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患病率急剧升高,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和消耗健康资源的主要慢性疾病之一。糖尿病的医疗与护理,既要注意因糖尿病而产生的心理问题及自我调整,更要注意饮食治疗。只有这样才能阻止糖尿病的病理进程与合并症的发生,从而达到良好的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保证正常生活及工作的治疗目的。
[关键词]糖尿病 心理表现 自我治疗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9-0336-01
一、糖尿病患者的心理问题及自我调整
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及治疗过程中,情绪因素所起的作用是非常关键的。因为不良情绪会引起体内某些应激激素的大量分泌,如生长激素、去甲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这些激素升高会引起糖尿病病情的反复,影响糖尿病患者的康复。因此,在糖尿病的治疗中,心理调整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一)愤怒、悲观和失望的心理及自我调整
糖尿病人一旦被确诊,尤其是青年人患了糖尿病,将终生依赖外源胰岛素治疗。很多的病人一旦得知没有根治的可能,常有一种愤怒的情感,加之必须终生控制饮食,更加重了愤怒的心理。往往对生活失去信心、情绪低落、整日沉浸在悲伤的情绪中,对治疗采取消极的态度。
针对这种情况,患者要用宣泄法使积聚在内心的忧伤、委屈及怒气发泄掉,以升华法转移矛盾心理,通过学习相关的知识认识糖尿病的治疗前景,积极主动地进行治疗。
(二)自责内疚的不良情绪及自我调整
中年人患了糖尿病,常常不能照顾家庭,长年治疗又需要大量金钱,造成家庭经济拮据而感到自责内疚。有的父母自己患DM,又看到下一代也患了DM,以为自己遗传给了孩子更产生深深的内疚心理。
这类患者要注意把思想顾虑倾诉出来,也要知道DM目前虽不能根治,但合理地控制饮食、适当地运动、科学地用药、良好的情绪可以很好地控制病情,并能象健康人一样工作、学习和生活。并以乐观的状态取得家里人的配合,并要调适自己的不良心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三)焦虑恐惧的心理及自我调整
糖尿病患者最多见的心理状态就是焦虑和恐惧。因为DM是一种难以治愈的终身性疾病,随着病程的进展而出现多种并发症,加之患者对DM知识的不准确认识而产生焦虑、恐惧的心理。对治疗过分关心,甚至出现感觉过敏、精神高度紧张、失眠等。
具有这类心理的患者,要克服心理失衡状态,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增加自我调摄的能力,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多到室外活动,达到最佳效果。
(四)怀疑、拒绝和满不在乎的心理及自我调整
有些患者被确诊后,不愿意看到与他人不同,拒绝胰岛素治疗和血糖检查或者放弃计划好的治疗饮食,有意识地拒绝治疗而发生酮症酸中毒,自认为得了DM无非就是血糖高点,对身体无大影响,对疾病采取满不在乎的态度,有的患者甚至怀疑医生诊断有误,拒绝改变饮食习惯。
患者要学会倾诉心里话,多和“病友”交流,主动掌握有关的糖尿病知识。加强对饮食、运动及科学用药的重视程度,克服对疾病怀疑、拒绝承认及满不在乎的心态。
(五)抗拒治疗的消极心理及自我调整
有些患者患病时间长,并发症多且重,治疗效果不佳者,对治疗用药产生对立态度,认为无药可医,迟早都是死,自暴自弃,不配合治疗。
患者重新树立治疗信心,要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克服厌世的心理,增强战胜病魔的信心。
二、糖尿病的自我饮食治疗
遗传背景和环境因素是导致糖尿病的重要原因。其中,环境因素即食物供应的极大丰富和静态的生活方式,在糖尿病的发生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糖尿病患者中,绝大多数患2型糖尿病,目前尚无治愈的办法。长期、良好的血糖控制是预防并发症、延长寿命和提高生活质量的有效手段。为了将血糖控制在稳定的水平,饮食治疗是必不可少的治疗方法之一,也是糖尿病教育的重要内容。
