高
期刊
听是语言交际中最基本的形式之一,也是语言学习过程中最初的感知环节。“听”作为人类言语交际方式之一,在信息剧增、国际交往日益频繁的今天更具有重要意义。人们经常这样说:“上帝之所以让人们长着一张嘴两只耳朵,是为了让人们少说话多倾听。”《道德经》中的“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也是强调了“听”而非“说”是智慧的源泉。随着英语教学中对听力的要求日益强化,英语听力教学逐渐受到了应有的重视。然而,并不是随着认识的提
期刊
摘要:从小学到初中阶段的英语学习,很多学生都不太注意英文的良好书写习惯,一些老师知道书写的重要性,不过,也没有很重视书写的教学,只是在最初教写英文字母时讲一遍,让学生跟着模仿一遍,然后便不怎么注意了。学生就这样一直带着“原始状态”的英文书法进入中考考场,最后才发现在中考作文中吃了大亏。因此,我们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初中生英文书法技能的培养。  关键词:初中学生 英语书法 培养策略  有句俗话说得好
期刊
对于城镇化的释读、关于文化建设的理论,从网络上看,也是或者处于探索和完善之中,或者众说纷纭各有其理。笔者作为一名县级文化馆工作人员,长期主要身处县城,因而对县一级城镇化过程中的文化建设情况比较熟悉,工作中存在一定的思考和心得,现即以我白水县的一些相关情况为例,论述一些观点。  白水县,历史古老,文化深厚,是文化之祖仓颉的故里,有"中国苹果之乡"的称号,特产名品有杜康酒和白水苹果等。近年来其发展比较
期刊
语文教学其实就是读的教学,朗读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没有朗读的语文课是凋谢的花朵,是没有生机的原野。  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恰当地,充分地运用朗读手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和陶冶情感。同时,朗读也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它在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 有声有色的口头语言的过程中,眼、口、耳、脑等多种
期刊
当今社会,信息网络技术飞速发展并广泛应用,已渗透于社会的各个角落。人们越来越感受到原有知识的缺乏和对新知识的渴求。在这样的环境下,如何培养能够适应社会、具有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的社会公民,就成了教育所关注和探索的焦点。基于项目的学习就在这样的环境下诞生了。  所谓了项目学习教学模式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他以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通过让学生完成一个个项目作业实现教学目标,让学生的素养得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