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课堂”的舞蹈编导教学

来源 :艺术评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1478523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编导作为优秀舞蹈作品的开创者,在舞蹈行业中一直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个群体的专业素质和创作水平的高度将决定着舞蹈事业的繁荣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艺术观赏需求也不断攀升,对编导好坏评判产生更高且更严格的标准,课堂上所授的知识,虽然是了解掌握编导知识的基本要求与途径,但仅局限于教室中的学习,编创出的作品可能不能适应大众日益见长的审美需要,不能打动观众,而且很可能会禁锢学生思维的开发。高校的编导课程安排,更需要不断的与时俱进,革新教学方法,“走出课堂”为编导的编创发展提供强大助力,能从生活中汲取养料,跟紧时代的审美潮流,编创出大众喜爱的优秀作品。
  关键词:走出课堂  思维开发  編创能力  生活积累  环境编舞
  中图分类号:J7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1)15-0111-03
  一、“走出课堂”的编导教学的作用
   “走出课堂”的编导教学是一种新的尝试,让学生不要仅局限于课堂和课本,长时间处于课堂固定的教学下,学生编创出的作品可能会跟不上时代的潮流,编创思维可能会被禁锢,编出的作品可能会出现千篇一律的现象。编导最终要编出大众喜爱的作品,选择“走出课堂”的教学,可以让学生从课堂外的其他事物中去观察、去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革新学生的舞蹈思维、提高编创手法、积累更多的编创素材等。
   (一)编创能力的培养
   创作能力是编导创作优秀作品的绝对因素,编导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编创能力才能创作出优秀的舞蹈作品,这点不可否认,但同时编导也是复合型的人才,其知识结构是多元的、多领域的,优秀的编导还需具备文学、美术、音乐等相关的基本知识,更要有一定的文化修养,而且舞蹈编导在创作中要博采众长,积累各个学科的知识,进行有效的为我所用,这样的舞蹈作品才会呈现出更好的艺术效果。
   笔者经过调查发现也证实了这一观点,很多艺术院校编导专业的研究生考试中,考试范围不止有舞蹈概论,还包括音乐、戏曲、文学等其他方面的概论,这样的多元要求有助于编导编创能力的提高,舞蹈与其他艺术学科是一种密不可分的关系,间接的指导了“走出课堂”编导教学的方向,舞蹈编导课不能只局限于课堂上编导技法的讲解,还应该补充其他与之相关学科的知识文化,这样才能造就一个复合型编导人才,提高编创能力,实现舞蹈编导艺术的又好又快发展。
   (二)编创思维的开发
   思维在人的一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样也对于舞蹈编导的教学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舞蹈编导应具备创新性思维,它是一种特殊思维活动的能力,不是某种单一的思维形式,而是要寻求多角度、多方位的领域,找到新的编创思维,编导构思中的舞蹈思维就是要把自然状态下的客观生活现象转化为所能表现作品内涵的景象,最后再成为舞蹈作品的动作和形象。这种由外到内、由意到形的舞蹈思维转换模式,需要学生更多的走出课堂,从多个角度、多个方位来观察生活,创新型的转化后才能运用在编创实践中,呈现出一个不一样的作品。
   在平时的训练中把课堂搬出教室,要多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感受生活,观察生活,真正体验生活,使之能够将生活中有意义的原型整理转化成舞蹈素材,还能对生命拥有细腻的感悟力,舞蹈思维将会不断的被开发。
   (三)编创手法的提升
