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动力模型”理论为切入点,结合合肥市城市空间拓展的历史演变,探索新时期合肥市城市空间拓展的动力构成及其作用分析。
【关键词】城市空间拓展;动力因子
1.城市空间拓展的动力模型
美国伊利诺大学张庭伟教授认为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是城市内容,外部各种社会力量相互作用的物质空间反映,它们形成一个错综复杂的“力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没有一个单一的力可以完全决定城市空间的结构。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更有国际资本对地方层面上各种力的影响。但在诸多的社会力量中,在某一时期,有某种力会主导最后的合力,并主要地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城市中各区的功能变化则是城市空间结构变化的产物。
影响城市的社会力量可简约地分为“政府力”(主要指当时当地政府的组成成分及其采用的发展战略)、“市场力”(主要包括控制资源的各种经济部类及与国际资本的关系)和“社区力”(主要包括社区组织、非政府机构及全体市民)。这三种力的相互作用,有以下三种可能的模式:
1.1合力模型
按物理学的定义,一组相等权重的力的合力可以由各力大小作综合而得出(图)。这里的关键是“相等的权重”。在这个条件下,如政府希望城市新区向东南发展,社会民众希望向西发展,而市场力则看好西南时,最后发展方向可能是南方。实际影响力大的力,会对最后合力有较大的影响。
这个模型只能作概念上的抽象模型,实用价值很低,因为在现实生活中,这三组力并不以相同权重同时起作用。
1.2覆盖模型
政府、市场和社区三组力,有不同的权重,在决策时有不同的层次。在大多数中国城市中,政府的决策作用远远大于市场和社区的决策,因此,这三组力的相互作用有着覆盖的特征。处于权重最大的上层的决策意图,将覆盖处于下层的影响力较小的决策意图。影响力越大,其覆盖力也越大,最后形成的决策仅仅反映出占主导地位的力的意图,并不反映其他力的意图。
1.3综合模型
结合现实状况,将覆盖模型加以改进,提出综合理论模型。政府、市场和社区三组力的权重不一,且对城市发展的意图不一。在制订城市发展决策时,有一组力为主因,提出发展的创议(initiative),并力图贯彻之。但由于另外两组力的存在,使这个动议受到约束而不得不加以调整。最后的决策主要地反映了主因力的意图,但在某些方面可能作了调整,以满足另外两组力的要求。调整的程度则取决于其他两组力的力度的大小。
这个模型应该可以较全面地解释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并将经济学、社会学、文化—政治学和政治经济学的不同理论综合起来。
2.合肥城市空间拓展的历程——“覆盖模型”式与“综合模型”式拓展交织进行
2.1古代—近代城市拓展—— 一贯的“覆盖模型”式拓展
合肥是一座有两千多年历史文化的古城。合肥地名,文字记载始见于司马迁《史记》。春秋时,合肥属楚地。秦统一中国,设合肥县,属九江郡。公元25年,汉光武帝封功臣坚镡为合肥候,改合肥县为合肥候国,后又改为合肥县。东晋改合肥县为汝阴县,属淮南郡。隋复改为合肥县,属庐州府,康熙六年(1667)建安徽省,合肥属安徽省庐州府,咸丰三年(1853)至同治元年(1862)为安徽省临时省会。民国元年(1912),废庐州府,建合肥县,直隶安徽省。因合肥自隋至清為历代庐州路(府)治,所以合肥又称庐州。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合肥为安徽省省会。
在古代至近代,合肥市城市拓展一直受到政府力的单力制约,呈现出明显的覆盖模型式发展,城市拓展有限并且自上而下的政治意图明显。
2.2现代城市拓展——逐步走向“综合模型”式拓展
合肥市的历次总体规划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52年—1958年);第二阶段,(1959年—1979年)年;第三阶段,1986年、1995年编制的总体规划以及2001-2005年编制的城市近期建设规划。
在此期间,市场力作为城市空间拓展的新生动力,开始对城市空间拓展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并且逐步与政府力结合,两者的互动性日益紧密。同时,随着公民意识的崛起,社区力也日益成为城市空间拓展的重要因素。
2.2.1 第一阶段:“覆盖模型”式拓展延续,初显“综合模型”式拓展
这一阶段城市受政策影响还是比较明显,但市场力已经开始发挥作用,并且在城市工业、商业功能布局时,已能显现出市场力的作用。
