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现代发展越来越快的21世纪,高校科技技术与企业相结合成了促进社会经济必不可少的一种模式。本文针对高校科技企业转移及对平台的构建进行了简易探讨。
[关键词]高校;科技企业;技术转移
中图分类号:G649.2;F27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6-0007-01
一、前言
我国高校具备人才众多、学科齐全等优势,在这以科技为优势的社会前景下,高校科技技术转移成为高校技术转移机构的首要任务。
二、概述
技术转移是科学技术的经济价值得以实现的标志。高校正在成为我国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主力军,在技术转移和高新技术产业化方面承担着重要责任。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发挥高校科技优势和科技潜能,为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提供优质高效的平台服务。
目前,以高校为依托的技术转移机构主要有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大学科技园、国家工程技术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等。对于我国多数高校而言,以学校技术和人才为依托,创建高校科技公司,孵化科技企业,促进学校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加速高新科技的产业化,是高等学校实现技术转移、实施技术创新为地区经济发展服务的重要途径,高校科技企业成为高校技术转移的又一生力军。
三、技术转移目的
利用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相关技术,搭建企业信息服务体系,整合具有潜力的科技需求与科技资源,提供企业间、企业与科研机构或高校间的合作创新平台,使科技资源更有效的融入到企业中,提升企业的科技创新竞争力。
在理论方面,通过分析给出业务数据的结构和分类体系方面的缺陷,利用统计归纳方法建立一套实用的分类体系;有针对性的选择分类模型训练过程中特征值范围,对比不同机器学习算法的分类效果并根据实验结果设计优化一种基于SVM决策树的分类器算法。
在方法与技术方面,提出基于文本分类技术的个性化知识推送系统的实现方法和关键实现技术,为知识推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解决方案。
在应用实践方面,通过基于知识推送服务的应用系统开发与应用,来验证所提出的理论框架、方法和关键技术。
四、高校科技企业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1.高校科技企业发展历程。高校科技企业依托学校的科技平台和创新研发能力,与社会企业相比有其独特的优势。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直接创办和运作企业成为中国大学与市场建立联系的最重要的方式之一。由此产生的大学科技企业成为中国高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大学科技企业的发展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1980至1990年。高校科技企业的运作模式是直接创办工厂、技术开发公司等,高校直接负责技术转移从大学到企业的单向流动的全过程。
第二个阶段是1990至2000年。1991年,国务院签署了由国家教委、国家科委提交的文件,认可了大学校办企业,提出了管理校办企业的指导方针。大学校办企业开始加速发展,科技企业逐渐从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社会企业并得到较快发展。
第三个阶段从2000年至今。高校科技企业这一中国独有的产物开始实行大规模的改革,逐渐转变为“校有企业”,其特点有三个:一是学校在资产关系上对其所投资企业拥有绝对或相对的控股地位;二是企业经营团队主要来自学校的教师或学生,尤其在企业创立的初期;三是企业的研发主要依托学校,通过科研合同、联合开发等形式有偿使用学校的资源。基于校有企业,相应的技术转移机构,通过其有效的工作使高校和企业都能发挥各自的优势,其间技术转移不仅是从大学到企业的单向流动,企业、公司也经常把生产制造过程中的应用研究成果或技术难题提供给大学研究人员,由他们开发新产品或新工艺。
2.高校科技企业现状
(一)高校科研评价和激励机制制约技术转移
大多数高校在对教师的科研进行评价和激励时,往往忽视高校服务社会的功能。其导向使得广大教师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发表论文、出版专著、申请政府项目上,这些教师在申报高级职称、领取科研奖励、获得各类荣誉方而胜于从事技术服务和技术转移的老师们。这样导致高校大量的成果得不到转化,而被束之高阁,无人问津。
(二)技术转移缺乏有效的载体
技术转移的载体主要指专业从事技术转移的机构、信息沟通平台以及孵化平台等。科技成果是技术转移的来源,技术转移载体是高校科技成果向企业转移的必不可少的中间环节和推力器。在现行高校体制下,高校老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情况下,开展科研工作,大部分时间都在教室和实验室里,对市场的需求了解甚少。企业对老师们有些什么样的成果也缺少渠道掌握。这就迫切需要由既懂技术又知市场的技术经理人员组成的技术转移载体发挥作用。如,以色列的大学都有高效、专业的技术转移载体,在科技成果的评估、孵化、转移和管理等方而形成了非常好的体制机制,创办高科技中小企业的业绩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五、高校科技企业的技术转移服务平台的构建
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技术转移的焦点要逐渐由产品、技术等硬件资源向信息、策略、知识等软件资源上过渡,实现软硬之间、硬硬之间、软软之间的综合集成,向着综合化、集成化的方向发展。集成化的核心就是强调运用集成的思想和观念,实现各种资源要素的全方位优化,激发单项优势之间的聚变放大作用,从而促进整体行为的效果和效率的提高。对于高等学校,其拥有不可多得的科技、人才、信息等资源,高校科技企业应该在紧密结合这一特点的基础上,力求在技术、信息、资金、中介等集成服务平台上实现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对接服务。
