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默默苦行的民间英雄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ub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天行者》以中国20世纪90年代贫乏的乡村教育为背景,讲述了一群在贫苦生活中为乡村教育事业做出贡献的民办教师为要求转正而发生的辛酸故事,也反映出被人们遗忘已久的乡村民办教师曾有过的艰难历程。《天行者》这部作品虽然写的是民办教师,但重点却不是对教育现状的批判,而是侧重于对人性的赞美以及对民办教师的讴歌。既展现了中国底层知识分子的坚韧与执着,又传达了他们面对命运的不屈与抗争,同时也使我们对那段历史展开回忆,怀念二十世纪后半叶中國大地上默默苦行的民间英雄。
  关键词:《天行者》良知;坚守;英雄
  作者简介:毛之成(1998-),男,河南大学文学院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本科在读。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06-0-01
  1992年,刘醒龙在《青年文学》发表中篇小说《凤凰琴》,这部小说发表后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乡村教师这一职业也慢慢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当中。《凤凰琴》发表后的十一年中,刘醒龙走遍了中国的许多地方,参观了数不清的乡村学校,记录下了他了解到的每一个感人的故事,积淀了十一年,终于写下这部《天行者》。在谈及《天行者》的创作时,他说:“事隔十几年,当我写完长篇小说《天行者》时,我发现自己的内心充满感激。因为,我看得见,如果没有那些可以被后人认为是水平不高的乡村教师哺育,二十世纪后半叶的乡村心灵只能是一片荒漠。文明的坚守传播,不是自生自灭的野人,而必须是代代相传的薪火,一天也不能熄灭。民办教师是一段谁也绕不过去的沉重历史,作为最典型的乡村知识分子,一切的乡村奇迹的酝酿与发生,本应当首先归功于他们。然而,荒诞让历史与现实一次次地无视其伟大的不能再伟大的贡献,以至于沦落为作为名词都不被理解的地步。这一点也正是时代正在流行的顽疾。这部小说中的主人公们只是百万乡村教师的缩影,在中国每一个贫穷的角落,都有为了教育事业而苦苦坚持的教育者们,他们背后的辛酸如果没有这本书,我们可能永远也体会不到,正是因为他们的付出与努力支撑了我国农村教育事业,他们以高尚的品德,顽强的意志,谱写出一曲曲感天动地的赞歌。
  在《天行者》中余校长等人就是界岭小学的保护神,他们过的并不好,他们曾经也想到过放弃,但是乡村教师这个神圣的职业还是使他们像一座座丰碑一样屹立不倒,他们也像战士,守卫着我国困难时期的乡村教育事业,这条教育事业最后的防线。
  张英才,一位两次高考落榜的年轻人,他有着心爱的女孩,有着成就一番事业的梦想。现实残酷,两次高考落榜让他和大学失之交臂,通过上大学来改变命运的梦想也随之破灭。他原以为当教育站站长的舅舅会帮他安排一份稳定又体面的工作,可是命运再次捉弄了他,他的舅舅把他送到大山深处的界岭小学当民办教师。这个大山深处的小学绝不是张英才的理想去处,为数不多的学生,破旧不堪的教师,稀奇古怪的同事都使他不能安心的待下来。在贯彻义务教育法的检查验收中,他发现了余校长等人有弄虚作假作假的现象,他的一封举报信,让界岭小学丢掉了八百元的奖金和荣誉称号。张英才经过在界岭小学长时间的生活,他终于明白了“弄虚作假’的意义,也为自己的幼稚行为感到内疚。他向省报的投稿让更多人关注界岭小学,也为自己争取到了一个“转正”的名额,但是这时的张英才已经被这所小学,被余校长等人的人格魅力所感动。他不愿离开这个大山窝,不愿离开那些可爱的学生,不愿离开那个教会他做人的人。这时多少人梦寐以求的转正名额在他眼中却一文不值,他愿意将这个名额让给在界岭小学工作了更久的其他人,说明他也中了界岭小学的“毒”。
  余校长,这位界岭小学最老的教师,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几十年前那个刚刚退伍的年轻人是那么精神,他带着满腔热血和为乡村教育教育事业奉献的精神扎根界岭,一呆就是一辈子。余校长白天上课,晚上还要照顾身患重病的妻子,负责在他家寄宿的十几个孩子的伙食,这些事情如千斤重担压在余校长的身上,压弯了他的脊梁。岁月无情,带走了他昔日的气质,带走了他英俊的脸庞,带不走的是他内心的责任感和良知。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这位界岭小学的当家人宁愿当一名门卫,就是为了多向城市的教师学习一点,他的这种勤奋学习的精神也感动了每一个人,不仅为他自己赢得了赞扬,也为那些默默无闻的乡村教师们正名。在这部小说中,余校长是最有可能转为公办教师的一个人,在书中他一共有三次转正机会,直到小说的结尾他才真正转正。第一次转正机会来临时,面对那个年轻气盛的张英才,那个举报自己弄虚作假的告密者,他还是选择将机会留给年轻人,希望那个年轻人学习后不忘界岭小学这个极其需要老师的地方,即使那是自己期盼已久的转正名额。第二次转正机会时,面对自私的蓝飞,余校长再一次做出了谦让。他心中考虑更多的还是年轻老师的前途,怕那些刚进入社会的年轻人留下不好的影响。第三次转正机会终于落到了他的头上,但是他因交不起工龄费却一再耽搁,这也将整个故事推向了高潮。《天行者》无愧于茅盾文学奖这个荣誉称号,作者生动的描绘了现实,让后人可以了解到中国基础教育还有这么一段历史,还有这么一群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人们。对于英雄,每个人的定义都不同,词典中英雄指见解,才能超群出众或领袖群众的人。陶渊明认为英雄是“生为百夫雄,死为壮士规”。李白心中的英雄是“攻略盘天地,名飞青云上”。我觉得英雄这个称号也属于那些为教育事业做贡献的人,他们作为困境当中的坚守者,表现出了对人性和人道主义的热烈呼唤,他们当之无愧为没有丰功伟绩的民族英雄。