(1)1952年编制的《合肥市街道计划草案图》
明确老城区为城市中心的功能分区,环城的河湖水系为公园绿化带,老城内井字形,老城外环形、放射干道系统,新区向外分片发展等构想。以后的历次规划,尤其是道路规划,基本上循此思路演进。
“一五”期间首先开辟了东郊和平路一带的工业区,使城市向东发展。
(2)1956年编制的《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
肯定了已形成的东郊工业区的规划布局,充实了北郊工业区的规划内容,明确了“重点改造老城,逐年向外扩展的建设方针”。
随着东郊、北郊工业区的先后建设,1957年城市建成区面积发展到20.7平方公里。
(3)1958年4月《合肥市工业区规划意见》
城市用地和人口都没有达到规划的规模,风扇状形态基本形成。
“二五”前三年开辟了北部工业仓库区、西南部的文教科研区和工业区,基本上奠定了三翼发展的城市布局,至此,以老城为轴心,向东、北、西南郊伸展三翼的“风扇形”城市总体格局雏形基本形成。“二五”期间,合肥市城市建设受政府力的影响较大,先快后慢,波动较大。
2.2.2 第二阶段:重回“覆盖模型”式拓展
本阶段处于中国的城市建设特殊时期,建设活动基本停滞,城市发展又重新回到有政府力完全主导的“覆盖模型”中,城市空间拓展有限。
(1)1959年规划
该规划是在“大跃进”和“左”的思潮指引下编制的,规划城市人口100万,城市建设用地144平方公里,严重超越当时的经济能力。
“二五”后两年,城市建设落入低谷。进入三年调整时期,合肥城市建设仍处于窘迫境地,“文革”期间城市规划、建设受到严重影响。
(2)1963年规划
以“城内填补,东郊调整,北郊补齐,南郊收拢”为指导思想,实事求是地修订了近期建设规划,调整了用地指标。
到1978年城市建成区面积只有50.48平方公里,城市人口约46万人。
(3)1979年制定的城市总体规划
规划城市人口规模到2000年控制在 70万人以内,城市用地控制在 77.7平方公里以内。城市布局继续保持三翼伸展。
城市规划区范围,当时的市区范围457.6平方公里。城市定位与城市空间发展:城市布局继续保持三翼形式。
2.2.3第三阶段:积极向“综合模型”式拓展
本阶段城市拓展进入高质量阶段,各方面进入高度建设阶段,在政府力的主导下,市场力充分的发挥作用,社区力也进入拓展动力体系中,城市空间不断突破既有形态。
(1)1986年总体规划的调整¬
规划到2000年城市人口100万人,用地100平方公里;城市空间发展:保持风扇格局,重点发展西南方向。从总规实施的结果来看:城市规模指标提前实现,三大开发区、加上一环、二环的贯通,风扇状结构总体上不复存在。
(2)1995年版总体规划
城市规模:到2000年,城市人口控制在135万人以内,建成区建设用地控制在125平方公里以内;到2010年,城市人口控制在165万人,建成区建设用地控制在150平方公里以内。
城市规模预测:到2010年城市人口165万,用地150平方公里;城市空间发展:保持风扇格局,加强三翼配套,形成单核、多中心、组团式发展;
(3)2001-2005年的城市近期建设规划
城市规模:2005年城市实际居住人口宜控制在200万人以内。人均用地105平方米左右为宜。至2005年城市用地规模应控制在210平方公里以内。
城市空间结构:多中心、组团式发展,田园楔入;城市用地主要向西南发展,适当向东发展,有限制地向北发展。
规模预测:到2005年城市人口200万人,用地209.2平方公里;
综合分析本阶段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情况,不难发现城市空间实际拓展结果与规划之间出现了一定偏差,其主要原因是市场力和社区力的作用超过了规划的预期,并对政府力发起了挑战,城市空间拓展进入了“综合模型”模式。
3.合肥市城市空间拓展的相关动力因子及其作用
3.1 政府力仍是城市空间拓展的主要动力
合肥城市的兴盛得益于政治地位的不断加强,作为全省的政治中心,合肥在资源利用、产业布局等各方面享有省内其他城市难以企及的优势,国家和安徽省在合肥有政策的倾斜与优势,从而促进了合肥的快速发展的基础。
1997年国务院在批复合肥市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时,就已经明确地把城市的目标定位为“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安徽省委政府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要进一步发挥合肥特区在全省经济发展中的龙头作用。中央和省委对合肥的发展寄予厚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3.2 市场力是城市空间拓展的基础动力