   “走出课堂”的编导教学,可以带给学生更多的创作手法,书本教材中的编创方法很多,但是编导的思维是活的,他要经过一个思考,经过一段观察以后,才会选择适合的方法去编创,现当今理论书中的方法确实有很多经典,但是可能会出现老旧的情况,比如一些新的编创想法可能更多的会在不断更新的演出中出现,所以不能完全依靠书中的方法,可以多走进剧场,或者观看最新舞蹈作品的视频来学习编创手法,比如,在编创一些民族舞蹈作品时,由于对这个少数民族的不了解,如果将它原封不动的搬上舞台给观众欣赏,观众并不能从中产生共鸣,因为我们没有生活在那样的环境中,不能理解是正常的。但是如果我们换个角度、换个形式,多尝试运用现代科技的手法对元素进行新颖的创作,保持核心不变,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将会流传更广,观众也能接受理解,这就是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这种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手法将更大更有效的传播民族文化,这种编导手法没有依据传统,而是跟随时代的需求,推成出新,所以编导可以“走出课堂”学习到更多的编舞方法。
   (四)编创素材的积累
   许多高校舞蹈编导课程教学都需要增进编舞素材,比如日常生活和自然环境中的编舞素材等。我们知道现实生活是一切艺术创作的源泉,没有生活基础的艺术作品是没有生命力的。“走出课堂”意在于让学生从生活中吸取养料,提高具有洞察生活的能力,提炼出适合创作舞蹈的素材,而且许多成功的作品都是从生活情景中转化而来的,许多场景都可以经过艺术加工为编导所用,对生活的观察体验将增强舞蹈编导中的现实性艺术,给观众带来更强烈的情感共鸣,从这个角度来说,日常生活和自然环境中的编舞素材是高校舞蹈编导课堂内容中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
   所以将高校的编导教学课程搬到课外可以引导学生去感受、去体验、去观察生活中的点滴,从而开发思维,引起对世间万物的思考,积累更多的素材,以备后期编导的使用,这些是在课堂或者书本中得不到的东西。
   二、“走出课堂”的编导教学方法
   既然“走出课堂”有非常有利的方面,所以接下来将具体介绍“走出课堂”的实验办法,分别从两个方面去实施,第一个是直接体验,如真实的走出课堂,在户外上课、获取最真实的素材、通过环境来即兴开发学生肢体等。第二个是间接感受,如多学习其他姊妹艺术的理论来帮助编创,或者多去剧场看舞剧,多受优秀编导的作品启发,多看舞蹈编导家的文章来积累编创经验等。   (一)直接体验的“走出课堂”
   直接体验就是将课堂真正搬到课外去上,走出课堂可以收集到最真实的素材,既然编导编创的素材都是来自生活中,那么把一些教学阶段的编导课放在室外上是最合适不过的了,比如有时候我们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以自然界的万物为主题做一些编创,如果只在课堂上做这些模拟练习,学生可能会没有深入的观察体会,只能凭模糊的记忆来编创,这样就会出现不够真实或片面的一种形式作品,此时就要改变传统的教学地点,将这节课搬到课外,先组织学生对自然界的万物进行最真实的观察后,再进行思维的加工,最后完成整个作品的编创,每个学生会根据不同的观察层次出现不同的作品效果,而且观察的同时,学生们的心情也是很放松的,学习的热情也是高涨的,学习的效果自然会同步提高。
   走出课堂进行环境即兴开发学生肢体,众所周知,环境即兴是现代舞的基本创作和方法之一,在编导教学中环境即兴既是编导的一种编舞方法,也是一种教学手段,通过这种真实环境下的身体即兴,而不是只局限于封闭的教室内根据音乐刺激后的身体应激反应下的即兴,可以培养学生创作的欲望和激情,启发创作灵感,提高其对空间事物的敏感度,如带领学生在一组空旷的场地感知风的形态,用肢体与风进行接触、交融、感受风的轻柔、风的强劲、风的流动方向等,把无形的感知转换成看得见、摸得着的肢体形态,可以无尽的开发学生的身体限度,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环境即兴激活了舞蹈创作的想象力和对环境氛围的把握能力,引导学生走出象牙塔,抛弃闭门造车的创作思维。学生在这种直接的环境即兴中,可以感受到各种各样的感官刺激,视觉的、听觉的、触觉的等等,对于学生的编导教学非常有帮助。
  (二)间接感受的“走出课堂”
   间接感受的“走出课堂”要求学生走出思维的课堂,多观看课堂外,学习吸收最新的编舞方法,毕竟编导是一份与时俱进的职业,也要跟上时代的洪流,编创出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作品,间接感受的“走出课堂”需要学生多看舞剧,多学习,并且要了解时政,紧跟时代要求。
