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结合地勘行业地质勘查项目组织管理,通过几个地质矿产项目实例,分析总结了地质矿产勘查项目对技术工人要求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探讨了地质矿产勘查项目对技术工人的综合要求,提出了培养地勘行业技术工人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地勘行业; 地质矿产勘查项目; 技术工人; 现状和问题;对策和建议
前言
我国地勘经济发展面临着地质勘查工作领域扩大、海外地质市场发展空间巨大的机遇,但也存在地质矿产勘查项目中技术工人出现断层和复合型技术工人缺乏的现象,并且对技术工人需求数量逐渐减少、质量要求逐渐增高。因此按照地质勘查项目要求,培养具有多工种地质矿产综合技能的复合型技术工人迫在眉睫。
1、地质矿产勘查项目的主要内容
踏勘、编制项目立项申请书;编写项目设计;组织项目具体实施和日常质量管理工作;按时报送月报、半年报、年报;为野外检查或野外验收工作提供所需资料;提交项目成果报告及相关资料;组织工作项目成果报告审查;汇交项目成果资料与规定的原始资料,保管项目原始资料与实物资料;完成项目主管部门委托的与勘查项目相关的其他工作[1]。
1.1 地质矿产勘查项目的工作内容
以贵金属为主要目标矿种的矿产远景调查,主要工作内容包括矿产地质填图、地球物理勘查、地球化学勘查、遥感地质调查、矿产检查和综合研究等。
1.1.1 矿产地质填图
矿产地质填图的目的任务是提高测区内矿产地质研究程度,大致查明地质及矿化特征,发现新矿(化)点,为物化探异常解释、成矿规律研究和找矿靶区圈定提供基础地质资料。地质研究程度是大致查明区内地层、构造和岩浆岩的产出、分布、岩石类型、变质作用等特征,深入研究与成矿有关的地质体和构造。矿产研究程度是初步了解含矿层、矿化带、蚀变带(其它金属矿)、矿体的分布范围、形态、产状、矿化类型、分布特点及其控制因素、矿石特征。
1.1.2 地球化学勘查
工作部署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和1∶1万土壤测量等化探工作。遵循“1∶5万扫面~样品测试分析成图~圈定异常并进行野外查证~发现矿化体”化探工作步骤开展区域化探工作。
1.1.3 地球物理勘查
根据调查区的地质、矿产、地球物理工作程度、成矿地质背景、主要矿产类型的地球物理前提和工作条件,从直接找矿和间接找矿两方面利用1∶5万高精度磁测物探扫面成果,进行物探数据处理和异常的解释推断并进行野外验证。异常的解释推断密切结合地质、化探成果,综合解释。在成矿有利部位结合地、化、物综合剖面成果,布设1∶1万地面高精度磁测、激电中梯测量,发现隐伏矿化体后,用激电测深来确定矿化体的产出特征。
1.1.4 遥感地质调查
在野外地质填图前采用ETM+图像与SPOT图像融合编制1: 2.5万影像图,配合矿产地质填图进行遥感地质解译,提取与成矿关系较为密切的遥感异常,为编制成矿规律图和进行矿产预测提供资料。
1.1.5 矿产检查
矿产检查是指对工作過程中发现的地质、矿产、物探、化探、遥感等各类异常、矿化信息和地表找矿线索进行的综合检查和初步评价工作,工作程度分为概略检查和重点检查两类。
1.1.6 综合研究
综合研究应贯穿于项目的全过程,把野外调查与综合研究有机结合,做到两者统筹安排,互为补充。主要内容包括: 综合找矿信息分析与研究; 成矿规律及矿产预测图编制。
1.2 地质矿产勘查项目的技术路线
系统收集以往不同时期的地质资料,以地质找矿为中心,以贵金属为主攻矿种,以金属矿成矿系统理论为指导,通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遥感地质解译、水系沉积物测量、地面高精度磁测、地面高精度重力测量等技术手段,围绕主要找矿目标开展地质矿产调查,系统圈定地、物、化、遥各类异常,圈定靶区。在对各类异常信息综合研究和分析评价的基础上,采用大比例尺地质、物探、化探等技术手段对筛选出的找矿有望的异常进行系统的异常查证及矿产检查,对筛选出的重点检查矿点,择优进行适当的地表工程揭露及钻探验证和评价工作,提交找矿靶区。通过综合研究,总结区域成矿规律及控矿条件、提取找矿标志,优选找矿靶区,并对选区的资源潜力做出总体评价。
