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需不需要韩三平?

来源 :成都女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qiuyu19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韩三平的这几年,是中国电影商业化步伐最快的几年,也是最无序、最疯狂的几年。有他的时代是最好的,也是最坏的。中国电影究竟是否需要韩三平,让我们听业内人士的说法。无论如何,我们要尊称他一声“三爷”,并不能忽视他的存在。
  
  献礼影片的档期过去了,在这个档儿该上的片子都上完了,剩下的就该影评人们忙了,哪个片儿好,哪个片儿差,哪个片儿尚有遗憾,哪个片儿还有空间,都被分析得头头是道,就差都做成数据对比表来一项一项地扣了。
  其实就算没有《建国大业》也几乎没有人不知道韩三平,但凡是在中国内地上线放映的影片,绝大部分都会跟这个人有关,这三个字一般会出现在出品人的后面。如果导演也已经不算幕后人了的话,那么多年未出手的韩三平应该就是最红的幕后人了。
  看看韩三平的班底,恐怕同档期上映的片子都要敬上三分。能跟《建国大业》比划上两下子的也恐怕只有《风声》了,但是华谊的四人班底在172的阵营面前明显不占优势。
  但是情节上,前者像是杀人游戏,后者像是杀人游戏之前的满汉全席。如果说《风声》是游戏互动,那么《建国大业》就好像模特走T台,省略了太多情节,把时间跨度拉到最大,把剧情内容简化到最薄,众明星一笑而过是剧中最常见的镜头,有的时候甚至想为在电影里只露了个脸却笑而不语的明星们喊一声冤。“主旋律大片不能当成拍宣传片,不能当成一个说教、概念的东西,观众不吃这一套。”虽然韩导对这个道理深谙于心,但是真正轮到自己做的时候,仍旧不免流于通俗。
  就是这个声称中国是世界第一电影大国的幕后带头大哥,却带头拍起了小成本电影,靠的就是一句话,“咱妈过生日,你做儿子的该不该准备一份大礼”。于是曾经在国籍上有过争议的,作风上受过质疑的,都被这叫一句话给收服了。纷纷不计报酬,但求能露一脸,说一句,演一场,大牌明星们都不要钱白拍了,片子的成本就低到不能再低了。不过这个低的不能低的价格只不过是作为观众的我们的一种猜测,事实上,这还不是低的极限。
  看电影的时候就觉得很多战争的场面很像资料片,本来演员不要片酬就已经省了大头了,没想到韩导演连布景都省了,没有炸药没有硝烟,这电影拍得特别健康,但凡战争场面通通资料片剪切,眼神儿好记性好的说不定能说出是哪场战役的资料。吴宇森看了肯定特别后悔,早知道就从《三国演义》里截几段出来完了,结果炸药还炸死了人,提高了不少成本。
  虽然韩三平做了一些挂羊头卖狗肉的事情,但是单凭这一点来论断是非似乎也有失偏颇。《疯狂的石头》都知道吧,着实火了一大把,谁点的火谁填的柴?韩三平。如果不是当初韩三平“约见”宁浩,可能我们现在还不知道宁式幽默是个什么东西,更不可能知道到《疯狂的石头》的厉害。《无极》,史无前例大制作,出自韩三平之手,恶评如潮;《疯狂的石头》,前所未有的小成本,也出自韩三平之手,好评似浪。如果说他只是大成本电影的代言人,又掩盖了他扶持小成本电影发展的贡献;如果单纯说是他才推动小成本电影的发展,但是院线中挤垮小成本电影的大制作大手笔,又一样是他所为。于是关于中国是否需要韩三平的这个问题,便有了主流和非主流两种答案。
  但是这都是必然的,谁让他这么火呢。不过就算是看个电影,大家也都有自己的原则,喜欢的才是最好的,就算喝露露真的能让“国母”宋庆龄在五十多岁的高龄仍旧那么水灵,但是有的人照样还是受不了那股杏仁味儿。
  
