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力”的化身

来源 :理论与创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合称曹禺四大名剧,是多年来曹剧研究的重点。但四剧所获注意力差别较大,《原野》是其中最受冷遇的。很长时间里,即使是作者本人在几次出版选集时均不将此剧编入其中。《原野》一剧风格紧张热烈,充满了神秘而恐怖的气氛。其主题的模糊性、创作手法的多样性以及原始神秘的氛围①,使得长期以来围绕此剧的争论不断,进入新时期,相关研究更是见仁见智,众声喧哗。相较而言,有关剧本人物形象的分析却少得多。除了“主人公”仇虎外,其他人物即使被注意也多被视为“附属物”。
其他文献
“暴力美学”是新时期以来流行在影视文学中的名词,它从一般的意义上讲是对暴力的细节化渲染、铺陈,让暴力来抒发个人对生活的悲剧感觉,将人生的痛苦撕裂开来,使人们看到这人世间的悲惨、仇恨、蔑视、践踏人性的罪行。对于暴力的界定,1970年代约翰伽尔道对暴力的各种说明做过一个概论性的诠释:“如果一个人如此受到影响,以致他的肉体和精神的完成小于他的原本可能,必定是由于暴力的存在”。对上世纪九十年代最受人关注的
期刊
湖南苗族作家向本贵是近年来崛起的一位新现实主义作家与乡土小说作家,先后推出了《苍山如海》、《遍地黄金》、《盘龙埠》、《乡村档案》、《凤凰台》、《非常日子》等多部以农民生活或乡村生活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成为文学创作的一个热点并在全国产生较大反响——其中《苍山如海》及其由此改编的电视连续剧分别荣获中宣部第七届、第八届“五个一工程奖”以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  向本贵的小说创作是与中国农民的生存命运紧
期刊
《褐色鸟群》是代表格非先锋时期实验风格的标志性作品。它在形式实验上的苦心孤诣,对叙述迷宫的精构巧制,以及结构空缺所带来的意义消解,如梦似幻而又暗含一种柔和的理性的仿梦叙述,优雅机智而又迷惘感伤的青春冥想式叙述语调——这些似乎难以调和的小说叙事因子在格非笔下有机地融为一体,恍如一幅织进各种奇幻图案又带有梦想体温的波斯地毯,更准确地说,《褐色鸟群》像是罗兰巴特《恋人絮语》式的“可写文本”。这部代表形式
期刊
由中国新文学学会、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城市学院联合主办的中国新文学学会第22届年会暨周立波创作与当代中国乡土小说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8月24日至27日在湖南城市学院隆重召开。作为在周立波家乡湖南益阳召开的周立波学术研讨会,本次会议吸引了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厦门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中国作家协会、《文艺报》、《文学评论》、高等教育出
期刊
20世纪中国市民文化和市民文学是在不断蜕变中的文化冲突和文化重构中获得发展的。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的历史产物,人类所有的伟大的文化,大都产生于城市。斯宾格勒说:“一种文化的每个青春期事实上就是一种新的城市类型和市民精神的青春时期”,“一切伟大的文化都是市镇文化。”①中国的传统文化本质上是农业文化、宗法文化,传统的城市文化浸淫在无边无际的乡村文化的大海之中,它虽然有不同于乡村文化的某些新质,但
期刊
“进步与回退”、“新与旧”、“西方与中国”、“现代与传统”等这样一些命题,本身就与中国的现代性语境密不可分,或者不如说这样一些命题是中国现代性问题的一些核心命题。进步论的时间观、历史观本身就是中国遭遇西方后的产物。在中国传统的一体化世界中,历史是全息轮回的,天地古今一体,复古即创新,没有现代世界进步与回退之间的紧张。历史进步论进入中国后便迅速与革命伦理结合在一起,造成了中国历史“不断革命”的激烈振
期刊
在2006年的年初,铁凝推出了她潜心六年之作《笨花》,从《笨花》所展示出的作家的精神资源、写作姿态,可以看出这是一部不同于以往的小说。而且,《笨花》在乡村叙事中的审美选择和文化标识,也显示出它在乡土小说史上的意义和价值,可以说,《笨花》之于作家铁凝和之于中国乡土小说史都是一个独特的存在。那么,这部小说为中国文学提供了怎样的乡土经验、生存逻辑和文化形态,它揭示了乡土叙事中哪些被遮蔽的经验?在何种意义
期刊
莫言的《檀香刑》于新世纪的第一年面世,引起了各种各样的反应,有的揄扬为新世纪第一部伟大的长篇小说,有的斥之为媚俗审丑,莫衷一是。这些批评都有道理。本文打算把这部小说放在中国目前的文化语境中进行考察,对莫言的写作策略进行评估,并进一步对这种写作的具体情况进行细致的分析。
期刊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文坛对暴力的描写越来越多,甚至形成一种“暴力奇观”e,其中出色的有莫言、余华、王小波等作家。与以往文学作品对暴力描写仅止于点到为止、一笔带过相比,80年代中期之后文学作品中的暴力描写开始趋向于工笔,作家在描写过程中甚至表现出某种迷醉状态。在诸多的暴力描写中,刑罚又是一大热点。刑罚带给人的是一种极端体验,在这种极端状况下,创作主体能够摆脱日常经验和日常思维的束缚而沉浸到
期刊
台湾女性作家林海音的小说都有现实主义文学创作态度,且大多具有自传痕迹,多以自身经历和见闻构成小说情节,小说的背景离不开北京和台湾两个地方。她的小说从题材上看主要有两大类:女性的婚姻及恋爱悲剧;北平生活的回忆。《城南旧事》是林海音回忆北平生活的小说作品。这部小说由“惠安馆传奇”、“我们看海去”、“兰姨娘”、“驴打滚”、“爸爸的花儿落了”五个短篇构成,内容上虽然各自独立,但是“形散而神不散”作者就力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