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机不可失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t_1984ta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是小学阶段平面图形学习中唯一一个不见图形,却要对边的关系进行研究的数学内容。教材安排旨在引导学生从摆小棒围三角形入手,逐步发现有的三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而有的三根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然后据此探寻其中的规律,得出“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结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我进行了两次磨课,发现用小棒围三角形的操作活动忽略了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为此,我做了调整,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为主导,分层次设置思考路径,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动手操作“围不成”,思维陷盲区
  在第一次磨课中,我根据“操作——观察——推测——验证”的模式进行教学,先出示四根不同颜色的小棒,长度分别是6厘米、7厘米、8厘米、14厘米,然后让学生任意选三根小棒围一围,看哪些小棒能围成三角形,哪些小棒围不成三角形。经过小组合作探究后,对于6厘米、7厘米、14厘米的三根小棒,学生一致认为围不成三角形。通过交流反馈,学生聚焦于这样一个问题:6厘米、8厘米、14厘米的三根小棒到底能否围成三角形?认为不能围成三角形的只有两个学生,这个现象引发了我的思考:(1)用小棒围三角形的方法是否存在着局限性?学生围三角形所使用的小棒是我提供的,这样得到的结果只具有相对性,而不是普遍性。另外,学生对操作材料的选取是无意识的,这样也剥夺了学生思考的自主性。(2)学生建立的三角形表象是以小棒能否围成三角形作标准的,那么在小棒的材料选取上,是否存在客观性?小棒是立体的,在围的过程中很难达到相邻的端点相连,导致大多数学生都说能围成三角形。究其两点,我发现在整个操作活动中,学生没有发挥空间想象力,那么他们的探究效果必定大打折扣。
  二、动态演示“变平了”,发展想象力
  认知心理学认为,学生的认知是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的。如何激活学生的经验,并借此学习新知,是我重新思考的问题。用小棒围三角形的操作活动显然抑制了学生的思维,那么如何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建立有普遍意义的推理模式呢?我从三角形的呈现角度和平面图形在教材中的应用进行考虑,决定动态呈现三角形的变化过程,让学生感悟三角形及三角形三边的变化,从而为“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抽象理论的得出奠定基础。
  (我先从三角形的三条边导入教学)
  师:是不是任意三条线段都能围成三角形?三角形的三条边有什么关系?
  生1:两条很短,一条很长。
  生2:任意的三条线段都能围成三角形。
  师:现在有三条线段,分别是4厘米、5厘米、6厘米,想象一下,能围成怎样的三角形?(多媒体展示围成的三角形,然后我将围成的三角形动态演示,引发学生的想象后进行验证演示)
  1.如果将6厘米换成7厘米,想象一下,三角形会发生什么变化?
  生3:变扁了,另外两边斜下去了。
  2.如果把6厘米换成8厘米,想象一下,三角形会变成什么样?
  生4:更扁、更矮了。
  3.如果将6厘米换成9厘米,想象一下,三角形会怎样?
  生5:更扁了,快要立不起来、撑不起来了。(利用几何画板动态演示,使学生发现两条线段连起来已经和9厘米的那条线段重合在一起了)
  4.如果将6厘米变成10厘米呢?
  ……
  以三角形一条边的动态变化为切入口,我抓住三角形三边关系中的一个变数,让学生从自己的想象和感受出发,体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学生用自己的体会来理解“撑不起来”的三角形、“更扁更矮”的三角形,这样就突破了原来思维的临界点,从而得出结论:两边之和等于或者小于第三边时无法围成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时则可以围成三角形。
  三、引导交流“三组边”,提升思考力
  根据动态演示,学生对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初步明晰,接下来我将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关注三组边的比较上,即如何认识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在此过程中,我依旧给学生提供想象的平台,让他们从自己的经验出发来理解和体验。
  师(出示三条边为4厘米、5厘米、6厘米的三角形):刚才我们让6厘米的边不断延长,发生了很多变化,现在我们将6厘米的边缩短到5厘米,想象一下,会有什么变化?
  生:变高,变细了。
  师:如果我将6厘米继续变小,想象一下,还能围成三角形吗?
  生:只要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就能围成三角形。
  师:现在我将6厘米变成2厘米,另外一条边为4厘米,现在这两边之和是6厘米,比第三边5厘米长,能围成三角形吗?
  生:能。
  师:如果变成1厘米呢?
