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汉服是近几年随着中华民族文化复兴而逐渐复苏的一个文化现象,是汉民族服饰的简称。汉服样式丰富多彩,历史起源悠久,发展完善。其主体风格以宽博修长,稳重端庄为美,和其他民族的服饰具有明显区别的特征[1]。本文以官服為例,从文化和审美的角度赏析汉服的基本形式、服饰特点以及与之对应的礼仪文化制度;品味承载着深厚历史底蕴的汉服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延续。
关键词:汉服;民族服饰;礼文化;传承
引言
从古至今,服饰始终是每一个时代重要的话题之一。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中国传统服饰的回归,因此国内曾掀起过一股“汉服热”。然而“汉服热”引起我们关注的并不仅仅是其色彩图案与款式,古往今来,汉服文化源远流长,每一次历史的更迭,留下的都是千百年的文化沉淀。我们通过对汉服进一步的研究后,能够发现悠悠几千年的汉服其背后蕴含了极其丰富的物质特征和文化底蕴。
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背景下,传统文化的地位相对薄弱,但在党的十九大以来,复兴传统文化被提上日程。汉服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表现形式之一,同时也承载着华夏礼仪文化。在文化发展多元化的今天,加深对传统汉服文化的认识和研究,有益于弘扬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1 汉服的起源
汉服三千年,曾驱狼烟舞过剑,沉淀下来的是历史的变迁。
汉服,又称华夏衣冠,是公元1840 年之前的汉族传统民族服饰。它并不是仅仅指某一件衣服,而是包括衣,冠,面饰,发式,鞋子等组成的系统整体,是一系列的服饰体系[2]。
“黄帝垂衣而天下治”,汉服始于夏、烈于商、礼于周、霸于秦、强于汉、乱于晋、雄于隋、盛于唐、富于宋、蛮于元、刚于明、奴于清,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民族服饰之一。在汉服发展的过程中,其流行风尚、品种款式、习惯穿法、在不断的演变与传承。
2 汉服的发展
商朝时期,汉服的基本特征已经大致明确:上衣下裳是最基本的式样,右衽、系带、交领为最基本的典型特征。冠服也初步形成,分为下裙和上衣;上衣的袖口比较窄,因为没有设置纽扣,在腰部两侧会形成较宽的腰带;下裙遮住膝盖。到了周朝后期,礼乐文化昌盛,诸侯国间的衣冠服饰此时开始产生明显的差异。
在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战乱纷争不绝。赵国君主为了适应军事发展的需要,掀起了一场自上而下服饰改革运动,被称为“胡服骑射”。为了满足兵种和战争的变革,汉族服饰效仿胡人窄衣短袖,长裤革靴的服装形式,不利于骑兵作战的汉族服装形式被代替。这次服饰改革促进了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服饰文明和民族文化交流,为民族大融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秦汉时期的服饰主要可以分为曲裾和直裾。这种服装通身紧窄、长可曳地,穿上后下,行不露足,大致呈喇叭状。大襟窄袖是秦朝男女的日常服饰,不同的地方是男子腰间系革带,女子腰间系丝带。除此之外,以冠帽作为主要标志用作区分等级的汉代冠服制度基本确立。
魏晋南北朝时期,服装方面出现了明显的差异,这一时期的服饰主要以清秀洒脱、自然清晰为特征。服饰风格追求宽松舒适。不管男女,都均以大袖为主要特征,尽显飘逸洒脱的特色。
