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循差异,让学生习作收获成长

来源 :江西教育C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ngp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同的生命个体由于生活阅历和思维特点的不同,他们对于客观事物的感知也会呈现出不同的质态。在习作过程中,他们对客观事物的把握、语言表达的特点也都会不尽相同。因而在习作教学中,教师应该遵循学生认知和表达的客观差异,展开具有针对性的习作教学。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将习作教学聚焦于学生的认知需求上,提升习作教学的整体效益。
  一、教学目标的差异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行为的准绳。苏教版教材在习作内容的编排按照螺旋上升、循序渐进的特点进行,在不同的习作内容设置上有着不同的目标设定。而在习作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努力与教材、与编者进行对话的过程中,界定教材习作意欲达成的基本目标,并以此为基础针对学生不同的能力、层次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并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教学内容选择自己不同的教学目标,让学生享受习作的成功体验,并最终爱上习作。
  例如在教学“车祸发生之后”这一习作教学内容时,教材出示了五幅插图展现了家燕发生车祸之后,另一只家燕不离不弃的感人场景,呼吁人类保护动物的特点。由于这篇习作内容以图画为载体,形式独特新颖,其基本的目标定位应该是根据图片的内容,详实地表达故事,充实人物在特定情境下的动作行为。于是,教师确定了具有差异性的目标定位:其一,读懂插图内容,能够根据图画内容完整地叙述呈现整个故事;其二,细致观察图片中家燕的动作,通过想象补充家燕的心理和内在描写。
  在不同的教学目标关注下,学生从自身的习作能力和水平出发,在自主选择的基础上让每个学生都意识到习作就是表达自己内心的体悟与心声,并不是天大的难事。因此,习作目标的差异性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获,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有效提升。
  二、指导过程的差异
  新课程改革呼吁学生主体地位的有效落实。显然,这样的教学必须要建立在教师主导角色充分发挥的基础上,提升全体学生的习作能力。教学目标的差异性决定了教师在指导过程中也应该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因此在这样的过程中,要充分考量学生自身能力与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选择不同的方法和策略进行指导,提升了学生的认知条件。
  例如在教学“身边小能人”习作课时,教师根据学生不同的认知特点将教学目标定位于两个维度:选材和细致表达。在批阅学生日常的作文中,教师发现当下学生的习作最为薄弱的就是缺乏对典型事例的选择能力和依据中心凸显细节的能力。因此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首先对“身边的小能人”典型事例进行选择指导,要求学生摆脱原本固有思路,从时代发展的特征以及地域特色进行“能人”选择,有效地拓展了学生的认知范畴;而在指导细致表达中,教师则引导学生聚焦所要表现的能人特质,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以及心理的刻画,提升学生围绕中心凸显主题的能力。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并没有在教学中实行一刀切的原则,而是依据习作过程中暴露出来的不同问题,及时指导,不断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从而针对不同的人群进行不同特质的指导,促进学生习作能力的有效提升。
  三、评价过程的差异
  有效评价是课堂的重要环节,评价策略的高效实施是提升学生习作动力的重要保障,更是让学生享受习作成功体验的有效策略。而问题的关键在于,很多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尤其是对习作的评价过程中总是习惯用固有而统一的标准对学生进行评价,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学生的习作兴趣。这样的模式要么使得优秀学生缺乏挑战意识,思维运转得不到有效落实;要么就是后进学生总是处于被批判的尴尬境地中,致使习作兴趣索然。这就要求教师要尽可能进行纵向对比,在学生原有认知的基础上进行对比,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例如在教学“创意节日”时,其内容设置的用意在于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将心中所想通过“创意节日”的形式倾吐出来。而在这样的教学评价中,教师并没有以统一的标准要求学生,而是要让学生在习作过程中都能看到自己的进步。有的学生虽然言语表达不够,但其创立的节日具有新意,教师则评价其“思维独特,富有新意”;而有的学生对自己所创立的节日进行原因、名称、由来的描述,教师则评价其“条理清晰,表达流畅”等等。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对学生习作的评价始终以发掘亮点的欣赏眼光进行赏析,让学生即便是不太成功的习作也能从中看到自己习作的亮点,从而起到较好的表达效果,让每个孩子都能感受到收获习作的愉悦。
  总而言之,习作教学的对象是学生,只有在学生中才能真正把握学生的认知特点。只有做到因材施教,学生的习作能力才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有效提升。
  (作者单位:江苏省泗阳县众兴镇大兴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王锋旗
其他文献
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核心即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而判断教学效益好差的唯一标准即是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能力是否得到提升。因此,想要提高教学有效性,应该先从研究教学对象入手。小学语文教学的对象是儿童,儿童具有感性思维、自控能力差等学习特点,教师唯有针对这些学习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才能切实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一、创设情境活跃氛围  创设情境是活跃课堂教学氛围的重要方法。儿童
一提到初读,人们就会想:初读不就是在新课开讲之前扫清文字障碍么?让学生把课文读熟、读通顺就是了,有什么可说的?其实不然,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初读作为语文教学的开始环节,在课堂上教师如果把初读教学落到实处,让学生读得熟,读得欢,读得有效,并逐渐由初读过渡到精读,就可以为第二课时的教学打下扎实的基础。  一、创设情境,激发初读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初读课文,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对课
基础教育改革的根本宗旨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的一切。”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应立足于此,坚持把学生推到语文学习的主体位置上,充分调动他们参与语文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提升语文素养。那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才能实现这样的宗旨呢?笔者认为必须坚持做到“四要”。  一、要促进学生产生独特的体验  最新版《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现行苏教版小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大力发展,金融业也得到了很大空间的提升,行业竞争愈演愈烈。在此背景下,银行间的竞争也日趋白热化,争夺客户资源更加激烈。在客户资源争夺中,客户满意度水平
企业文化自20世纪80年代被作为一个新兴学科提出以来,广受关注。随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专家和学者对于企业发展进行深入研究,他们发现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竞争模式,
在语文教材中,无论是写人记事的叙事文体,还是托物言志的诗词文体,归根结底其内容都离不开“人”。写人,就离不开人性的探究,离不开思想道德的渗透,这正是语文学科兼具“人文
旅游地可以人格化并具有独特的个性特征,独特的旅游地品牌个性,可以用于区分不同的旅游地,影响游客对于旅游地的偏好和选择行为,积极改善旅游地,并提高游客忠诚。   市场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教师要善于对教材文本进行创造性的运用,在阅读过程中强化学生的自主探究,在学生思维充分运转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阅读体验,促进其感知理解的有效性。那如何才能在阅读教学中践行探究性学习策略呢?  一、打开学生思路,夯实探究基础  在新课程改革中,呼吁师生关系的平等化、课堂氛围的民主化,要求积极构建伙伴型、帮扶型、合作型的师生关系。只有在阅读教学中给予学
当前,企业之间、行业之间乃至国家之间的竞争己聚焦到质量的竞争上来,质量竞争力的提升已成为当今世界一种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全国质量管理工作普遍加
小学语文个性发展指的是在语文课堂上,让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帮助学生往自己喜欢的方向发展。在发展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教师讲解的内容,自由选择学习方向。而教师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方式也不应过于拘束,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兴趣来设定不同的考查方式,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培养个性化能力。  一、转变眼光,换个角度认识小学生  在传统教学方式中,很多教师看待学生都是统一的。在他们眼中,只有上课仔细听讲,下课不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