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初中是一个激浊扬清的阶段,初中生是学生人生的第一叛逆期,有些学生理想缺失,品味低下,习惯不良,基础薄弱的农村中学,留守儿童也较多,治初中在立志习矩。学校更应作为教育主体主动担当,把学生培养成为当下全面发展、未来持续成长,充满正知、正念、正能量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是中学的责任所在。
一、“雅礼教育”核心育人理念的提出
乡镇教育特色的“雅礼”教育。
“雅”一为正确的、规范的,二为文雅;“礼”为礼仪、礼貌;引申为培养叛逆期初中生正确三观,训练他们规范的礼貌礼节习惯,养成文雅的外形体貌;举止文雅,思想雅正,谈吐优雅。结合中学教育特征,进而引申出校训——尚德、雅礼、励志、勤知,即为树品德养行为强立志重学习的;坚持立德树人厚德载物,用中华传统文化培养雅礼的人。
二、“尚德、雅礼、励志、勤知”培养目标的确定
以“尚德、雅礼、励志、勤知”作为育人理念,坚持立德至上的教育本源,培养雅正、礼尚的做人规范,树立勤勉励志的奋斗追求,做出格物勤知求学目标。力求教育质量向上生长,教育品质由内生发,着眼于人的终身幸福,陶冶学生求真、向善、臻美的情操,努力让田野中生存的乡村教育成为一面标注着风雅颂的乡镇特色的教育事业。
由此,确定了具有自我特色的校园文化符号——“一训三风”。
校训:尚德雅礼,励志勤知
校风:自昭臻美,自信有为
教风:博学善导,厚生乐教
学风:志存高远,日清日新
三、雅礼教育”特色办学的图示
雅礼教育“八雅图”,核心思想为以中华传统文化“仁义礼智信”儒家教育思想为内核,以五育并举为外核,构建雅禮文化、雅礼课程、雅礼学生、雅礼教师、雅礼家长五套系统。
系统工程包括有:
(1)雅礼文化系列
1、雅居(校园布局、建筑文化取名、文化墙)
2、雅班(雅礼实验班、图书角)
3、雅歌(石中起舞歌、少年中国说)
4、雅传(公众号、美篇、书签、打卡柱、励志旗、心愿带、对联、石中广播室、每季一次汇演和比赛)
(2)雅礼课程系列
1、雅礼体验式军训(3+30模式,含两次比赛)
2、雅礼鼓(雅礼鼓表演、赛锣赛亮表演等)
3、雅礼诵(蒙学篇,诗书吟诵活动)
4、雅读课(交换书行动、黑板报、雅读分享课)
5、英语雅礼课
6、功夫足球课
(3)雅礼教师系列
1、雅研(名师工作室、校本研修)
2、雅校(校长言行、思想)
3、雅声(每周社论学习)
(4)雅礼学生系列
1、雅规(规章制度)
2、雅思(辩论、写作、演讲、主题讲座)
3、雅行(世界观、法制课、模拟法庭、讲座 、诗联书画班、舞蹈班、音乐朗诵班、数学兴趣班丶科学自然班丶武术班丶球类班、孝道研学、田耕研学)
4、雅食(光盘行动、感恩粮食)
5、雅服(设计特色校服、开汉服社)
6、雅学(学习目标、学习方法)
(5)雅礼家长系列
1、雅聚(诗联进校园、名人名师讲座)
2、家长学校
3、石中教育发展促进会
四、雅礼教育”特色办学的实施
(一)营造雅礼文化新生态
1.打造雅礼校园文化
设计校园视觉识别系统,将校训“尚德雅礼,励志勤知”镶嵌于校徽中,安装在学校大门口、教学楼体、操场主席台、礼堂背景墙上,使“雅礼教育”核心理念时时浸润师生心灵。创编“雅礼书廊”文化长廊德育课程,实现校园文化课程化的功能拓展。综合楼装饰成“雅礼艺苑”等,为雅礼教育创设环境育人的文化综合体。
2.创建个性班级文化
按照“一年级一系列,一班级一品牌”的工作思路,七年级雅礼系列,八年级雅志系列,九年级雅搏系列实施雅礼实验班;以班主任、学生、家长广泛参与的形式,开展极具个性的班级文化创建活动。通过寻找精神载体、设计文化图腾、确立班训班风、选定班歌、制作班旗等,提炼班级精神,凝练班级理念,倡扬成长心声,塑造团队形象,在强化集体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集体归属感和凝聚力,使每个班级都形成独特的自我文化气质。内容包括:设计班级名片,展示班级全家福、班级图腾、班训、班风、班歌、班主任寄语等:设计班级文化主题展板,由师生和家长结合班级文化核心理念进行布置,给师生提供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空间,实现班级精神的物化与外显。
