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途径。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要创设平等的课堂气氛,要善于向学生提出问题,要加强课堂讨论,给学生积极思考得空间。
[关键词]问题意识 课堂提问 课堂讨论
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虑的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在这种心理状态的驱使下,学生通过积极思维,有意识的去发现问题,明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孔子曰:“疑,思之始,字之端。”如果学生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就会产生积极的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问题意识”的培养与学生所受的教育密不可分,在学校教育中,课堂教学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尤为重要,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一个重要途径。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存在诸多不利于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因素,如课堂气氛不民主,课堂教学老师一味灌输,学生盲目接受,学生不积极主动思考问题、缺乏学习兴趣、不善于思考、缺乏创新能力等。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一、创设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
罗杰斯认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他感觉“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优的表现和发展。学生在不民主的课堂上是不敢也不愿意提出问题的,这主要是由于学生心理负担严重,怕提出的问题会招致老师的挖苦,同学的嘲笑而失去面子,害怕因提出问题而暴露自己的无知,学生在不民主的课堂气氛下谨小慎微,唯恐出错,是不会提出什么问题的,问题意识的培养也无从谈起。要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教师首先要学会尊重学生的意见和问题,要热情的鼓励学生勇于提出问题,积极的引导学生解决问题,防止学生有心理负担,产生局促不安的心理状态。要让学生明白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主体,要让学生在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下学习。
二、教师要善于向学生提出问题
提问是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项教学技能,教师要善于运用课堂提问。提问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启发式提问和互动性提问最有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1.启发式提问。启发一词源于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后来朱熹将孔子的“愤悱”原理解释为“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教师的问题富有启发性,才能激起学生的积极思维,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要做到启发式提问,首先,教师要围绕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设问。其次,要趁热打铁,问题要在关键时刻提出来,下“及时雨”。当学生思考问题处在平静的状态时,用提问巧设疑难,造成悬念,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当学生思维处于疑惑不解时,用提问引导学生,指明思维方向;当学生的思维在“爬坡”欲上而乏力时,用提问巧妙点拨,以减小难度,鼓舞信心。学生始终都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并时刻都在积极思考。
2.互动式提问。传统的提问方式一般是教师向学生提问,而学生很少在课堂上有直接发问的机会,这样学生被动的接受问题,少有积极主动的思考问题。在新课程改革以后,学生可以多一些师生、生生互动式提问。在互动提问的课堂气氛下,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是相互平等的,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相互提问,有问有答,双向交流。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的思考状态下。学生思维活跃,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提出问题,问题意识也就得到了培养。
三、加强课堂讨论,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
课堂作为学生活动的主要场所,自然也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基地,课堂讨论更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一种有效途径。讨论是从问题开始的,没有问题就没有思考、没有思考就没有创造,培养没有创造性的学生就是教育的失败。在课堂讨论中学生应该是提出问题的主体,老师要在课堂讨论中引导学生获得问题的结论,把结论的发现、表征以及运用作为小组讨论的根本目的。
陶行之先生说:“发明千千万万,起点在于问。”通过学生提出问题,教师从学生的需要出发组织教学,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教师传授,学生接受过程为以问题为中心的搜寻、发现、确立、探索、解决的过程,学生也由被动的接受者、服从者、执行者变成了主动的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这一过程中,发现问题的喜悦感将成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课堂讨论就是把学生从灌输的授课方式中解放出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鼓励学生愿问、敢问、会问,让学生直接面对充满开放性、个性问题的挑战,从自己的经验出发,去构建具有个体特征的、丰富而生动的知识背景系统,形成对知识意义的丰富的感性认识和充分开放的经验空间,最后达到知识的转化。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另一方面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首先要求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变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教学方法,营造民主和谐的教育环境,加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使问题意识成为学生日常学习中的一种自觉与自律,促使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培养出新型的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熊梅.启发式教学原理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关键词]问题意识 课堂提问 课堂讨论
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虑的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在这种心理状态的驱使下,学生通过积极思维,有意识的去发现问题,明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孔子曰:“疑,思之始,字之端。”如果学生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就会产生积极的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问题意识”的培养与学生所受的教育密不可分,在学校教育中,课堂教学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尤为重要,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一个重要途径。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存在诸多不利于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因素,如课堂气氛不民主,课堂教学老师一味灌输,学生盲目接受,学生不积极主动思考问题、缺乏学习兴趣、不善于思考、缺乏创新能力等。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一、创设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
罗杰斯认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他感觉“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优的表现和发展。学生在不民主的课堂上是不敢也不愿意提出问题的,这主要是由于学生心理负担严重,怕提出的问题会招致老师的挖苦,同学的嘲笑而失去面子,害怕因提出问题而暴露自己的无知,学生在不民主的课堂气氛下谨小慎微,唯恐出错,是不会提出什么问题的,问题意识的培养也无从谈起。要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教师首先要学会尊重学生的意见和问题,要热情的鼓励学生勇于提出问题,积极的引导学生解决问题,防止学生有心理负担,产生局促不安的心理状态。要让学生明白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主体,要让学生在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下学习。
二、教师要善于向学生提出问题
提问是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项教学技能,教师要善于运用课堂提问。提问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启发式提问和互动性提问最有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1.启发式提问。启发一词源于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后来朱熹将孔子的“愤悱”原理解释为“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教师的问题富有启发性,才能激起学生的积极思维,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要做到启发式提问,首先,教师要围绕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设问。其次,要趁热打铁,问题要在关键时刻提出来,下“及时雨”。当学生思考问题处在平静的状态时,用提问巧设疑难,造成悬念,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当学生思维处于疑惑不解时,用提问引导学生,指明思维方向;当学生的思维在“爬坡”欲上而乏力时,用提问巧妙点拨,以减小难度,鼓舞信心。学生始终都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并时刻都在积极思考。
2.互动式提问。传统的提问方式一般是教师向学生提问,而学生很少在课堂上有直接发问的机会,这样学生被动的接受问题,少有积极主动的思考问题。在新课程改革以后,学生可以多一些师生、生生互动式提问。在互动提问的课堂气氛下,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是相互平等的,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相互提问,有问有答,双向交流。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的思考状态下。学生思维活跃,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提出问题,问题意识也就得到了培养。
三、加强课堂讨论,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
课堂作为学生活动的主要场所,自然也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基地,课堂讨论更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一种有效途径。讨论是从问题开始的,没有问题就没有思考、没有思考就没有创造,培养没有创造性的学生就是教育的失败。在课堂讨论中学生应该是提出问题的主体,老师要在课堂讨论中引导学生获得问题的结论,把结论的发现、表征以及运用作为小组讨论的根本目的。
陶行之先生说:“发明千千万万,起点在于问。”通过学生提出问题,教师从学生的需要出发组织教学,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教师传授,学生接受过程为以问题为中心的搜寻、发现、确立、探索、解决的过程,学生也由被动的接受者、服从者、执行者变成了主动的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这一过程中,发现问题的喜悦感将成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课堂讨论就是把学生从灌输的授课方式中解放出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鼓励学生愿问、敢问、会问,让学生直接面对充满开放性、个性问题的挑战,从自己的经验出发,去构建具有个体特征的、丰富而生动的知识背景系统,形成对知识意义的丰富的感性认识和充分开放的经验空间,最后达到知识的转化。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另一方面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首先要求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变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教学方法,营造民主和谐的教育环境,加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使问题意识成为学生日常学习中的一种自觉与自律,促使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培养出新型的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熊梅.启发式教学原理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