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冬至节回家乡祭祖,家在安徽马鞍山市的姐姐给我准备了一大袋马鞍山采石茶干,给我带回北京。家里的亲人们都知道我喜欢吃茶干,要么是经常托人从老家给我带到北京,要么是每次我回家探亲的时候给我准备一些,以满足我对家乡美食的嗜好。现在看到茶干,就能感受到在老家的妈妈和哥哥姐姐对我的牵挂和照顾。
据说豆腐是西汉皇族淮南王刘安发明的,“豆腐之法,始于汉淮南王刘安”。安徽淮南是淮南王刘安的封地,安徽是豆腐的故乡。据史料记载,刘安好道,为求长生不老之药便与方术之士在八公山中著书炼丹,偶将石膏点入丹母液豆浆之中,经过化学变化,形成了鲜嫩绵滑的豆腐。现在淮南八公山豆腐仍然是名闻遐迩,每年九月十五日还定期举办一年一度的豆腐文化节,有全桌的豆腐宴供应,可惜至今还无缘品尝,以为憾事。
豆腐干则是豆腐的深加工产品,是将豆腐长时间压制后做成,比豆腐更为板实。在安徽各地,用豆腐为原料制作的豆腐干更是花样繁多,品种上有白干、香干、臭干等,香干、臭干是在白干的基础上再加以着色和调味的加工过程烹制而成。香干中名气最大的当属产自安徽马鞍山的采石茶干,起源于清朝嘉庆年间,是清廷贡品之一,距今已有两百多年历史。采石茶干是用白豆腐干为原料,配以鸡汁、八角、桂皮、甘草、茴香、桂花、白糖等为佐料。先将黄豆浆液过滤,再用传统方法压紧和现代工艺精心煮制而成,具有豆制品的独特风味,味香、耐嚼有咬劲。
采石茶干开袋即可食用,也可以切成细丝后做佐茶的小食,故称茶干。采石茶干还可做成菜肴食用,可以配蔬菜如芹菜、韭菜、青蒜、尖椒、芦蒿等清炒。也可以切成细丝或小丁凉拌食用,加麻油和红辣椒酱拌匀更佳,可以佐酒,也可做配早餐的小菜。家乡过春节时家家都要制作的年菜——凉拌蔬菜,其中主要的原料有胡萝卜丝、贡菜、黄豆、青蒜和茶干,茶干是不可或缺的,而且以采石茶干最为正宗。
因为自小就喜欢吃采石茶干的缘故,对采石茶干一直是情有独钟。来北京生活后,每每去超市,都特地寻找,常常失望而归。大部分超市虽有香干和白干供应,但产自安徽马鞍山的采石茶干很少有卖的。记得以前住科学园南里的时候在京客隆超市有买到过但也是断断续续的供应。随着城市的建设,现在那个超市已经早已不复存在了。北京市场上很难寻觅到采石茶干,一方面可能是路途遥远,商家不愿采购,二是在北京的知名度还不够高,三是需求量也不大也不强劲,估计像我这样痴情于故乡土特产的人还是少数。
在北京难得买到,但我又时常想起采石茶干的美味,不能割舍。为满足对美食的欲望,就只有托朋友、同事和家人从安徽买了带到北京,或者我回老家探亲的时候买一些带回来。所以家里冰箱里时常都有一些存货,真空包装的茶干也便于贮存。安徽马鞍山的生产厂家近些年不断与时俱进,推出不少新的茶干品牌和品种,如黄池茶干、金菜地茶干等,回老家时也有品尝,但我一直还是以为采石茶干为最爱。
其实新的茶干品种在品质和味道上可能已经胜过或者不逊于以前老品牌的采石茶干,可我还是痴情不变、初衷难改。其中也是缘于我对故乡及其物产的浓浓情意,所谓故乡情结难解,爱屋及乌是也。词人韦庄在《菩萨蛮》中说:“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不过现代人比起古人来还是幸运的,便捷的交通和物流使我们可以方便快捷地往返于他乡和故乡之间,也可以在异乡享受到故乡的土特产,聊以慰籍我们身在他乡的游子绵绵的思乡之情愫。水是故乡甜,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好,故乡的记忆总是让我们难以割舍和忘怀!
