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乡愁》的艺术特色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8610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愁,是人们心中的一种特殊情结,它包含着复杂的情感,有对亲人的思念、对故土的爱,对祖国的祝愿等,也包含着对自己成长的一段时光、一处空间的怀念与留恋,从古到今成为许多文人骚客咏叹的主题,也出现大量有关乡愁的篇章。余光中的《乡愁》以其精巧的形式,深刻的主题成为流传较广一首,也是语文教材中的经典作品。
  一、巧选意象,体现别样的韵味
  诗歌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样式,在形式表现上有别于其他的文学形式,它通过选定的意象来表达特定的思想情感,突出诗歌的含蓄特点。《乡愁》这首诗歌在意象的选取上非常有新意,学习中加强引导,突出意象选择的特点,这样设计效果较为理想:
  师:“写乡愁的诗歌非常多,同学们调动思维,看谁说的最多。”
  生:“唐代李白的《静夜思》中‘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生:“唐代孟郊的《游子吟》中‘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
  师:“同学们列举的诗句中都依托特定意象抒发感情,本文意象的选取独具匠心,成为诗歌中的经典,一起来分析其中的微妙吧!”
  生:“文中选取了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意象,这些意象都非常的细小,非常具有新意。”
  生:“作者选取的意象不仅非常小,而且又都加了特定的修饰词语,如邮票是‘小小的’、船票是‘窄窄的’、坟墓是‘矮矮的’、海峡是‘浅浅的’,这样就使本来就比较小的意象好似又小了许多。”
  师:“同学们思考交流一下,作者为何将意象写的那么小呢?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
  学生互动交流展示,教师及时指导。
  作者将意象写的那么小,具有深刻的含义,就是这些非常细小的意象上面都包含了对亲人、故乡、祖国深沉的爱.意象虽小,但在这些看似细微处却包含著单纯、集中、强烈的感情,给人们含蓄深刻别样感受。
  二、有力提升,升华深刻的主旨
  诗歌是作者情感抒发的一种表现形式,每一首诗中都包含着作者特定的思想感情,有些比较直接,通过阅读能感悟出来,有些比较含蓄深刻,要通过具体背景及内容仔细分析,才能准确地体会出来。
  师:《乡愁》包含着哪些情感呢?是如何体现出来的呢?”
  生:“有对母亲的浓浓的思念之情。表现在小时候在外学习时想念母亲,通过寄信的方式表达心中的爱,后来母亲去世了,常常忆起那块坟墓,心中充满对母亲的怀念之情。”
  生:“对家中妻子的思念之情。通过坐船才能与亲人相见的场景,可知当时的社会原因,不能常与家人团聚,只能体现一张张的船票中,心中很是伤感。”
  师:“作者的情感有一个升华,在文中是如何体现的?”
  生:“第四节中写了作者对祖国的爱,抒发了内心希望海峡两岸早日实现统一,让台湾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作者由对家人、家乡的思念,提升到对祖国的爱,这是情感的升华,体现了全中国人民的共同心声。”
  指导学生学习文中作者情感的抒发,由对家乡亲人的爱,上升对祖国的爱,这一主旨的升华提升文章的魅力,较好地指导学生的写作,也加强了学生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可谓一举多得。
  三、灵活手法,尽显精致的形式
  文章只有短短的四小节,从中体现出的意象、主旨给人们以赏心悦目之感,文中表现手法的运用也非常的灵活新颖,给人们以美的享受,学习中及时引导学生加强分析,从中总结出好的写作方法。
  师:“本文在手法的运用方面非常灵活,各小组加强互动,比一比看哪个小组总结的最好。”
  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并展示。
  第一学习小组:“脉络清晰。文中的各小节通过表示时间的词语进行衔接,如‘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这些表时间的词像一条线将全诗串起来,年龄在不断的增长,感情也在逐渐加深,较好突出文章的主旨。”
  第二学习小组:“形式和谐。首先是结构上统一,每一小节句式整齐、匀称、和谐、韵律感强,朗读时流畅、自然、朗朗上口,体现出诗歌的韵律美。”
  第三学习小组:“用词巧妙。每一节中都运用了叠词,如‘小小、窄窄、矮矮、浅浅’等,为强化感情的抒发奠定了基础。量词运用恰当,如‘枚、张、方、湾’,较好的加深了文章的表现力及情感深度。”
  第四学习小组:“过渡巧妙。文中前三节写了对亲人、家乡的思念,第四写了对祖国的爱,情感由浅入深,过渡自然巧妙,手法值得我们学习。”
  探究文章灵活的写作手法,从结构设计、节奏韵律、词语运用及过渡等,对学生写作方法提供了非常好的借鉴,为学生写作水平提升奠定基础。
  文章虽然短小,但通过独特的意象、巧妙的结构形式及深刻的主题,呈现出一种别样的美感,让读者在阅读中不仅学习到独具匠心的写法,还从中体会出一番别样的滋味来。
其他文献
