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字当头醉生“借贷梦”

来源 :金融理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asda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月,出逃 2个多月的张福林、叶挺英夫妇在越南被抓的消息一时间成了温州乃至整个“高利贷王国”的爆炸新闻。在人们感慨唏嘘之时,又不禁回想起几年前更加惨烈的温州立人集团数十亿民间借贷崩盘的事件。曾经被倍受追捧的温州立人教育集团有限公司,从一个民间学校一步步发展为大型集团,之所以成为典例是由于其成长之路中从未向银行贷款,而是依靠了成千人数轮借贷、还息。历经 13年,由一所民办高中演变成为一家资产百亿的公司。这也正是温州最为本土、典型的民企成长模式。然而几年后 22亿的民间借贷资金链断裂,曾经传奇的帝国也瞬间瓦解。
  民间借贷的发展岂止是在最近几年,其势力掌控的地盘又岂止仅仅在温州。战国时期,放款取息已是一种常见的经济现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间借贷随着经济的发展愈发兴旺。中国是典型而传统的“乡土社会”,在传统文化中“家族血缘”意识一直占据重要位置,与其去不熟悉的银行借钱,倒不如从亲戚朋友那拿钱更方便可靠。根深蒂固的历史原因为民间借贷的产生和发展推波助澜。但时至今日,显然还有更多因素在推动着民间借贷的步伐。
  高收益的诱惑
  在紧缩货币政策、加息周期、经济增强又没有明显放缓的情况下,和银行一样做“钱生钱”的生意无疑会吸引企业与个人。它的高利息也无疑会吸引个人投资者以及众多企业主将资金从银行、跌跌不休的股市以及风声鹤唳的楼市中搬出来投入到“放贷”的链条中。同时由于不少银行挤压小企业客户额度保证优质大客户,也迫使很多小企业业主不得不转向民间借贷。
  目前,我国金融市场的现状又是县以下缺少证券投资,国债也很难买到,并且近年来国家多次降低存、贷款利率,存款利息较低,因而对资金持有者缺乏吸引力。但相比来看,民间借贷则可以获得比金融机构存款更高的收益。将钱存入银行利息太少,投资股票风险太大,投资房地产时间太长,这样看来,放高利贷显然能速度快、风险低地获取高额利润。
  正规金融机构在金融市场中一直占据着垄断地位,如《银行管理暂行条例》规定,“个人不得设立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不得经营金融业务;非金融机构也不得经营金融业务”。即便如此,在资金需求度高与贷款难的双方矛盾下,民间借贷自然就成了人人皆知的“秘密”,担负起了雪中送炭的“超人”。尽管诸多因素促使民间借贷经久不衰,但是在不断发生的资金链条断裂的事件中,我们还是看到了高利贷这个圈套所暗藏的危机。民间借贷往往容易被骗子利用,经济纠纷的大多数都与民间借贷有关,非法集资、经济诈骗、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常戴着民间借贷的面具出现,最后则总以因贪图高额利息而致血本无归的结局收场。
  贷款方向不均衡
  导致民间借贷发达的最直接原因莫过于在直接融资道路上的一片荆棘。民间借贷总能在人们急需用钱之际一解燃眉之急。本应承担起雪中送炭角色的银行等机构贷款,却因程序复杂等诸多原因拒人门外。
  无论一个国家还是一个地区或者一个行业,要发展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然而现实中资金的利用率并不高,呆、坏账所占比例较大。一些企业拿着不少的贷款却没有充分利用,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农村经济的发展却只能依赖有限的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难以满足资金需求。
