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多媒体 优化阅读教学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lwny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信息技术集音、形、色、文于一体,运用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系统,充分展示教学手段的多样化。但是,如果多媒体辅助教学运用不当,会给教学起到“画蛇添足”的反作用。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正确使用多媒体,使之为阅读教学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一、忌“画蛇添足”,偏离阅读教学的本质
  多媒体技术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其作用毋庸置疑,然而世上没有一种新生事物能够完美无缺,用多媒体辅助阅读教学也不例外。现在,许多教师在实际应用时存在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有时多媒体辅助阅读教学只是“画蛇添足”。
  1.喧宾夺主,偏离文本。现在,课堂上有的教师为了追求形式上的“眼花缭乱”和“热闹”而过分滥用、乱用多媒体,过分地夸大了多媒体的作用,不但没有给课堂教学带来优化,反而适得其反,喧宾夺主。
  例如,一位教师在执教《小鹰学飞》时,利用多媒体课件设计了一段小鹰跟老鹰学飞的动画。课件把小鹰学飞的整个过程都展示了出来,画面设计很生动,很让人喜欢。为了用上这课件,教师对教案重新做了调整。结果,一堂课的思路被课件牵着鼻子走,由于脱离了文本,人物的对话没有好好体会与模仿,对小鹰的三次心理变化没有细细揣摩,这样的课堂势必是失败的。其实,很多课件设计得越来越漂亮,这在视觉上的确给人带来美的享受,但教师在使用的时候,往往会迷失方向,忘记了多媒体在课堂上只是起到辅助作用,只是教学的一种手段而已,一旦把它提高到主导地位,就只能像我当初那样被它牵着鼻子走了。
  2.夸大作用,偏离重点。有的教师一味地依赖多媒体,一节课学生就看老师在讲台上摆弄多媒体课件,忙着操作键盘和鼠标,既不深入讲解,也没重点的板书,这样也是不可取的。
  例如,有位教师在执教《槐乡五月》时,一会儿让学生欣赏槐花开时的照片,一会儿让学生看看槐花饭是怎么做的录像,一会儿让学生欣赏介绍槐花的美文,一会儿来点音乐让学生一边听教师读文,一边想象槐花的香味,从而造成“只见机器不见人,只见画面不见文”的情况,让人看得眼花缭乱,学生眼睛始终盯着屏幕,偏离了教学的重点。《槐乡五月》一文,最根本的问题是抓住文本理解、欣赏槐花的美和香,来欣赏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与传神。多媒体展示槐花开花的情景很有必要,合理运用多媒体的前提是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优化课堂教学设计,这样才能抓住教学最核心的东西,抓住教学重点。
  3.流于形式,偏离对话。多媒体作为教学辅助手段,它应该为促进教学而运用,不该用时坚决不用,当用时则用,绝不能流于形式。如果流于形式,就会导致学生的学习偏离与课文的对话。
  例如,《台湾的蝴蝶谷》第二自然段描写了蝴蝶怎么一路跋涉来到蝴蝶谷的情景。这段文字的精彩之处在于作者用词的准确。文中的“飞过、穿过、越过、赶到”这一系列的动作是与后面的“花丛、小溪、树林、山谷”这些对象是相搭配的。有一位教师在执教《台湾的蝴蝶谷》的第二自然段时,用多媒体展示了蝴蝶飞过“花丛、小溪、树林、山谷”的情景。整个课件是很漂亮,但在利用时,却只引导学生看图,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体会到文中作者用词的精当。其实,“蝴蝶飞过不同地方的面画”根本就没有使用的必要,这种流于形式的镜头完全可以让学生通过朗读想象来达到目的,用了多媒体反而使学生的学习偏离了与课文的对话。
  
  二、要“画龙点睛”,拓展阅读教学的空间
  小学生虽天性烂漫、想象丰富,但是缺少生活沉淀和知识积累,对文本的深层感悟有一定障碍。同时,他们的注意力不能持久,易随周围事物的变化而将注意点转移。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应用应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规律及语文学科的教学特点、文本性质,画龙点睛;应随着学生阅读的深入,适时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拓展阅读教学的空间。
  1.拓展资源,超越文本。多媒体辅助教学有着很强的灵活性和集成性,它为语文学习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扩大了学生学习的外延。课文,不仅是阅读的例子,也是习作的例子。
  例如,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由于鲁迅先生的生活年代与学生的生活年代距离较远,我在课前就让学生上网搜集好有关鲁迅先生的故事和图片资料,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为学生理解课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学习课文时引导学生抓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反复揣摩,体会鲁迅“博爱”的胸怀,在学生心中树立起鲁迅先生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伟大形象,同时又很好地掌握了描写人物的方法。然后以《我的××》为题,让学生进行创作。
  2.获取信息,开阔视野。运用多媒体能为阅读教学提供翔实的背景资料,将阅读文本还原到当时具体的情景中,帮助学生较为深入而准确地理解阅读对象。
  例如,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时,我首先用电脑播放片段:西沙群岛的海水在阳光的照射下,海面上波光粼粼,好像漂亮的钻石闪闪发光。在清澈的海水中,高耸的山崖和幽静的峡谷相互辉映,各式各样的鱼儿在自由自在地嬉戏,海参缓缓地蠕动,大龙虾悠闲地散步。多媒体的声画同步、视听结合、动静结合,瞬间便使学生的情绪受到感染,情感产生共鸣,既能帮助学生深切理解课文描述的内容,又能丰富小学生关于海洋的知识。