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行政手段完全干涉经济运行的时代已经过去,行政中心城市在经济发展中的优势也逐步均衡,最终真正决定城市发展的还是城市自身的禀赋条件,合肥的城市发展要求它去挖掘新的市场动力。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全省交通中心
合肥目前已经形成公路、铁路、水运和航空多种运输手段的区域性交通枢纽。作为全省公路交通的中心,目前对外放射状的交通干线主要有九个方向:合宁(南京)、合芜(芜湖)、合铜(铜陵)、合安(安庆至汕头)、合六(六安至伊宁)、合淮(淮南至烟台)、合蚌(蚌埠)、合徐(徐州至北京)、合界(界子墩通往福州、成都)。铁路方面,淮南铁路纵贯市区,北联京沪线,南接皖赣、宁芜及宣杭线;华东第二铁路通道合肥-商丘段已经开通;合九铁路业已开通与京九相连;“十五” 期间宁西铁路合肥——西安段即将建成通车。同时合肥的水运条件也在不断改善,机场运营能力也在逐步得到利用。
(2)长江三角洲的发展辐射
长江三角洲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已经进入了工业化的中后期阶段,产业结构面临调整与转型,再加上本地土地和劳动力价格的上涨,附加值较低的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含量较低的产业将会向中部和西部地区转移,合肥改变自己的尴尬境地,发挥“承东”的过渡区位优势,接受发达地区产业扩散的机遇来了。
(3)东西交流的“桥头堡”
以西部大开发为契机的西部经济发展必然伴随着东西向交流的强化,而合肥交通条件的改善,尤其是东西国家交通干线合肥段的修建,使得合肥在东西交流中的地位也将得到较大的提高,这样合肥过渡区位的另一个优势“启西”也找到了发挥的时机。
(4)科技研发能力突出
由于国家和安徽省的投资建设,合肥已经成为我国四大科教基地之一,现有高等院校13所,各类研究机构200多个,科技人员近20万人,虽然总体规模并不十分突出,但是人均科技资源在全国名列前茅。大量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聚集为合肥提供了雄厚的科技力量和丰富的智力资源,在新的知识经济的背景下将为合肥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新源泉。
(5)自主动力的增强
除了新的驱动因素之外,合肥城市原有的竞争优势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作为我国重要的科教基地,合肥的经济却无法从中受惠。原因就在于合肥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成果转化机制和人才利用机制,大量的科研成果和技术人才都被东部地区所吸引而去。如果能够在这方面实现突破,无疑将会为合肥城市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动力。
3.3社区力是城市空间拓展的持续动力
社区力来自于市民对于自身生活环境的诉求,积极的对城市拓展产生方向性的引导,并成为城市空间拓展的持续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合肥市在致力于经济发展的同时,十分重视环境的美化、净化,重视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取得了很大成绩,城市品位和人民生活质量得到空前的提高。但与人们对生态文明、文化发展和生活环境的日益增长的需求相比,與国内外先进城市相比,与合肥生态城市的目标定位相比,合肥在城市规划、生态环境保护、城市文化品位等方面还有相当的差距。
合肥是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要打造服务于科研教育及创新产业孵化的城市主体功能,应该拓展城市空间,城市空间形态从“风扇形”向“多组团多中心”模式发展,打造城市的环境特色和城市形象,实现高质量的社区力的发挥。
作者简介:夏自圣,硕士,国家注册规划师,分管规划副局长
参考文献:
[1] 姚士谋、帅江平.城市用地与城市生长[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5。
[2] 顾朝林、甄峰、张京祥.集聚与扩散:城市空间结构新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3] 张庭伟.1990年代中国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及其动力机制[J].城市规划,2001(7)。
[4] 郑向阳.天津城市空间的扩展与弹性发展[J].规划师,2003(7)。
