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网络世界相比现实世界更加自由,而第一人称“我”在网络上的使用,表现得更是五花八门,各有特色。本文主要从方言音的转化、他人称呼意义的扩大、古为今用、外语中用等方面,分别举例分析了第一人称“我”在网络中的流行用语所表现出的内容。
关键词:第一人称 我 网络 流行语
网络的发展,不但加快了信息和知识传播的速度,而且也增加了语言的丰富性和多样性。网络用语的存在,不但使一些不常上网的人看不懂那些特殊的含义,而且也让使用这些网络用语的人玩得不亦乐乎。例如,一个简单的第一人称的词汇,在网络上,都衍生出许多不同的表达内容和表达方式。这些表达方式,相对于第一人称的传统表达而言,都更为幽默和风趣,有着使用者的情绪和个性的特征。
一、传统表达第一人称的词汇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表达第一人称的词汇也是非常丰富的。传统的中国,是一个讲究礼节的国家,并且等级制度比较森严。不同阶层和身份的人,在着装和使用器皿上有着区别,在语言方面,第一人称的使用也有着区别和不同。但是上至皇帝、高官贵族,下至黎民百姓贩夫走卒,其自称的词汇往往都带有自谦的语气。如秦始皇之前的君主或者封王一般自称“寡人”,意思是寡德之人,孤单的人。而“孤王”更是孤独的“王”。古代的女子,尤其是后宫的女子,则自称为“妾、妾身、贱妾”等。古代的书生虽然胸怀大志,却依然自谦为小生、愚兄、小弟、晚生、不才。而其他如奴家、小女子、奴婢、老夫、下官、末将、贫僧等,都是属于自谦的词汇。这种在自我称呼上的谦虚表达,与中国文化是分不开的,讲究谦逊和中庸的中国文化,在自第一人称的使用上就可见一斑。当然,武侠电影中的自称“本大爷”的纨绔子弟也是有的,豪气的孙二娘大喝一声“老娘如何如何”也是可以见到的,但是在作为第一人称的使用上,他们算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另类奇葩。
二、第一人称的网络用语
虽然现代的中国仍然是一个讲究“面子”和“礼数”的国家,但是,在网络时代,赋予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的中国人,却更为自由和随心所欲。那种深受阶级区别的自我称呼,被拂去了历史的神秘面纱,变得更为随性和幽默。这种第一人称的方式,对于网络时代而言,更为轻松自在,也更为快捷。
(一)一般普通话中的“我”
这种自我称呼是比较常见的,也是比较中规中矩的。这种称呼无论是在网络中,还是生活中,依然是最为常见的第一人称词汇。
(二)方言音的转化
网络时代,迅速发展的网络信息将不同地域的人汇集在一起,可以交流沟通,也可以学习和感受到其他地域的文化和特征。所以,一些具有地域性的好玩的方言音,也被广泛地应用起来,那些以往似乎很“土”的方言,在网络时代的应用,却有了一股“潮流”的味道。
“俺”:这个词是山东、河南等地的方言词,在很长一段时期,说话称“俺”是一种土气的象征。但是,网络时代的发展却给这个词汇一个幽默和撒娇般的味道。如在网络bbs的帖子或者聊天中,经常会有人冒出诸如:“俺这个月钱花光了。”“俺男友送给俺一个新手机当礼物。”等等,诸如此类的句子可谓是层出不穷。在网络中用“俺”做第一人称的人,已经不再是方言词了,而是有着新的含义和新的情绪,如那位说钱花光了的人,用“我”则表现得中庸和缺乏感情色彩,而一个“俺”字,一个委屈和郁闷想要人安慰的形象仿佛浮现在人们的面前。而另外一句,一个“俺”字,却塑造了一个掩饰不住得意幸福和沾沾自喜的小女孩形象。