听!“卖药糖哟!吃块糖消愁解闷儿,一块就有味儿。吃块药糖心里顺,含着药糖你不困。吃块药糖精神爽,胜似去吃‘便宜坊’。吃块药糖你快乐,比吃包子还解饿……”循着这有腔有调、嘹亮悠长的吆喝声望去,一位十五六岁的朴实少年,蓦然映入眼帘,他就是我国评剧新派创始人——新凤霞女士笔下的“傻二哥”。与其同名的这篇回忆性散文,收录在鄂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的第五单元“童年往事”,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  【文本解读】
期刊
事情发生在1937年8月28日上午的上海火车站。  这是一个小男孩儿,他正坐在一片废墟里大哭,这是为什么呢?那还要从一个小时前说起。在一个小时前,这个三四岁的小男孩儿的爸爸妈妈带着他来到火车站,打算逃到外地去。突然,几颗炸弹从天而降,男孩儿的爸爸妈妈一看,飞快地把孩子抱住了。“轰!”的一声巨响,整个车站顿时变成了一片废墟。这个小男孩儿很幸运,没有被炸伤,可是他的爸爸妈妈就没那么幸运了,他们为了保护
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魅力重在抒情。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诗人毫不掩饰地袒露胸襟,学生欣赏起来一目了然,而间接抒情涉及的内容宽泛,表露的情感较为隐晦,需要学生掌握其基本的表达形式及特征,才能深入体味作者在诗文中蕴含的情感。  一、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诗人即景写情,因景生情,此时的景物不再是自然之物,而是诗人情感的寄托。作者将自己的情感、意趣迁移到所见之景上,眼中的各种意象就被感染上了作者的情愫,情和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以及中国话剧史上的里程碑式作品,著名剧作家曹禺的《雷雨》,展示了尖锐的矛盾冲突,以朴实自然的戏剧语言刻画了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反映了重大而深刻的主题,展示了经典戏剧的艺术魅力。节选的第二幕作为“经典中的经典”被大部分高中语文教材选人重点研读篇目,人们对此所作的研讨文章汗牛充栋,可谓“前人之述备矣”,但正如歌德所言,“优秀的作品无论你怎样去探测它,都是探不到底的。”笔者在指导学
期刊
有效设计是说明文有效教学的前提。其有效性体现在发展学生说明文阅读素养的提高上,即学生在获得说明文阅读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同时,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同步发展。本文以《大自然的语言》为例,谈谈如何实现说明文阅读教学的有效设计。  科学认识:说明文有效教学设计的基础  不少老师认为,说明文主要介绍事物的特征,教学须以知识的理解为主,如说明的对象及其特征、说明的顺序、说明的结构、说明的方法、说明的语言等
期刊
传道、授业、解惑固然是教师的职责和使命,但过分地包揽也会成为学生的负累。在一些课堂教学中难免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学生还没有充分表达,教师就兀自打断;学生回答得已经尽如人意,教师还不断补充。这种“满堂灌”“满满当当”的课堂无形中抑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剥夺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权利。因此,课堂教学应该放一下权利,留一些空白,给学生成长一个空间,给语文课堂注入一份活力。  一、预习留白,给思维一双飞翔的翅膀  
教师在指导学生复习初中语文古诗文、尝试完成赏析类试题的时候要注意采用各种方法,促进学生积累知识点,学会如何表达观点,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他们的成绩。  一、前后勾连,知人论世  学生要走近作者,了解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了解作者创作该诗文时的特定环境,这样才能促使学生将各种知识前后勾连,达到知人论世的效果。  如《赤壁》这首诗歌,作者杜牧生活在晚唐,他有着很大的抱负,但是当时的唐朝统治者却穷奢极欲,国
将统计学中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方法,引入到图书管理领域,以1993年至2005年之间的十二个学年度的读者总指数为自变量,以对应十二个学年度的借阅量为相依变量,得出回归方程,进
语文教学的主体和核心是“语用”教学。构建“语用”课堂,更需强化文体意识,教一篇带一类,读一篇会一类。无论是阅读还是教学,我们都要有“类”的意识,要识别和把握文章的共性和特色,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说理文,即说明事理的文章,也可以说是简单的议论文。  一、辨识文本“体貌”  教此类说理文,我们首先应该关注文体,教学生辨识这一类文体的“体貌”,初识议论文。如提出观点、举例论证、总结提升。在课文的
这首词明显受到了李白的影响,李白的“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被苏轼转化为“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好像是抄袭,没有什么新意.但若果真如此,苏轼的词就没有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