[5] 合肥历版总规回顾与评价[C].中规院 2005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
【关键词】城市空间拓展;动力因子
1.城市空间拓展的动力模型
美国伊利诺大学张庭伟教授认为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是城市内容,外部各种社会力量相互作用的物质空间反映,它们形成一个错综复杂的“力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没有一个单一的力可以完全决定城市空间的结构。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更有国际资本对地方层面上各种力的影响。但在诸多的社会力量中,在某一时期,有某种力会主导最后的合力,并主要地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城市中各区的功能变化则是城市空间结构变化的产物。
影响城市的社会力量可简约地分为“政府力”(主要指当时当地政府的组成成分及其采用的发展战略)、“市场力”(主要包括控制资源的各种经济部类及与国际资本的关系)和“社区力”(主要包括社区组织、非政府机构及全体市民)。这三种力的相互作用,有以下三种可能的模式:
1.1合力模型
按物理学的定义,一组相等权重的力的合力可以由各力大小作综合而得出(图)。这里的关键是“相等的权重”。在这个条件下,如政府希望城市新区向东南发展,社会民众希望向西发展,而市场力则看好西南时,最后发展方向可能是南方。实际影响力大的力,会对最后合力有较大的影响。
这个模型只能作概念上的抽象模型,实用价值很低,因为在现实生活中,这三组力并不以相同权重同时起作用。
1.2覆盖模型
政府、市场和社区三组力,有不同的权重,在决策时有不同的层次。在大多数中国城市中,政府的决策作用远远大于市场和社区的决策,因此,这三组力的相互作用有着覆盖的特征。处于权重最大的上层的决策意图,将覆盖处于下层的影响力较小的决策意图。影响力越大,其覆盖力也越大,最后形成的决策仅仅反映出占主导地位的力的意图,并不反映其他力的意图。
1.3综合模型
结合现实状况,将覆盖模型加以改进,提出综合理论模型。政府、市场和社区三组力的权重不一,且对城市发展的意图不一。在制订城市发展决策时,有一组力为主因,提出发展的创议(initiative),并力图贯彻之。但由于另外两组力的存在,使这个动议受到约束而不得不加以调整。最后的决策主要地反映了主因力的意图,但在某些方面可能作了调整,以满足另外两组力的要求。调整的程度则取决于其他两组力的力度的大小。
这个模型应该可以较全面地解释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并将经济学、社会学、文化—政治学和政治经济学的不同理论综合起来。
2.合肥城市空间拓展的历程——“覆盖模型”式与“综合模型”式拓展交织进行
2.1古代—近代城市拓展—— 一贯的“覆盖模型”式拓展
合肥是一座有两千多年历史文化的古城。合肥地名,文字记载始见于司马迁《史记》。春秋时,合肥属楚地。秦统一中国,设合肥县,属九江郡。公元25年,汉光武帝封功臣坚镡为合肥候,改合肥县为合肥候国,后又改为合肥县。东晋改合肥县为汝阴县,属淮南郡。隋复改为合肥县,属庐州府,康熙六年(1667)建安徽省,合肥属安徽省庐州府,咸丰三年(1853)至同治元年(1862)为安徽省临时省会。民国元年(1912),废庐州府,建合肥县,直隶安徽省。因合肥自隋至清為历代庐州路(府)治,所以合肥又称庐州。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合肥为安徽省省会。
在古代至近代,合肥市城市拓展一直受到政府力的单力制约,呈现出明显的覆盖模型式发展,城市拓展有限并且自上而下的政治意图明显。
2.2现代城市拓展——逐步走向“综合模型”式拓展
合肥市的历次总体规划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52年—1958年);第二阶段,(1959年—1979年)年;第三阶段,1986年、1995年编制的总体规划以及2001-2005年编制的城市近期建设规划。
在此期间,市场力作为城市空间拓展的新生动力,开始对城市空间拓展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并且逐步与政府力结合,两者的互动性日益紧密。同时,随着公民意识的崛起,社区力也日益成为城市空间拓展的重要因素。
2.2.1 第一阶段:“覆盖模型”式拓展延续,初显“综合模型”式拓展
这一阶段城市受政策影响还是比较明显,但市场力已经开始发挥作用,并且在城市工业、商业功能布局时,已能显现出市场力的作用。
(1)1952年编制的《合肥市街道计划草案图》