(二)构建雅礼课程体系
在重新梳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开发雅读经典课、雅礼鼓乐课、功夫足球课等校本课程3本教材和结合地域特色的孝行田耕、赛锣赛亮研学课程2本,扎扎实实地予以实施,使课程体系更加完备地托起学生的全面发展。
1.“雅礼课堂”主张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教师在课堂的“适性而教”实现学生的“适兴而学”,达到促进学生个性与创造性协调发展的目的。
2.雅读分享课。以经典阅读为平台,将课堂交给学生,按经典诵读、必背诗文、雅读分享、当堂点评四个环节进行,结合课文拓展,培养学生组织和表现能力,完成大语文听说读写能力训练。
(四)锻造德高业精的雅礼教师
遵循“分层培养、层级递进”的原则,搭建起教师阶梯式发展的平台,以新晋教师适岗培训为起点,以骨干教师专业培优为抓手,以名优教师品牌创建为重点,探索多元开放的教师培训体系和梯队建设模式,加快培养一支理想信念坚定、道德情操高尚、专业学识精干、教育智慧丰盈的高素质雅礼教师队伍。 1.塑师德
以“塑造形象,树立威信”为主题,从个人形象、个性修养、工作纪律、工作作风、工作方法五个方面,对全体班子成员提出具体的工作要求结合学校党建工作,加强党风廉政建设,逐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承诺书”,落实主体责任,为学校师德师风建设正本清源。
2.强师能
制定“青师、优师、名师”三级培训体系,提出具体的培养目标,确定有针对地培养措施,按阶梯层级分别实施,推动不同层次教师联动发展、整体提升。一是着力“青师”培养。按照“一年适岗、三年合格”的目标开展青年教师培优工作——强化校本培训增进对职业角色的解读,发挥名优教师传帮带作用实施“青蓝工程”,开展常规磨课活動提升课堂基本驾驭能力,加强校本教研提高教育教学理论高度和实践能力能力。二是推进“优师”成长。不断壮大骨干教师梯队总量,对相对成熟的教师予以拔高培训,通过“请进来、送出去”的策略,让骨干教师开眼界、提境界,并将之带入各级课题研究之中。三是助力“名师”锻造。在“优师”培养成绩突出的人员中选拔苗子进行重点培养,为获得市级以上优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等称号的教师建立“名师工作室”。
(4)激励雅礼学生成长
1.建立多元学生评价体系。在评价主体上,形成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四个维度的多元评价。在评价内容上,依据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目标,设置“XX之星”诸多单项评价,并形成累积评价体系(获三次单项之星奖可被评为“雅礼优生”)。
2.建立“雅礼班级”班级评价机制。按照日查、周结、月评的递进方式对班级各项工作进行常规考核,每月评出“雅礼月度班级”,利用简报、学校公众号、升旗仪式等进行公开表扬。每学期按各月考核情况汇总,按30%的比例评选出校级“雅礼学期班级”。
(5)雅礼家长陪伴成长
以人生良师,成长益友作为雅礼家长要求,构建好家长委员会组织,组织好各班级家长沟通微信平台;每学期召开两次家长会;设立家长开放日;设立家长信箱及时处理家校问题;开设家长学校以教育子女德为先、成才道路千万条、国学与家教、家规家训故事、好习惯养成、祖辈的角色-保姆、朋友、老师;励志目标教育、克服挫折树立信心、优秀品质教育、青春期交流、中国情怀世界格局等专题进行沟通,通过家长教师的雅品雅行影响教育学生,共同创建良好育人环境。