  中国电影必然需要韩三平
  
  对《建国大业》的态度也体现了对韩三平的态度,由于这部片子的前无古人,所以韩三平被推到了一个高度的极限。
  
  ◎受访者:《看电影》杂志主编 阿郎
  “可不可以替代,我认为这是一个伪问题。”
  《建国大业》在市场模式、明星机制甚至是院线排片率等很多方面都是前无古人的,这种空前是跟特定的历史时期碰撞出来的,所以也很有可能是后无来者的。而这个碰撞需要有一个推动力,阿郎说,这个力量来自于韩三平。
  中国不乏享誉国际的大导演,但是能拍出这个片子的却必然是韩三平,连陈可辛、刘伟强都不得不以佩服的口气感叹,韩三平一部电影就把他们一辈子梦想的明星都拍完了,让这种厉害角色都佩服至极,韩三平也算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而纵观华语影坛,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在这么多的明星参与下完成这部电影,数来数去也只有韩三平一个人,这个电影的成功拍摄应该算是目前中国电影权利和市场的一次伟大握手,且不谈韩三平的个人身份,就从中国电影的发展角度来讲,需要这样的一次勇敢尝试。
  


  韩三平是被中国电影所需要的,而且是必须的,因为目前除了韩三平和中影,没有任何一个机构可以用这样的手段来操作一部这种形式的电影,而这种手法也打破了两种市场态度的藩篱,即一切以市场即观众的需求来拍摄电影和是出于既定的拍摄目的、观众之需要观看和接受。要进行这样的大胆尝试,必须有一个有大格局大视野的人来进行整合和推动,“至于可不可以替代,我觉得这是一个伪问题,他一直在中影这个位置上,起码说明了他的必要性。”
  
  ◎受访人:资深电影推广人 安玉刚
  “韩三平代表了中国电影的一个层面。”
  《建国大业》最出类拔萃的应该算是它的制作、阵容和运作以及全民爱国参与的典范。从艺人低片酬出演到多家多家民营影视公司参与再到大众的相应,呈现出来的不仅仅是一部电影而是一部国家层面的大戏。
  而这部大戏的成功,也跟导演有很大的关系。韩三平是一位非常有想法、有上进心而且有能力的导演,目前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替代,所以这部片子由韩三平来拍,不是一个偶然,而是一个特定时期内的必然。只说这个庞大的明星阵容,可能目前很多的中国导演想都没有想过。
  韩三平在《建国大业》中的作用可圈可点,在中国电影中的地位也是不可动摇的,因为他代表了中国电影的一个层面,并不是简单地说他对中国电影是一种导向还是一种桎梏。但是目前中国电影市场欣欣向荣,中影无疑是龙头老大,不过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才是更好的促进发展的条件。
  
  受访人:独立制片人、著名影评人 关雅荻
  “中国电影乱世太短,电影圈选不出候选人。”
  虽然不能说《建国大业》是不可被超越的,但是这部片子确实是它与时代互相需要的产物,能抓住这个机会也不能不说韩三平有魄力、有眼光、有实力。透过《建国大业》深入到中国电影,那么目前的发展现状决定了我们无法追赶市场发展的速度,所以竞争的出现是必然的,竞争是压力也是挑战还是动力,在这个问题上,韩三平所起到的作用在目前来说是不可替代的。
  其实这个不能替代也是客观的一种存在,比如让你说出能够替代韩三平的导演有哪些,恐怕目前没有人能说得上来,于是这个能否被替代的问题答案就是否定的,没人可以。对韩三平的认识,如果忽略了他身上的气质和才华,那应该是一种对中国电影现状认识不够的表现。
  如果这个能否替代的问题不设时限,可能会出现更加优秀的导演,能够胜任替代这个任务,但是中国现在的这个电影乱世,时间太短,电影圈还不够时间选出候选人。
  