偶:另外写法,藕、欧……。“偶”这个词来自台湾口语,台湾有名的话题女王许纯美就常把这个“偶”挂在嘴边。在台湾,嘲笑台客,常拿这个字开头的。引伸出一个新的组合词语“偶们”,同理,是“我们”的意思。而随着台湾文化的流行,以及在网络上打字用拼音输入法的习惯性错误,造成了“偶”这个词逐渐变成第一人称词而不断地流行。但是近几年来,这个词作为第一人称词,已经流行不再,没有了当初那种铺天盖地般的歧视。但是,在一些bbs中,这个词汇一般与其他网络流行词汇相互结合使用出现,如“偶稀饭”(我喜欢)等,单纯地将之作为第一人称造句的情况,由于其广泛使用丧失个性化而有被抛弃的趋势。
其他方言自称,如上海话“阿拉”等,在网络中也偶有运用。
(三)称呼他人的词汇意义的扩大
“哥”、“姐”:在标准的汉语中,哥哥和姐姐都是对自己年纪稍大的同辈人的称呼,但是在网络时代中,它们逐渐兼具了第一人称的色彩。2009年3月,猫扑大杂烩的一句“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迅速爆红网络。这个由恶搞引起的帖子,访问量和回帖数激增,大量PS和恶搞的图片蜂拥而至,许多猫扑高管也参与了其中的恶搞活动。接下来的几个月内就已在网络上广为流传,为许多人所知。而类似的“造句”也层不出穷。在这种句子的第一人称词汇中,“哥”可以理解成“我”,反映了一种自我欣赏、自我陶醉的心态,也可以纯粹用来调侃,也有许多论坛中的网友在一些恶搞的图片中加上这句话。这句话的衍生版还有“不要恶搞姐,姐会让你吐血”、“不要牵挂妹,妹只是两行泪”等。在网络流行文化中,这类词汇的词义不断扩大,变成了具有自我含义的网络流行语。其他诸如:“哥要出去吃个卷粉。”“姐准备去跑步。”“哥有同学回来,哥要出去接见一下。”
(四)古为今用的词汇
在古代的一些自称词汇中,很多词汇都是有着身份上的限制的,有些词汇是不可以超越身份的,否则就为“大逆不道”,但是在网络时代中,具有叛逆精神的人将一些古代的词汇用得风生水起。
“朕”、“哀家”:在古代的中国,“朕”这些词汇是皇帝的自称。哀家,是古时候的戏曲里,死了丈夫的皇后自称。只有在丈夫去世以后,皇后或太后才可以“哀家”自称。其含义是自称可怜之人,无夫之哀。“朕”一词是秦始皇之后皇帝的自称,一般人是绝对不可以自称的。但是,“朕”这个词在网络文化中,却被有意无意地使用着,表达一种骄傲和自豪的成分。如“朕用膳了”,这个在网络中出现,并不仅仅是对于古装戏台词的背诵,而是很可能表示,说这句话的某位男士“要去吃泡面了”。此外,“哀家”一词随着古装戏的流行,开始被错误和泛滥地使用。但是,这种错误的使用,却使现代人感受到了“哀家”一词带有颐指气使,以及满足自我骄傲心理的成分,所以,在网络中,这个词汇也逐渐被一些人所使用,使用者多为女性。
(五)外语中用
I:英语“我”的称呼。中国正走向世界,世界也在走向中国,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也带来了语言上的彼此交融,但是,在中国的语言环境中,大面积地使用英语还是受到自身语言技巧的限制。但是,使用一些最基本的,大家都看得懂听得懂的语言,却也表示着一种特殊的含义。如“I服了U”(我服你了)。在使用这类自我称呼的时候,一般并非发自内心,但是,利用外语替换掉中文中的“我”,却更有一种无奈和调侃的成分。
第一人称“我”从古到今的发展,摆脱了阶层的限制,在网络的自由和网民的创造性精神之下,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着。一般情况下,网络流行用语的使用即使爆红网络,但是多数也是在一定的范围和时间内存在和发展。而追求新潮和时尚的网友们,是不会满足某一个词汇长久地使用下去的。
参考文献
[1] 殷朝美 网络流行语对现代汉语词汇的影响[J]. 语文学刊, 2010,18