1.3 地质矿产勘查项目质量要求
地调项目原始资料要依据国家的有关技术要求、技术标准、技术规范、项目设计和主管部门的有关要求进行,保证地调项目原始资料真实、可靠,提高成果报告的质量。
地调项目原始资料的范围包括:区域地质、矿产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地质、探矿工程、测绘印制、实验测试、信息技术等专业。
1.4 组织机构与人员安排
1.4.1 组织管理及保障措施
为保质、保量完成项目任务,提交高质量的地质成果,选派、配备具有较高地质理论水平和丰富地质矿产工作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组成项目部,并配备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物资装备,建立完善的组织管理保证体系。项目实行项目负责人负责制,业务上接受国土资源部门的管理和指导。项目实施部门负责对资金、人力、物资设备等的全力支持。
根据地质调查项目管理工作的规定,制定由项目实施部门、地质调查项目部、作业组三级管理体系,并接受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的指导。
配备专(兼)职质监人员,作业组质监员由作业组长兼任,项目部质监员由项目负责人兼任,单位派出专职质监员对项目实施进行全过程监控,接受国土资源部门对项目资料的检查及项目实施全过程的监督。
1.4.2 人员组成
根据目标任务、地质矿产研究程度、工作周期及自然条件,项目组主要技术人员的基本情况见(表1)。
2、地质矿产调查项目实例 2.1 “河南省保安等4幅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项目[2]
项目周期为3年。预期成果:提交《河南省保安等幅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报告》及相关图件;提交《河南省独树镇等5幅1∶5万区域地质测量报告》及相关图件。提交找矿靶区5~10处,争取提交矿产地1处。
2.1.1 项目概况
以铁、铅锌银多金属矿为主攻矿种,通过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1∶5万地面高精度磁测、1∶5万高精度重力测量、1∶5万遥感地质解译等工作,大致查明区内铁、铅锌银多金属矿产的控矿地质条件,在圈定物化探异常和矿化有利地段的基础上,利用大比例尺地、物、化等手段,配合地表工程,开展系统矿产调查,总结成矿规律,提取找矿标志,建立区域成矿模型,提出可供进一步工作的找矿靶区和新发现矿产地。
2.1.2 技术工人在项目组中比例
根据目标任务、地质矿产研究程度、工作周期及自然条件,项目组由35人组成,其中技术工人为13人,比例为37%;外聘工人25人,所占总人数比例为42%。基本情况见(表2)。
2.2 “内蒙古忠工屯等四幅1∶5万区域矿产地质调查”项目[3]
项目周期3年,预期成果:1.提交《1︰5万区域矿产地质调查报告》;分幅(1︰5万国际分幅)《1︰5万区域矿产地质调查说明书》;附图、附表、附件及图册和相应的电子文档。2. 提供可进一步工作的找矿靶区3~5处,新发现矿产地1~2处。
2.2.1 项目概况
全面收集和研究工作区内各类地质成果资料,以钼、铅、锌、银、铁等为主攻矿种,通过1∶5万矿产地质填图、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1∶5万高精度磁测、1∶5万遥感地质解译等工作,查明区域控矿地质条件和矿产分布特征,圈定各类异常和找矿靶区,在分析研究对比的基础上,选择成矿有利地段,通过大比例尺地、物、化、遥等手段和地表工程揭露,解剖异常,以发现新的矿产地,重点寻找与矽卡岩型和构造蚀变岩型有关的多金属矿床,同时对该区资源潜力做出评价。