谈友谊
原先在合肥一家省级医院药剂科工作时的同事也是我在安庆卫校的校友今天举家从广州佛山来北京旅游,一家三口打算来看望我们,特别是提出要看看我们家新添的小二子。上午先去首都机场把朋友一家接至家里,老友见面,喝茶聊天,然后在望京全聚德烤鴨店请他们吃北京特色美食之北京烤鸭,最后把他们送到下榻的酒店。席间虽然餐馆不让抽烟,朋友也不喝酒,我考虑饭后还要开车,就只能是以茶代酒,但仍然是宾主尽欢。聊起往日在合肥一起工作的轶事以及一些老同事、老朋友的趣闻,相聊甚欢。这是他第二次来北京看我,第一次是我研究生毕业后刚参加工作不久。若干年前我有去广州给宝洁公司讲sAP—HR的课程,在广州花园饭店我们也见过一次,后来我去佛山拜访客户也见过面。昔日朋友的友谊这么多年还能保持,真的是弥足珍贵。
人和人之间的情感无外乎亲情、友情和爱情三种。亲情是由血缘和婚姻关系造成的家人、亲戚之情,友情则是人们在交往过程之中所产生的朋友间的友谊之情,爱情则是由男女间的爱慕、两情相悦而产生的愿意长相厮守、以身相许的两性之间的感情。人活在世上,衣食住行等物质层面需要是基本需求,而对亲情、友情和爱情等精神层面需求则是更高层次的需求。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如果没有亲情的抚慰,会感觉凄凉无助;如果没有友情的相伴,会感觉孤独寂寞;如果没有爱情的滋润,会感觉情感没有寄托而百无聊赖。从时间长短来看,人的一生中,从孩提时代到生命终结,亲情伴我们一生,朋友的友情也是贯穿始终的。友情可以给我们带来温暖、关怀和心灵的慰籍,是人生所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
人在一生中会结识和交往很多人,由陌生而变熟悉,但真正能成为朋友和知己的却是凤毛麟角。现代的人们由于学习、工作、定居的流动性大大增加,能时常见面晤谈的好友更是寥若晨星,有些知己也会由于远隔千里、长久不见而变得疏远,电话、短信、邮件毕竟代替不了促膝长谈。怪不得鲁迅写给瞿秋白的信中道,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古人中有俞伯牙摔琴谢知音,一个琴师以终生不再鼓琴来缅怀知音钟子期;更有李白在得到知己汪伦后话别之时的浅吟低唱,“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一个人的朋友需要不断积累,和朋友之友谊更需要用心呵护,但真要达到朋友遍天下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高适在《别董大》诗中说道:“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些人估计要么是粉丝,要么是慕名者,未必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朋友。故王维在《阳关三叠》诗中所吟:“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可能更接近现实的情形。
庄子在《山木》篇里说: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因为水纯洁、透明,至软、至柔,而且涓涓细流连绵不断,朋友之间的友谊和交往如能做到像水一样的特质确实是难能可贵,远胜过甘醴(注:甜酒)的甜腻和醉人。真正的朋友之间的友谊应该是像君子之间的交往,不含任何功利之心,他们的交往纯粹出于友谊,长久而亲切。小人之间的交往,却包含着浓重的功利之心,他们是把友谊建立在相互利用的基础上,一般难以长久,而且极易反目成仇。故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君子之交不在利,在乎情义之间也。
十八世纪苏格兰诗人罗伯特,彭斯曾经写过一首著名苏格兰文诗歌《友谊地久天长》(Auld Lang syne),后来被谱成歌曲广为传唱。诗中写道:怎能忘记旧日朋友,心中能不怀想?旧日朋友岂能相忘,友谊地久天长。生活中千古知音最难寻觅,天长地久的友谊更应珍惜。古今中外,人同此心,事同此理。有人说:没有永恒的友谊,只有永恒的利益。难道说,没有共同的利益友谊真的不能地久天长吗?果真若此,不亦悲夫!