[2] 张家瑞 高蓓蓓 网络流行语的秘密:模因[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0,02
关键词:第一人称 我 网络 流行语
网络的发展,不但加快了信息和知识传播的速度,而且也增加了语言的丰富性和多样性。网络用语的存在,不但使一些不常上网的人看不懂那些特殊的含义,而且也让使用这些网络用语的人玩得不亦乐乎。例如,一个简单的第一人称的词汇,在网络上,都衍生出许多不同的表达内容和表达方式。这些表达方式,相对于第一人称的传统表达而言,都更为幽默和风趣,有着使用者的情绪和个性的特征。
一、传统表达第一人称的词汇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表达第一人称的词汇也是非常丰富的。传统的中国,是一个讲究礼节的国家,并且等级制度比较森严。不同阶层和身份的人,在着装和使用器皿上有着区别,在语言方面,第一人称的使用也有着区别和不同。但是上至皇帝、高官贵族,下至黎民百姓贩夫走卒,其自称的词汇往往都带有自谦的语气。如秦始皇之前的君主或者封王一般自称“寡人”,意思是寡德之人,孤单的人。而“孤王”更是孤独的“王”。古代的女子,尤其是后宫的女子,则自称为“妾、妾身、贱妾”等。古代的书生虽然胸怀大志,却依然自谦为小生、愚兄、小弟、晚生、不才。而其他如奴家、小女子、奴婢、老夫、下官、末将、贫僧等,都是属于自谦的词汇。这种在自我称呼上的谦虚表达,与中国文化是分不开的,讲究谦逊和中庸的中国文化,在自第一人称的使用上就可见一斑。当然,武侠电影中的自称“本大爷”的纨绔子弟也是有的,豪气的孙二娘大喝一声“老娘如何如何”也是可以见到的,但是在作为第一人称的使用上,他们算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另类奇葩。
二、第一人称的网络用语
虽然现代的中国仍然是一个讲究“面子”和“礼数”的国家,但是,在网络时代,赋予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的中国人,却更为自由和随心所欲。那种深受阶级区别的自我称呼,被拂去了历史的神秘面纱,变得更为随性和幽默。这种第一人称的方式,对于网络时代而言,更为轻松自在,也更为快捷。
(一)一般普通话中的“我”
这种自我称呼是比较常见的,也是比较中规中矩的。这种称呼无论是在网络中,还是生活中,依然是最为常见的第一人称词汇。
(二)方言音的转化
网络时代,迅速发展的网络信息将不同地域的人汇集在一起,可以交流沟通,也可以学习和感受到其他地域的文化和特征。所以,一些具有地域性的好玩的方言音,也被广泛地应用起来,那些以往似乎很“土”的方言,在网络时代的应用,却有了一股“潮流”的味道。
“俺”:这个词是山东、河南等地的方言词,在很长一段时期,说话称“俺”是一种土气的象征。但是,网络时代的发展却给这个词汇一个幽默和撒娇般的味道。如在网络bbs的帖子或者聊天中,经常会有人冒出诸如:“俺这个月钱花光了。”“俺男友送给俺一个新手机当礼物。”等等,诸如此类的句子可谓是层出不穷。在网络中用“俺”做第一人称的人,已经不再是方言词了,而是有着新的含义和新的情绪,如那位说钱花光了的人,用“我”则表现得中庸和缺乏感情色彩,而一个“俺”字,一个委屈和郁闷想要人安慰的形象仿佛浮现在人们的面前。而另外一句,一个“俺”字,却塑造了一个掩饰不住得意幸福和沾沾自喜的小女孩形象。