2.2.2 技术工人在项目组中比例
根据目标任务、地质矿产研究程度、工作周期及自然条件,项目组由32人组成,其中技术工人为13人,比例为41%;外聘工人22人,所占总人数比例为41%。基本情况见(表3)。
2.3 “津巴布韦东部地区1:25万地球化学调查”项目[4]
工作周期3年,预期成果:1.提交《1︰5万区域矿产地质调查报告》;分幅(1︰5万国际分幅)《1︰5万区域矿产地质调查说明书》;附图、附表、附件及图册和相应的电子文档。2.提供可进一步工作的找矿靶区3~5处,新发现矿产地1~2处。
2.3.1 项目概况
采用区域地球化学填图技术,对津巴布韦东部地区开展系统的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和矿产检查,圈定地球化学异常,综合应用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勘查和遥感等方法技术,对地球化学异常和重要矿点进行评价,以发现大中型矿产资源找矿靶区为目标。
2.3.2 技术工人在项目组中比例
根据目标任务、工作部署、工作方法、工作周期及自然条件,參照有关规范、规程规定,项目组需各类人员45人,其中中方赴津工作人员25人(地质矿产专业技术人员8人、化探专业技术人员5人、物探专业技术人员5人、英文翻译1人、医生1人、炊事人员2人、后勤及机电维护人员1人、样品加工及管理人员2人),技术工人7人,所占比例为28%;当地外聘20人(采样工12人、司机6人、保安2人),所占总人数比例为44%。基本情况见(表4)。
3、技术工人在地质勘查项目中面临的问题
3.1 技术工人在地质矿产勘查项目中比例越来越低
由上述三个项目可知,地质矿产勘查项目人员中技术工人所占平均比例为35%左右,其中司机、厨师近半;外聘当地工人所占项目总人数平均比例为42%左右,主要从事采样、工程施工、开路向导等重体力劳动。
随着科技和机械化施工手段的不断提高,加之经济利益的驱动和项目管理中的层层转包等等,技术工人在地质矿产勘查项目中比例会越来越低,外聘当地工人和部分项目外包比例会越来越高,从而使生产一线勘查技术工人严重匮乏的形势日益严峻。
3.2 地质勘查项目对技术工人素质要求越来越高
目前地质勘查项目实施中对技术工人数量要求越来越少,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要求技术工人具有高技术职称、丰富的野外地质矿产实践经验、多工种的地质矿产综合技能。然而目前一线高技能综合熟练技术工人越来越少了。
我国地勘行业特有15个工种(固体钻探工、水文水井钻探工、工程地质工、工程施工钻工、掘进工、物探工、地质测量工、采样工、水文地质工、岩土工程地质工、样品制备工、磨片工、淘洗工、钻探材料工、掘进材料工、钻掘设备维修钳工)的技能鉴定工作。目前按照《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规范》,主要开展了本行业特有工种的初、中、高级技术等级和技师技能鉴定工作。
由上述三个项目可知,目前我国地勘行业的职业技术教育和技能鉴定工作没有按照地、物、化、遥、样品采集与制备、工程施工等分类进行,不能适应目前地质矿产勘查项目的实际要求。
3.3 项目组织管理中存在漏洞
我国地质工作程度低,勘探深度浅,成矿理论不断创新,存在巨大的找矿空间。在部分地勘单位中,由于项目多、人手少,层层转包项目,使项目经费遭到重重盘剥,项目施工和质量要求无法保证;有的项目技术负责人承担多个境内外不同地区勘查项目,无法集中精力;项目实行负责人制,在经济利益驱动下,在用人上任人唯亲,降低用人标准,出现项目组内不团结等等,技术工人受害最大。
3.4 人事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受事业单位体制的制约,技术工人只出不进,新生力量得不到补充,主要的技术骨干年龄偏大,难以适应新技术新工艺的需要。加之,作业环境艰苦,待遇相对不高,导致大量的技术工人提前退休,技术工人匮乏,出现断档[5]。 3.5 地质矿产勘查项目原始数据质量下降
