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语文实验教科书指瑕

来源 :阅读与鉴赏(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1978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洪宗礼先生在其主编的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语文实验教科书.语文教学参考书》(以下简称教参)编写说明中指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语文实验教科书》(以下简称教科书),“构建新的语文能力实践系统,致力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实验教科书所有编辑设计引导学生自己完成学习过程,自己探索学习方法”。诚如此说明所言,此教科书确实“致力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也有利于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完成学习过程,自己探索学习方法”。可美中不足的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却发现教科书中一些文言文的词义有待更新、补充,某些篇章的标题、标点值得斟酌推敲。对此,笔者不揣浅陋,援引几例,以博方家一笑。
  
  一、亟待更新的两个词义
  
  1.七年级(上册)教科书《三峡》一文在注释中对文中“沿溯阻绝”一句中的“绝”解释为“断”。笔者认为这样翻译并不妥当,如果“绝”释为“断”,则“沿溯阻绝”可翻译为“上下航行的船都隔断了”。试想一下,如果“上下航行的船都隔断了”,那么,下文“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的航行是不合理的,更不用说“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了。
  那么,“绝”在此作何解释才妥当呢?笔者以为应把它放入具体的课文情境中去理解。上文已讲清楚“至于夏水襄陵”,此时,水位暴涨,那些平时阻挡水流的山陵,已被汹涌的洪水淹没。此时,水面宽阔,浩浩荡荡,在这种情况下,水面显得格外畅通无阻,在水面行驶的船只由于所遇险阻比平时少了许多,所以可以风行水上;加上三峡地区落差大,水流湍急,一泻千里;再加上“王命急宣”,以及船工艺高胆大,这样从“白帝”到“江陵”的“千二百里”水路,朝发暮至,也大有可能。
  综上所述,“沿溯阻绝”中的“绝”如释为“消失”,此句则翻译为“上下航行的(水路)阻碍都消失了”。这样翻译才遵循文言文翻译“信雅达”的原则,才使上下文文脉顺畅,不至于捍格不通。
  2.九年级(下册)教科书《曹刿论战》中“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一句中“情”教材注释注为“实情”。有学生提出疑问:既然是“小大之狱”“不能察”,又凭什么能做到根据“实情”去断案呢?显然,如此翻译破绽百出。那么“情”如何解释为妥呢?《说文解字》云:“情,人之阴气有欲者,从心青声。”徐灏注笺云:“发于本心谓之情。”段玉裁引董仲舒语云:“情,人之欲也。”由此可见,“情”的本义是“愿望,欲望”。
  通读《曹刿论战》全文可知,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主要条件是民心向背,即鲁庄公的所作所为是否得民心,顺民意,是否取信于民。试想一下,作为一个统治者要想得到百姓拥护,又有什么比依据百姓愿望办事更能奏效的呢?因此,笔者认为,此处“情”应释“愿望,欲望”为妥。
  
  二、拔高古人认识的标题
  
  七年级(下册)教科书选用了北宋沈括《梦溪笔谈》中的两篇短文,其中一篇短文标题为《以虫治虫》,笔者查阅了《梦溪笔谈》原著,知道这标题是编者添加的,那么,这个标题是否天衣无缝呢?如通读全文,就会产生疑点。
  从字面上理解,“以虫治虫”的大意为:用害虫的天敌来克制害虫。这个标题似乎告诉读者:在元丰年间,庆州地区的农民是有意识地运用“子方虫”的危害的。教参末尾进一步分析:“《以虫治虫》反映的是农业生产的生物防治。”
  那么,短文果真给我们传达这样的信息吗?笔者窃以为没有。文中仅交代在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时,“忽有一虫生”“遇子方虫,则以钳博之,悉为两段”。从而“子方皆尽,岁以大穰”。文中“忽”字表明当时“傍不肯”的出现是完全出乎当时百姓意料之外,而遇到这个意外之灾,当时的百姓可以说方寸大乱,一筹莫展。从这个关键性的“忽”字上,我们可以判断:文章根本谈不上是所谓的“生物防治”,只不过是客观描述了当时偶然出现的一种生物现象,与当时百姓的主观意识毫无瓜葛。因此,笔者认为《以虫治虫》这个标题抬高了古人防治田间病虫害的能力,人为拔高了古人对生物防治的认识。
  
