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敢于突破教参文本

来源 :中学文科·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huimin12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我的叔叔于勒》这两篇文章多年来一直被编入初中教材。说起这两篇文章,我们相信绝大多数语文教师都能熟练地说出《春》中的几幅图(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我的叔叔于勒》中故事情节(盼于勒、夸于勒、遇于勒、避于勒)。究其原因,因为《教学参考书》上就是那么写的。实际教学时,我们绝大部分语文教师也是沿用了教参上的这种概括来引导学生概括的。久而久之,教师都成了《教学参考书》的代言人,学生成了装载《教学参考书》的容器。这种教法撇开了教师对文本的独特感悟和独特处理教材的能力,违背语文教学的规律,是不可取的。
  究竟应该怎样来使用教参呢?近年来我们在教授这两课时有所创新。现录如下,对于《春》一文,我们不仅要学生分别说出是什么图(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等),而且还要说出是怎样的图,即要求学生在“春草”“春花”“春风”“春雨”等名词后加上一个描述的词语。因为这个提问很独特又没有现成的答案。结果引发了学生对每一部分具体内容都进行了认真的阅读和归纳。仅“春花图”一处,学生就拟出了好几个名称:春花齐放图、春花争艳图、春花烂漫图、春花满树图等。接着要求学生再读课文,从拟出的名称中选出最恰当的一个,并且要说出理由。经过激烈的讨论之后,最后选定了“春花争艳图”,理由是,课文中“……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集中写了一个“争”字,而“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则写出了花的“艳”;后面写蜜蜂“闹”、蝴蝶“飞”,又从侧面写花之“争艳”。因此,用“春花争艳”最能概括这一段的内容。可以看出“定名”的过程实际是进一步把握每一段重点的过程。经过学生的讨论这几幅图被定名为“春花争艳图”、“春草如茵图”、“春风送暖图”、“春雨朦胧图”、“春意催人图”。我们认为这样命名突破了教参上的静态的描述,给人以动感,且改变了教参前四幅图名词性的命名与最后一幅“迎春图”动词性的命名不相协调的一面。
  在教授《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我们要求学生用编写回目的方式来编写故事情节,尽可能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经过分组编写、讨论。最后选定几组供大家参考。
  
  开端部分:
  
