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戴潍娜,毕业于牛津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博士,杜克大学访问学者。主编诗歌期刊《光年》,出版诗集、文论和翻译集数部;曾自编自导戏剧《侵犯》。曾获“中国·星星诗歌奖年度大学生诗人”“現代青年年度十大诗人”“太平洋国际诗歌奖年度诗人” 等称号。
重 复
秋梨膏的路面,老阿尔巴特街
零点出门,我模仿路遇的每一个人
不同的步态,驮着不同的人生
脚一滑,我堕落进他们的历史
重复他人脑海里的蠢物
重复佝偻的角度
重复不对称的嘴角
重复睡姿
战争中死去的人又一次活过来
重复的话,像先知吐掉的口香糖
一枚枚假冒的劣质勋章
解放之花开满胸脯
一场大雪就把大地宽恕复原
驰骋在昨日的帝国,我是潜入时间的鬼魂
从阿尔巴特街,到西伯利亚无辜的雪原
我已走过大半个世界,却还是个小镇姑娘
永远不知自己何时在重复
身体姿势里储存着过去三十年的全部习惯
我的出身,我的祖先,无数套中人
紧身衣,一代人无力抹平的悲喜
每一天我努力模仿年轻的自己
又屡屡在天黑前将她放弃
告诉自己,做明日的新娘
敢活着扮丑,死了方能美丽
我扮过了侏儒,扮过了中将大人
扮过乞丐,妓女,也扮过独裁者
在胆敢扮演上帝之前
让我先来模仿一个醉鬼
踉跄舞步踩着变革的爵士
第一圈经过了蒲宁
第二圈跟蒲宁干杯
第三圈蒲宁仍在等我
突然,被什么给绊倒
一尊肉体!
在我逃跑或道歉之前
那醉汉翻过身,举起晃荡的酒瓶
“兄弟,再来一杯?”
秘密唇语与勃朗宁夫人的耳朵(节选)
诗人,总是活在与众不同的时间里。
诗歌的宇宙观和时间观—非线性、反逻辑。每一行可能都是一个新时间的开始,每一行都在追求灵魂惊跳的时刻。纯粹的诗,由语言、音乐,和沉默共同构成。沉默,至关重要。一首诗最沉默之处,极有可能就是它最想表达的“灵魂的爆破”。那是一种秘密的唇语。
一首诗往往有自己特定倾诉的对象。这对象,可能是一个人,可能是一群麋鹿,可能是时代精神,也可能是无尽黑暗。有好的诗,还要有好的聆听的耳朵。想想吧,即便勃朗宁在为您读诗,可您是不是有勃朗宁夫人的耳朵?跟一首诗歌的知会,有如情人的耳语。诗的晦涩,带来了它天然的亲密性和私密性—她因而谙熟拒绝的艺术和神秘的风情。据说,当年博尔赫斯的第一本诗集《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激情》在欧洲全境只卖出去了37本。当别人问他:“你的诗销量这么差,会不会很沮丧?”博尔赫斯说,一点也不!他又解释了一番,大意是假如我的诗卖了370本或3700本,我都不会像此刻这么高兴。3700个读者,意味着我面对的是一个模糊的群体;而37个读者,每一张面孔都是清晰的。我跟37人中的每一个都产生了最真实、最亲切、最私密的交流。
然而,诗和大众,一定是对立面吗?庞德表达过相反的观点,诗是新闻且永远是新闻。法国大革命中,攻占巴士底狱的新闻,就曾让远在巴黎的诗人们站成了两派,甚至几个世代之后的诗人们还在持续辩论。关键的问题不是新闻,而是事件本身的价值,以及诗人对于事件的反应。诗人保留了时代感性生活和智性生活的记录。很难概括地说,他们是不是曾经的新闻记者。因为诗人从来也不是一个群体,他们永远以极端个体面貌出现。陶渊明会读报吗(假设公元四世纪有报纸)?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但山中别墅却一定要通水通电。
无论如何,诗并不仅仅是退隐之事,它关切到人类事务的核心。
中国当代诗歌正轰轰烈烈地复兴,拿到国际上也绝不丢人。孕育于“诗歌至上”的文明中,新诗天然地站在巨人母亲的肩膀上。对于这门“绝境中的古典主义”,当代诗歌的技艺有继承也有变革。有很多人以为新诗不需押韵了,是不对的。现代诗的格律内化了,如果要写好,其韵律严苛程度不亚于古诗,力气都用在了看不见的地方。与此同时,新诗又有“翻译诗”这样一位极有力的父亲。这是新诗无法回避的血统。诗歌的复兴,无疑也是文明的复兴。
诗人是永远的少数派。诗歌也只对自己的选民开口说话。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诗歌跟大众之间有永恒粗暴的隔阂。诗歌不伺候大众,但在中国这样古老的诗歌文明里,诗歌跟每一个人之间的关系都即兴且微妙,它每一天都在以惊人的方式潜入个人和民族的历史。你不关心诗歌,诗歌依然关心你。美是真正的、最终的霸权,它随时随地侵略每一个人。即便你没有想到诗,诗歌业已在你身上秘密地栖息,不知不觉中,一段亲密关系已经在发生。
