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消息源”管窥我国调查性记者职业意识

来源 :新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leenliu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消息源是一篇调查性报道的地基,消息源的使用应该遵守“诚实、透明、多源核实和准确”规则,消息源使用是否恰当也折射出记者职业素养状况,是新闻专业主义实践的一把量尺。本文以《南方周末》调查性报道《谁成就了肖传国》为个案,通过对该文消息源使用情况的分析来管窥我国调查性记者的职业意识情况。
  【关键词】消息源 调查性报道 《南方周末》 职业意识
  
  调查性报道是《南方周末》向社会所提供富有特色的新闻产品,很多经典报道在业界已经形成范本,引导着社会舆论的走向,产生了巨大影响。同时,富有责任感、敢言敢行的南周人也是西方新闻专业主义在中国新闻场域的引领者与布道人,在新闻专业主义实践中也是行业规范践行的范本。因此,以《南方周末》为样本来考察调查性报道中消息源使用情况具有典型性与代表意义。
  本文希望借助消息源使用的分析来透视我国调查性记者在新闻业务操作技术层面的职业意识表达,以及他们背后深层次的职业生态。下面,笔者将以《南方周末》近期一篇富有争议的调查性报道《谁成就了肖传国》为个案从“消息源”的多个维度,进行了文本分析与解读。
  一、个案分析
  1、“方肖事件”概述
  肖传国,泌尿外科医生,提出“人工建立体神经——内脏神经反射弧”理论,这个反射弧和手术被称为“肖氏反射弧”和“肖氏手术”,并因此被提名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此手术的有效性受到方舟子及其他人士的质疑。2001年,在美国纽约任职的肖传国以笔名“昏教授”发表《对方舟子“学术打假”的反思及批评》等文章,认为科普作家、打击学术腐败的名人方舟子攻击中国的学者。2005年9月10日,方舟子在新語丝网站对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候选人肖传国的经历、学术成就以及他发明的手术的效果提出质疑和否定。2005年10月,肖传国控告方舟子和一些刊载方舟子文章的媒体“损害名誉权”,方被判赔偿原告肖传国精神损害抚慰金3万元人民币及一些其他费用。之后,肖传国未能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0年8月29日,方舟子在北京住家附近被两人用辣椒水、羊角锤袭击。9月21日,肖传国被捕后对指使他人袭击方玄昌、方舟子供认不讳。
  2、“消息源”分析
  该篇报道“方肖事件”的调查性报道《谁成就了肖传国》刊发之后,在网络上引起轩然波澜,“方肖事件”之中孰对孰错的争论再次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而在这嘈杂的声音之中,报道本身也引起了很多人的讨论与质疑,2010年10月,一篇署名为田松的《一篇缺乏职业精神的报道——评柴会群<谁成就了肖传国>》文章被广泛转载,也得到了众多网友的认同与支持。
  (1)匿名消息源使用。《美国新闻史:大众传播解释史》说,“调查性报道是指利用长时间内积累起来的足够的消息来源和文件,向公众提供对某一事件的强有力的解释。”可见,对于调查性报道而言,明确的、足够的消息来源至关重要。而匿名消息源往往会“成为隐敝着的利益的传声筒,因为记者无法真正全盘了解事实真相……”①
  据统计,本文共引用各方消息源共30处,其中未明确的,即匿名消息源共19处,约占63.3%。且表述含糊,没有对消息提供者进行必要特征描述,可信度低。《华盛顿邮报》编辑主任罗伯特·凯萨曾要求记者应“最大可能注明消息来源的身份,保证匿名消息来源提供的信息至少来自两名消息来源,努力使消息来源的姓名和身份见诸报端。”