唐朝时期,中国经济发展达到空前的规模,是世界上最强的国家之一,国家稳定。服装方面产生了很大的变革:种类增多、风格趋于高调奢华、色彩艳丽,且元素丰富。服饰形制大致分为四类:半臂坦领、圆领袍、齐胸襦裙、齐腰襦裙。
宋代,恢复了汉族旧有传统服饰制度,禁止胡服的穿着。受当时程朱理学的影响,这一期间的服饰崇尚质朴、庄重、包容,形成了宋代独特的“理性之美”。
明朝的服饰制度非常严格,不同阶层穿着的款式、颜色都有明确规定,不可僭越。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在外国侵略者轰开中国国门后,使得中国此时受到西洋的影响,服饰开始发生演变,传统服装形制进行了大变革。满汉交融,中西融合,舶来洋装和长袍马褂同时存在。此时,服饰第一次在一定程度上融合了西洋文化。后来满清统治者为了削弱汉族文化,颁布禁止穿戴汉服服饰,随后,汉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3 汉服中的礼文化
(一)礼文化下的服饰表现形式
封建制度中自下而上的等级制度,在服饰表现形式上的体现就是色彩、图案、款式和面料等的差别。这种区分是自原始社会开始就一直存在的,在原始社会中,人们用装饰和标志来区分氏族。到了阶级社会,服饰则表现了更多的文化内涵和意义,统治者意欲以最直观的方式,也就是利用服饰中色彩、图案、面料、款式等的差别,将各阶级的意识形态施加在服饰系统之中,来创建出符合统治者思想的社会等级制度。这种封建等级观念下的服饰等级体系被历代统治阶级继承并发扬,构造出特定社会文化结构下的民族服饰和民族审美观念。
(二)礼文化下的服饰配色
“以色服礼”这一宗旨在我国几千年来的封建统治中可以说是贯穿始终的。自商代起,将青、赤、黄、白、黑五种颜色作为上层配色,规定只有奴隶主等贵族阶层才能够使用。而到了西汉,有《后汉书·舆服志》记载“通天冠,其服为深衣制。随五时色,近今服袍者,下至贱更小吏,皆通制袍、单衣,皂缘领袖中衣为朝服。”五时色即为当时所讲究的五行五色,最早在《尚书·洪范》提及:“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实则起源于上古时期的纹身文化,一开始纹身只是被用于狩猎防身,具有图腾崇拜和隐蔽的寓意,后来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纹身的概念被上升到审美层次,并与其他事物相联系,一直到周代才发展成了五行学说。而五时色朝服,即按照季节的不同,分别为春穿青,夏穿朱,季夏穿黄,秋穿白,冬穿黑。虽有这样的区别,但实际中,上朝时的朝服配色,还和当朝国德相关,夏朝崇尚青色,商朝崇尚白色,周崇尚赤色,秦崇尚黑色,在了东汉时期,不同时期的君王想法不一,汉高祖刘邦随秦之制,以黑为主,以水为德。王莽则认为汉的衰若是缺火的原因,所以应火德,崇尚红色,从此朝廷官员也就改穿红色的官服了。与此同时,按季节换款式的习惯一直保留到了西晋。到了宋,《宋·舆服志》中关于文武官员的服饰色彩规定: “文武三品以上服紫,四品服绯,五品浅绯”。明朝时期, 规定八九品官员穿绿色官服、五至七品为青色、四五品官员为红色,而三品及以上则为紫色。到了清朝时期,明黄变成皇帝的专用色。 (三)礼文化下的服饰图案
服饰图案是中国服饰文化体系中最能够象征等级地位的标志,其中象征统治阶级的重要的服饰图案有“十二章”。十二章紋是将几种自然景物赋予了特殊寓意,具有十分浓厚的文化价值,其纹样因官阶的不同而章目不同,真正的体现了贵贱有级,服位有等,成为等级区分的一个重要标志。这时,中国古代服饰制度基本确立为:天子服饰使用十二章纹,诸侯使用龙以下八种纹样,大夫用藻、火、粉米纹样,士用藻、火纹样,平民禁止使用纹饰,称为“白厂”。上一阶层的人可以穿戴使用下一阶层的纹饰,但下一阶层的人不可以穿戴上一阶层的纹饰,贾谊《新书·服疑》中道:“等级既设,各处其检,人循其度。”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服饰有着等级严明的体系,象征着尊卑贵贱。