据说豆腐是西汉皇族淮南王刘安发明的,“豆腐之法,始于汉淮南王刘安”。安徽淮南是淮南王刘安的封地,安徽是豆腐的故乡。据史料记载,刘安好道,为求长生不老之药便与方术之士在八公山中著书炼丹,偶将石膏点入丹母液豆浆之中,经过化学变化,形成了鲜嫩绵滑的豆腐。现在淮南八公山豆腐仍然是名闻遐迩,每年九月十五日还定期举办一年一度的豆腐文化节,有全桌的豆腐宴供应,可惜至今还无缘品尝,以为憾事。
豆腐干则是豆腐的深加工产品,是将豆腐长时间压制后做成,比豆腐更为板实。在安徽各地,用豆腐为原料制作的豆腐干更是花样繁多,品种上有白干、香干、臭干等,香干、臭干是在白干的基础上再加以着色和调味的加工过程烹制而成。香干中名气最大的当属产自安徽马鞍山的采石茶干,起源于清朝嘉庆年间,是清廷贡品之一,距今已有两百多年历史。采石茶干是用白豆腐干为原料,配以鸡汁、八角、桂皮、甘草、茴香、桂花、白糖等为佐料。先将黄豆浆液过滤,再用传统方法压紧和现代工艺精心煮制而成,具有豆制品的独特风味,味香、耐嚼有咬劲。
采石茶干开袋即可食用,也可以切成细丝后做佐茶的小食,故称茶干。采石茶干还可做成菜肴食用,可以配蔬菜如芹菜、韭菜、青蒜、尖椒、芦蒿等清炒。也可以切成细丝或小丁凉拌食用,加麻油和红辣椒酱拌匀更佳,可以佐酒,也可做配早餐的小菜。家乡过春节时家家都要制作的年菜——凉拌蔬菜,其中主要的原料有胡萝卜丝、贡菜、黄豆、青蒜和茶干,茶干是不可或缺的,而且以采石茶干最为正宗。
因为自小就喜欢吃采石茶干的缘故,对采石茶干一直是情有独钟。来北京生活后,每每去超市,都特地寻找,常常失望而归。大部分超市虽有香干和白干供应,但产自安徽马鞍山的采石茶干很少有卖的。记得以前住科学园南里的时候在京客隆超市有买到过但也是断断续续的供应。随着城市的建设,现在那个超市已经早已不复存在了。北京市场上很难寻觅到采石茶干,一方面可能是路途遥远,商家不愿采购,二是在北京的知名度还不够高,三是需求量也不大也不强劲,估计像我这样痴情于故乡土特产的人还是少数。
在北京难得买到,但我又时常想起采石茶干的美味,不能割舍。为满足对美食的欲望,就只有托朋友、同事和家人从安徽买了带到北京,或者我回老家探亲的时候买一些带回来。所以家里冰箱里时常都有一些存货,真空包装的茶干也便于贮存。安徽马鞍山的生产厂家近些年不断与时俱进,推出不少新的茶干品牌和品种,如黄池茶干、金菜地茶干等,回老家时也有品尝,但我一直还是以为采石茶干为最爱。
其实新的茶干品种在品质和味道上可能已经胜过或者不逊于以前老品牌的采石茶干,可我还是痴情不变、初衷难改。其中也是缘于我对故乡及其物产的浓浓情意,所谓故乡情结难解,爱屋及乌是也。词人韦庄在《菩萨蛮》中说:“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不过现代人比起古人来还是幸运的,便捷的交通和物流使我们可以方便快捷地往返于他乡和故乡之间,也可以在异乡享受到故乡的土特产,聊以慰籍我们身在他乡的游子绵绵的思乡之情愫。水是故乡甜,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好,故乡的记忆总是让我们难以割舍和忘怀!