  硅谷银行董事长魏高思曾说,“为新型企业提供贷款服务的障碍一部分来源于商业银行,一部分来自于资本市场。中国目前在贷款方面的很多管理机制都是倾向于国有企业和房地产企业,商业银行也不愿承担创新型企业早期融资的风险。”而对于乡镇农村而言,想要贷款创业,更是难上加难。
  尽管新银行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老银行又紧握时代脉搏不断改革。但所提供的金融服务始终在城市中的优质客户。作为唯一向农村发放贷款的农业银行,却由于门槛高,农民贷款难而收效甚微。就连农村信用社,贷款的 90%左右也集中在乡镇企业。农民对经济的渴望并不比城市人少,而强烈的贷款需求与无处借贷之间形成的冲突,必然促使民间借贷发展旺盛。严重的资金不平衡导致了民间借贷的快速膨胀。
  程序杂门槛高
  近年来县域金融机构存贷差在不断增大,贷款负增长的现象时有发生,致使本应在市场中大显身手的不少资金却在银行中沉淀下来。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体制改革,信贷权限上收,对中小企业、个体户发放贷款慎之又慎。为了规避金融风险,金融机构大都严格贷款发放,使许多人难以取得充足、及时的贷款。
  八零后小李作为新一代农民工,在经历了两年的北漂打工后,还是决定回老家。像他这样在外闯后终于要回老家求安定生活的年轻农民工不在少数。而不同的是小李是要创业。准备在老家包下一片地种果树,但由于资金问题,他首选向银行贷款。首先需要向所在地的劳动保障工作机构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交相关资料和证件,然后由该机构负责人对小李的资格条件、诚信情况、经营场所项目、市场前景、个人创业能力等进行多方面调查。初审合格则出具推荐意见上报担保机构。如此繁杂的程序,仅听来就已经让人望而却步。
  银行本应在急需资金的客户与市场间充当桥梁,然而现在却成了一堵墙,由于复杂的贷款程序以及高要求的打款门槛,致使墙外的客户碰不到墙里大量闲置的资金。金融机构贷款手续复杂,一笔贷款需要经过调查、担保(抵押、质押)、审批等多个环节。此外,作为小企业、个体户、农户,其资信程度必然不高,没有足够的财产作抵押,又缺少有实力的担保人,所以很难达到银行的贷款条件。长此以往,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户等向银行贷款的积极性必然受到抑制。不满足银行贷款要求但又急需贷款的个人(主要是农户)、私营企业、集体企业难道就此止步不再发展?
  2003年以来,国家扩大了贷款利率浮动幅度,银行贷款利率与民间借贷利率的差距缩小,不少农民和个体工商户更倾向于民间借贷。并且民间借贷手续简便、操作灵活、方便快捷适合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户之间的资金调剂。因而民间借贷无疑成了最佳的贷款方式。
其他文献
随着原形毕露,以及各种意识的健全,高利贷的霸权主义时代或将结束。而从以上部分却不难看出,其造成的影响是不可磨灭的,是深刻的。所以,不论是对于放贷者,借贷者,还是担保机构,抑或银行信贷人士等,都要有防范风险的意识。客体抑或主体,都要掌握控制自身利益的主动权,哪怕是星星之火,也要充分利用之照亮黑洞,远离深不见底的漩涡。要想独善其身,避免落入高利帝国圈套,46解铃还须系铃人。  切忌非理性借贷  在这个
期刊
“物价这么高,利率却很低,如今把钱存在银行等于变相贬值,而把一部分钱拿出来投资,提高资金收益率,才是正道”,这是目前大多数人的心态。  的确在这种形势下,民众对资产增值保值的愿望,促使其将储蓄转向收益率更高的投资领域。许多住户存款开始流向银行理财产品、民间借贷以及楼市等热门领域。于是轰轰烈烈的“借贷大片”开始频繁  40上演,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是银行还是担保公司,都在尽情地享受着其中的狂欢。  
期刊
