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脑屏障损害与脑小血管病患者抑郁的相关性

来源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bl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 BBB)损害与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 CSVD)患者抑郁的相关性。

方法

前瞻性连续纳入住院治疗的CSVD患者,入院后完成头颅MRI和脑脊液检查,应用脑脊液/血清白蛋白比值(albumin CSF/serum ratio, Q-Alb)评估BBB损害程度,在发病3个月后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HAMD)和《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诊断标准进行抑郁评定。分析BBB损害与CSVD患者抑郁的相关性。

结果

共纳入130例连续的CSVD患者,其中58例(44.62%)在3个月内发生抑郁。抑郁组腔隙性梗死(43.10%对26.39%;χ2=4.008,P=0.045)、脑白质疏松(75.86%对58.33%;χ2=4.408,P=0.036)和脑微出血(27.59%对12.50%;χ2=4.707,P=0.030)的构成比以及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5.02±2.51)分对(3.60±2.43)分;t=3.256,P=0.001]、深部白质Fazekas评分[(2.35±1.00)分对(1.56±1.05)分;t=4.358,P<0.001]和Q-Alb分类构成比(χ2=6.852,P=0.033)与非抑郁组存在显著性统计学差异。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线NIHSS评分[优势比(odd ratio, OR)1.248,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1.027~1.517;P=0.026]、脑白质疏松(OR 14.786,95% CI 1.776~123.111;P=0.013)、深部白质Fazekas评分(OR 1.847,95% CI 1.210~2.819;P=0.004)和Q-Alb(OR 30.417,95% CI 3.662~252.643;P=0.004)与抑郁存在显著独立相关性。

结论

BBB损害与CSVD患者的抑郁独立相关。

其他文献
皮肤肿瘤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环境因素和遗传易感性是皮肤肿瘤的主要致病因素。基因突变与皮肤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为阐明皮肤肿瘤的发病机制提供线索。在黑素瘤、皮肤鳞状细胞癌、皮肤基底细胞癌等皮肤肿瘤中,已发现众多新的突变基因。外显子组测序作为筛查易感基因的有效平台,覆盖率深、数据准确性高,可以检测皮肤肿瘤及其他多种疾病的致病基因和新的候选基因,对皮肤肿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对2009年3~12月分娩的808例新生儿进行二次断脐,脐带出血共有69例,其中胶质脐带出血有24例.重点分析新生儿胶质脐带出血原因,提出把握二次剪脐的时机、掌握二次断脐的技巧、规
目的评价超声增强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50例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性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超声增强溶栓组[(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 rtPA)+2 MHz超声监测2 h]和标准溶栓组(单用rtPA)。收集患者人口学特征、血管危险因素、治疗前血压、溶栓前脑缺血溶栓治疗(thrombolysis in
人乳头瘤病毒是一种常见的双链闭环DNA病毒,主要引起皮肤黏膜的良恶性增殖性疾病,其相关疾病的发病率正逐年上升。病毒进入人体后,机体启动天然免疫反应和获得性免疫反应来清除病毒。角质形成细胞、朗格汉斯细胞及巨噬细胞参与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抗原提呈、吞噬等。T淋巴细胞对于清除病毒感染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在某些情况下,机体并不能完全清除病毒,病毒通过逃逸机制得以持续存在导致恶变。因此,明确人乳头瘤病毒所诱导的
疼痛是大多数骨科病人的共有体征,尤其是术后疼痛是不可避免的,病人因疼痛产生许多不利于骨折及伤口愈合的负面影响.术后镇痛已逐渐被视为提高患者安全性、促进早日康复的重要环节.罗爱伦研究表明,骨科病人术后局部组织的损伤,病人疼痛将持续24~48h.药物止痛仍然是目前解除疼痛的重要措施之一[1]。
目的探讨依那普利叶酸片对伴有H型高血压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转归的影响。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伴有H型高血压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依那普利叶酸治疗组和依那普利治疗组。依那普利叶酸治疗组给予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10 mg/0.8 mg,1次/d);依那普利治疗组给予马来酸依那普利片(10 mg,1次/d)。收集所有患者的人口学特征以及基线临床资料。应用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
[英]/Hussein WI…//AnnIntern Med-1999,131.-348~351rn 已报道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时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升高,本研究前瞻性调查了L-甲状腺素治疗能否使甲减患者的高同型半
传统的肾切除对患者损伤重、创伤大、患者术后卧床时间长、恢复慢,自1993年Gaur[1]首次报道经腹膜后行腹腔镜肾切除术来,腔镜技术发展很快.腹腔镜肾切除具有创伤小、痛苦轻、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经腹膜后途径腹腔镜肾切除则有路径直接、损伤小、恢复快、不干扰腹腔脏器、无腹腔污染等优点,我科于2005年4月至2009年3月行腹膜后腹腔镜肾切除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目的 探讨微小RNA-146a(microRNA-146a,miR-146a)C>G多态性与缺血性卒中的关联性.方法 全面检索2016年2月以前发表的miR-146a C>G多态性与缺血性卒中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应用St
口服抗凝药是心房颤动患者卒中预防的重要药物。与传统口服抗凝药华法林相比,新型口服抗凝药(novel oral anticoagulants, NOACs)具有高效、安全和无需监测凝血功能的特点,但目前的临床报道显示使用NOACs时的剂量多偏小,其主要原因可能与风险规避和医患偏好不同有关。从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分析,NOACs剂量偏大时缺血性卒中或系统性栓塞风险较低,而NOACs剂量偏小时出血风险则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