诗,不在远方,不在无限之中,它可能就在最大的有限性里,埋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就看谁先扣动扳机。
重 复
秋梨膏的路面,老阿尔巴特街
零点出门,我模仿路遇的每一个人
不同的步态,驮着不同的人生
脚一滑,我堕落进他们的历史
重复他人脑海里的蠢物
重复佝偻的角度
重复不对称的嘴角
重复睡姿
战争中死去的人又一次活过来
重复的话,像先知吐掉的口香糖
一枚枚假冒的劣质勋章
解放之花开满胸脯
一场大雪就把大地宽恕复原
驰骋在昨日的帝国,我是潜入时间的鬼魂
从阿尔巴特街,到西伯利亚无辜的雪原
我已走过大半个世界,却还是个小镇姑娘
永远不知自己何时在重复
身体姿势里储存着过去三十年的全部习惯
我的出身,我的祖先,无数套中人
紧身衣,一代人无力抹平的悲喜
每一天我努力模仿年轻的自己
又屡屡在天黑前将她放弃
告诉自己,做明日的新娘
敢活着扮丑,死了方能美丽
我扮过了侏儒,扮过了中将大人
扮过乞丐,妓女,也扮过独裁者
在胆敢扮演上帝之前
让我先来模仿一个醉鬼
踉跄舞步踩着变革的爵士
第一圈经过了蒲宁
第二圈跟蒲宁干杯
第三圈蒲宁仍在等我
突然,被什么给绊倒
一尊肉体!
在我逃跑或道歉之前
那醉汉翻过身,举起晃荡的酒瓶
“兄弟,再来一杯?”
秘密唇语与勃朗宁夫人的耳朵(节选)
诗人,总是活在与众不同的时间里。
诗歌的宇宙观和时间观—非线性、反逻辑。每一行可能都是一个新时间的开始,每一行都在追求灵魂惊跳的时刻。纯粹的诗,由语言、音乐,和沉默共同构成。沉默,至关重要。一首诗最沉默之处,极有可能就是它最想表达的“灵魂的爆破”。那是一种秘密的唇语。
一首诗往往有自己特定倾诉的对象。这对象,可能是一个人,可能是一群麋鹿,可能是时代精神,也可能是无尽黑暗。有好的诗,还要有好的聆听的耳朵。想想吧,即便勃朗宁在为您读诗,可您是不是有勃朗宁夫人的耳朵?跟一首诗歌的知会,有如情人的耳语。诗的晦涩,带来了它天然的亲密性和私密性—她因而谙熟拒绝的艺术和神秘的风情。据说,当年博尔赫斯的第一本诗集《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激情》在欧洲全境只卖出去了37本。当别人问他:“你的诗销量这么差,会不会很沮丧?”博尔赫斯说,一点也不!他又解释了一番,大意是假如我的诗卖了370本或3700本,我都不会像此刻这么高兴。3700个读者,意味着我面对的是一个模糊的群体;而37个读者,每一张面孔都是清晰的。我跟37人中的每一个都产生了最真实、最亲切、最私密的交流。
然而,诗和大众,一定是对立面吗?庞德表达过相反的观点,诗是新闻且永远是新闻。法国大革命中,攻占巴士底狱的新闻,就曾让远在巴黎的诗人们站成了两派,甚至几个世代之后的诗人们还在持续辩论。关键的问题不是新闻,而是事件本身的价值,以及诗人对于事件的反应。诗人保留了时代感性生活和智性生活的记录。很难概括地说,他们是不是曾经的新闻记者。因为诗人从来也不是一个群体,他们永远以极端个体面貌出现。陶渊明会读报吗(假设公元四世纪有报纸)?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但山中别墅却一定要通水通电。
无论如何,诗并不仅仅是退隐之事,它关切到人类事务的核心。
中国当代诗歌正轰轰烈烈地复兴,拿到国际上也绝不丢人。孕育于“诗歌至上”的文明中,新诗天然地站在巨人母亲的肩膀上。对于这门“绝境中的古典主义”,当代诗歌的技艺有继承也有变革。有很多人以为新诗不需押韵了,是不对的。现代诗的格律内化了,如果要写好,其韵律严苛程度不亚于古诗,力气都用在了看不见的地方。与此同时,新诗又有“翻译诗”这样一位极有力的父亲。这是新诗无法回避的血统。诗歌的复兴,无疑也是文明的复兴。
诗人是永远的少数派。诗歌也只对自己的选民开口说话。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诗歌跟大众之间有永恒粗暴的隔阂。诗歌不伺候大众,但在中国这样古老的诗歌文明里,诗歌跟每一个人之间的关系都即兴且微妙,它每一天都在以惊人的方式潜入个人和民族的历史。你不关心诗歌,诗歌依然关心你。美是真正的、最终的霸权,它随时随地侵略每一个人。即便你没有想到诗,诗歌业已在你身上秘密地栖息,不知不觉中,一段亲密关系已经在发生。
诗,不在远方,不在无限之中,它可能就在最大的有限性里,埋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就看谁先扣动扳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