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需要不断研究教学策略,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在教学时,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最终达到发展学生的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学习有效性;信息技术;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33.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18-0047-02
新一轮课改将我国基础教育的总目标落实到“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长期以来,高中生学习信息技术,往往既费时又费力,并且培养核心素养的效果常常也不尽如人意。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必将是提高信息技术学习效率的切实有效的教学手段,也有助于发展学生的信息技术核心素养。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习更主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以学生的发展现状和发展需要为出发点,根据学生好胜和兴奋点易转移的特点,不断创造条件,提高这一年龄层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能力和效率。首先要激发他们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让他们主动投入到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中来,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提高他们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新颖多变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可以使教学过程时时充满吸引力。
二、教会学生学习方法,让学习更有效
1.课前预习的方法
课前预习是一个让学生学会思考的过程。预习前,可借助微课学习,让学生大概了解要学习的知识点或章节知识,通过预习,初步弄懂老师尚未讲解的新知识,并在疑难之处做上标记。这样学生在听课时,可以针对自己预习中的疑问用心听讲,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求知,这样听课效率会更高。
2.课堂听课的方法
对于课堂听课,很大一部分学生的理解是遵守课堂纪律,听懂老师讲解。这样的学法更多的是属于“感觉式”学习,因为学生并没有真正地参与课堂,这样学习难以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教师需要让学生明确,上课要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认真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多互动,多体验,变“感觉式”学习为“体验式”学习。
3.课后练习的方法
课后练习是课堂学习的延伸,练习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利用所学知识再操作,对课上学习的知识进行整理操作,做到温故知新;二是利用所学知识,再次设计作品,再次训练操作技能,真正弄清知识,让练习更具实效。
三、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让学习更长久
发散性思维是指从一个条件或一个目标出发,从各个不同的方向思考,探索出不同的答案,所以思考方向是向外发散的,也可以理解成从一个目标出发,从多种角度去寻找多个答案。发散性思维是朝着不同的方向进行,易于探索到新结论,提出新方法,所以培养发散性思维能力,是培养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
1.用“添叶法”教学,诱导学生思维发散
不少学生觉得信息技术操作枯燥无味。如果教师在教学时,运用“添叶法”进行教学,可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变学习的枯燥无味,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例如,在高中教材《信息技术基础》中的“4.2 表格信息加工”这一节教学中,可设计“利用Excel图表分析中小学学生上网情况数据”来讲解Excel图表的制作和应用,目的在于使学生学会用图表这一工具来形象地显示数据。可设置两个任务,任务1是在Sheet1中建立饼图或柱形图,任务2是美化自己所建的图表(适当放大图表区,并把图表区内所有的字符设为10号,图表背景图案用恰当的填充效果)。
这种任务驱动法改变了单一刻板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更自觉主动地去寻求不同的方式来获取信息并且处理信息,发挥了信息的最大价值。学生在各自“添叶”的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发挥想象力,尽量找寻相似的“叶儿”,自然而然地掌握知识点,拓展了新的知识点,培养了发散性思维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之“信息意识”。
2.用“增枝法”教学,引导学生思维发散
一棵大树除了叶茂以外,更应枝繁;叶附于枝,叶需要枝的支撑。信息技术的知识点操作教学,采用“增枝法”进行,常常能改变教师讲学生操作的状况,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高中教材《信息技术基础》中的“3.3 信息的智能化加工”这一节,主要是让学生通过部分智能信息处理工具软件的使用,体验基本工作过程,了解其实际应用价值。教学中可用例子加实践操作进行课前引导,然后就“人工智能的现状和未来”展开小组协作学习和讨论,组织学生分组比赛上网查资料。通过这种方式,學生会抓住“人工智能”这条主线,慢慢扩散到各个领域,这样就自然而然地认识了人工智能技术对社会的影响。
这种 “增枝法”教学把枯燥乏味的知识讲解变成了生动活泼的自主“增枝”活动,而且紧密结合操作技能,真正达到了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增枝”中掌握信息技术知识的目的,更重要的是在“增枝”活动中,自然而然地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使得学生通过判断、分析与综合各种信息资源,运用算法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并迁移到与其相关的问题解决中去,培养了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之“计算思维”。
3.用“生根法”教学,触发学生思维发散
所谓“生根法”教学,“根”是“本”,而这个“本”可以看作是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情”,没有了这个“本”,那么干、枝、叶是无法繁茂的。所以我们在进行教学时,一定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对信息技术教学有“情”的体验,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让学生爱上学信息技术。
例如,在高中选修教材《网络技术应用》中的“3.4 动手组建小型局域网”这一节教学完成后,将学生分成4人一组,让学生动手组建一个拥有四台计算机的小型局域网,以其中一台计算机为代理服务器连接到校园网,并在实践结束后,向全班汇报组网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通过动手实践,学生真正了解了局域网技术,也了解了校园网IP地址的规划及校园网在教学、学校管理方面的作用等。
无论是作品的精彩,还是解释的生动,其实都是对信息技术教学内容“生情”的效果,生了真情,就是教学追求的“生根”境界。一旦生了“根”,发散性思维能力就会得到相应的训练和强化。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用相关的知识、资源与工具去自主学习、协同工作、分享知识与创新创造,培养了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之“数字化学习”。
三种方案的实践将课堂变成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乐土,充分调动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思维和智能潜力,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总体素质,提高了信息技术教学的效率。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用积极的学习态度、理性价值判断的能力来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信息社会责任感。
总之,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仅需要时间,更需要兴趣的激发、方法的指导以及思维的培养。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潜能,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探索、创造,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 参 考 文 献 ]
[1] 王建国.谈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新探 [J].南北桥,2016(1).
[2] 辛思楹.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东方青年·教师,2012(2).
