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循教学规律了解学习心理发挥教育智慧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1989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到了三年级,学生的作业和作文中会陡增出非常多的错别字,这种现象的出现让原本自觉优秀的孩子们产生了严重的挫败感,挫伤了他们学习汉字的积极性。那么,三年级学生错别字陡增的原因何在呢?对此,我就此问题进行了长期观察,并多次请教三年级语文老师,寻找到了一些原因:
  一、学习重点的转移和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错别字陡增的主要原因
  (一)学生:低段到中段的鸿沟——从识字到句篇练习的转移
  在一、二年级的学习中,学生以学习生字词为主。学生学习语文的全部精力基本上都用在认读汉字、学写汉字、组词和造句上。在课堂上,学生用一大半的时间学习分清汉字结构和如何书写漂亮,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也识记得特别牢固。加上一、二年级汉字笔画较少、识字量不大、形近字和同音字出现得少等现象,整个低段中学生对汉字的掌握力度是不错的。但到了三年级,学习的重点发生了转变,学生不仅要应付比以往更多的生字词(这其中还包括越来越多的同音字、形近字等),而且还要更多地学习阅读方法和作文方法,这让他们一下子无所适从。
  (二)教师:教学重点的改变——从识字教学到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转移
  作文教学的出现也大大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从内容编排来看,苏教版三年级教材比二年级每学期都增加了一个单元,这不得不让老师在课堂上缩减识字教学的时间。加上二年级中的写话教学完全是一个鸡肋,由于分段教学和部分二年级老师对写话训练未重视等原因,刚进三年级的学生语言运用上可能只停留在造句上,同时也不得不挪出更多的时间来教学作文,无意中又减少了识字教学的时间。
  由此可以看出,三年级语文学习内容的增加和学习方式的改变、教师教学重点的转移是三年级学生出现错别字的一个重要成因,识字教学的手在三年级语文教学中仍不可放开。
  二、学生的心理、习惯和汉字辨析的矛盾——错别字陡增的重要原因
  (一)学生心理与汉字辨析的矛盾
  学生心理特点:三年级学生正处在成长期,他们的认知和思维还处在发展阶段,影响识字写字的心理因素主要有:1.感知不精确,辨析不准确。如在教学 “满”“茫”两字时,必须要在课堂上指导学生观察它们的结构,如若直接放手,学生易把结构写错;又如“舞”字不经强调,学生易把四竖写成三竖;“葱”“烧”“底”三字容易少写一笔等。2.感性认识仍占主导地位。学生的思维是从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的,三年级的孩子理性认识非常薄弱,归纳理解能力弱。他们在识字过程中对汉字的记忆是孤立的,并不能像成人一样在脑海中自动归类,因此,随着识字量的增多,他們就很难把所学过的孤立的符号一个个记清楚。随着年龄的增长,到五六年级,学生的理性思维逐渐成熟,学生能利用多种归纳方式学习汉字,作业中的错别字反倒减少了不少。这正是三年级成为错别字高发群体的一个重要原因。3.思维定势。这一方面表现为学习过的字影响生字的学习。如 “一般”受“船”的影响写成“一船 ”;“飘”字学生易把左边部分写成“要”;“爬”字“爪”字会写成“瓜”字;写“晚”字受“兔”字的影响。另一方面则是同音字、形近字之间的互相影响。如,整个三年级学生都很难搞清楚“在/再”“做/作”两组字;写“忧愁”时用单人旁的“优”,原因是对老师的优良等第很熟悉;“外/处”也常用错;把“眠”字写成“眼”字;写“怪”字时受“径”字影响等。
  因此,书写汉字时不仅要求学习者具备准确而完整的知觉,牢固的记忆,还要求具备精密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这无疑是一种高要求。
  (二)学生不良习惯对汉字学习的影响
  另外,三年级学习内容增加,作业量增多,学生忙于完成作业,一些尚未稳固的学习习惯就会被动摇,在作业中会出现以下现象:1.急于求成。2.粗心大意。3.缺乏责任感。这些现象在学困生身上表现得更为明显些,是他们的作业中错别字连绵不断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字量增加,同音字、形近字增多与学生缺乏归类意识和能力的矛盾——错别字陡增的催化剂
  从一年级到三年级,學生已积累了1500个字,要求会写的也约有1000个字,一方面,在这些汉字中形近字和同音字的比例逐渐增大。如飘-漂、壮-状、厉-历、涛-滔、再-在、豪-毫都是学生最容易出错的同音字;形近字,如贷-货、招-召、钓-钩、辫-辩等也是作业中的错别字常客。另一方面,三年级学生处在过渡阶段,他们的学习自控力和主动性不够,不会主动去归类自己的错别字,建立错题本等。即便有些学生有心,但是他们缺乏解决难题的毅力和科学方法,也无从下手。三年级学生错别字呈现高峰和他们缺乏归类意识和能力相关。
  四、“多认少写”的教材编排模式——错别字陡增的催化剂