项目实施中,由于缺少熟练专业技术工人,加之汽车、施工设备、人员等是项目负责本人或亲戚朋友的,从而在时间、空间和质量上进行工作简化,造成原始资料没有执行国家或行业技术标准、规范、规定及技术要求,至使原始资料弄虚作假、伪造、涂改、销毁等现象出现。
3.6 地勘单位在人力资源的开发培训方面存在不足
培训方式、内容单一。培训方式主要以短期在岗培训为主,培训方法缺乏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主要是以教师讲授为主, 很难保证培训的质量。
培训缺乏必要的计划性和系统性。培训常常是临时抱佛脚,内容之间缺乏相互的补充和协调;对培训效果缺乏有效的评估和监督。
4、对策建议
4.1 重视技术工人在地质矿产勘查项目中的作用
技术工人按照地质矿产勘查项目所规定的目标、任务,保质、保量完成工作量,为保证地调项目原始资料齐全、准确、真实、可靠,符合各类规范、规定和项目质量检查要求,起着基础性和决定性重要作用。应加强项目管理,充分发挥技术工人的作用。
全部野外实际资料包括:野外原始坐标、照片、样品、实物标本、图件;记录本、原始野外记录卡片、原始数据记录、相册、表格;各类原始编录资料及相应的图件;样品鉴定、分析、测试送样单和分析测试结果;过渡性综合解释成果资料,综合整理、综合研究成果资料;年度原始资料检查记录小结,任务完成情况总结;地质成果总结;质量总结;存在问题及改进意见等等。
4.2 调整地勘行业的人才结构
按照“人才结构理论”,在地质勘查人才结构方面,实现其结构的合理。在年龄结构上,保证地质人才队伍的年轻化,使青年人才占较大的比例;在学历结构上,建立一支基础扎实、专业精深的以高学历人才为主力的队伍;在职称结构上,实现从高级到初级应呈由少到多的“三角形”的分布;在专业结构上,应尽量使各专业的人才分布合理齐全;
4.3 认真开展职业教育教学和培训改革,培养复合型技术工人
按照地、物、化、遥、样品采集与制备、工程施工等分类,开展职业教育教学和培训改革,加强地勘单位在人力资源方面的开发培训;加强新方法、新技术、新理论和地质矿产勘查项目工作技术标准、规范的学习;按照地质勘查项目要求,认真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提高地勘行业技术工人素质,培养具有多工种地质矿产综合技能的复合型技术工人。
4.4 建立地勘行业技术工人档案信息服务系统,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求
遵循人才规律、地质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进一步开放地质勘查劳务市场,建立产学研基地,促进教学、科研、生产一體化发展,推进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资产化。
为了顺应市场需求变化,建立技术工人档案库,实现地质勘查主管部门、教育主管部门和市场的人才供求信息对接,适应不同层次人才需求。
4.5 加强地质矿产勘查项目管理,充分发挥技术工人的作用
主管部门要加强地质矿产勘查项目管理,严把野外验收质量关,充分发挥技术工人的作用,确保地质矿产勘查项目全部野外实际资料齐全、准确、真实、可靠。
参考文献:
[1]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管理办法[S].中国地质调查局, 2003.
[2] 河南省保安等四幅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设计[R].河南省区调队,2011.
[3]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忠工屯等四幅1∶5万区域矿产地质调查设计[R].河南省地质调查院,2007.
[4] 津巴布韦东部地区1:25万地球化学调查总体设计[R].河南省地质调查院,2006.