  ……
  在对“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理解上,学生容易出现的错误就是片面关注一组边。为此,我继续进行动态演示,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和观察,发现6厘米的边变短为1厘米后,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有了变化,即5 1>4,但4 1=5,这样就无法围成三角形了。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想象的作用不容忽视。对于小学生来说,想象能力的培养要渗透在课堂的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因为“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只有抓住每一个动态的生成,从问题入手,才能突破想象能力培养的困境,为学生打开思维之门。
  (责编 蓝 天)
其他文献
两步计算应用题,既是一步计算应用题的扩展,又是复合应用题的基础,因而在数学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新课程已用“解决问题”替代了传统的“解应用题”,这并非只是一种名称上的改变,而是让学生初步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重在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它强调的是学生自身的发展和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注重促进学生的个性
[摘 要]激励学生思考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莫过于教师的课堂提问,有效问题决定着教学的方向、顺序,关系到学生思维活动开展的深度和广度。联系具体课例教学阐述提炼有效问题的“三基于”,即基于基础性和学科性提炼、基于导向性和探究性提炼、基于挑战性和系统性提炼。  [关键词]有效问题 提炼 引领 激励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7-01
【起因:没有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  1998年底,一美国科学教育代表团到上海市访问,听了一堂公开课。课上完后近百名听课教师掌声雷动,可是5名美国客人却反问接待者:这堂课老师问问题,学生回答问题,既然老师的问题学生都能回答,这堂课还上它干什么?  2010年师陶杯颁奖活动中有一节课,至今不能忘却,这是由江苏省连云港市孙焱老师上的《百分数的意义》,上半节课讲,下半节课让学生提问,留白很多,学生发现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明确地对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地位进行了定位。然而,时至今日,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实得怎么样了呢?客观地说,情况并不令人乐观,教学中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还存在诸多问题和困难。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主要原因是教师尚未在教学理念和学生操作之间搭建桥梁。  为了搭建好桥梁,许多一线教师坚持进行种种具体操作的探索和尝试,也取得了可观的成效,出现了很多渗透课标理
[摘 要]通过对“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这节课教学的重新推敲、设计,我们一直思考:到底怎样才能让学生经历有效的课堂学习呢?我们认为有效的方法应该是教师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精心安排学习流程,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数学思考。  [关键词]数学教学 思维 教学设想 教学片断 问题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0-022  困惑与问题提出:  
[摘 要]阅读是对外来视觉信号输入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是人类汲取知识的主要手段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从当前学生数学文本阅读现状出发,透视成因,聚焦数学阅读本质,提出开展犁耕式深度阅读,让学生学习更好地“发生”,并探寻数学深度阅读策略和教学建议。  [关键词]数学阅读 “犁耕式” 问题思辨 聚焦本质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生头脑中原有认知结构的重建过程,是一种个性化的生成活动。学生的畅所欲言难免会使课堂有所“旁逸斜出”, 总会有超乎我们预期的意外生成。 笔者认为,一个成功的教师不仅要有授课的艺术,更要懂得善待课堂中的“旁逸斜出”,懂得抓住时机,正确认识并进行引导、转化,在精心预设的基础上,针对教学实际进行灵活调整,追求动态生长,才能尽显真实、完美的课堂。  一、学会倾听,捕捉“亮点”资源  “
《数学课程标准》将以往的“双基”变为“四基”,即除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之外,增加了基本思想方法和基本活动经验。至此,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成为数学课程与教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因为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比数学知识更具有生命力。正如日本教育家米山国藏所说的:“学生在学校学的数学知识,毕业后若没什么机会去用,一两年后,很快就忘掉了。然而不管他们从事什么职业,那种铭刻于头脑中的数学精神和数学思想方法,却长期地在他们的生活
教学案例:  在一次校级教研活动中,一位教师执教了苏教版教材“圆的周长”一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组织学生四人一组进行合作,通过动手测量、计算来探索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在学生操作、计算的基础上,师生进行了以下的交流。  师:大约在2000多年前,我国古代的数学著作《周髀算经》中就有“周三径一”的记载,你能说说“周三径一”这句话的意思吗?  生1:“周三径一”这句话是说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  师:“
[摘 要]小学阶段的分数认识分两个阶段来进行,其原因何在?分数的再认识究竟认识些什么?认识到何种地步为最佳?结合对分数教学的实践与研究,对上述问题做出简要的梳理与回答。  [关键词]分数 学生 认识 思维 活动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0-015  在小学阶段,分数的认识一共出现了两次,即三年级上学期一次、五年级下学期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