初中是一个激浊扬清的阶段,初中生是学生人生的第一叛逆期,有些学生理想缺失,品味低下,习惯不良,基础薄弱的农村中学,留守儿童也较多,治初中在立志习矩。学校更应作为教育主体主动担当,把学生培养成为当下全面发展、未来持续成长,充满正知、正念、正能量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是中学的责任所在。
一、“雅礼教育”核心育人理念的提出
乡镇教育特色的“雅礼”教育。
“雅”一为正确的、规范的,二为文雅;“礼”为礼仪、礼貌;引申为培养叛逆期初中生正确三观,训练他们规范的礼貌礼节习惯,养成文雅的外形体貌;举止文雅,思想雅正,谈吐优雅。结合中学教育特征,进而引申出校训——尚德、雅礼、励志、勤知,即为树品德养行为强立志重学习的;坚持立德树人厚德载物,用中华传统文化培养雅礼的人。
二、“尚德、雅礼、励志、勤知”培养目标的确定
以“尚德、雅礼、励志、勤知”作为育人理念,坚持立德至上的教育本源,培养雅正、礼尚的做人规范,树立勤勉励志的奋斗追求,做出格物勤知求学目标。力求教育质量向上生长,教育品质由内生发,着眼于人的终身幸福,陶冶学生求真、向善、臻美的情操,努力让田野中生存的乡村教育成为一面标注着风雅颂的乡镇特色的教育事业。
由此,确定了具有自我特色的校园文化符号——“一训三风”。
校训:尚德雅礼,励志勤知
校风:自昭臻美,自信有为
教风:博学善导,厚生乐教
学风:志存高远,日清日新
三、雅礼教育”特色办学的图示
雅礼教育“八雅图”,核心思想为以中华传统文化“仁义礼智信”儒家教育思想为内核,以五育并举为外核,构建雅禮文化、雅礼课程、雅礼学生、雅礼教师、雅礼家长五套系统。
系统工程包括有:
(1)雅礼文化系列
1、雅居(校园布局、建筑文化取名、文化墙)
2、雅班(雅礼实验班、图书角)
3、雅歌(石中起舞歌、少年中国说)
4、雅传(公众号、美篇、书签、打卡柱、励志旗、心愿带、对联、石中广播室、每季一次汇演和比赛)
(2)雅礼课程系列
1、雅礼体验式军训(3+30模式,含两次比赛)
2、雅礼鼓(雅礼鼓表演、赛锣赛亮表演等)
3、雅礼诵(蒙学篇,诗书吟诵活动)
4、雅读课(交换书行动、黑板报、雅读分享课)
5、英语雅礼课
6、功夫足球课
(3)雅礼教师系列
1、雅研(名师工作室、校本研修)
2、雅校(校长言行、思想)
3、雅声(每周社论学习)
(4)雅礼学生系列
1、雅规(规章制度)
2、雅思(辩论、写作、演讲、主题讲座)
3、雅行(世界观、法制课、模拟法庭、讲座 、诗联书画班、舞蹈班、音乐朗诵班、数学兴趣班丶科学自然班丶武术班丶球类班、孝道研学、田耕研学)
4、雅食(光盘行动、感恩粮食)
5、雅服(设计特色校服、开汉服社)
6、雅学(学习目标、学习方法)
(5)雅礼家长系列
1、雅聚(诗联进校园、名人名师讲座)
2、家长学校
3、石中教育发展促进会
四、雅礼教育”特色办学的实施
(一)营造雅礼文化新生态
1.打造雅礼校园文化
设计校园视觉识别系统,将校训“尚德雅礼,励志勤知”镶嵌于校徽中,安装在学校大门口、教学楼体、操场主席台、礼堂背景墙上,使“雅礼教育”核心理念时时浸润师生心灵。创编“雅礼书廊”文化长廊德育课程,实现校园文化课程化的功能拓展。综合楼装饰成“雅礼艺苑”等,为雅礼教育创设环境育人的文化综合体。
2.创建个性班级文化
按照“一年级一系列,一班级一品牌”的工作思路,七年级雅礼系列,八年级雅志系列,九年级雅搏系列实施雅礼实验班;以班主任、学生、家长广泛参与的形式,开展极具个性的班级文化创建活动。通过寻找精神载体、设计文化图腾、确立班训班风、选定班歌、制作班旗等,提炼班级精神,凝练班级理念,倡扬成长心声,塑造团队形象,在强化集体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集体归属感和凝聚力,使每个班级都形成独特的自我文化气质。内容包括:设计班级名片,展示班级全家福、班级图腾、班训、班风、班歌、班主任寄语等:设计班级文化主题展板,由师生和家长结合班级文化核心理念进行布置,给师生提供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空间,实现班级精神的物化与外显。