明确老城区为城市中心的功能分区,环城的河湖水系为公园绿化带,老城内井字形,老城外环形、放射干道系统,新区向外分片发展等构想。以后的历次规划,尤其是道路规划,基本上循此思路演进。
“一五”期间首先开辟了东郊和平路一带的工业区,使城市向东发展。
(2)1956年编制的《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
肯定了已形成的东郊工业区的规划布局,充实了北郊工业区的规划内容,明确了“重点改造老城,逐年向外扩展的建设方针”。
随着东郊、北郊工业区的先后建设,1957年城市建成区面积发展到20.7平方公里。
(3)1958年4月《合肥市工业区规划意见》
城市用地和人口都没有达到规划的规模,风扇状形态基本形成。
“二五”前三年开辟了北部工业仓库区、西南部的文教科研区和工业区,基本上奠定了三翼发展的城市布局,至此,以老城为轴心,向东、北、西南郊伸展三翼的“风扇形”城市总体格局雏形基本形成。“二五”期间,合肥市城市建设受政府力的影响较大,先快后慢,波动较大。
2.2.2 第二阶段:重回“覆盖模型”式拓展
本阶段处于中国的城市建设特殊时期,建设活动基本停滞,城市发展又重新回到有政府力完全主导的“覆盖模型”中,城市空间拓展有限。
(1)1959年规划
该规划是在“大跃进”和“左”的思潮指引下编制的,规划城市人口100万,城市建设用地144平方公里,严重超越当时的经济能力。
“二五”后两年,城市建设落入低谷。进入三年调整时期,合肥城市建设仍处于窘迫境地,“文革”期间城市规划、建设受到严重影响。
(2)1963年规划
以“城内填补,东郊调整,北郊补齐,南郊收拢”为指导思想,实事求是地修订了近期建设规划,调整了用地指标。
到1978年城市建成区面积只有50.48平方公里,城市人口约46万人。
(3)1979年制定的城市总体规划
规划城市人口规模到2000年控制在 70万人以内,城市用地控制在 77.7平方公里以内。城市布局继续保持三翼伸展。
城市规划区范围,当时的市区范围457.6平方公里。城市定位与城市空间发展:城市布局继续保持三翼形式。
2.2.3第三阶段:积极向“综合模型”式拓展
本阶段城市拓展进入高质量阶段,各方面进入高度建设阶段,在政府力的主导下,市场力充分的发挥作用,社区力也进入拓展动力体系中,城市空间不断突破既有形态。
(1)1986年总体规划的调整¬
规划到2000年城市人口100万人,用地100平方公里;城市空间发展:保持风扇格局,重点发展西南方向。从总规实施的结果来看:城市规模指标提前实现,三大开发区、加上一环、二环的贯通,风扇状结构总体上不复存在。
(2)1995年版总体规划
城市规模:到2000年,城市人口控制在135万人以内,建成区建设用地控制在125平方公里以内;到2010年,城市人口控制在165万人,建成区建设用地控制在150平方公里以内。
城市规模预测:到2010年城市人口165万,用地150平方公里;城市空间发展:保持风扇格局,加强三翼配套,形成单核、多中心、组团式发展;
(3)2001-2005年的城市近期建设规划
城市规模:2005年城市实际居住人口宜控制在200万人以内。人均用地105平方米左右为宜。至2005年城市用地规模应控制在210平方公里以内。
城市空间结构:多中心、组团式发展,田园楔入;城市用地主要向西南发展,适当向东发展,有限制地向北发展。
规模预测:到2005年城市人口200万人,用地209.2平方公里;
综合分析本阶段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情况,不难发现城市空间实际拓展结果与规划之间出现了一定偏差,其主要原因是市场力和社区力的作用超过了规划的预期,并对政府力发起了挑战,城市空间拓展进入了“综合模型”模式。
3.合肥市城市空间拓展的相关动力因子及其作用
3.1 政府力仍是城市空间拓展的主要动力
合肥城市的兴盛得益于政治地位的不断加强,作为全省的政治中心,合肥在资源利用、产业布局等各方面享有省内其他城市难以企及的优势,国家和安徽省在合肥有政策的倾斜与优势,从而促进了合肥的快速发展的基础。
1997年国务院在批复合肥市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时,就已经明确地把城市的目标定位为“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安徽省委政府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要进一步发挥合肥特区在全省经济发展中的龙头作用。中央和省委对合肥的发展寄予厚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3.2 市场力是城市空间拓展的基础动力
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行政手段完全干涉经济运行的时代已经过去,行政中心城市在经济发展中的优势也逐步均衡,最终真正决定城市发展的还是城市自身的禀赋条件,合肥的城市发展要求它去挖掘新的市场动力。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全省交通中心
