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载 躬行礼教,通经致用

来源 :中华儿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kaigui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伟大的思想者,也往往是孤独的旅行者,他们以自己漫长的跋涉和无尽的思索,以融于天地俯瞰苍生的仁行善举,为后学树立精神与灵魂的标杆。
  张载就是这样的先行者。
  张载(1020—1077),字子厚,凤翔郿县横渠镇人,世称横渠先生,尊称张子。他是北宋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宋明理学的奠基人之一,关学创始人。张载曾任著作佐郎、崇文院校书等职,后被封先贤,奉祀孔庙西庑第38位。
  作为思想家的张载,响亮地提出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四句箴言,并以此作为自己的人生宗旨和政治追求,以一生的勤奋来践行精神理想的最高境界。“张子四句”,也被近千年来学者和政治家广泛引用和推崇。
  为天地立心,张载以《易》为宗,以《中庸》为本,以孔孟为法,鲜明地提出了天道观。
  张载幼年丧父,在勤奋读书中逐渐建立了对社会的认知。青年时代的张载,怀着一颗平定西部边疆危难的雄心,向当时主持西北防务的范仲淹上书《边议九条》,陈述自己的见解和意见,并准备组织民团出征,收复失地。范仲淹在延安军府召见了这位志向远大的儒生,认为张载可成大器,劝他说:“儒者自有名教,何事于兵?”
  接受了范仲淹的引导,张载返乡刻苦攻读《中庸》后,还遍读了当时的佛道之书。经过比较研究,张载把自己的学业追求定位到儒家学说上,经过十多年的攻读,终于悟出了儒、佛、道互为补充、互相联系的道理,并逐渐建立起自己的学说体系,形成了自己的天道观。
  北宋时期,生产力逐渐恢复,科技创新不断进步。张载把当代自然科学的成就,结合到儒家的哲学中,从儒家六经中讲宇宙论哲学最多的《周易》入手,撰写了《横渠易说》,这是他创立自己哲学体系的开端。
  张载把气作为宇宙的本体和本源,认为广大无形的虚空(太虚)是气散而未聚的原始状态,即“太虚无形,气之本体。”由气一元论的宇宙观出发,张载提出了人性论和认识论,并且形成了以宇宙论为基础的道德学说,这些学说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宇宙体系。
  《宋史·张载传》记载他元花初年,曾经到京城讲学,坐在虎皮椅上讲《周易》,听讲的人很多。张载从人与物共具的太虚本性出发,把“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规定为人性的两大内涵,将超形绝象的太虚本体作为“至善”的“天地之性”的根源,这样就突出了太虚的天道本体地位。
  为生民立命,张载以“仁人”的标准,提出了“修身”以“立命”的人学思想。
  张载以“气”的自然本体为依托,建构了其天人合一论。“成性”的最高境界,便是达到“大心之知”状态,胸怀天下,把自己看成全宇宙的一个必要部分,把宇宙万物看做和自己息息相通的整体,从而“视天下无一物非我”。
  张载认为君子要修身养性,以涵养“圣人气象”的理想人格,不能只注重内心道德的修养,还要以心忧天下的情怀去关心百姓的疾苦。要想真正形成理想的自由人格,不能单靠专求“内圣”的心性修养,还要参与到“外王”的事功致用。
  据史料记载,张载“喜论命”,他继承思孟学派的“天命”观和“正命”观,并作了新的发挥。张载区分了人的两种不同命运:一种是“求”而不能“得”的,也就是不可控的,主要指死生、富贵等;另一种则是“求”而能“得”的,也就是可控的,主要指道德、精神等。张载积极主张“顺受其正”,“修身”以“立命”,在精神价值方面掌握自己的命运,做到“命立”而“心诚”,从而真正找到个人在现实社会中的价值坐标。
  为往圣继绝学,张载以对儒释道各家理论综合衡度,提出了继孔孟之绝学的道统论。
  宋代理学家普遍认为,儒家学统或道统,自孟子之后便“学绝道丧”,完全中断了。针对社会重大变革,重新确立以儒学为主体的文化价值体系,就需要对儒学进行恢复和再创造。
  宋神宗曾召见张载,问治国之法,张载主张“渐复三代”,即恢复夏、商、周为治国之道,核心以德治和教育为本,得到宋神宗的赏识,被任命为崇文院校书。后因其弟张戬与王安石在变法上发上激烈矛盾,便辞职回乡。