   一般书本上或者教学用到的教材,虽然是学生学习的典范,是非常成功的艺术作品,可回想这些作品未免有一些老旧,像一些早期的舞蹈作品,如现代舞剧《雷雨》可以说开创了舞剧结构的新时代,是学习的范本,可对于心理式结构层出不穷的当下,这种编舞结构已经是舞剧必不可少的一种形式了,所以已没有太多的惊喜。相反现今像陶身体舞团出的数字系列舞剧,不仅在中国每场座无空席,同时也蜚声中外。他们舞团追求极简,不用任何外界的装饰,回归最本初的身体运动,尤其在数字《八》中,整部舞剧没有空间变化,没有华丽的服装,没有隆重的舞美,更背离很多舞剧的是它也没有故事情节,连变化丰富的肢体动作都没有,所有成员横躺在地上,全身只有腹部的运动,就这样持续了整场舞剧,却受到国内外很多人的大加追捧,这样一种回归肢体且如此纯净的作品,就像舞蹈界的清流,获得巨大的成功。陶身体剧场的独树一帜的编舞风格,虽没有被列为书上一种学习借鉴的例子,但却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对象。
   编导的复合型需求,使编导不能仅限于编导方面知识的学习,还应走出限定的学习范围,提高其他能够帮助编创的技能,比如要对舞蹈这门学科有系统的、全方面的、多维度的了解,要从舞蹈史、舞蹈理论等角度进行学习,比如要对舞蹈哲学、舞蹈人类学、舞蹈解剖学、舞蹈心理学等方面进行综合了解,以促进舞蹈创作的提升,使编创出来的作品更具有灵魂、有深度和广度。不难发现很多优秀资深的编导家,他们不止在编导方面造诣很高,有些甚至是哲学家,或者热爱其他学科的知识,总之正是因为他们有较全面、较深厚的专业知识,才能使其编创出来的作品显示出强大的艺术生命力。
   间接感受的“走出课堂”也能跟上我们国家的政治纲领,艺术一直与政治紧密联系,很多艺术家也说过,艺术是从属于政治的,它是艺术的一种附属品,它的存在是为艺术服务的。在前段时间召开的非遗论坛中,时任艺研院所长的王福州教授说道,非遗的编创要符合国情的重要命题,还要与国家大事相关联,这其中包括与核心价值观相关联、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相关联,这番讲话也为艺术工作者指明了创作方向。习近平主席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也指出文艺工作者的方向,“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广大文艺工作者要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充分认识肩上的责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活灵活现地体现在文艺创作之中”。所以编创的主题要紧跟最新的中国特色政治纲领,要以人民为中心,反映人民心声,坚持为人民服务,这样编创出来的作品才可能得到更多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
   三、结语
  “走出课堂”的编导教学其实最核心的还是学生思想上的开发,虽然这点需要学生天生的一个编创悟性,但是后天的引导也非常重要,高校的教学培养方案一定要选择正确有效的方法,发现学生的创作才能,更要因材施教的去挖掘他们的编导潜力,这是现阶段的中国高校编导老师应该有的教学目的,我们不培养创造千篇一律作品的编导家,而是要培养那些有独创特点、能够编出引起观众心灵震动的编导家。
   这样的培养目标只靠书上的基本编创技能是不够的,学生们需要的更多是对生命的感悟。“好的编导家其是一名哲学家”,台湾云门舞集的创始人林怀民本身是一名作家,二十岁才开始接触舞蹈,最后成为一名资深的编导家,他编创的作品大都都被誉为经典,很多人就算從头到尾看不懂跳的是什么,但却总能跨越学识、年龄、文化的障碍,直抵人心灵深处,这并不是作品的外在形式有多精美、动作语言有多高超、编导能力有多强,而是作品的内在含义有多深,有多打动观众,这些仅局限于课堂上生硬的方法论是行不通的,还需要学生有文学甚至其他学科的知识积累,提高文学修养,多从真实生动的生活中汲取养料,融入文化内涵后,才能创造出有血有肉、有深度的作品。
  中国不缺舞蹈作品,而是缺经典的能够永久流传的作品,高校舞蹈编导专业作为培养编导家的主力军,一定要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可以根据情况适当抛弃传统填鸭式枯燥的教学教材,而是引导学生“走出课堂”,从生活中获得更多的编创灵感。
  
  参考文献:
  [1]魏刚.浅谈舞蹈编导的教学改革[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07):157-157.
  [2]李玲琰,舞蹈编导教学论—教师在舞蹈编导教学中应扮演的角色[J].教学研究,2013(02):56-59.
  [3]陈云立.高校中的舞蹈编导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舞蹈空间,2014(18):181.
  [4]袁松.高校即兴舞蹈课程教学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9年.