(四)官服体现的礼文化
在等级制度严格的封建中国古代王朝,等级专制观念逐渐渗透进国家衣食住行的各个层面,而衣冠作为最能体现出等级制度的利器,上至皇帝诸侯,下至黎民百姓;大至祭祀祭祖,简至日常出行,在每朝每代都存在着精细严格的穿戴系统。在其衣服的配色、图案、挂件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以明朝为例,为区分官员的官职品位,规定八九品官员穿绿色官服、五至七品为青色、四五品官员是红色,而三品以上则是为紫色。至于平民百姓的服饰主要以白衣为主,因为白衣造价十分便宜,又不需染色,最适合相对贫穷的老百姓。紫色官服作为最高官员专用配色,原因也是如此,在古代紫色的染料是最难调配的,产量稀少,所以就显得穿的人高贵。基于这种原因,使得不同朝代的官服配色制度大致相同,比如在唐朝诗人白居易在江州所作《琵琶行》中的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一句,其中诗中所写青衫便是诗人白居易当时所穿的官服颜色,而时他的职务是江州司马从九品,所以只能穿青衫。
为了更好的区别官员的级别与职务,在明清的官衣之上,一般在胸前或背后刺一块方形的图案。这个方形图案,名为“补子”,用来作为区分的标志。按照清朝的制度,文官是用禽鸟的图案,武将是用野兽的图案,而且不同的品级和与之对应的补子,都有严格的规定,不能乱用。
在衣服上的花纹图案确定好后,由于官服种类居多,在什么场合穿什么衣服便显得十分重要。对此礼部也颁布了相关的规章制度,每个朝代参差不齐,但大致相同。而随着历史的更替,在清朝则演化出较为系统详细的穿衣规定,清朝官服,大致可以分为朝服、吉服、常服、行服等几种。例如朝服,只在重大典礼或祭祀时使用,其等级最高,要求也最为严格;吉服则主要用于一般的喜庆仪式、典礼以及祭祀,与朝服相比用于规模较小的活动;其他之类的服装则主要在办公、出行时使用较多,在开始设计时也主要以轻便、快捷为主要出发点。
4 汉服对现代服饰的影响
二十世纪初,“汉服”这个概念被重新拾起,华夏衣冠在神州大地重现,越来越多的人们尝试去接触汉服,欣赏汉服,继承发展汉服文化。汉服的回归,是一种历史使命,作为华夏子孙,我们有责任了解好汉服从哪里来、又该走向何处。汉服是中华民族伟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在以后的发展中,汉服不仅会因为它悠久的历史而具有历久弥新的感染力,更会因为一代代人们的创新改良而散发独特的魅力。
华夏有衣,与子同袍。厚重的历史,不变的初心,汉服归来,不仅仅是服饰归来,更是引导我们走进历史纵深。汉服之韵,还看今朝。
结语
中国的美和文化是多元的,但汉服所诠释的不仅是一种东方美感的打开方式,它更多是一种文化,以及中国五千年文化底蕴的一种情怀,同时也是对生活、艺术以及自然意境的呈现。而汉服中所渗透的礼仪之道,更是现代的我们所应继承并弘扬的。无论是形制、图案、还是配色,无一不透露着华夏儿女对于礼仪制度的重视。千百年来,更是于不同服饰间体现人与人之间的敬畏或尊重。于此也可见我国“礼仪之邦”的风范。
汉服文化历史悠久,伴随了整个中华文明的千年发展,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与内涵,并承载着古人的智慧和思想[3]。现代服饰也巧妙地将汉服饰文化元素融入其中,在全球文化碰撞交融的今天,能够保有我们的民族特色,并在时代的进步中不断创新,开创我国独具特色的服装设计新局面,这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弘扬与发展具有深刻意义。
参考文献
[1]鲍怀敏.汉服的美学研究[J].济南纺织服装,2010(4):1-3.