[5] 谭永杰、安俊良、陈元旭,等.地勘行业人力资源情况调研报告[R].中国地质调查局人才队伍建设调研二组,2011.
【关键词】地勘行业; 地质矿产勘查项目; 技术工人; 现状和问题;对策和建议
前言
我国地勘经济发展面临着地质勘查工作领域扩大、海外地质市场发展空间巨大的机遇,但也存在地质矿产勘查项目中技术工人出现断层和复合型技术工人缺乏的现象,并且对技术工人需求数量逐渐减少、质量要求逐渐增高。因此按照地质勘查项目要求,培养具有多工种地质矿产综合技能的复合型技术工人迫在眉睫。
1、地质矿产勘查项目的主要内容
踏勘、编制项目立项申请书;编写项目设计;组织项目具体实施和日常质量管理工作;按时报送月报、半年报、年报;为野外检查或野外验收工作提供所需资料;提交项目成果报告及相关资料;组织工作项目成果报告审查;汇交项目成果资料与规定的原始资料,保管项目原始资料与实物资料;完成项目主管部门委托的与勘查项目相关的其他工作[1]。
1.1 地质矿产勘查项目的工作内容
以贵金属为主要目标矿种的矿产远景调查,主要工作内容包括矿产地质填图、地球物理勘查、地球化学勘查、遥感地质调查、矿产检查和综合研究等。
1.1.1 矿产地质填图
矿产地质填图的目的任务是提高测区内矿产地质研究程度,大致查明地质及矿化特征,发现新矿(化)点,为物化探异常解释、成矿规律研究和找矿靶区圈定提供基础地质资料。地质研究程度是大致查明区内地层、构造和岩浆岩的产出、分布、岩石类型、变质作用等特征,深入研究与成矿有关的地质体和构造。矿产研究程度是初步了解含矿层、矿化带、蚀变带(其它金属矿)、矿体的分布范围、形态、产状、矿化类型、分布特点及其控制因素、矿石特征。
1.1.2 地球化学勘查
工作部署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和1∶1万土壤测量等化探工作。遵循“1∶5万扫面~样品测试分析成图~圈定异常并进行野外查证~发现矿化体”化探工作步骤开展区域化探工作。
1.1.3 地球物理勘查
根据调查区的地质、矿产、地球物理工作程度、成矿地质背景、主要矿产类型的地球物理前提和工作条件,从直接找矿和间接找矿两方面利用1∶5万高精度磁测物探扫面成果,进行物探数据处理和异常的解释推断并进行野外验证。异常的解释推断密切结合地质、化探成果,综合解释。在成矿有利部位结合地、化、物综合剖面成果,布设1∶1万地面高精度磁测、激电中梯测量,发现隐伏矿化体后,用激电测深来确定矿化体的产出特征。
1.1.4 遥感地质调查
在野外地质填图前采用ETM+图像与SPOT图像融合编制1: 2.5万影像图,配合矿产地质填图进行遥感地质解译,提取与成矿关系较为密切的遥感异常,为编制成矿规律图和进行矿产预测提供资料。
1.1.5 矿产检查
矿产检查是指对工作過程中发现的地质、矿产、物探、化探、遥感等各类异常、矿化信息和地表找矿线索进行的综合检查和初步评价工作,工作程度分为概略检查和重点检查两类。
1.1.6 综合研究
综合研究应贯穿于项目的全过程,把野外调查与综合研究有机结合,做到两者统筹安排,互为补充。主要内容包括: 综合找矿信息分析与研究; 成矿规律及矿产预测图编制。
1.2 地质矿产勘查项目的技术路线
系统收集以往不同时期的地质资料,以地质找矿为中心,以贵金属为主攻矿种,以金属矿成矿系统理论为指导,通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遥感地质解译、水系沉积物测量、地面高精度磁测、地面高精度重力测量等技术手段,围绕主要找矿目标开展地质矿产调查,系统圈定地、物、化、遥各类异常,圈定靶区。在对各类异常信息综合研究和分析评价的基础上,采用大比例尺地质、物探、化探等技术手段对筛选出的找矿有望的异常进行系统的异常查证及矿产检查,对筛选出的重点检查矿点,择优进行适当的地表工程揭露及钻探验证和评价工作,提交找矿靶区。通过综合研究,总结区域成矿规律及控矿条件、提取找矿标志,优选找矿靶区,并对选区的资源潜力做出总体评价。
1.3 地质矿产勘查项目质量要求