  《纽约时报》历史上成就最大的一位总编罗森塔尔在1978 年撰写的备忘录中规定:“匿名消息源的话不能成为直接引语”。主要是基于如下考虑:直接引语意味着文责自负,但消息源却是匿名的,公众不知道这个人是谁,别人或其他媒体也无法向他求证,所以他不可能对自己负责,他的话没有“可信性”;另一方面,总得有人为信息承担责任,这是记者、媒体赋予消息源匿名权的同时不得不践行的义务,用间接引语,就意味着消息源把义务,同时也是风险,让渡给了记者与媒体。据笔者统计,本文多处在匿名消息源处使用了直接引语,没有严格遵守匿名消息源的使用规范。
  (2)“多源核实”问题。“多源核实”是指新闻报道不应依靠单一消息源,而需多个消息源相互证实、相互验证,广泛、深入地还原事实的各个侧面。路透社对此的规范是:“只要可能,应反复核实信息,两个或更多消息来源好于一个消息来源。”②单一消息源所提供的信息不仅数量有限,而且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从而加大了新闻报道的“失实”风险。据此,我们选取几处文章引用“消息源”(或“背景材料”)进行分析。
  第一处原文如下:
  肖传国在美国一所私立医院Beaumont医院开展了他的研究,这成为他日后推广肖氏手术的重要资本。然而,该医院负责这项临床试验的医院泌尿科主任在接受一家美国媒体采访时,却称手术的结果“令人失望”,他无法回答手术带来的风险与收获哪个更大。
  分析:该文发稿时,31位海外医学界人士支持肖传国的公开信可能还没有公布,但是,在美国《科学》网络版上那篇报道肖传国被拘捕的消息之下,已经有博蒙特儿童医院泌尿外科主任Evan Kass的留言,他支持肖传国,称肖是一位天才的外科医生,一位有爱心的外科医生。而本文记者却没有进行仔细检索、多方求证该消息源,只是断章取义地理解Evan Kass对于该手术效果的评价。
  第二处原文如下:
  肖回国之后的一个不凡举动,是将其在美国的试验设备捐给了学校。这一行为当时曾被媒体报道,后来还写入肖的院士申报材料中。不过,有网上匿名者指出,他确实运回一百多万美元的器材,包括两台尿流动力学仪,其中一台是医院付款,另一台坏了,多次修理仍无法使用。
  分析:该报道作者试图以此“背景资料”的陈述来“印证”肖传国的“沽名钓誉”,但进一步思考,我们就会发现,“器材的使用状况如何”是一个简单的可调查问题,作者完全可以向肖所在学校进行求证,而作者却出乎意料的引用一位“网上匿名者”的言论作为“证据”,此举显然有失偏颇,同时,作者偏听偏信,也没有据此进行消息源的多方求证。
  事实的援引应该“诚实、直接和平衡”,但我们看到作者却置此准则于一旁,片面地呈现证据,对于单方消息源放弃推敲求证,也无质疑精神。
  (3)消息源取材“原创性”采访。该文所引用的消息源还呈现一个特点,即由资料、以往新闻报道查找“间接渠道”得到,而非自己“原创性”采访所得,消息源有失严谨性、科学性。例如文中对“消息源”的转述方式,笔者据文章列举如下:
  据《科学新闻》报道,参与这次鉴定会的一位院士接受记者采访时承认,方舟子在受邀接受一家网站的在线访谈时,称……
  该医院负责这项临床实验的医院泌尿科主任在接受一家美国媒体时,却称……
  据当时《新闻晨报》的报道,裘法祖说:
  ……
  毋庸置疑,该报道作者扮演起消息源“搬运工”,而不是脚踏实地深入一线,围绕事件展开踏实采访。调查性报道是一种不同的报道方式,它的一个显著标志就是记者采访的独立性。著名学者罗伯特·格瑞斯强调,在调查性报道中,调查和收集材料必须是记者的原创行为,而不是另一个人或另一组织的调查行为。而依赖其他媒体采访,或转述的消息源的可信度也值得商榷。
  对于调查性报道而言,记者应有怎样的角色设定?调查性媒体以及其记者又该通过怎样的途径达到符合社会期待的角色呢?