(一)饮食控制比吃药、打针更重要。控制血糖是医疗与护理的基本出发点,这就要求注意糖尿病的饮食疗法,因此要采取积极的心态对待它,认识到饮食控制在某种程度上比吃药打针更重要。很多Ⅱ型糖尿病人饮食控制好了可以不吃药,少吃药,I型糖尿病人控制好了也可以少打胰岛素,所以千万不能大意,要在营养师的帮助下,制定一个切实可行和行之有效的糖尿病食谱,坚持终生。
(二)走出只控制主食的误区。糖尿病患者不但要控制主食的量,而且要控制副食的量、加餐食品的量及动物性食品和植物性食品的品种和数量。把总热量控制在较低水平上。
(三)了解常用食物成分,学会计算营养价。要把自己喜欢吃,又不违反饮食原则的常用食物成分写在一张纸上,便于掌握你食谱中的营养成分和计算热量,每餐都要算一算,然后再决定吃多少。做到心中有数,自己就是营养师。
(四)什么都可以吃,吃什么都要有量。糖尿病食谱应该和正常人饮食一样讲究膳食均衡,因此,除了不能隨便地多吃甜食以外,其它食物都可以吃,但吃什么都要有量。糖尿病食谱要讲究个人的饮食习惯和嗜好,但前提是不能违反饮食原则。糖尿病食谱是要终生使用的,长期过分的这个不能吃,那个不能吃,可以引起营养不良,合并感染,抵抗力下降。因此,要有选择的吃,吃什么都有量,并要掌握什么时间吃,如两餐之间吃点水果、点心、糖果,喝牛奶、豆浆或者餐前吃点水果、巧克力都可以,担心吃多了就少吃点主食或多打一点胰岛素或多吃半粒降糖药,偶尔是可以的。
(五)吃有营养、有食疗和保健作用的食物。糖尿病食谱在保证数量的前提下,关键要讲究食物的营养价值,选择有食疗和保健作用的食物。安排食谱、增强营养保健意识,不能因为强调限制这个,限制那个,用质量差的食物安排食谱。
(六)饮食控制不等于饥饿疗法。很多糖尿病人把饮食控制理解为饥饿疗法。长期饥饿会出现营养不良,其后果更为严重,所以不提倡饥饿疗法,对于减肥的糖尿病人要在医生和营养师的监督下进行,对于饥饿感比较明显的病人可适当加餐,多吃一些含糖少的蔬菜,如绿叶菜,以及瓜菜类、豆制品、膨化食品。
(七)饮食不能违反的原则。不能违反的原则有低糖、低脂、低胆固醇、低盐、低热量;高维生素、高纤维;蛋白质适量、少食多餐六分饱,戒烟酒。
糖尿病患者只有形成合理的生活习惯,加强锻炼,合理膳食,积极乐观的面对糖尿病才能不断改善和控制病情,加强自我身体的管理,最终将能使病况得到不断改善。
[关键词]糖尿病 心理表现 自我治疗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9-0336-01
一、糖尿病患者的心理问题及自我调整
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及治疗过程中,情绪因素所起的作用是非常关键的。因为不良情绪会引起体内某些应激激素的大量分泌,如生长激素、去甲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这些激素升高会引起糖尿病病情的反复,影响糖尿病患者的康复。因此,在糖尿病的治疗中,心理调整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一)愤怒、悲观和失望的心理及自我调整
糖尿病人一旦被确诊,尤其是青年人患了糖尿病,将终生依赖外源胰岛素治疗。很多的病人一旦得知没有根治的可能,常有一种愤怒的情感,加之必须终生控制饮食,更加重了愤怒的心理。往往对生活失去信心、情绪低落、整日沉浸在悲伤的情绪中,对治疗采取消极的态度。
针对这种情况,患者要用宣泄法使积聚在内心的忧伤、委屈及怒气发泄掉,以升华法转移矛盾心理,通过学习相关的知识认识糖尿病的治疗前景,积极主动地进行治疗。
(二)自责内疚的不良情绪及自我调整
中年人患了糖尿病,常常不能照顾家庭,长年治疗又需要大量金钱,造成家庭经济拮据而感到自责内疚。有的父母自己患DM,又看到下一代也患了DM,以为自己遗传给了孩子更产生深深的内疚心理。
这类患者要注意把思想顾虑倾诉出来,也要知道DM目前虽不能根治,但合理地控制饮食、适当地运动、科学地用药、良好的情绪可以很好地控制病情,并能象健康人一样工作、学习和生活。并以乐观的状态取得家里人的配合,并要调适自己的不良心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三)焦虑恐惧的心理及自我调整