地调项目原始资料要依据国家的有关技术要求、技术标准、技术规范、项目设计和主管部门的有关要求进行,保证地调项目原始资料真实、可靠,提高成果报告的质量。
地调项目原始资料的范围包括:区域地质、矿产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地质、探矿工程、测绘印制、实验测试、信息技术等专业。
1.4 组织机构与人员安排
1.4.1 组织管理及保障措施
为保质、保量完成项目任务,提交高质量的地质成果,选派、配备具有较高地质理论水平和丰富地质矿产工作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组成项目部,并配备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物资装备,建立完善的组织管理保证体系。项目实行项目负责人负责制,业务上接受国土资源部门的管理和指导。项目实施部门负责对资金、人力、物资设备等的全力支持。
根据地质调查项目管理工作的规定,制定由项目实施部门、地质调查项目部、作业组三级管理体系,并接受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的指导。
配备专(兼)职质监人员,作业组质监员由作业组长兼任,项目部质监员由项目负责人兼任,单位派出专职质监员对项目实施进行全过程监控,接受国土资源部门对项目资料的检查及项目实施全过程的监督。
1.4.2 人员组成
根据目标任务、地质矿产研究程度、工作周期及自然条件,项目组主要技术人员的基本情况见(表1)。
2、地质矿产调查项目实例 2.1 “河南省保安等4幅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项目[2]
项目周期为3年。预期成果:提交《河南省保安等幅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报告》及相关图件;提交《河南省独树镇等5幅1∶5万区域地质测量报告》及相关图件。提交找矿靶区5~10处,争取提交矿产地1处。
2.1.1 项目概况
以铁、铅锌银多金属矿为主攻矿种,通过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1∶5万地面高精度磁测、1∶5万高精度重力测量、1∶5万遥感地质解译等工作,大致查明区内铁、铅锌银多金属矿产的控矿地质条件,在圈定物化探异常和矿化有利地段的基础上,利用大比例尺地、物、化等手段,配合地表工程,开展系统矿产调查,总结成矿规律,提取找矿标志,建立区域成矿模型,提出可供进一步工作的找矿靶区和新发现矿产地。
2.1.2 技术工人在项目组中比例
根据目标任务、地质矿产研究程度、工作周期及自然条件,项目组由35人组成,其中技术工人为13人,比例为37%;外聘工人25人,所占总人数比例为42%。基本情况见(表2)。
2.2 “内蒙古忠工屯等四幅1∶5万区域矿产地质调查”项目[3]
项目周期3年,预期成果:1.提交《1︰5万区域矿产地质调查报告》;分幅(1︰5万国际分幅)《1︰5万区域矿产地质调查说明书》;附图、附表、附件及图册和相应的电子文档。2. 提供可进一步工作的找矿靶区3~5处,新发现矿产地1~2处。
2.2.1 项目概况
全面收集和研究工作区内各类地质成果资料,以钼、铅、锌、银、铁等为主攻矿种,通过1∶5万矿产地质填图、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1∶5万高精度磁测、1∶5万遥感地质解译等工作,查明区域控矿地质条件和矿产分布特征,圈定各类异常和找矿靶区,在分析研究对比的基础上,选择成矿有利地段,通过大比例尺地、物、化、遥等手段和地表工程揭露,解剖异常,以发现新的矿产地,重点寻找与矽卡岩型和构造蚀变岩型有关的多金属矿床,同时对该区资源潜力做出评价。
2.2.2 技术工人在项目组中比例
根据目标任务、地质矿产研究程度、工作周期及自然条件,项目组由32人组成,其中技术工人为13人,比例为41%;外聘工人22人,所占总人数比例为41%。基本情况见(表3)。