  二、解读:“消息源”棱镜中的记者职业意识
  从以上“消息源”四个角度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一个记者形象:远离事件现场,疏于调查取证,缺乏独立与质疑的精神,轻信单方面消息源。这折射的是我国调查性记者的“事实”与“真相”信仰飘摇不定,新闻专业主义的理念仍然没有融入新闻人的血脉,专业主义技法也没有成为日常新闻生产常规。而记者职业意识的完善主要体现在明确角色设定、专业化新闻常规两个方面。
  1、调查性记者角色设定:真相的发掘者
  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调查性报道在美国新闻界趋于成熟和流行,关于五角大楼、中央情报局、卡车司机工会等问题的揭露是这一时期的代表,其中《华盛顿邮报》的鲍勃·伍德沃德和卡尔·伯恩斯坦对水门事件的穷追猛打,在美国新闻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这一时期,现代意义上的调查性报道也成形了,其特点是记者在报社的支持下,进行长期的、大量的、艰苦的调查和采访,用详尽而确凿的资料、采访纪录、准确的数据就某一问题进行全面而透彻地剖析。在这一过程中,记者不偏不倚,用事实说话,保持客观、中立、平衡的态度,而理念的坚守是调查性记者的角色设定的第一步。
  对于调查性记者的角色定位,人们也坚信他们不仅是信息报道者、记录者,而更应是真相的主动追求者。正如美国新闻和政治学者艾泼斯坦在其专著《无中生有的新闻》一书中所认为的:以新闻术语来说,“有闻必录”是个污蔑性名词;相反地,挖掘隐藏真相的“调查式报道”才是记者渴望从事的崇高工作。
  对于调查性报道,按日本学者的说法,“不是依赖当局发表的材料写报道,而是记者亲自进行调查,逼近真相;不像独家新闻那样只依靠到手的单个秘密材料,而是通过彻底的调查采访,揭示事件的整体情况。”从中我们也可以发现调查性记者不应浮于新闻表层,而是一位“真相的发掘者”。显然《谁成就了肖传国》的作者没有完全符合调查性记者的角色期待,但朝之努力、不断靠近便是一种希望。
  2、新闻专业主义操作应成实践常规
  虽然《南方周末》在专业主义技法操作方面有一些不成熟之处,但毋庸置疑,在现实语境下,它是一份有理想、有使命感的报纸,它以“反映社会,服务改革,贴近生活,激浊扬清”为特色;以“关注民生,彰显爱心,维护正义,坚守良知”为己任。同时,《南方周末》的声誉也来自于它对专业主义的坚持,来自于它用专业手法采集信息对真实的无限逼近,对常识的尊重。在专业主义技术方面,《南方周末》也做出了努力。据其记者的零星讲述,我们了解到其内部也就职业行为的各个环节进行了严格的专业规范,其主要概括如下:
  ——有可以不说(写)出的真话,但绝不说(写)假话。
  ——在承诺保证信息来源匿名之前,永远要质问一下信息来源的动机。
  ——观察人时不要被性别、年龄、宗教、种族、地理、性取向、是否残障、外貌或社会地位这些因素影响。
  ——支持公开的意见交流,即使这些意见自己很反感。
  ——只有当公共需要十分迫切时,侵入任何人的私人领域获取信息才是正当的。
  从某种程度上说,调查性报道是新闻报道中最复杂、最艰苦、难度最大的一种报道。在西方新闻界,调查性报道早有一套成熟的专业操作技法,对于消息源、采访等等都做了细致的规定,但在中国新闻实践之中,专业主义的操作还没有上升为专业化层面,相关的努力呈现碎片化的特征。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不断实现细节性、精细化、边缘性的专业技术细则的突围,新闻实践不断向更公正、客观的日常操作方式靠拢,“客观、公正、中立”的理念便会逐渐成为每一位记者所信仰的守则,并且会视之为他们新闻职业生命中的“不可代替物”。■
  
  参考文献
  ①艾泼斯坦:《新闻和真相》,转引自《大众传播的恒久话题》,台湾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4
  ②张宸:《当代西方新闻报道规范:采编标准及案例精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13
  (作者: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
其他文献
【摘要】文学典型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在上个世纪40年代,我国新闻工作者将这一概念引入到新闻领域。新闻典型与文学典型的交相辉映给两大领域带来了繁荣璀璨的景象。尤其是这一文学形态对新闻领域的渗入,使新闻报道从内容和形式上变得更加饱满和风韵。与此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新的课题,如何区分新闻典型与文学典型,使之更好的在各自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新闻典型 文学典型 比较 
