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中的辅助作用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na98162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走进千家万户,在人们的工作和学习当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样,在教育教学领域也得到了充分的应用和飞速的发展,己成为21世纪教育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受到了许多人的推崇.但是,任何事情都是两面的.在此,笔者想就多媒体在教学应用中的优点和不足,谈点个人的看法.
  一、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1.利用多媒体的影像效果,可以快速创设教学情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前提.
  例如,在讲“机械运动”时,先用一小段影像资料,展示运动的不同的种类、形式,大到宇宙中天体的运动、飞机火车的运动、骑车跑步的运动,小到分子、原子、电子的运动.在这种情景中,既快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又使学生了解了运动的绝对性,还会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这些运动有什么不同呢?它们有什么不同的规律呢?最简单运动形式是什么呢?一连串的凝问把学生引入了课堂,这样的学习效率要比教师空口白牙的说教好的多.
  2.利用多媒体的影像、动画设计,可以让学生了解无限大或无限小物体的空间结构和运动规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例如,在讲“光的直线传播中的日食、月食现象”时,由于天体的“无限”大,教师费尽口舌,学生也难于想出它们的成因.教师可以先用影视显示地球、月球、太阳运动的过程,再用动画设计出较小的图像,用较慢的速度演示日食、月食的形成过程.这样,学生就能一目了然,立刻在脑海里形成了日食、月食的形成过程,增强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可提高记忆效果.
  又如,在讲“原子结构”时,由于原子的“无限”小,课本上用了大量的比喻,教师也用了很多办法来形容,但学生还是不能理解原子的空间结构.如果用动画的方式,把大的变小,把小的变大,来显示原子的结构及电子绕核高速旋转的情况.那么,学生就容易接受原子结构的知识.
  3.利用多媒体的影像和动画设计,可以把快的变为慢的,把静的变为动的,慢慢展示物体的运动过程.
  例如,在讲“皮球下落过程中的能量转换”时,学生不易想象皮球在接触地面时的形态变化,因而分析不出动能与弹性势能的转化.教师可以用动画把皮球下落过程及形态变化慢慢地展示出来,学生就容易理解皮球下落过程中的能量转化.
  又如,内燃机的工作原理,用动画慢慢展开它的工作过程,再用模型展示,比只用模型讲述要好的多.
  4.利用多媒体可以把虚变为实,把看不见的变为看见的,把抽象的变成具体的,加强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例如,磁场、磁力线的概念,学生向来是难于理解的.教师可以用图片展示条形磁铁、蹄形磁铁的磁力线分布,帮助学生认识到磁场的存在,认识到磁场的方向性.这样,就把看不见的变成看见的,把抽象的变成了具体的,加强了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和空间想象力的培养.对电流的概念的学习也是如此.
  5.利用多媒体可以重复显示,多次理解记忆.这样,可以减少板书,节省时间,增加课堂知识容量.
  利用多媒体的影像、动画、声音及网络等手段,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使教学改革有较大的进步.
  
  二、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
  首先,画面的快速闪烁,减少了学生思考的时间,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例如,在习题讲解的过程中,增大了课堂教学的容量,但缩短了学生思考的时间,久而久之,学生就懒于思考,只等教师给出结果.这样,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其次,多媒体的应用转移了学生的注意力,减少了教师精讲的时间,减少了教师用形象优美的肢体语言给学生表达的机会,不利于学生和教师情感的交流.在硬件方面,由于白天上课光线很强,造成画面不清.为了增加清晰度,往往拉窗帘,使得室内光线较暗.这样,会对学生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
  最后,在教师方面,由于大部分教师制作动画的水平较差,具有的各种动画材料较少,因此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占用了教师较多的时间和精力.这是推广多媒体教学的一大障碍.
  因此,需要上级主管部门设置一个平台,为广大教师提供大量的素材,优秀的课件,开放的空间,这样才有利于多媒体教学的使用、推广.
  总之,多媒体教学有利也有弊.我们既不能因多媒体教学的先进性,把传统教学方式全盘抛弃,也不能因多媒体教学目前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就停止不前.我们要在传统教育的基础上,发挥多媒体教学的先进性,让多媒体教学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
其他文献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如何培养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笔者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  一、引领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学会自学,是人获得自由发展的可能,是适应未来学习化社会的必要条件,也是学校教育为实现
一、化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材与考试同新课标不适应  家长和教师对学生成绩的评定主要是通过学生的学习成绩,目前的化学考试主要是运用书面考试的方式,在考试试卷中出现的多为一些需要学生死记硬背化学知识的试题,而对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要求比较低.教材中也较多地出现公式定律,不能充分地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对学生的科学创新、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都有一定的限制.  2.教师本身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们
物理概念是客观事物的物理共同属性和本质特性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使学生形成、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是中学物理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从学生的解题错误中可以发现,某些思维障碍了物理概念的正确建立,从而使某些物理问题得不到正确的解决.  1 物理概念建立过程中的主要思维障碍  物理概念建立过程中的主要思维障碍有感性认识不足、思维方法不当、思维定势的影响、相关概念的干扰等.  1.1 感性认识不足  例1 如图1
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题一直是难点.很多学生遇到它都会非常的头痛,不能冷静的分析题型,解题思路不够明确.长此以往,导致学生一遇到应用题就逃避,从而数学学习能力得不到提升.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作为高中力学部分中相对独立的一块,有着重要的地位,在全国11个考区的高考理综试题中,出现率为100%.但是由于其在高考中占的权重低.在高考后期复习中,课时少,
一、提出问题  高一新生刚刚步入高中的校园,有很多学生在初中时最喜欢上物理课,可是不多久,新生的物理学习情绪就发生了变化,“物理难”的言论油然而生,学生的学习情绪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变化?  笔者认为,学生步入高中物理学习初期认为物理难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教师不能埋怨学生“笨”,而更多的应该找出学生感觉物理“难”的客观原因,查找自己教学方法和程序上的不足.  在多年的物理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要想
带电粒子在复合场(电场,磁场,重力场)中的运动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点,也是历年高考的重点和热点.下列表格(表1)是近几年新课标卷中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运动试题的一些基本情况.  下面对近几年新课程下高考中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运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题策略,供各位同仁在教学中参考,启发学生从中总结规律,进行联想、推广、延伸,达到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综合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基本
广大的一线教师和研究者都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注意到了学习兴趣与学习成绩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学习兴趣能使学生在学习中保持高度的投入度.因为学习兴趣越高的学生,越容易投
高中化学支架式教学是一种以学习者当前发展水平为基础的,可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技能,并向更高发展水平迈进的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下最终实现对当前所学化学知识意义的自主建构的教学方法.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运用好支架式教学,要注意搞好教学设计.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对化学支架式教学教学
伴随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度进行,对小学体育教学具有更高层次的需求.小学有效进行体育教学,一方面可以推动小学生开展体育锻炼,保证身体和心理上的健康,另一方面还可以给体育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