  三、值得推敲的标点
  
  八年级(下册)教科书中的《口技》一文是古典文学中的名篇,笔者在教学中怀疑文中第4自然段:“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一句中“奋袖出臂”后一处逗号有讹,从而导致多年来语文教参的误译。
  教参(八年级下册第295页)对该句的翻译是:在这个时候,客人们没有一个不惊慌失色,离开座位,捋起袖子,露出手臂,两条腿索索发抖,几乎想要抢先逃跑。
  笔者又查阅了多种教学资料,其译文概都大同小异,但笔者在教学之余却产生几个疑问:
  1.逃跑之前,为何要“奋袖出臂”,岂非多此一举?
  2.古人穿长衫,行走前习惯提起下衣襟,以免磕磕绊绊,但为何却要卷起袖子?
  3.“奋袖出臂”应该是意欲上前救火的举动,为什么变成逃跑前的动作?
  4.上文口技人描摩了火场中“百千人呼,百千儿哭”“又夹百千求救声”,在如此摄人心魄、悲壮惨烈的场面中,“宾客无不变色离席”说明宾客已以假为真,深受感染,作为一个稍有正义感的人应该做出救火的举动,可为何宾客却无动于衷,宁愿沦丧正义,一走了之?
  所以,笔者认为:此句反映了宾客中两种人的不同行为举止,一是见义勇为者的“奋袖出臂”,准备涉险救火;二是胆小懦弱者的胆怯,“几欲先走”。造成教参翻译不合情理的根本原因是标点讹误,如将“奋袖出臂”后的逗号改成分号,那么,该句可翻译为:这时候,宾客们没有一个不吓得变了脸色离开座位,(有的人)卷起袖子露出手背(准备救火);(有的人)两腿哆嗦,害怕得几乎想抢先逃走。
  这样翻译,合情合理地从两个不同侧面反映了宾客身临火境的感受,也更能凸现口技人表演技艺的高超奇妙。
  
  四、有待补充的注释
  
  九年级(上册)教科书选用的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是脍炙人口的古代散文名篇。该文语言浅显易懂,明白如话,几乎无需注释,教材对“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一句只注释了“外人”,教参将此句翻译为:“(桃花源中人)男男女女的衣着装束,完全像桃花源外的人。”如此翻译,笔者不敢苟同,原因有二:
  1.既然桃花源内的人衣着装束与桃花源外的人一样,那么,“桃源人”为什么“见渔人,乃大惊”,按照常理,衣着装束无大差异,见面不应如此惊诧。
  2.桃源中人从避秦时乱入山,其间经过两汉、三国,再到“晋太元中”,历经500多年。时世变迁,源内源外两相隔绝,虽然桃源中人生活平静,无甚变化,但外面世界却历经沧桑,不可能依然如故,又怎能说“男男女女的衣着装束,完全像桃花源外的人”?
  那么,问题症结究竟出在哪呢?教参虽没对“如”进行解释,但读一下此句的译文,可知教参把“如”当作“像”来理解,其实大谬。
  笔者查阅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辞海》,该书对“如”(1411页)注曰:如:㈧不如。《左传·僖公二十二年》“若爱重伤,则如勿伤。”受此注启发,如果我们在课文注释中,补充这样一条注释:“如,不如,即不像。”那么,“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就可翻译为“(桃源中人)男男女女的衣着装束,完全不像桃花源外的人”,这样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其他文献
根据国际上计量站设计的通用规则,结合多年来现场应用的经验,针对原计量站设计中存在的问题,阐述设计原油外销计量站应遵循的规范和注意问题,以及为确保原油计量的准确,在生
新疆独山子乙烯厂聚乙烯装置是采用低压气相流化床工艺技术生产LLDPE和HDPE聚乙烯产品,于1995年开工.整个装置分为催化剂制备、预聚合、聚合和挤压造粒包装四个部分,完成从原
在贸易交结算中,误差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一个大企业即使是只有百分之零点几的误差,也会给企业造成很大的损失.例如,某企业原油加工能力为600万t,若计量误差为0.1%,就有6
推出了结合专家系统与神经网络两种人工智能技术而建立的智能化故障诊断系统.它用神经网络进行故障分类、获取知识;经专家系统给出解释和推理,从而得到具体的诊断结果.建立了
语文是一门融基础性、文字性、工具性为一体的学科,它不但具有传授语言文字知识、传承人类文明、培养学生正确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功能,而且还承担着熏陶学生思想品德的重要作用,也就是常说的“文道统一”。  大家知道,语文课中的愚公、白求恩、雷锋等人物的光辉形象和他们的高贵精神品质,感动和教化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青少年。然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也日趋提高,国家发展的日新月异。21世纪的青少年吃穿不愁,早已不是一部
嵌入式系统以其体积小、功能多、支持以太网技术等优点而成为工控领域中的新热点.本文介绍的数据监控系统以嵌入式系统为核心;利用其串口与底层I/O节点相连,上层则直接联入In
期刊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各行各业的发展已经离不开信息技术,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的出现,给人们的生产和发展提供了很 大的便利,跟上时代的发展潮流,有效的处理其中的问题,这样才
吴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四川扬琴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本文以口述访谈的形式,于2017年8月2日前往四川省曲艺研究院对吴瑕进行采访,内容围绕从艺经历、师承情况、人才培养、
朱自清的散文承继中国“温柔敦厚”的文化传统并与时俱进.在道德观和审美观上实现了对古典散文的超越。一篇《荷塘月色》,节奏舒缓,文字清爽,在画、诗、情、境数美俱存中,充分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