糖尿病患者最多见的心理状态就是焦虑和恐惧。因为DM是一种难以治愈的终身性疾病,随着病程的进展而出现多种并发症,加之患者对DM知识的不准确认识而产生焦虑、恐惧的心理。对治疗过分关心,甚至出现感觉过敏、精神高度紧张、失眠等。
具有这类心理的患者,要克服心理失衡状态,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增加自我调摄的能力,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多到室外活动,达到最佳效果。
(四)怀疑、拒绝和满不在乎的心理及自我调整
有些患者被确诊后,不愿意看到与他人不同,拒绝胰岛素治疗和血糖检查或者放弃计划好的治疗饮食,有意识地拒绝治疗而发生酮症酸中毒,自认为得了DM无非就是血糖高点,对身体无大影响,对疾病采取满不在乎的态度,有的患者甚至怀疑医生诊断有误,拒绝改变饮食习惯。
患者要学会倾诉心里话,多和“病友”交流,主动掌握有关的糖尿病知识。加强对饮食、运动及科学用药的重视程度,克服对疾病怀疑、拒绝承认及满不在乎的心态。
(五)抗拒治疗的消极心理及自我调整
有些患者患病时间长,并发症多且重,治疗效果不佳者,对治疗用药产生对立态度,认为无药可医,迟早都是死,自暴自弃,不配合治疗。
患者重新树立治疗信心,要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克服厌世的心理,增强战胜病魔的信心。
二、糖尿病的自我饮食治疗
遗传背景和环境因素是导致糖尿病的重要原因。其中,环境因素即食物供应的极大丰富和静态的生活方式,在糖尿病的发生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糖尿病患者中,绝大多数患2型糖尿病,目前尚无治愈的办法。长期、良好的血糖控制是预防并发症、延长寿命和提高生活质量的有效手段。为了将血糖控制在稳定的水平,饮食治疗是必不可少的治疗方法之一,也是糖尿病教育的重要内容。
(一)饮食控制比吃药、打针更重要。控制血糖是医疗与护理的基本出发点,这就要求注意糖尿病的饮食疗法,因此要采取积极的心态对待它,认识到饮食控制在某种程度上比吃药打针更重要。很多Ⅱ型糖尿病人饮食控制好了可以不吃药,少吃药,I型糖尿病人控制好了也可以少打胰岛素,所以千万不能大意,要在营养师的帮助下,制定一个切实可行和行之有效的糖尿病食谱,坚持终生。
(二)走出只控制主食的误区。糖尿病患者不但要控制主食的量,而且要控制副食的量、加餐食品的量及动物性食品和植物性食品的品种和数量。把总热量控制在较低水平上。
(三)了解常用食物成分,学会计算营养价。要把自己喜欢吃,又不违反饮食原则的常用食物成分写在一张纸上,便于掌握你食谱中的营养成分和计算热量,每餐都要算一算,然后再决定吃多少。做到心中有数,自己就是营养师。
(四)什么都可以吃,吃什么都要有量。糖尿病食谱应该和正常人饮食一样讲究膳食均衡,因此,除了不能隨便地多吃甜食以外,其它食物都可以吃,但吃什么都要有量。糖尿病食谱要讲究个人的饮食习惯和嗜好,但前提是不能违反饮食原则。糖尿病食谱是要终生使用的,长期过分的这个不能吃,那个不能吃,可以引起营养不良,合并感染,抵抗力下降。因此,要有选择的吃,吃什么都有量,并要掌握什么时间吃,如两餐之间吃点水果、点心、糖果,喝牛奶、豆浆或者餐前吃点水果、巧克力都可以,担心吃多了就少吃点主食或多打一点胰岛素或多吃半粒降糖药,偶尔是可以的。
(五)吃有营养、有食疗和保健作用的食物。糖尿病食谱在保证数量的前提下,关键要讲究食物的营养价值,选择有食疗和保健作用的食物。安排食谱、增强营养保健意识,不能因为强调限制这个,限制那个,用质量差的食物安排食谱。
(六)饮食控制不等于饥饿疗法。很多糖尿病人把饮食控制理解为饥饿疗法。长期饥饿会出现营养不良,其后果更为严重,所以不提倡饥饿疗法,对于减肥的糖尿病人要在医生和营养师的监督下进行,对于饥饿感比较明显的病人可适当加餐,多吃一些含糖少的蔬菜,如绿叶菜,以及瓜菜类、豆制品、膨化食品。
(七)饮食不能违反的原则。不能违反的原则有低糖、低脂、低胆固醇、低盐、低热量;高维生素、高纤维;蛋白质适量、少食多餐六分饱,戒烟酒。
糖尿病患者只有形成合理的生活习惯,加强锻炼,合理膳食,积极乐观的面对糖尿病才能不断改善和控制病情,加强自我身体的管理,最终将能使病况得到不断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