[2]尹文君.汉服之美,风雅一身——浅析汉服文化现状与发展[J].戏剧之家,2017(14):284.
[3]马胜亮. “服”以载道—汉服的文化内涵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4.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20年度华北理工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X2020076)
(华北理工大学 唐山 063000)
关键词:汉服;民族服饰;礼文化;传承
引言
从古至今,服饰始终是每一个时代重要的话题之一。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中国传统服饰的回归,因此国内曾掀起过一股“汉服热”。然而“汉服热”引起我们关注的并不仅仅是其色彩图案与款式,古往今来,汉服文化源远流长,每一次历史的更迭,留下的都是千百年的文化沉淀。我们通过对汉服进一步的研究后,能够发现悠悠几千年的汉服其背后蕴含了极其丰富的物质特征和文化底蕴。
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背景下,传统文化的地位相对薄弱,但在党的十九大以来,复兴传统文化被提上日程。汉服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表现形式之一,同时也承载着华夏礼仪文化。在文化发展多元化的今天,加深对传统汉服文化的认识和研究,有益于弘扬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1 汉服的起源
汉服三千年,曾驱狼烟舞过剑,沉淀下来的是历史的变迁。
汉服,又称华夏衣冠,是公元1840 年之前的汉族传统民族服饰。它并不是仅仅指某一件衣服,而是包括衣,冠,面饰,发式,鞋子等组成的系统整体,是一系列的服饰体系[2]。
“黄帝垂衣而天下治”,汉服始于夏、烈于商、礼于周、霸于秦、强于汉、乱于晋、雄于隋、盛于唐、富于宋、蛮于元、刚于明、奴于清,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民族服饰之一。在汉服发展的过程中,其流行风尚、品种款式、习惯穿法、在不断的演变与传承。
2 汉服的发展
商朝时期,汉服的基本特征已经大致明确:上衣下裳是最基本的式样,右衽、系带、交领为最基本的典型特征。冠服也初步形成,分为下裙和上衣;上衣的袖口比较窄,因为没有设置纽扣,在腰部两侧会形成较宽的腰带;下裙遮住膝盖。到了周朝后期,礼乐文化昌盛,诸侯国间的衣冠服饰此时开始产生明显的差异。
在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战乱纷争不绝。赵国君主为了适应军事发展的需要,掀起了一场自上而下服饰改革运动,被称为“胡服骑射”。为了满足兵种和战争的变革,汉族服饰效仿胡人窄衣短袖,长裤革靴的服装形式,不利于骑兵作战的汉族服装形式被代替。这次服饰改革促进了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服饰文明和民族文化交流,为民族大融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秦汉时期的服饰主要可以分为曲裾和直裾。这种服装通身紧窄、长可曳地,穿上后下,行不露足,大致呈喇叭状。大襟窄袖是秦朝男女的日常服饰,不同的地方是男子腰间系革带,女子腰间系丝带。除此之外,以冠帽作为主要标志用作区分等级的汉代冠服制度基本确立。
魏晋南北朝时期,服装方面出现了明显的差异,这一时期的服饰主要以清秀洒脱、自然清晰为特征。服饰风格追求宽松舒适。不管男女,都均以大袖为主要特征,尽显飘逸洒脱的特色。
唐朝时期,中国经济发展达到空前的规模,是世界上最强的国家之一,国家稳定。服装方面产生了很大的变革:种类增多、风格趋于高调奢华、色彩艳丽,且元素丰富。服饰形制大致分为四类:半臂坦领、圆领袍、齐胸襦裙、齐腰襦裙。