  中国电影或许不需要韩三平
  
  不喜欢杏仁味儿的人来了,他们觉得韩三平不过是《建国大业》的导演而已,或许这个导演还有一些不招人喜欢的地方。
  
  ◎受访者:北大教授、著名影评人 胡续东
  “故事性不强,大家看看热闹看看人多还是可以的。”
  尽管《建国大业》动用了前所未有的无敌超级班底,但是对于这部片子持不啻态度的也大有人在。最主要的分歧在于,这么多人而且都是超级大明星的片子,我们看的是什么。
  相较其他同题材电影,“它的故事情节被淡化,采用了场景式的拍摄方式,所以很适合国情的时候,观众在看完晚会和参加完庆祝活动之后的消遣娱乐”,造成这个后果的主要原因就是“故事性不强”。使劲儿拉长时间跨度,用力简化剧情,导致这部片子最后沦为了“找明星脸”的娱乐题材影片。而吸引人们的最关键点仅在于“它的演员阵容异常强大”。
  然而这部“娱乐题材影片”也有一些创新,从电影的角度讲,它用了新的晚会式的场景连缀拍摄手法,一改往日献礼影片史诗式的叙述模式,从观众的角度看,它改变了往日对影片里崇高精神的追求,而更多的收益则是给大家提供了一个认识明星的机会。
  作为《建国大业》的总导演,韩三平也饱受争议,胡续东对于由他来执导拍摄主要是因为“他要炫耀自己的人脉”。
  这部电影可以说是做了一种全新的尝试,也可以说是一个四不像怪物,因为它就是透着一股奇怪,所以有争议也是必然的。那么韩三平之于中国电影呢?
  “需要。但是他到底是一种导向还是一种桎梏,可能现在还不能妄下结论。”
  