1.完善技术转移服务平台
高校的技术转移是指高校的科学研究成果从科学技术领域向生产力领域的转化过程,主要是指技术由其原有载体(高校及其技术开发人员)转向其他社会主体或为其他主体所掌握、拥有、使用的经济技术活动。技术提供方与接收方之间是以经济利益关系为纽带的,经买卖或合作关系实现,以贸易形态表现出来叫。目前我国高校通常以大学科技园、技术转移中心等为主体作为技术转移服务平台,进行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服务。高效技术转移服务平台的建设直接关系到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
2.创新技术转移新机制
从国家、省到高校都很重视技术转移工作,如:国家科技部在成果转化条件好的高校建有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江苏省科技厅在高校建有省级技术转移中心,但总体来看,有些高校技术转移工作做得好,但有些做得较差,原因可以剖析出很多,从我们运行的情况看,技术转移的机制制约了技术创新。高校要从对教师的评价机制和运营模式、分配制度上进行创新。
3.促进科技体制改革
我国高校发展科技产业,既有利于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也同时增强了高校自身的发展能力,还可以促进高校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因此,应该高度重视并大力发展高校科技产业。我认为,高校只要处理好发展科技产业与教学、科研之间的关系,发展科技产业就会有百利而无一害。
4.培养和输送技术人才
在技术转移的同时,还要将培养的高级技术人才(大学生)一起向企业转移。大学生在联合体参加老师和企业联合开发的项目,毕业时随着项目成果到企业工作。一次性向企业转移的成果和技术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是阶段性的,而向企业输送急需的人才对企业的发展作用是持久的。
六、结束语
从上述中,可以看出对高校与企业之间链接将会成为社会以后的主题,高校在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下,将承担本应该由企业来承担的技术创新任务,技术转移的成熟化不论是对高校还是对企业都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朱彦龙,高校科技创新对策建议[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2(3)112--114.
[2] 吕彦为,以高校为依托的国家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的构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15)116—117.
[3] 刘友林,构筑平台拓展功能为促进技术转移提供多样性服务[J].天津科技2011.
[关键词]高校;科技企业;技术转移
中图分类号:G649.2;F27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6-0007-01
一、前言
我国高校具备人才众多、学科齐全等优势,在这以科技为优势的社会前景下,高校科技技术转移成为高校技术转移机构的首要任务。
二、概述
技术转移是科学技术的经济价值得以实现的标志。高校正在成为我国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主力军,在技术转移和高新技术产业化方面承担着重要责任。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发挥高校科技优势和科技潜能,为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提供优质高效的平台服务。
目前,以高校为依托的技术转移机构主要有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大学科技园、国家工程技术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等。对于我国多数高校而言,以学校技术和人才为依托,创建高校科技公司,孵化科技企业,促进学校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加速高新科技的产业化,是高等学校实现技术转移、实施技术创新为地区经济发展服务的重要途径,高校科技企业成为高校技术转移的又一生力军。
三、技术转移目的
利用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相关技术,搭建企业信息服务体系,整合具有潜力的科技需求与科技资源,提供企业间、企业与科研机构或高校间的合作创新平台,使科技资源更有效的融入到企业中,提升企业的科技创新竞争力。
在理论方面,通过分析给出业务数据的结构和分类体系方面的缺陷,利用统计归纳方法建立一套实用的分类体系;有针对性的选择分类模型训练过程中特征值范围,对比不同机器学习算法的分类效果并根据实验结果设计优化一种基于SVM决策树的分类器算法。
在方法与技术方面,提出基于文本分类技术的个性化知识推送系统的实现方法和关键实现技术,为知识推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解决方案。
在应用实践方面,通过基于知识推送服务的应用系统开发与应用,来验证所提出的理论框架、方法和关键技术。
四、高校科技企业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1.高校科技企业发展历程。高校科技企业依托学校的科技平台和创新研发能力,与社会企业相比有其独特的优势。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直接创办和运作企业成为中国大学与市场建立联系的最重要的方式之一。由此产生的大学科技企业成为中国高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大学科技企业的发展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1980至1990年。高校科技企业的运作模式是直接创办工厂、技术开发公司等,高校直接负责技术转移从大学到企业的单向流动的全过程。