  从语文书的编排上来说,每册语文书都分一类字和二类字,其中一类字要求会读会写,二类字只要求会读。这种“多认少写”的教材编排模式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强化了对一类字的记忆,能让学生尽快进入阅读模式。但通过低中段生字表的比较会发现:学生进入中年级所学的大部分生字,与低年级所掌握的大量生字不是形近,就是同音,这虽是编者的好意——希望学生在识字与写字上能呈现螺旋上升。但在学生心里,他们自觉“认识”这些汉字,因此便不再像低段学习生字那样在脑海中进行字形拆分、重组的练习,甚至在老师讲解过程中也忽略听讲,使得这部分汉字只停留在记忆的泛化阶段,尚未建立字义、字音到字形的心理联系,临到书写时不是缺点少横,便是同音字形近字用错。
  由此可知,三年级错别字陡增是有根可循的,只要我们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了解孩子的学习心理,多发挥一些教育智慧,多和同伴探讨学习,肯定能帮助孩子减少错别字,重新建立孩子学习汉字的积极性,减少家长的担忧,也提高老师批改作业的效率。
  【作者单位:江苏省汾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验小学 江苏】
其他文献
无论接任哪个年级哪个班,孩子们是喜欢我的,给予我的评价是温柔、漂亮、穿着得体、时尚;上课时非常幽默,形式多样,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学习着并快乐着;还能在交谈中抓住我们的心,让我们不由自主地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不知不觉地形成了良好的听讲、读、写的好习惯;一看就是一名好老师。  我感受着孩子们的接受与喜爱;分享着孩子们成长中的烦恼与快乐;奔跑在与孩子们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道路中。  一、跟不上信息技术进
<正> 1987年Palmer和Ignarro分别证实血管内皮舒张因子(EDRF)即一氧化氧(NO)以来,已成为研究热点之一,NO是兼有细胞间第二信使功能和细胞毒性作用的气体物质,在脑血管疾病中
本书是资深作家、著名记者李宏林继《大海作证》之后又一部长篇力作。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奋斗目标,要实现这一伟大目标,就必须大力加强法治文化建设。校园是受教育者感知知识和接受教育的基地,加强校园法治文化建设是推动依法治校的重要内容。身为小学教育一线的工作者,我们的学生虽小,但是让他们从小接受法治文化教育,掌握法律知识,已成为当前教育战线迫切而重要的现实课题。  一、开展小学生法治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所谓法治文化,是指融注在人们心底和行为方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新课程理念也倡导品德教学回归生活,强调以儿童现实生活为课程基础,使学生在学习中能体会到生活,在生活中能学习到更多。所以《品德与社会》教学必须让儿童在开放性的教学环境中,立足生活,回归生活,自主实践,充分感受学习的乐趣。  有些《品德与社会》教学,脱离了儿童的现实生活世界,往往局限于书本的世界,回避了现实生活,人为地造成了“纯而又纯”的教育。儿童所经历的书本世界无法
应用体表信号平均心电图(SAECG)检测心室晚电位来识别高危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是电生理学近年来一项进展,它有助于心源性猝死的防治。但其时域分析的正常范围、阳性标准等迄今
本届“五个一工程”“一本好书”评奖,共有31个省区市和28个中央部委参加,报送图书175种,其中各地报送95种,中央部委报送80种。与上届相比,参评单位数量相同,参评出版社由164家下降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发展性评价的目的就激励和促进学生的发展,通过反馈成为教师教学策略调整的科学依据。在小学教学发展性评价中,要基于教学目标评价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语文学习潜能,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学习效果。  在以往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中运用最多的就是总结性评价,即通过最后的学科成绩来对学生进行评价,这严重阻碍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创造潜能的激发。因此,改善小学语文课堂
科学探究是人们运用一定的方式和方法对客观事物和现象进行探索和研究的过程。曾经听有位专家说:“小学阶段的科学教育的目标,知识与技能不是重点,重点是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培养良好的习惯、形成正确的态度,最关键的是激发学生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始终热衷于科学研究。”要达到这个目的主要是让学生掌握一些科学研究的方法,使其具有自主探究的能力和意识。学生们在教师有意识地启发和指导下,通过亲自感受和操作,体会科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