  ◎受访者:张小北 独立评论人
  “突然多个‘袍哥’不是很习惯。”
  说到韩三平,张小北一定要用“袍哥”这个词来代称,这不仅仅是因为韩三平能够吹响大牌明星的终极集结号,还因为有很多中国电影目前的特殊情况是因为他才出现的,反正没有这个“袍哥”,中影是不会拍这部片子的。
  就在所有人都觉得韩三平做到了一件中国其他所有导演都不能做到的事情的时候,张小北却淡然地说,中国电影不需要韩三平,因为他不是唯一的不可替代的。电影的发展是需要过程的,而且基本上趋同,迈向商业化的脚步除了时间上的差别之外,没有分叉路口,所以就算没有韩三平,中国电影一样要发展,或许是另外一种方式的选择,或许是另外一个人的代替,但是无论是哪种情况,最后的结果都是殊途同归。
  但是即便有了韩三平,即便有了《建国大业》,其实也和特定的历史时期有很大关系。《建国大业》确实是商业上无法复制的现象,作为总导演的韩三平在这部片子里的“袍哥”形象不可替代不可复制,但是就性格而言,北京突然多个“袍哥”,让人不是很习惯。
其他文献
网上“淘”家,网络淘金梦的现实版本……    用关键字词找出杂志介绍的那款家具;用搜索引擎找出价格最低的那家店铺;用聊天工具与厂家代表直接沟通;用发贴软件与网友尽情交流……在网络时代早已降临的今天,还有什么事情,是无法通过网络达成的?娱乐、工作、学习、交友、相亲……甚至,稳坐家中,慢悠悠“淘”出一个家来。      网购一个家,用“淘”字而非“买”字,多少要突出的,是那份货比三家、精挑细选的乐趣。
期刊
谁说川菜只有辣的?连锅是四川特有的一种汤锅菜品,制作方法来自于民间家庭,是天气转冷时最适合盍家围座大块朵颐的菜品。但火锅的兴起却让连锅这种低调的美食渐渐被人们遗忘,其实要论品种和口味,它也是完全不输于火锅的,甚至更适合秋季滋补,又有不少创新的锅底和蘸料来满足成都各种好吃嘴们的不同要求。在这个秋意乍现的时节,带上家人,去吃顿美美的连锅吧!      用创新川菜经营连锅  发现地:外双楠置信路57号附
期刊
时装周是一大盛事,从纽约到米兰,凹造型的,有了更正当的理由穿得像本移动杂志出街,如今的时装周不仅仅只是T台上的那点事儿了,秀场外的狂欢丝毫不亚于秀场内,模特、设计师、明星、潮人、时装编辑都在摆弄着身段吸引摄影师的镜头。我们来看看这些时装周上的常客在做些什么,又有哪些新面孔加入了进来。    主流力量:他们以时尚编辑和麻豆组成,也是上镜最多的时装周主力。  代表:ANNA WINTOUR、GIOVA
期刊
格莱哥贝伦特与丽姿塔西露不愧是深知女人心的鬼才编剧,看到《欲望都市》(SATC)和莎拉杰西卡帕克的老脸一起慢慢沦为过气产物,立刻另谋出路,从SATC的台词中寻找新灵感,鼓捣出了一本新女人圣经和以这本书改编的热门电影——《他其实没那么喜欢你》(He's Just Not That Into You)。   看看这些演员名单:詹妮弗安妮斯顿、斯嘉丽约翰逊、詹妮弗康纳利、德鲁巴里摩尔、本阿弗莱克 ——这
期刊
网络时代意味着什么?信息量的扩容;人际圈的扩大;生活方式的更改;生活态度的刷新……作为一名标准的职场人士,面对以上这噼里啪啦一大堆的变化,你难道就没有由此联想到早已与自己戚息相关的工作?没错!网络时代了,关于新工作,你的选择更多。      新工作1  秒杀手  ——抢促销价,赚速度钱    看清楚了,不是吉他手,不是操盘手,更不是“刘一手”——“秒杀手”,这是一份基于网络购物的新职业。有网络购物
期刊
有车有房一向被当作是男性成功的体现,女性的成功似乎就是嫁给一个有车有房的男性,收敛光芒,顺眉低目。但是现今成都新一代的妻子和母亲们却涌现出这么一批人——她们有着让人羡慕的工作和家庭,她们受过良好的教育有成熟的价值观,她们在家庭中几乎变成了一个“旗手”,关于车、房等家庭大件消费的决定,多是由她们拍板而定。  她们的车、房梦即使用来作为家庭幸福的筹码,也是在为自己缺失的安全感找到出路,《成都女报》特别
期刊
“女性购房心细,考虑周全,促进了成都房地产商更加注重细节和品质。”      “就交易量而言,今年房产交易量比去年增长了许多,去年的房产交易总量是600多万平 方米,今年到目前为止(除去10,11,12月份)的房产交易量总量已经达到了1000多万平 方米”。文化勇表示,今年的房产交易总量比起往年有所增长,而且今年秋季房产交易会的 交易量也非常可观,房交会第一天的成交额度就达到了3.71个亿,第二天
期刊
周琴和朋朋都是年轻的已婚女性,她们在婚前就有了自己的房子,她们深知在经济上不太依赖对方才会让家庭生活更和谐;她们在婚后也许仍然奉行AA制,但也会选择不给自己存私房钱,这是她们对自己能力充满自信的表现,经济上的独立自主为她们的幸福婚姻加码。    周琴 年龄:28岁 婚龄:3年  周琴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每月收入不错。但她自己却没有存款,因为她和老公的所有收入都共同花销共同存,这是她的持家新主张。她热
期刊
仿佛只是跟风洗发水广告甩了甩头发,国庆、中秋双节同庆就已经落下了帷幕。掐指数数7天的愉快假期,无论与谁为伴,身处何处,各位OL都好歹算是玩过了吧?吃遍了吧?聊够了吧?看烦了吧?收节回家,又该重返职场好一番打拼了吧?可曾想过,抓住节日尾巴大打“人情牌”,进而实现“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伟大理想呢?    第一招:  食品送同事 礼品送领导    任职某大专院校的LILY老师于此次假期奔赴青岛探亲、旅
期刊
出门回家后第一件事是洗手;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一定要用消毒湿纸巾擦拭把手;电脑键盘、鼠标日日清洁;化妆工具常换常新;冬季大衣干洗归来还要自行紫外线消毒……以上形迹倘若拥有三项以上,是否就会被人看作另类,疑作“洁癖”?行了,如果这一切的出发点并非是强迫症,而是对生活品质的更高追求,那么,勇敢点吧,就此承认患上“优雅洁癖症”没什么不好。    【名词解释】 “优雅洁癖症”:基于追求更高生活品质的目的,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