第二个阶段是1990至2000年。1991年,国务院签署了由国家教委、国家科委提交的文件,认可了大学校办企业,提出了管理校办企业的指导方针。大学校办企业开始加速发展,科技企业逐渐从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社会企业并得到较快发展。
第三个阶段从2000年至今。高校科技企业这一中国独有的产物开始实行大规模的改革,逐渐转变为“校有企业”,其特点有三个:一是学校在资产关系上对其所投资企业拥有绝对或相对的控股地位;二是企业经营团队主要来自学校的教师或学生,尤其在企业创立的初期;三是企业的研发主要依托学校,通过科研合同、联合开发等形式有偿使用学校的资源。基于校有企业,相应的技术转移机构,通过其有效的工作使高校和企业都能发挥各自的优势,其间技术转移不仅是从大学到企业的单向流动,企业、公司也经常把生产制造过程中的应用研究成果或技术难题提供给大学研究人员,由他们开发新产品或新工艺。
2.高校科技企业现状
(一)高校科研评价和激励机制制约技术转移
大多数高校在对教师的科研进行评价和激励时,往往忽视高校服务社会的功能。其导向使得广大教师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发表论文、出版专著、申请政府项目上,这些教师在申报高级职称、领取科研奖励、获得各类荣誉方而胜于从事技术服务和技术转移的老师们。这样导致高校大量的成果得不到转化,而被束之高阁,无人问津。
(二)技术转移缺乏有效的载体
技术转移的载体主要指专业从事技术转移的机构、信息沟通平台以及孵化平台等。科技成果是技术转移的来源,技术转移载体是高校科技成果向企业转移的必不可少的中间环节和推力器。在现行高校体制下,高校老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情况下,开展科研工作,大部分时间都在教室和实验室里,对市场的需求了解甚少。企业对老师们有些什么样的成果也缺少渠道掌握。这就迫切需要由既懂技术又知市场的技术经理人员组成的技术转移载体发挥作用。如,以色列的大学都有高效、专业的技术转移载体,在科技成果的评估、孵化、转移和管理等方而形成了非常好的体制机制,创办高科技中小企业的业绩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五、高校科技企业的技术转移服务平台的构建
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技术转移的焦点要逐渐由产品、技术等硬件资源向信息、策略、知识等软件资源上过渡,实现软硬之间、硬硬之间、软软之间的综合集成,向着综合化、集成化的方向发展。集成化的核心就是强调运用集成的思想和观念,实现各种资源要素的全方位优化,激发单项优势之间的聚变放大作用,从而促进整体行为的效果和效率的提高。对于高等学校,其拥有不可多得的科技、人才、信息等资源,高校科技企业应该在紧密结合这一特点的基础上,力求在技术、信息、资金、中介等集成服务平台上实现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对接服务。
1.完善技术转移服务平台
高校的技术转移是指高校的科学研究成果从科学技术领域向生产力领域的转化过程,主要是指技术由其原有载体(高校及其技术开发人员)转向其他社会主体或为其他主体所掌握、拥有、使用的经济技术活动。技术提供方与接收方之间是以经济利益关系为纽带的,经买卖或合作关系实现,以贸易形态表现出来叫。目前我国高校通常以大学科技园、技术转移中心等为主体作为技术转移服务平台,进行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服务。高效技术转移服务平台的建设直接关系到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
2.创新技术转移新机制
从国家、省到高校都很重视技术转移工作,如:国家科技部在成果转化条件好的高校建有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江苏省科技厅在高校建有省级技术转移中心,但总体来看,有些高校技术转移工作做得好,但有些做得较差,原因可以剖析出很多,从我们运行的情况看,技术转移的机制制约了技术创新。高校要从对教师的评价机制和运营模式、分配制度上进行创新。
3.促进科技体制改革
我国高校发展科技产业,既有利于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也同时增强了高校自身的发展能力,还可以促进高校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因此,应该高度重视并大力发展高校科技产业。我认为,高校只要处理好发展科技产业与教学、科研之间的关系,发展科技产业就会有百利而无一害。
4.培养和输送技术人才
在技术转移的同时,还要将培养的高级技术人才(大学生)一起向企业转移。大学生在联合体参加老师和企业联合开发的项目,毕业时随着项目成果到企业工作。一次性向企业转移的成果和技术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是阶段性的,而向企业输送急需的人才对企业的发展作用是持久的。
六、结束语
从上述中,可以看出对高校与企业之间链接将会成为社会以后的主题,高校在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下,将承担本应该由企业来承担的技术创新任务,技术转移的成熟化不论是对高校还是对企业都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朱彦龙,高校科技创新对策建议[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2(3)112--114.
[2] 吕彦为,以高校为依托的国家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的构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15)116—117.
[3] 刘友林,构筑平台拓展功能为促进技术转移提供多样性服务[J].天津科技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