其他文献
朔風吹散三更雪,倩魂犹恋桃花月。梦好莫催醒,由他好处行。  无端听画角,枕畔红冰薄。塞马一声嘶,残星拂大旗。
摘 要:以塞义德的东方主义为理论基础,美籍华裔作家谭恩美的《喜福会》为文本,从东方主义视角出发,重新解读谭恩美小说,通过其反东方主义元素以及其展现方式,提出谭恩美并不是在迎合东方主义,而是通过正视东方主义解构东方主义并获得文化身份的真实回归。  关键词:谭恩美;《喜福会》;反东方主义;文化身份  作者简介:项聿培(1996-),女,江苏常州人,南昌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文学专业本科生。  [中图分类号
摘 要:20世纪70年代的俄亥俄州,有一个五口之家的华裔混血家庭,他们看似美满和谐的生活被突如其来的“莉迪亚之死”打入深渊。在这个悲剧里,每个人都是受害者,他们让人心疼,但又都背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爱”让每个人的内心都藏了一座孤岛,“爱”让这个家庭脆弱的不堪一击,深深埋藏着那些无法言说的秘密、恐惧和痛。本文将从莉迪亚、内斯和汉娜三个孩子的视角,细说那些从未诉说的秘密。  关键词:无声告白;莉迪亚
杯酒人生  ——再而三读《念奴娇 赤壁怀古》有感  多情还酹江心月,若以诗投向子瞻;  况恁时已越千年,孰未知学从名篇?  明月好渡长江水,赤壁何事教鏖战?  倩君高会苏翁句,大江东去焉复返?  小乔初嫁因谁念?三国周郎谁比肩?  邈焉难继事东吴,英雄儿女定坤乾。  故垒西边人道是,赖倩得想犹气岸;  揾巾红泪苦因甚?天妒英才不教还。  浪淘几尽英雄去?长河吟来泪已断;  浮生如梦怯苦短,大江长是
摘 要: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女性运动发展的发展,伊迪丝·华顿逐渐展露才华。华顿不是女性主义者,但是在作品中描写了当时女性的束缚和悲惨命运,表达了对女性的同情,反映了女性意识的逐渐觉醒。女性运动的兴起对于女性有很大的影响,不仅是对于华顿,也在她的作品《纯真年代》中的艾伦有所反映。  关键词:华顿;女性运动;觉醒;艾伦  作者简介:冯坦(1990-),女,汉族,重庆人,硕士,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
摘 要:苏青的作品主要是以上海这个大都市为背景而创作出来的,她通过对于人性、爱情、婚姻、性别以及事业等方面的描写表现了她对于上海都市的批判,而在批判之中也表现了她对于人性的讽刺以及对于女性的同情,而这些情感同时反映出苏青的内心对于当时社会的忧虑之情。  关键词:苏青;《歧途佳人》;都市  作者简介:姚雨佳(1994-),女,满族,四川成都人,四川师范大学文学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2016级研究生。
摘 要:意象是承載诗人情愫的最小单位,比较中西诗歌中意象运用上的不同,能够一定程度上反映中西文化和思维方式的差异。本文从中文是各种的常见意象月亮入手,将李贺和济慈的诗歌按照主题进行分类研究。得出中国的儒家思想给中国由士大夫组成的文人群体安上了沉重的家国包袱,这个包袱和道家的隐士思想一道铸就了中国诗人之魂。相比之下,英诗中的情感表达更为直接,处处体现着“以人为本”的思想内核。  关键词:李贺;济慈;
摘 要:在这个加速变化的年代,将经典剧作用现代手段进行呈现,似乎是很多戏剧人的追求,也是吸引观众的良方,但其展现技法和呈现出的戏剧效果却各有不同。每个导演都在一定程度上以自己的方式重新创作的作品,面临着众多选择:演员、表演、故事背景、舞台布景、道具、灯光等。如何既尊重戏剧的规矩,还能打破陈词滥调,在对让·阿努伊(Jean Anouilh)版的《安提戈涅》的诠释中,尼古拉斯·布里昂松(Nicolas
摘 要:世情小说为我们真实地描绘了明末清初的人情人性,晚明物质欲望的舒张带来了女性的享乐意识,人欲的合理性被肯定,女性开始追寻自身价值。《金瓶梅》是世情小说声誉最盛的一本,主角潘金莲就是晚明社会被夸张化的典型人物,她的身上既有女性主动追求幸福、舒张性欲的一面,也有极端纵欲、个人主义恶性膨胀的一面。从潘金莲的身上我们可看到女性自我解放、自我独立意识的朦胧苏醒,但是这种自我追求却是通过对生命的恣意挥霍
摘 要:十九世纪新旧之交,美国资本主义社会拜金之风盛行,德莱赛以辛辣的笔锋揭露了当时物欲至上,追名逐利的社会现状,刻画了美国梦的宏伟蓝图下的社会悲剧。  关键词:欲望;嘉莉妹妹;悲剧  作者简介:果玉(1995.6-),汉,女,黑龙江黑河人,哈尔滨师范大学西语学院2017级研究生,研究方向:美国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