谈友谊
原先在合肥一家省级医院药剂科工作时的同事也是我在安庆卫校的校友今天举家从广州佛山来北京旅游,一家三口打算来看望我们,特别是提出要看看我们家新添的小二子。上午先去首都机场把朋友一家接至家里,老友见面,喝茶聊天,然后在望京全聚德烤鴨店请他们吃北京特色美食之北京烤鸭,最后把他们送到下榻的酒店。席间虽然餐馆不让抽烟,朋友也不喝酒,我考虑饭后还要开车,就只能是以茶代酒,但仍然是宾主尽欢。聊起往日在合肥一起工作的轶事以及一些老同事、老朋友的趣闻,相聊甚欢。这是他第二次来北京看我,第一次是我研究生毕业后刚参加工作不久。若干年前我有去广州给宝洁公司讲sAP—HR的课程,在广州花园饭店我们也见过一次,后来我去佛山拜访客户也见过面。昔日朋友的友谊这么多年还能保持,真的是弥足珍贵。
人和人之间的情感无外乎亲情、友情和爱情三种。亲情是由血缘和婚姻关系造成的家人、亲戚之情,友情则是人们在交往过程之中所产生的朋友间的友谊之情,爱情则是由男女间的爱慕、两情相悦而产生的愿意长相厮守、以身相许的两性之间的感情。人活在世上,衣食住行等物质层面需要是基本需求,而对亲情、友情和爱情等精神层面需求则是更高层次的需求。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如果没有亲情的抚慰,会感觉凄凉无助;如果没有友情的相伴,会感觉孤独寂寞;如果没有爱情的滋润,会感觉情感没有寄托而百无聊赖。从时间长短来看,人的一生中,从孩提时代到生命终结,亲情伴我们一生,朋友的友情也是贯穿始终的。友情可以给我们带来温暖、关怀和心灵的慰籍,是人生所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
人在一生中会结识和交往很多人,由陌生而变熟悉,但真正能成为朋友和知己的却是凤毛麟角。现代的人们由于学习、工作、定居的流动性大大增加,能时常见面晤谈的好友更是寥若晨星,有些知己也会由于远隔千里、长久不见而变得疏远,电话、短信、邮件毕竟代替不了促膝长谈。怪不得鲁迅写给瞿秋白的信中道,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古人中有俞伯牙摔琴谢知音,一个琴师以终生不再鼓琴来缅怀知音钟子期;更有李白在得到知己汪伦后话别之时的浅吟低唱,“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一个人的朋友需要不断积累,和朋友之友谊更需要用心呵护,但真要达到朋友遍天下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高适在《别董大》诗中说道:“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些人估计要么是粉丝,要么是慕名者,未必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朋友。故王维在《阳关三叠》诗中所吟:“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可能更接近现实的情形。
庄子在《山木》篇里说: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因为水纯洁、透明,至软、至柔,而且涓涓细流连绵不断,朋友之间的友谊和交往如能做到像水一样的特质确实是难能可贵,远胜过甘醴(注:甜酒)的甜腻和醉人。真正的朋友之间的友谊应该是像君子之间的交往,不含任何功利之心,他们的交往纯粹出于友谊,长久而亲切。小人之间的交往,却包含着浓重的功利之心,他们是把友谊建立在相互利用的基础上,一般难以长久,而且极易反目成仇。故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君子之交不在利,在乎情义之间也。
十八世纪苏格兰诗人罗伯特,彭斯曾经写过一首著名苏格兰文诗歌《友谊地久天长》(Auld Lang syne),后来被谱成歌曲广为传唱。诗中写道:怎能忘记旧日朋友,心中能不怀想?旧日朋友岂能相忘,友谊地久天长。生活中千古知音最难寻觅,天长地久的友谊更应珍惜。古今中外,人同此心,事同此理。有人说:没有永恒的友谊,只有永恒的利益。难道说,没有共同的利益友谊真的不能地久天长吗?果真若此,不亦悲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