【摘要】《羊城地铁报》作为广州唯一一份以地铁为生存环境的纸质媒体,有着比其他传统纸质媒体更根深蒂固的奇观逻辑。本文通过对《羊城地铁报》亚运报道内容的批判式解读,分析其亚运报道中体现出的媒体奇观逻辑,并探究这种奇观逻辑的表现、成因及调整途径。  【关键词】《羊城地铁报》 亚运报道 奇观逻辑    一、体育文化奇观与奇观逻辑    广州作为国际性大都市,其媒体一直以开放、活跃和敢为人先的形象屹立于国内
【摘要】2010年6月,“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公布,湖南卫视品牌价值72.51亿元,品牌价值连续五年大幅提升,成为唯一进入该排行榜的单频道电视媒体。同年,第四届中国网络影响力颁奖盛典公布了2010年度中国最具网络影响力主持人排行榜。“十大主持”中,湖南卫视主持人占据了榜单的前四名。湖南卫视强大的主持团队正是保证其品牌价值的根本。本文详细分析了湖南卫视如何借助“内培外引”、“以老带新”和“
我国媒体公共外交战略应有的特色  “公共外交”是指面向外国公众的一种国际交往,它表达的方式是文化性,而非强迫性;主体不是政府外交部门,更强调非政府组织。而大众媒体在推进公共外交中具有天然优势。  我国媒体公共外交战略应有以下特色:一是注重选题,精心策划,认真准备。二是坚持客观报道,展现大国胸怀。三是采用 “我在现场”的第一人称采编方式,加强冲击力。  相对于针对某一短期冲突性问题而展开的报道,公共
首先,政治价值是党报价值最根本的体现。其中党性是党报政治价值的灵魂,权威性是党报政治价值的集中体现。  其次,社会价值是党报社会性、文化性的展现。其中引导舆论是党报社会价值的内在要求。党报对舆论的引导可以通过典型人物宣传来进行,同时引导也包括对人类基本价值的维护。关注民生则是党报社会价值的重要体现,但党报关注民生,应从党和政府的角度,站在党的立场和视野上去观察民生,应比都市报的民生新闻站位更高,将
十几天前,安徽日报高级编辑程嘉楷托人带来厚厚一沓书稿。嘉楷同志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记者、编辑,是安徽新闻战线一位十分活跃且卓有影响的老同志、高级编辑,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他从事新闻工作半个多世纪,如今已逾古稀之年。我一向是敬重嘉楷同志,他邀我为序,实际上是给我一个向老一辈新闻工作者学习的机会。信赖可贵,却之不恭,只能是恭敬不如从命了。  通读全书,眼睛一亮,为之感动。  嘉楷同志是新闻工作的多面手
【摘要】自奥巴马利用“微博客Twitter”为自己拉票成功后,作为Web2.0时代的一种全新形式,“微博客”一时名声大噪,各种微博客在国内纷纷涌现,“新浪微博”一跃成为国内目前最大的微博客,但在营销价值的挖掘上还是存在不少问题。本文旨在以国内目前最大的微博客——新浪微博为例,从微博客价值发掘面临困境方向做一些探讨,并寻求可行的解决之道。  【关键词】微博客 营销价值 新浪微博    微博客(mic
【摘要】本文通过结合我国的国家性质以及新闻体制,进而对英国BBC的公共广播电视体制与传统意义上的国营广播电视体制的各个方面的差异进行比较研究,阐述了未来面对新媒体不断涌现的形式下,我国的广播电视体制如何可持续的发展以及可能出现的新的转型。  【关键词】执照费 收视费 社会责任意识    纵观各国广播电视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由于各国的国情以及广播电视的发展进程的种种差异带来了世界各国的广播电视体制的
【摘要】近年来,日益突出的非传统安全问题对我国和全球的发展产生了极为重大影响,加强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成为各国保持和平稳定发展环境的首要选择。本文基于我国在非传统安全领域加强国际合作的时代背景,针对我军在塑造自身形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别探讨媒体、记者、新闻报道组织者各自的职责,为我军塑造自身良好国际形象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非传统安全 国际合作 国际形象  近年来,日益突出的非传统安全问题
【摘要】本研究选取央企的垄断与反垄断议题为样本,分析了三大财经报纸——《中国经营报》、《经济观察报》和《21世纪经济报道》2008-2010年间对央企公共议题的报道框架,进而讨论影响框架形成的各种因素。  【关键词】公共议题 央企垄断议题 新闻框架    2010年8月,《中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新闻报道和公文稿件慎用词汇表》在网上广为流传,其中,“垄断”、“暴利”、“高薪”等词汇被要求禁止使用,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