苦难而坚强的四川5年内连遭两次地震重创,震区房屋毁损严重。谁都知道地震是不可抗力因素,那么作为震区房子倒塌购房人是否还需要继续还房贷呢?成为近日媒体和网友热议的话题。  针对倒房还贷问题,主要有主债和免债两种观点,还有网友发出了向房地产开发商索要赔偿金后再支付房贷的第三种声音。  主债方认为: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即使房子没了,只要签约人还活着,则根据《合同法》  等法律规定和借款人与贷款银行签订的房
期刊
全美母婴服务管理协会日前发布产业发展白皮书称,去年,近一万名中国孕妇赴美产子。其中,广东籍孕妇占比14.96%;北京、山东、上海以及江苏紧随其后。  赴美产子三种情形:  ?希望孩子取得美国国籍,继而全家曲线移民。这种家庭白领居多,夫妻一方有在外企工作的经历。  ?规避国内计划生育监管的风险,希望去国外生二胎或多胎。  ?富豪阶层,在美国包下半山豪宅待产,只为孩子从小享受西方教育。  美国“出生公
期刊
复合型养老从社区开始  住到养老社区去,是刘阿姨最近才有的想法,之前,在她的旧观念里对养老社区有一种天然的排斥:“那是不能动了才去的地方,能不去我是不会去的。”  令她观念发生转变的是今年夏天的一次意外,刘阿姨在下楼时不慎摔伤,造成踝关节骨折。其实65岁的刘阿姨和老伴的身体一直都很好,老两口一直住在小区里,邻居都多是同事,经常走动和互相照顾。因此,两个在国外的子女也都很放心,所以刘阿姨从来没有去养
期刊
近日央行公布最新货币数据,截止到今年3月份末中国广义货币量(M2)余额已高达103.61万亿元,同比增长15.7%。回望过去12年中国M2的增长过程,不免让人倒吸凉气。2000年M2仅为13万亿元,到2008年还没有到50万亿,但2012年已飙升至97.4万亿,如今已突破百万亿元。通胀已是老生常谈的话题,笔者今天更想讨论的是货币超发后的连锁反应。  第一个连锁反应是资产价格将进一步飙涨。在一个货币
期刊
“现在最热门的投资是什么?”“黄金、白银、艺术品?”“错!是‘钱生钱’! ”在银根紧缩的大背景下,股市有风险,楼市有“路障”,高利贷貌似成了当下最赚钱的行业之一。有钱人越来越富,没钱人越来越穷,差距越来越大源于富人有资本生钱,穷人只能站在富人的肩膀上坐吃山空,甚至被有些有心计的富人拖着鼻子走,被忽悠了还为别人数钱。  在东南沿海一带,由于公务员贷款较容易,不少人便以各种名义从银行以月息8厘(千分之
期刊
黄金与大宗商品价格大跌是产能过剩、经济紧缩的标志。  全球市场的焦点转移,投资者大篇幅探讨,中国在产能过剩之下的转型是否意味着大宗商品黄金时代的结束,金砖四国是否已经是昨日黄花?债务大国欧日自顾不暇,美国的经济数据时好时坏,没有出现明确的上升周期。  NYMEX原油如断头铡刀一样下跌,4月1号开始从每桶开盘价97.23美元下跌到4月5日收盘价93.05美元,从4月11号开始第二轮暴跌,从开盘价94
期刊
投资,尤其是房地产投资和股票投资,在全球各国千千万万家庭都是大事。但在国内,房价和股价的波动,特别牵动家庭理财紧张的神经。  如果看一下对居民家庭投资资产配置,就不难了解个中原因。中国居民的大部分资产集中在少数几处房产上,金融资产更是集中在少数几只股票。  这种投资手法,让人不禁想起鼎鼎大名的巴菲特。他老人家的投资理念就是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然后枕戈待旦终年无休地看住自己的篮子。  然
期刊
忘掉希腊,忘掉意大利,忘掉“占领华尔街”运动吧。眼下真正的坏消息是什么?中国,当前这一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已开始走火入魔 。想想2005年以来的美国、爱尔兰和半个西方世界。想想1990年之后的日本。想想……好吧,历史上的每一次楼市泡沫。  10年前,上海房价约为普通家庭收入的6倍,而如今已经高达13倍。深圳的比例从5倍上升到了14倍。这些数据都荒唐得离谱。这是真正的狂热。他们从未见过楼市崩溃。他们以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