2.3 “津巴布韦东部地区1:25万地球化学调查”项目[4]
工作周期3年,预期成果:1.提交《1︰5万区域矿产地质调查报告》;分幅(1︰5万国际分幅)《1︰5万区域矿产地质调查说明书》;附图、附表、附件及图册和相应的电子文档。2.提供可进一步工作的找矿靶区3~5处,新发现矿产地1~2处。
2.3.1 项目概况
采用区域地球化学填图技术,对津巴布韦东部地区开展系统的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和矿产检查,圈定地球化学异常,综合应用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勘查和遥感等方法技术,对地球化学异常和重要矿点进行评价,以发现大中型矿产资源找矿靶区为目标。
2.3.2 技术工人在项目组中比例
根据目标任务、工作部署、工作方法、工作周期及自然条件,參照有关规范、规程规定,项目组需各类人员45人,其中中方赴津工作人员25人(地质矿产专业技术人员8人、化探专业技术人员5人、物探专业技术人员5人、英文翻译1人、医生1人、炊事人员2人、后勤及机电维护人员1人、样品加工及管理人员2人),技术工人7人,所占比例为28%;当地外聘20人(采样工12人、司机6人、保安2人),所占总人数比例为44%。基本情况见(表4)。
3、技术工人在地质勘查项目中面临的问题
3.1 技术工人在地质矿产勘查项目中比例越来越低
由上述三个项目可知,地质矿产勘查项目人员中技术工人所占平均比例为35%左右,其中司机、厨师近半;外聘当地工人所占项目总人数平均比例为42%左右,主要从事采样、工程施工、开路向导等重体力劳动。
随着科技和机械化施工手段的不断提高,加之经济利益的驱动和项目管理中的层层转包等等,技术工人在地质矿产勘查项目中比例会越来越低,外聘当地工人和部分项目外包比例会越来越高,从而使生产一线勘查技术工人严重匮乏的形势日益严峻。
3.2 地质勘查项目对技术工人素质要求越来越高
目前地质勘查项目实施中对技术工人数量要求越来越少,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要求技术工人具有高技术职称、丰富的野外地质矿产实践经验、多工种的地质矿产综合技能。然而目前一线高技能综合熟练技术工人越来越少了。
我国地勘行业特有15个工种(固体钻探工、水文水井钻探工、工程地质工、工程施工钻工、掘进工、物探工、地质测量工、采样工、水文地质工、岩土工程地质工、样品制备工、磨片工、淘洗工、钻探材料工、掘进材料工、钻掘设备维修钳工)的技能鉴定工作。目前按照《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规范》,主要开展了本行业特有工种的初、中、高级技术等级和技师技能鉴定工作。
由上述三个项目可知,目前我国地勘行业的职业技术教育和技能鉴定工作没有按照地、物、化、遥、样品采集与制备、工程施工等分类进行,不能适应目前地质矿产勘查项目的实际要求。
3.3 项目组织管理中存在漏洞
我国地质工作程度低,勘探深度浅,成矿理论不断创新,存在巨大的找矿空间。在部分地勘单位中,由于项目多、人手少,层层转包项目,使项目经费遭到重重盘剥,项目施工和质量要求无法保证;有的项目技术负责人承担多个境内外不同地区勘查项目,无法集中精力;项目实行负责人制,在经济利益驱动下,在用人上任人唯亲,降低用人标准,出现项目组内不团结等等,技术工人受害最大。
3.4 人事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受事业单位体制的制约,技术工人只出不进,新生力量得不到补充,主要的技术骨干年龄偏大,难以适应新技术新工艺的需要。加之,作业环境艰苦,待遇相对不高,导致大量的技术工人提前退休,技术工人匮乏,出现断档[5]。 3.5 地质矿产勘查项目原始数据质量下降
项目实施中,由于缺少熟练专业技术工人,加之汽车、施工设备、人员等是项目负责本人或亲戚朋友的,从而在时间、空间和质量上进行工作简化,造成原始资料没有执行国家或行业技术标准、规范、规定及技术要求,至使原始资料弄虚作假、伪造、涂改、销毁等现象出现。