宋代,恢复了汉族旧有传统服饰制度,禁止胡服的穿着。受当时程朱理学的影响,这一期间的服饰崇尚质朴、庄重、包容,形成了宋代独特的“理性之美”。
明朝的服饰制度非常严格,不同阶层穿着的款式、颜色都有明确规定,不可僭越。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在外国侵略者轰开中国国门后,使得中国此时受到西洋的影响,服饰开始发生演变,传统服装形制进行了大变革。满汉交融,中西融合,舶来洋装和长袍马褂同时存在。此时,服饰第一次在一定程度上融合了西洋文化。后来满清统治者为了削弱汉族文化,颁布禁止穿戴汉服服饰,随后,汉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3 汉服中的礼文化
(一)礼文化下的服饰表现形式
封建制度中自下而上的等级制度,在服饰表现形式上的体现就是色彩、图案、款式和面料等的差别。这种区分是自原始社会开始就一直存在的,在原始社会中,人们用装饰和标志来区分氏族。到了阶级社会,服饰则表现了更多的文化内涵和意义,统治者意欲以最直观的方式,也就是利用服饰中色彩、图案、面料、款式等的差别,将各阶级的意识形态施加在服饰系统之中,来创建出符合统治者思想的社会等级制度。这种封建等级观念下的服饰等级体系被历代统治阶级继承并发扬,构造出特定社会文化结构下的民族服饰和民族审美观念。
(二)礼文化下的服饰配色
“以色服礼”这一宗旨在我国几千年来的封建统治中可以说是贯穿始终的。自商代起,将青、赤、黄、白、黑五种颜色作为上层配色,规定只有奴隶主等贵族阶层才能够使用。而到了西汉,有《后汉书·舆服志》记载“通天冠,其服为深衣制。随五时色,近今服袍者,下至贱更小吏,皆通制袍、单衣,皂缘领袖中衣为朝服。”五时色即为当时所讲究的五行五色,最早在《尚书·洪范》提及:“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实则起源于上古时期的纹身文化,一开始纹身只是被用于狩猎防身,具有图腾崇拜和隐蔽的寓意,后来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纹身的概念被上升到审美层次,并与其他事物相联系,一直到周代才发展成了五行学说。而五时色朝服,即按照季节的不同,分别为春穿青,夏穿朱,季夏穿黄,秋穿白,冬穿黑。虽有这样的区别,但实际中,上朝时的朝服配色,还和当朝国德相关,夏朝崇尚青色,商朝崇尚白色,周崇尚赤色,秦崇尚黑色,在了东汉时期,不同时期的君王想法不一,汉高祖刘邦随秦之制,以黑为主,以水为德。王莽则认为汉的衰若是缺火的原因,所以应火德,崇尚红色,从此朝廷官员也就改穿红色的官服了。与此同时,按季节换款式的习惯一直保留到了西晋。到了宋,《宋·舆服志》中关于文武官员的服饰色彩规定: “文武三品以上服紫,四品服绯,五品浅绯”。明朝时期, 规定八九品官员穿绿色官服、五至七品为青色、四五品官员为红色,而三品及以上则为紫色。到了清朝时期,明黄变成皇帝的专用色。 (三)礼文化下的服饰图案
服饰图案是中国服饰文化体系中最能够象征等级地位的标志,其中象征统治阶级的重要的服饰图案有“十二章”。十二章紋是将几种自然景物赋予了特殊寓意,具有十分浓厚的文化价值,其纹样因官阶的不同而章目不同,真正的体现了贵贱有级,服位有等,成为等级区分的一个重要标志。这时,中国古代服饰制度基本确立为:天子服饰使用十二章纹,诸侯使用龙以下八种纹样,大夫用藻、火、粉米纹样,士用藻、火纹样,平民禁止使用纹饰,称为“白厂”。上一阶层的人可以穿戴使用下一阶层的纹饰,但下一阶层的人不可以穿戴上一阶层的纹饰,贾谊《新书·服疑》中道:“等级既设,各处其检,人循其度。”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服饰有着等级严明的体系,象征着尊卑贵贱。
(四)官服体现的礼文化