  [5]陈伟坚.关于高校舞蹈编导专业教学评价的思考[J].音乐时空,2016(05).
  [6]许薇.舞蹈创作基础理论[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6.
其他文献
摘要:长笛是现代管弦乐和室内乐中主要的高音旋律乐器,音色时而朦胧迷人,时而清脆活泼。长笛曲目题材广泛,有用来描绘大自然景象,如小鸟、日出、流水以及回声等,也有描述爱情、心情、神话的,还有表现民族音乐风格或是特别音效的作品等等。长笛在不同时期、不同作曲家的笔下展现出丰富多彩、风格各异的音乐形象。本文将以不同时期的作品为例,浅要论述长笛演奏在不同时期作品中音色的变化。  关键词:长笛演奏 音色 口型 
中原突围打响了解放战争的第一枪,解放战争由此进入了向全国进军的阶段。中原军区军民在伟大的突围中形成了中原突围精神。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我们要传承中原突围精神的红色基因,奋力拼搏,砥砺前行,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衬词衬腔是土家族山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正词中并无实意,但它们对于土家族歌曲的情感表达、结构构造具有很大的影响,不同类型的衬词衬腔对乐曲的音乐结构和情感表达等方面的
音乐自古以来就是一种抽象艺术.从音乐本身来说,音乐是声音和时间的艺术,我们很难用具体、直观的形式将音乐如实地呈现出来,但是音乐却又可以利用乐音塑造出来的情景韵使听众
摘要:弗朗茨·舒伯特,是继贝多芬后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乐派早期一位伟大的音乐家,他既是传统维也纳乐派的继承者,同时也是浪漫主义音乐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他出生于1797年,去世时年仅31岁。在他短暂的一生中显露出了天才般的音乐才华,其创作体裁丰富、涉猎范围之广让人叹为观止。舒伯特创作于1824年、作为德奥艺术歌曲(Lied)之套曲作品的典范,《美丽的磨坊女》这部作品由二十首曲目构成,唱词均选自德国
摘要:基于当前教育改革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素质已经成为教育主要的目标,素质教育不单单只是局限于学生专业课能力,同时也关注学生的综合发展。学生通过学习美术课程能够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基于此,本文从高职院校美术教育内容进行讨论,分析通过美术赏析使学生能够发现艺术的美,并逐渐具备艺术创造力,以期为我国培养更多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美术欣赏 高职院校 创造力  中图分类
摘要: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初期,我国在第一时间展开了相关的应对措施,疫情逐渐变得可以控制。在对抗疫情的过程中,我们不仅看到了医护人员的辛勤劳动与付出,同时音乐创作者们也谱写出了大量的抗疫歌曲,这些抗疫歌曲在精神上给全国人民带来了希望与信心,加上全国各级媒体在这场抗疫行动中对抗疫歌曲进行了媒介融合传播,抗疫歌曲得到了广泛宣传。针对这一社会现象,本文将从抗疫歌曲的创作背景及其特点引入,进而以抗疫
摘要: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十分关键,是推动其今后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必须要抓住这一点,为学生带来更为活跃、丰富的美术教育活动,调动起学生参与美术学习兴趣的同时,全面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基于此,本文首先针对当前美术教育活动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展开分析,并将其视为切入点,对相关的培养策略展开深入、细致的探讨,以求实现美术教育活动的良好开展。  关键词:美术教育活动 创造性
摘要:教学改革助力高校育人资源优化配置,融入现代网络技术,旨在丰富育人资源輸出途径,并为高校教育改革带来新契机,主要源于“网络+”教学活动更具趣味性、互动性、创新性,突出学生教学主体地位,使学生能在“网络+”模式下积极思考、探讨、合作,教学资源师生共享,为学生自主成才提供条件,现代网络技术应用价值可见一斑。本文通过探析高校钢琴教学网络信息化改革与建设方略,以期提升高校钢琴教学改革水平。  关键词:
摘要:声乐表演和其他的音乐表演不一样,主要是用嗓子发音,这是一种比较复杂的表演形式,表演者的心理状况直接影响到表演的效果。因此声乐表演者在表演之前必须保证良好的身体状况和心理状况。本文主要介绍了声乐表演心理的概念,找出声乐表演中的心理问题有哪些,进而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关的调控措施,希望能对声乐表演者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声乐表演 心理问题 调控措施  中图分类号:J6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