3.6 地勘单位在人力资源的开发培训方面存在不足
培训方式、内容单一。培训方式主要以短期在岗培训为主,培训方法缺乏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主要是以教师讲授为主, 很难保证培训的质量。
培训缺乏必要的计划性和系统性。培训常常是临时抱佛脚,内容之间缺乏相互的补充和协调;对培训效果缺乏有效的评估和监督。
4、对策建议
4.1 重视技术工人在地质矿产勘查项目中的作用
技术工人按照地质矿产勘查项目所规定的目标、任务,保质、保量完成工作量,为保证地调项目原始资料齐全、准确、真实、可靠,符合各类规范、规定和项目质量检查要求,起着基础性和决定性重要作用。应加强项目管理,充分发挥技术工人的作用。
全部野外实际资料包括:野外原始坐标、照片、样品、实物标本、图件;记录本、原始野外记录卡片、原始数据记录、相册、表格;各类原始编录资料及相应的图件;样品鉴定、分析、测试送样单和分析测试结果;过渡性综合解释成果资料,综合整理、综合研究成果资料;年度原始资料检查记录小结,任务完成情况总结;地质成果总结;质量总结;存在问题及改进意见等等。
4.2 调整地勘行业的人才结构
按照“人才结构理论”,在地质勘查人才结构方面,实现其结构的合理。在年龄结构上,保证地质人才队伍的年轻化,使青年人才占较大的比例;在学历结构上,建立一支基础扎实、专业精深的以高学历人才为主力的队伍;在职称结构上,实现从高级到初级应呈由少到多的“三角形”的分布;在专业结构上,应尽量使各专业的人才分布合理齐全;
4.3 认真开展职业教育教学和培训改革,培养复合型技术工人
按照地、物、化、遥、样品采集与制备、工程施工等分类,开展职业教育教学和培训改革,加强地勘单位在人力资源方面的开发培训;加强新方法、新技术、新理论和地质矿产勘查项目工作技术标准、规范的学习;按照地质勘查项目要求,认真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提高地勘行业技术工人素质,培养具有多工种地质矿产综合技能的复合型技术工人。
4.4 建立地勘行业技术工人档案信息服务系统,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求
遵循人才规律、地质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进一步开放地质勘查劳务市场,建立产学研基地,促进教学、科研、生产一體化发展,推进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资产化。
为了顺应市场需求变化,建立技术工人档案库,实现地质勘查主管部门、教育主管部门和市场的人才供求信息对接,适应不同层次人才需求。
4.5 加强地质矿产勘查项目管理,充分发挥技术工人的作用
主管部门要加强地质矿产勘查项目管理,严把野外验收质量关,充分发挥技术工人的作用,确保地质矿产勘查项目全部野外实际资料齐全、准确、真实、可靠。
参考文献:
[1]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管理办法[S].中国地质调查局, 2003.
[2] 河南省保安等四幅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设计[R].河南省区调队,2011.
[3]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忠工屯等四幅1∶5万区域矿产地质调查设计[R].河南省地质调查院,2007.
[4] 津巴布韦东部地区1:25万地球化学调查总体设计[R].河南省地质调查院,2006.
[5] 谭永杰、安俊良、陈元旭,等.地勘行业人力资源情况调研报告[R].中国地质调查局人才队伍建设调研二组,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