(责任编辑 周侯辰)
[关键词]学习有效性;信息技术;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33.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18-0047-02
新一轮课改将我国基础教育的总目标落实到“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长期以来,高中生学习信息技术,往往既费时又费力,并且培养核心素养的效果常常也不尽如人意。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必将是提高信息技术学习效率的切实有效的教学手段,也有助于发展学生的信息技术核心素养。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习更主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以学生的发展现状和发展需要为出发点,根据学生好胜和兴奋点易转移的特点,不断创造条件,提高这一年龄层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能力和效率。首先要激发他们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让他们主动投入到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中来,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提高他们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新颖多变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可以使教学过程时时充满吸引力。
二、教会学生学习方法,让学习更有效
1.课前预习的方法
课前预习是一个让学生学会思考的过程。预习前,可借助微课学习,让学生大概了解要学习的知识点或章节知识,通过预习,初步弄懂老师尚未讲解的新知识,并在疑难之处做上标记。这样学生在听课时,可以针对自己预习中的疑问用心听讲,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求知,这样听课效率会更高。
2.课堂听课的方法
对于课堂听课,很大一部分学生的理解是遵守课堂纪律,听懂老师讲解。这样的学法更多的是属于“感觉式”学习,因为学生并没有真正地参与课堂,这样学习难以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教师需要让学生明确,上课要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认真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多互动,多体验,变“感觉式”学习为“体验式”学习。
3.课后练习的方法
课后练习是课堂学习的延伸,练习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利用所学知识再操作,对课上学习的知识进行整理操作,做到温故知新;二是利用所学知识,再次设计作品,再次训练操作技能,真正弄清知识,让练习更具实效。
三、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让学习更长久
发散性思维是指从一个条件或一个目标出发,从各个不同的方向思考,探索出不同的答案,所以思考方向是向外发散的,也可以理解成从一个目标出发,从多种角度去寻找多个答案。发散性思维是朝着不同的方向进行,易于探索到新结论,提出新方法,所以培养发散性思维能力,是培养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
1.用“添叶法”教学,诱导学生思维发散
不少学生觉得信息技术操作枯燥无味。如果教师在教学时,运用“添叶法”进行教学,可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变学习的枯燥无味,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例如,在高中教材《信息技术基础》中的“4.2 表格信息加工”这一节教学中,可设计“利用Excel图表分析中小学学生上网情况数据”来讲解Excel图表的制作和应用,目的在于使学生学会用图表这一工具来形象地显示数据。可设置两个任务,任务1是在Sheet1中建立饼图或柱形图,任务2是美化自己所建的图表(适当放大图表区,并把图表区内所有的字符设为10号,图表背景图案用恰当的填充效果)。
这种任务驱动法改变了单一刻板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更自觉主动地去寻求不同的方式来获取信息并且处理信息,发挥了信息的最大价值。学生在各自“添叶”的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发挥想象力,尽量找寻相似的“叶儿”,自然而然地掌握知识点,拓展了新的知识点,培养了发散性思维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之“信息意识”。
2.用“增枝法”教学,引导学生思维发散
一棵大树除了叶茂以外,更应枝繁;叶附于枝,叶需要枝的支撑。信息技术的知识点操作教学,采用“增枝法”进行,常常能改变教师讲学生操作的状况,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高中教材《信息技术基础》中的“3.3 信息的智能化加工”这一节,主要是让学生通过部分智能信息处理工具软件的使用,体验基本工作过程,了解其实际应用价值。教学中可用例子加实践操作进行课前引导,然后就“人工智能的现状和未来”展开小组协作学习和讨论,组织学生分组比赛上网查资料。通过这种方式,學生会抓住“人工智能”这条主线,慢慢扩散到各个领域,这样就自然而然地认识了人工智能技术对社会的影响。
这种 “增枝法”教学把枯燥乏味的知识讲解变成了生动活泼的自主“增枝”活动,而且紧密结合操作技能,真正达到了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增枝”中掌握信息技术知识的目的,更重要的是在“增枝”活动中,自然而然地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使得学生通过判断、分析与综合各种信息资源,运用算法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并迁移到与其相关的问题解决中去,培养了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之“计算思维”。
3.用“生根法”教学,触发学生思维发散
所谓“生根法”教学,“根”是“本”,而这个“本”可以看作是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情”,没有了这个“本”,那么干、枝、叶是无法繁茂的。所以我们在进行教学时,一定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对信息技术教学有“情”的体验,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让学生爱上学信息技术。
例如,在高中选修教材《网络技术应用》中的“3.4 动手组建小型局域网”这一节教学完成后,将学生分成4人一组,让学生动手组建一个拥有四台计算机的小型局域网,以其中一台计算机为代理服务器连接到校园网,并在实践结束后,向全班汇报组网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通过动手实践,学生真正了解了局域网技术,也了解了校园网IP地址的规划及校园网在教学、学校管理方面的作用等。
无论是作品的精彩,还是解释的生动,其实都是对信息技术教学内容“生情”的效果,生了真情,就是教学追求的“生根”境界。一旦生了“根”,发散性思维能力就会得到相应的训练和强化。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用相关的知识、资源与工具去自主学习、协同工作、分享知识与创新创造,培养了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之“数字化学习”。
三种方案的实践将课堂变成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乐土,充分调动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思维和智能潜力,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总体素质,提高了信息技术教学的效率。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用积极的学习态度、理性价值判断的能力来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信息社会责任感。
总之,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仅需要时间,更需要兴趣的激发、方法的指导以及思维的培养。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潜能,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探索、创造,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 参 考 文 献 ]
[1] 王建国.谈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新探 [J].南北桥,2016(1).
[2] 辛思楹.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东方青年·教师,2012(2).
(责任编辑 周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