  张载回到横渠后,创立了横渠书院。他依靠家中数百亩薄田生活,一面讲学,一面著书立说,“仰而思,俯而读”,在思索中完成自己的学术和理论创新。当时,关中和西北各地士子学人云集张载门下,后世称他所创立的的学术流派为“关学”。
  张载严格的区分了天、道、性、心等概念,准确地表达了理学的基本宗旨和精神,这是他思想完善成熟时期,《横渠易说》、《正蒙》、《经学理窟》等著作,都在这一时期相继完成,他为往圣继绝学的理想,也在日思夜想中一点点地实现,他的理论创新,也在综合各种学说后自然诞生。正如他《咏芭蕉》诗中所说:“芭蕉心尽展新枝,新卷新心暗已随,愿学新心养新德,旋随新叶起新知”,张载的新,就是完成了儒学的哲学化。
  张载一贯主张学术要与政术结合,他大力宏扬孔孟儒学的目的,就是要有益于现实的治道。关学的特点除了重视自然科学外,还特别重视以礼为教,通经致用。张载主张通过道德修养和认识能力的扩充去“尽性”。圣人具有天地之性,所以他的教育目的在于学为圣人,并十分重视“礼”的教育,要求学生习礼,“动作皆中礼,则气质自然全好。”
  张载还提倡“民胞物与”思想。他在《西铭》中说:“乾称父,坤称母……民,吾同胞;物,无与也。”乾坤是天地的代称,天地是万物和人的父母,天、地、人三者混合,处于宇宙之中,天地之性,就是人之性,因此人类是我的同胞,万物是我的朋友,万物与人的本性相一致。
  作为关学的创始人,张载在教育方法上继承了孔子以后儒家的经验,并有所发展,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他坚持教学上注重因材施教和循序渐进,要求教师培养学生“刚决果断”的志气,以发挥学习的积极性,不停地前进。他特别重视“思”和“疑”在学习上的作用,要求学生虚心,多读书,对书中义理进行比较研究,融会贯通,这样才能把往圣的学理精髓准确把握,才能使往圣学说得以传承广大。
  为万世开太平,张载以恢复“井田”和推行“礼治”等主张,构建了仁政王道的社会理想。
  太平,是人们对社会安定、财富均平的向往与追求。作为温和的政治实践者,张载提出了恢复“井田”,以均贫富;重建“封建”,适当分权;推行“礼治”,变法求新的社会改革思想。
  嘉祐二年,37岁的张载赴京赶考,时值欧阳修主考,张载与苏轼、苏辙兄弟同登进士,开始走上仕宦道路。在任职云岩县令等地方官之职时,张载办事认真,政令严明,处理政事以“敦本善俗”为先,推行德政,重视道德教育,提倡尊老爱幼的社会风尚。
  在从政过程中,张载观察了“井田”和“均平”的问题,认为这是解决人民穿衣吃饭和安定人心的根本问题,他提出的井田方案,是按照《周礼》土地国有的原则,把土地收归国有,然后分配给农民。辞官回横渠镇后,张载在讲学授徒的同时,买地数百亩,开始恢复“井田制”的实验。直到去世前,他还在企图实现“井田”的理想。
  要实现“为万世开太平”的政治夙愿,张载积极主张社会改革,认为改革必须注重“化民”,取得人民的广泛支持才能成功。他认为,为政者要善于实行礼治,“始为政者,必先正之”。张载在总结自己为学求知,持身立节,从政为官的经历时说:“某平生于公勇,于私怯,于公道有义,真是无所惧。大凡事不惟于法有不得,更有义之不可,尤所当避”。张载的这些政治主张和从政理念,在今天仍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张载一生,在清贫寂寞中度过,但却是充满激情的智慧之旅,他思想力量的光芒,至今依然熠熠生辉。
其他文献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4周年之际,全国各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纪念活动。其中,推选和表彰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工作,尤其引人关注。  自今年5月启动推选表彰工作以来,102位优秀县委书记从全国2800多个县(市、区、旗)中脱颖而出。6月3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亲切会见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提出殷切希望。  回溯历史,上一次中央大规模遴选表彰优秀县委书记,已是20年前。
期刊