  3.启迪思维,豁然开朗。小学生思维以感性认识为基础,没有外界媒体的刺激、启迪,他们在思考问题时经常出现思维障碍,有时还会出现思维不完整现象。这时使用电教媒体的刺激、引导,就会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收到豁然开朗的效果。
  例如,在教《詹天佑》时,就“应通过实验让学生明白开凿隧道、火车是怎样才能爬上这样的陡坡的”,我通过课件来进行演示,学生直观地感觉当时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创新的过程,能激发其创新的兴趣,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使思维得到很好的锻炼。
  4.有机融合,引导创新。使用多媒体进行阅读教学,由于学习信息来源的多样性与丰富性,可以促使不同领域的信息融合、互补和泛化,从而触发创新思维的火花,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例如,教学《火烧云》一课,我根据学生一般都没有真正见过火烧云这一实际,课上注重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精心创设教学情景。先通过动画演示课文中描写的几种不同形、色的火烧云,用逼真的动画效果使学生真切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美丽和作者观察的仔细、描绘的细腻。后来又出示大量的火烧云图片,让学生欣赏、观察,模仿课文说话。这堂课,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学习效果是传统的阅读课所望尘莫及的。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方面的能力,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呈现出一种探究、发现、自主的态势。
  (责编侯艳星)
其他文献
美国教育家科勒涅斯说:“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真可谓生活处处皆语文。因而,语文教学要以课堂教学为基础,辐射开去,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使教学充满生气,使语文学习多趣而有效。  一、每周让学生默写一首古诗  去年高年级的学生都拿到了一本《古诗文诵读》的书,我又刚好教六年级,因此我要求学生坚持每天背诵上面的古诗,并且每周让他们默写一首。这些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而学生需要古文学的熏陶,从
在小学语言教学中,朗读训练是一种最重要最经常的训练。朗读,是将无声的书面语言转换为有声语言的过程,是一种眼、口、耳、脑协同作用的创造性阅读活动。朗读形成的信号刺激强度,可以有效地把书面语言系统“内化”在大脑之中,从而把语言学习过程变成语言习得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的朗读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其语言能力。如何通过加强朗读训练,切实有效地优化语言教学,是一个需要在理论上、实践上着力研究、探索的重要
介绍了狂犬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特征,提出了相应的预防与控制措施,供参考。
在教学中如何才能更好地训练学生的语感呢?下面,结合自己近年来的教学实践,谈几点做法。    一、范读引路,增强语言的敏感  教师的范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能把课文所表现出的爱憎感情直接传递给学生,使他们在听读中受到强烈的熏陶,从而进入课文意境,感受语言的感染力。范读出于教师的口,入于学生的耳,了然于学生的心,能增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性,进而仔细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和感情基调。
对一例羊泰勒虫病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实验室诊断及治疗情况进行了介绍,供养殖户参考。
介绍了一例山羊肝片吸虫病的发病、临床症状、实验室诊断及如何治疗和预防。
“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新课标对每个年级阅读教学的明确要求。那么怎样才能让孩子们进行有滋有味地感情朗读呢?回味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觉得可以——    一、引导丈量一份情感  教学实践中,我很少要求孩子们“你再读一次”或“谁来帮他读读”,也不故作柔情地要求“你应该这样这样读”,而是竭力引导孩子们自己去探究、丈量、品味、感受。对《但愿人长久》第五自然段的朗读,我采用了这样的教学过程: 
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不难看到这样的情景:  镜头一  教师说:“明天我们到愚池公园去游玩,欣赏那里的景色。”学生们先是面露喜色,随即唉声叹气,明天的作业准是写话……  镜头二  教师出示一幅图:图上画了什么?学生举手回答。教师又问:图上的小朋友在怎样看书?学生答:“小朋友在认真地看书……教师说:小朋友两眼紧盯着书本,专心致志地看书。小朋友们,你看老师说得具体多了,还用上了成语。  镜头三  教师评点
本研究通过对13位《王者荣耀》新生代农民工玩家的深度访谈,考察这一群体的游戏史与网络行为特点,发现新生代农民工通过网络游戏获得了逃避现实、人际交往和虚拟阶层上升的情
作文教学中说和写密不可分,先说后写是一个整理思绪、疏通思路的过程,是内部语言转化为书面语言的桥梁和纽带。心理学实验和教学实践都证明,只有把话说清楚,才能把语言写得清楚、顺畅。因此,提高小学生的作文能力,要注意说的训练,以说带写,促进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  一、说作文为写作文铺垫  叶圣陶先生指出,在语言文字训练中,“听、说、读、写”四个字中间,“说”字最基本,“说”的功夫差不多了,“听、读、写”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