合肥目前已经形成公路、铁路、水运和航空多种运输手段的区域性交通枢纽。作为全省公路交通的中心,目前对外放射状的交通干线主要有九个方向:合宁(南京)、合芜(芜湖)、合铜(铜陵)、合安(安庆至汕头)、合六(六安至伊宁)、合淮(淮南至烟台)、合蚌(蚌埠)、合徐(徐州至北京)、合界(界子墩通往福州、成都)。铁路方面,淮南铁路纵贯市区,北联京沪线,南接皖赣、宁芜及宣杭线;华东第二铁路通道合肥-商丘段已经开通;合九铁路业已开通与京九相连;“十五” 期间宁西铁路合肥——西安段即将建成通车。同时合肥的水运条件也在不断改善,机场运营能力也在逐步得到利用。
(2)长江三角洲的发展辐射
长江三角洲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已经进入了工业化的中后期阶段,产业结构面临调整与转型,再加上本地土地和劳动力价格的上涨,附加值较低的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含量较低的产业将会向中部和西部地区转移,合肥改变自己的尴尬境地,发挥“承东”的过渡区位优势,接受发达地区产业扩散的机遇来了。
(3)东西交流的“桥头堡”
以西部大开发为契机的西部经济发展必然伴随着东西向交流的强化,而合肥交通条件的改善,尤其是东西国家交通干线合肥段的修建,使得合肥在东西交流中的地位也将得到较大的提高,这样合肥过渡区位的另一个优势“启西”也找到了发挥的时机。
(4)科技研发能力突出
由于国家和安徽省的投资建设,合肥已经成为我国四大科教基地之一,现有高等院校13所,各类研究机构200多个,科技人员近20万人,虽然总体规模并不十分突出,但是人均科技资源在全国名列前茅。大量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聚集为合肥提供了雄厚的科技力量和丰富的智力资源,在新的知识经济的背景下将为合肥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新源泉。
(5)自主动力的增强
除了新的驱动因素之外,合肥城市原有的竞争优势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作为我国重要的科教基地,合肥的经济却无法从中受惠。原因就在于合肥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成果转化机制和人才利用机制,大量的科研成果和技术人才都被东部地区所吸引而去。如果能够在这方面实现突破,无疑将会为合肥城市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动力。
3.3社区力是城市空间拓展的持续动力
社区力来自于市民对于自身生活环境的诉求,积极的对城市拓展产生方向性的引导,并成为城市空间拓展的持续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合肥市在致力于经济发展的同时,十分重视环境的美化、净化,重视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取得了很大成绩,城市品位和人民生活质量得到空前的提高。但与人们对生态文明、文化发展和生活环境的日益增长的需求相比,與国内外先进城市相比,与合肥生态城市的目标定位相比,合肥在城市规划、生态环境保护、城市文化品位等方面还有相当的差距。
合肥是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要打造服务于科研教育及创新产业孵化的城市主体功能,应该拓展城市空间,城市空间形态从“风扇形”向“多组团多中心”模式发展,打造城市的环境特色和城市形象,实现高质量的社区力的发挥。
作者简介:夏自圣,硕士,国家注册规划师,分管规划副局长
参考文献:
[1] 姚士谋、帅江平.城市用地与城市生长[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5。
[2] 顾朝林、甄峰、张京祥.集聚与扩散:城市空间结构新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3] 张庭伟.1990年代中国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及其动力机制[J].城市规划,2001(7)。
[4] 郑向阳.天津城市空间的扩展与弹性发展[J].规划师,2003(7)。
[5] 合肥历版总规回顾与评价[C].中规院 2005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