(二)构建雅礼课程体系
在重新梳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开发雅读经典课、雅礼鼓乐课、功夫足球课等校本课程3本教材和结合地域特色的孝行田耕、赛锣赛亮研学课程2本,扎扎实实地予以实施,使课程体系更加完备地托起学生的全面发展。
1.“雅礼课堂”主张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教师在课堂的“适性而教”实现学生的“适兴而学”,达到促进学生个性与创造性协调发展的目的。
2.雅读分享课。以经典阅读为平台,将课堂交给学生,按经典诵读、必背诗文、雅读分享、当堂点评四个环节进行,结合课文拓展,培养学生组织和表现能力,完成大语文听说读写能力训练。
(四)锻造德高业精的雅礼教师
遵循“分层培养、层级递进”的原则,搭建起教师阶梯式发展的平台,以新晋教师适岗培训为起点,以骨干教师专业培优为抓手,以名优教师品牌创建为重点,探索多元开放的教师培训体系和梯队建设模式,加快培养一支理想信念坚定、道德情操高尚、专业学识精干、教育智慧丰盈的高素质雅礼教师队伍。 1.塑师德
以“塑造形象,树立威信”为主题,从个人形象、个性修养、工作纪律、工作作风、工作方法五个方面,对全体班子成员提出具体的工作要求结合学校党建工作,加强党风廉政建设,逐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承诺书”,落实主体责任,为学校师德师风建设正本清源。
2.强师能
制定“青师、优师、名师”三级培训体系,提出具体的培养目标,确定有针对地培养措施,按阶梯层级分别实施,推动不同层次教师联动发展、整体提升。一是着力“青师”培养。按照“一年适岗、三年合格”的目标开展青年教师培优工作——强化校本培训增进对职业角色的解读,发挥名优教师传帮带作用实施“青蓝工程”,开展常规磨课活動提升课堂基本驾驭能力,加强校本教研提高教育教学理论高度和实践能力能力。二是推进“优师”成长。不断壮大骨干教师梯队总量,对相对成熟的教师予以拔高培训,通过“请进来、送出去”的策略,让骨干教师开眼界、提境界,并将之带入各级课题研究之中。三是助力“名师”锻造。在“优师”培养成绩突出的人员中选拔苗子进行重点培养,为获得市级以上优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等称号的教师建立“名师工作室”。
(4)激励雅礼学生成长
1.建立多元学生评价体系。在评价主体上,形成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四个维度的多元评价。在评价内容上,依据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目标,设置“XX之星”诸多单项评价,并形成累积评价体系(获三次单项之星奖可被评为“雅礼优生”)。
2.建立“雅礼班级”班级评价机制。按照日查、周结、月评的递进方式对班级各项工作进行常规考核,每月评出“雅礼月度班级”,利用简报、学校公众号、升旗仪式等进行公开表扬。每学期按各月考核情况汇总,按30%的比例评选出校级“雅礼学期班级”。
(5)雅礼家长陪伴成长
以人生良师,成长益友作为雅礼家长要求,构建好家长委员会组织,组织好各班级家长沟通微信平台;每学期召开两次家长会;设立家长开放日;设立家长信箱及时处理家校问题;开设家长学校以教育子女德为先、成才道路千万条、国学与家教、家规家训故事、好习惯养成、祖辈的角色-保姆、朋友、老师;励志目标教育、克服挫折树立信心、优秀品质教育、青春期交流、中国情怀世界格局等专题进行沟通,通过家长教师的雅品雅行影响教育学生,共同创建良好育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