在等级制度严格的封建中国古代王朝,等级专制观念逐渐渗透进国家衣食住行的各个层面,而衣冠作为最能体现出等级制度的利器,上至皇帝诸侯,下至黎民百姓;大至祭祀祭祖,简至日常出行,在每朝每代都存在着精细严格的穿戴系统。在其衣服的配色、图案、挂件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以明朝为例,为区分官员的官职品位,规定八九品官员穿绿色官服、五至七品为青色、四五品官员是红色,而三品以上则是为紫色。至于平民百姓的服饰主要以白衣为主,因为白衣造价十分便宜,又不需染色,最适合相对贫穷的老百姓。紫色官服作为最高官员专用配色,原因也是如此,在古代紫色的染料是最难调配的,产量稀少,所以就显得穿的人高贵。基于这种原因,使得不同朝代的官服配色制度大致相同,比如在唐朝诗人白居易在江州所作《琵琶行》中的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一句,其中诗中所写青衫便是诗人白居易当时所穿的官服颜色,而时他的职务是江州司马从九品,所以只能穿青衫。
为了更好的区别官员的级别与职务,在明清的官衣之上,一般在胸前或背后刺一块方形的图案。这个方形图案,名为“补子”,用来作为区分的标志。按照清朝的制度,文官是用禽鸟的图案,武将是用野兽的图案,而且不同的品级和与之对应的补子,都有严格的规定,不能乱用。
在衣服上的花纹图案确定好后,由于官服种类居多,在什么场合穿什么衣服便显得十分重要。对此礼部也颁布了相关的规章制度,每个朝代参差不齐,但大致相同。而随着历史的更替,在清朝则演化出较为系统详细的穿衣规定,清朝官服,大致可以分为朝服、吉服、常服、行服等几种。例如朝服,只在重大典礼或祭祀时使用,其等级最高,要求也最为严格;吉服则主要用于一般的喜庆仪式、典礼以及祭祀,与朝服相比用于规模较小的活动;其他之类的服装则主要在办公、出行时使用较多,在开始设计时也主要以轻便、快捷为主要出发点。
4 汉服对现代服饰的影响
二十世纪初,“汉服”这个概念被重新拾起,华夏衣冠在神州大地重现,越来越多的人们尝试去接触汉服,欣赏汉服,继承发展汉服文化。汉服的回归,是一种历史使命,作为华夏子孙,我们有责任了解好汉服从哪里来、又该走向何处。汉服是中华民族伟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在以后的发展中,汉服不仅会因为它悠久的历史而具有历久弥新的感染力,更会因为一代代人们的创新改良而散发独特的魅力。
华夏有衣,与子同袍。厚重的历史,不变的初心,汉服归来,不仅仅是服饰归来,更是引导我们走进历史纵深。汉服之韵,还看今朝。
结语
中国的美和文化是多元的,但汉服所诠释的不仅是一种东方美感的打开方式,它更多是一种文化,以及中国五千年文化底蕴的一种情怀,同时也是对生活、艺术以及自然意境的呈现。而汉服中所渗透的礼仪之道,更是现代的我们所应继承并弘扬的。无论是形制、图案、还是配色,无一不透露着华夏儿女对于礼仪制度的重视。千百年来,更是于不同服饰间体现人与人之间的敬畏或尊重。于此也可见我国“礼仪之邦”的风范。
汉服文化历史悠久,伴随了整个中华文明的千年发展,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与内涵,并承载着古人的智慧和思想[3]。现代服饰也巧妙地将汉服饰文化元素融入其中,在全球文化碰撞交融的今天,能够保有我们的民族特色,并在时代的进步中不断创新,开创我国独具特色的服装设计新局面,这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弘扬与发展具有深刻意义。
参考文献
[1]鲍怀敏.汉服的美学研究[J].济南纺织服装,2010(4):1-3.
[2]尹文君.汉服之美,风雅一身——浅析汉服文化现状与发展[J].戏剧之家,2017(14):284.
[3]马胜亮. “服”以载道—汉服的文化内涵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4.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20年度华北理工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X2020076)
(华北理工大学 唐山 06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