6月23日,中国人民大学公布改革方案称,人大将严控包括官员、企业家在内在职博士生的录取比例,并缩减了包含省部级官员在内的兼职博导人数。(6月24日《新京报》)  中国人民大学取消部分官员兼职博导身份引起了舆论的关注,这是一种归位,而对大学和官员本身来说,也是一种解脱,免得被指责和诟病。官员作博导早就让舆论不满,不仅仅是因为这是典型的权学媾和,而且在于有大学自降身段、谄媚权力的嫌疑,也有官员利用权力
期刊
一茬又一茬的公安边防官兵踏上世界屋脊的屋脊,在这里寻找着属于他们自己的春天  祖国最西端,莽莽雪域阿里高原。  “阿里”藏语的意思是“我们的地方”,这里群山如阙,雪峰如林,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氧气含量不足内地的40%,年平均气温-5℃。因极度缺氧,寸草不生飞鸟绝迹,生物学家宣布它是“生命禁区”;地质学家称它为“永冻层”。然而,一茬又一茬的公安边防官兵踏上世界屋脊的屋脊,在这里寻找着属于他们自
期刊
每年“七一”党的生日,党中央都会与时俱进地发出强烈信号,让8700万党员不可忘了自己崇高的称号与有别于普通群众的特殊身份。  今年,这样一个强烈信号就是“严”与“实”。  在2015年的早春三月,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全国“两会”安徽代表团讨论时,全面提出了“三严三实”的要求。随后,以之为内容的主题教育活动在全党如火如荼地展开,党各级组织的一把手登台承担起宣讲“三严三实”的第一责任。  “七一”前夕,习
期刊
民办教师,这个被认为在2000年起逐渐退出讲台的群体,已经彻底被遗忘在角落。就在不少人认为民办教师已经成为过去时时,仍有大量民办教师在乡村教学一线,搜索相关新闻,民办教师被欠薪、转正时被顶替、上访被抓捕、教龄被缩水、莫名被辞退等信息比比皆是。这个国家欠民办教师太多。  我的小学就是在民办教师的教育下完成的,因此在电视剧《我们光荣的日子》中看到1980年代乡村教师的形象被呈现出来时,内心有很复杂的感
期刊
近日随着各地高考分数线出炉,被称作高考填志愿另类指南的“千万别报体”,在网上再度兴起:“千万别报中文,因为四年大学白上了”“千万别报法学,别幻想何以琛,张益达倒是一大堆”……其中间杂着“学××悔青肠子”的感慨。(6月27日《新京报》)  “千万别报”占据网络,“坑爹专业”充斥眼球。在高考结束填报志愿的关口,这场关于专业的集体大吐槽,虽是网友幽默的自黑,但走红的背后,却折射出在专业的一次性选择体制下
期刊
在北京南六环的边上,普乐园爱心养老院占地30亩,房山长阳镇仅此一家。北京的养老院院长里,“85后”也只有一个。他就是普乐园的院长闫帅。6年前,19岁的他还是跳着街舞、唱着Ra p的“富二代”。6年后,25岁的他成了家中的顶梁柱,要负责还清240万元欠款,还要照顾好养老院的114名老人。某次接待领导到访,让他请院长,他称自己就是,对方再次要求请院长,他重复:“我就是院长!”  1987年出生的闫帅,
期刊
6月的北大荒,好似一幅生机盎然的油画,蓝天白云、青山碧水、绿油油的稻田随风摇曳……坐落于小兴安岭脚下的黑龙江省共青农场,是中国青年志愿垦荒运动的发源地,与久负盛名的江西共青城有着同样的历史渊源,且开发早于共青城。  记者走在共青农场宽阔的街道上,空气中弥漫着甜甜的芳草香。已过了农忙时节,各种大型农业机械干净整齐地停在车库里,宽阔的街道、崭新的住宅、广场上人们尽情地舞动着红色的飘带,这一切无不诉说这
期刊
2015年5月21日,在江西省共青城举办的第二届中国青年企业家发展峰会上,记者采访了宰承峰。一身合体的西装,一副黑框眼镜,讲起话来轻声细语,年轻的脸上甚至带着几分稚气,让人很难将“创业者”“投资人”“青年社团领袖”这些字眼儿和他联系在一起。然而,这个1985年出生的年轻人,的确在英国创办了一个颇具影响力的华人青年创业平台“中英青年创业协会”,为在英的华人青年创业者提供帮助,为中英之间的创业交流合作
期刊
早在归国创业前,张亨也保持每年至少率团回国服务一次的频率,与政府一起为科研机构、企业、百姓等做些有益的事情。“留学也是为了报效祖国啊”,这位高大的内蒙古汉子如是说  7月的北京,骄阳似火。在位于海淀区的新世纪日航饭店二楼的中华2厅,一块写着“生物医学与节能环保分论坛”的蓝色牌子映入眼帘。在这里,记者见到了如约等候的日本华侨,医学博士张亨。  现任北京两广中医医院院长,留日博士总会常务理事、北京分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