  (1)生活拮据,处处节省;衣冠整齐,盼望于勒。
  (2)生活,捉襟见肘;于勒,快来救我。
  发展部分:
  (1)于勒发财成富翁,父母夸赞大救星。
  (2)发财变为大好人,来信成了福音书。
  高潮部分:
  (1)附庸风雅吃牡蛎,鬼使神差遇于勒。
  (2)骂于勒,母亲起怨言;给小费,于勒真可怜。
  结局部分:
  (1)全家希望成泡影,改乘游船躲于勒。
  (2)除了骂,还是骂;能够躲,尽量躲。
  这样一来故事情节一目了然,并且对教参的内容有所扩展,没有固定的答案,内容丰富多彩,人物形象、小说的主题都有所凸现。还将同学们阅读章回小说的知识有机勾连起来,从而激发他们阅读经典名著的兴趣,一石三鸟,何乐而不为?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对教材的处理、教材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不能完全依赖教参,不能全部照搬别人现成的东西。要融入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要顾及学生的阅历與体验,要汲取前人的经验和教训,要敢于创新,教出自我,闯出一片蓝天!
其他文献
一、教学观:“预设”还是“生成”的思考      教学案例一:在青年教师教学大比武中,某教师在讲初二《人类面临严重的环境问题》一框时,引用了大量的资料,如“长江三峡工程、疏浚河道”与“滥砍滥伐、长江三鲜濒临灭绝”的两则对比材料。并组织学生讨论:同一条长江既带给我们便利也带给我们灾难,这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学生兴趣盎然,争先恐后地发言;后来又展示了一组日常生活中的画面,组织学生进行贴图小竞赛,辨一辨其
学困生一直是教师面对的一个大难题,学困生产生的原因很复杂, 既有家庭的原因,也有学校的、社会的原因;既有学生个人的原因,也有教师的原因。课堂上教师冷嘲热讽,课堂外同学讥笑孤立,家庭里父母呵斥责骂,久而久之,学困生便在嘲讽中丧失了自信,在孤立中日渐冷漠,在呵责中放弃了自尊,一颗纯洁的心灵渐渐扭曲、变形,学困生真的成了我们所说的“差生”了。  然而,无论是何种原因,学困生实实在在地存在于现实当中,我们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已经成为了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中之重,这关系到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与提高。笔者认为,通过教师合理科学的设问,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不失为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这样不仅能够创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而且还能促使学生自主探究和自主学习。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才能更加精彩地设问,调动学生的参与,使我们的教学更有实效呢?  一、在设计问题时,牢牢把握一个中心  每堂课都有自身的教
农村中学教育面临的对象大多是农村学生,他们受遗传、家庭环境、与社会的接触面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要培养良好的写作能力确实不容易。目前,农村初中作文教学不尽如人意之处,大致有以下三点:  1.学生的写作没能与生活密切联系起来,所以在写作过程中学生总是觉得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更有甚者,总是重复那永不变更的话题。  2.由于地区的差异以及师资力量等各方面的原因,大部分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利用
一、研究目的    针对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体育教育严重滞后的现状,分别从管理层面、师资队伍、教学设施、教学方法以及体育活动等方面了解农村初级中学体育教育现状,并在调查数据结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出相应的分析与建议。    二、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  设计的问卷经同行及教研组研究,对问卷的发放采用了按比例的随机抽查,具有较高效度。样本含量450份,回收有效问卷420份,回收率93.3﹪。 
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文件指出,心理健康教育要全面地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而体育课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课程,不仅对学生体育素质的提高发挥主导作用,而且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  一、体育教学对心理健康的作用  1.强化意识  我国许多中学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并不同地影响着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体育锻炼既是身体活动,又是心理活动和社会活动
妙趣横生,趣味难挡,快乐的教学方法是提升教学效率的关键。快乐教学是以学生的兴趣为主,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个性特点,展开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措施。实施快乐教学,应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习状态,实现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探索真正适合学生的教学策略。基于2012年译林版英语教材,下文分析了结合和谐关系、有趣游戏、角色扮演、通顺口诀这四个方面的快乐初中英语教学方案,以提供英语教学的一些意见。  一、
相对城市的优越条件,乡村学校尤其是初级中学就是一群“弱势群体”,这个“弱势群体”里学生的写作现状不容乐观。我试着让学生“动”起来,鼓励学生从阅读开始,有所积累,学会借鉴,读写结合,学习仿创,力求为学生开辟出一条有效提高写作能力的有用之路。  “动”起来之一——广泛阅读,厚积薄发  记得特级教师于永正讲过一个例子:一个好吃的孩子,之所以好吃,是因为他口袋里有随时可用的零花钱。要想让学生写好作文,就要
《我与地坛》是当代散文的经典之作,它蕴含着作者深沉的人生沉思和命运感悟,饱含着作者对母亲泣血的深刻怀念,字里行间渗透着真挚的情、澄净的思、透彻的悟,那些富有生命力的文字极具精神魅力,给人以无穷的人生启迪。  面对这样的经典之作,面对深刻而又复杂的情感流露,笔者参照《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选取“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作为鉴赏重点,采用自主、合作、探究主体性教学方式,教学效果非常不错。以下是本课教学设
2013年4月24日至25日,江苏省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培训在连云港市举行。笔者以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第18课《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为课题开设了一节观摩研讨课。这节课从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到课后研讨,均依据《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来实施。从课后的专家点评和自我反思来看,再次印证了重视“双基”依然是历史课堂教学的生命线。笔者现就这节课的“前世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