偶:另外写法,藕、欧……。“偶”这个词来自台湾口语,台湾有名的话题女王许纯美就常把这个“偶”挂在嘴边。在台湾,嘲笑台客,常拿这个字开头的。引伸出一个新的组合词语“偶们”,同理,是“我们”的意思。而随着台湾文化的流行,以及在网络上打字用拼音输入法的习惯性错误,造成了“偶”这个词逐渐变成第一人称词而不断地流行。但是近几年来,这个词作为第一人称词,已经流行不再,没有了当初那种铺天盖地般的歧视。但是,在一些bbs中,这个词汇一般与其他网络流行词汇相互结合使用出现,如“偶稀饭”(我喜欢)等,单纯地将之作为第一人称造句的情况,由于其广泛使用丧失个性化而有被抛弃的趋势。
其他方言自称,如上海话“阿拉”等,在网络中也偶有运用。
(三)称呼他人的词汇意义的扩大
“哥”、“姐”:在标准的汉语中,哥哥和姐姐都是对自己年纪稍大的同辈人的称呼,但是在网络时代中,它们逐渐兼具了第一人称的色彩。2009年3月,猫扑大杂烩的一句“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迅速爆红网络。这个由恶搞引起的帖子,访问量和回帖数激增,大量PS和恶搞的图片蜂拥而至,许多猫扑高管也参与了其中的恶搞活动。接下来的几个月内就已在网络上广为流传,为许多人所知。而类似的“造句”也层不出穷。在这种句子的第一人称词汇中,“哥”可以理解成“我”,反映了一种自我欣赏、自我陶醉的心态,也可以纯粹用来调侃,也有许多论坛中的网友在一些恶搞的图片中加上这句话。这句话的衍生版还有“不要恶搞姐,姐会让你吐血”、“不要牵挂妹,妹只是两行泪”等。在网络流行文化中,这类词汇的词义不断扩大,变成了具有自我含义的网络流行语。其他诸如:“哥要出去吃个卷粉。”“姐准备去跑步。”“哥有同学回来,哥要出去接见一下。”
(四)古为今用的词汇
在古代的一些自称词汇中,很多词汇都是有着身份上的限制的,有些词汇是不可以超越身份的,否则就为“大逆不道”,但是在网络时代中,具有叛逆精神的人将一些古代的词汇用得风生水起。
“朕”、“哀家”:在古代的中国,“朕”这些词汇是皇帝的自称。哀家,是古时候的戏曲里,死了丈夫的皇后自称。只有在丈夫去世以后,皇后或太后才可以“哀家”自称。其含义是自称可怜之人,无夫之哀。“朕”一词是秦始皇之后皇帝的自称,一般人是绝对不可以自称的。但是,“朕”这个词在网络文化中,却被有意无意地使用着,表达一种骄傲和自豪的成分。如“朕用膳了”,这个在网络中出现,并不仅仅是对于古装戏台词的背诵,而是很可能表示,说这句话的某位男士“要去吃泡面了”。此外,“哀家”一词随着古装戏的流行,开始被错误和泛滥地使用。但是,这种错误的使用,却使现代人感受到了“哀家”一词带有颐指气使,以及满足自我骄傲心理的成分,所以,在网络中,这个词汇也逐渐被一些人所使用,使用者多为女性。
(五)外语中用
I:英语“我”的称呼。中国正走向世界,世界也在走向中国,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也带来了语言上的彼此交融,但是,在中国的语言环境中,大面积地使用英语还是受到自身语言技巧的限制。但是,使用一些最基本的,大家都看得懂听得懂的语言,却也表示着一种特殊的含义。如“I服了U”(我服你了)。在使用这类自我称呼的时候,一般并非发自内心,但是,利用外语替换掉中文中的“我”,却更有一种无奈和调侃的成分。
第一人称“我”从古到今的发展,摆脱了阶层的限制,在网络的自由和网民的创造性精神之下,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着。一般情况下,网络流行用语的使用即使爆红网络,但是多数也是在一定的范围和时间内存在和发展。而追求新潮和时尚的网友们,是不会满足某一个词汇长久地使用下去的。
参考文献
[1] 殷朝美 网络流行语对现代汉语词汇的影响[J]. 语文学刊, 2010,18
[2] 张家瑞 高蓓蓓 网络流行语的秘密:模因[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