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行政管理在我国高等学校日常工作安排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行政管理的效率高低直接体现着学校的办学能力,关系着人才教育的发展态势,为评估一所学校的综合水平提供了衡量标准。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不断发展,高校的办学规模和管理自主性不断扩大和增强,同时也考验着学校的行政管理能力。本文将通过研究目前高校行政管理的基本情况来为高校进一步提高行政管理能力提供新的具体思路。
关键词:高校 行政管理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2-0136-01
高校行政水平的高低体现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影响着高等教育事业在新形势下的发展水平和先进文化的建设效果。在现实经济因素的制约下,如何使有限的资源得到高效的优化配置,并据此带动高校行政效率的提高,是新时期高等学校应该思考的问题,也是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一、确立正确的行政管理工作目标
面对挑战首先要明確目标,解放和更新观念,高校的行政管理理念需要与创新的时代环境结合起来,改变旧的管理观念。高校的行政管理者要主动学习新观念,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行政管理工作中一方面要提高行政管理的质量和效益,另一方面要追求行政管理的良好秩序。首先,应该坚持人文主义,行政管理工作所面对的对象是广大师生和教职工作人员,因此行政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是满足在校师生的要求,保障他们的权益。其次,需要明确服务至上的工作理念。行政管理的作用不局限于管理,还具备为学校师生提供服务的功能,行政管理者应该在管理中兼顾服务的职能,在管理工作中尽最大努力服务校内师生以及教职人员。再次,将教学科研摆在工作任务的主要位置。高校的根本职能是为国家培养创新人才,增强国家科研竞争力。在此基础上,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必须遵守以教学科研为中心的原则,坚持为教学科研提供服务和保障。
二、构建简政高效的服务型管理体系
当政府简政放权工作不断推进,高校也应该贯彻落实精简与效能的工作要求,对存在的管理痼疾进行改革。通过削减管理层次,简化职能机构,科学分配管理人员的数量等,最大限度地将管理权和决策权交付给各学院,使其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传统进行具体的工作安排,从而提高高校整体的管理效率。首先,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科学合理地分配部门职能,对具有交叉职能的部门发挥能动性,进行合并或精简。其次,要将权力下移到基层,采用“负面清单”的方式扩大院系的自主权,减少不必要的审批项目,保证学院具有一定的自由和主观能动性。另外,高校可以通过校内团体组织实现权力的高效分配,借助团体组织间的力量一方面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能够激发师生参与学校公务的兴趣,提升其工作能力。最后,积极实施校院两级管理即以学院为学校行政工作的基础。学院要根据自身的专业背景积极提高院系的科研能力,学校在给予院校自主决策权的同时要注重对各院系的宏观管理,为其更好地发展提供正确的引导,变过程管理为目标管理。
三、贯彻“教授治校”的理念
行政权和学术权之间的区别和定位要理清,高校管理者要正确认识行政权与学术权之间独立的关系,减少行政权对学术权进行干预或侵占的现象,让学术研究有自主决定权和更大的发展空间。实际上,西方高校在管理中对学术权和行政权有严格的划分,这一运行模式代表了行政权对学术权的尊重,使行政管理工作服务于学术研究,保障了高校学术研究的自主权益,促进学术研究的进一步发展。高校应该鼓励学者和教师积极参与学术的建设,使管理委员会全权处理学术研究有关事宜,行政管理人员无权进行过问。严格划清各职能部门的权力界限,促进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行政管理人员在简政放权的同时为学校的发展制定科学高效的策略,行政和学术互不干预,助力学校的平稳快速发展。
四、实现高校行政制度化、规范化
行政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相关法规与制度的支持,制定合理的工作制度是高效行政管理的基础。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为管理人员实施行政措施提供行为依据与准绳,有利于管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有章可循、违章必究,促进工作的有序进行。同时要对管理人员进行工作培训,不断提高行政管理的工作水平,加强高校管理工作的法制化和规范化。此外还需要健全监督制度,提高管理工作过程和结果的透明度,由此防范权力的越位、错位和缺位,使规章制度得到有效的贯彻。
五、建立有效的行政管理信息沟通机制
广泛了解信息是进行科学决策的重要基础,高校决策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因沟通不畅而产生片面决定的例子。高校管理层在决策之前应该积极拓宽沟通渠道,广泛了解师生的意见和建议,转变关起门决策的模式,使各利益群体都能有机会参与到决策当中来,使得决策的结果更加科学,满足更多人的利益诉求,增强决策判定的科学性和民主性。行政管理者要深入基层,主动获取真实全面的信息,使得决策拥有第一手材料。加强校务公开制度的建设,保证信息能够畅通传达并得到及时的反馈。
六、推进高校行政管理队伍的专业化建设
高校机构改革不能局限于部门的精简和人员缩减,也要注重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管理人员队伍。因此,高校建设要将提高行政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纳入发展规划,经常开展提高管理者工作技能的培训活动。行政管理人员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文化素养,在实际工作中拥有出色的管理能力。
责任编辑:杨国栋
关键词:高校 行政管理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2-0136-01
高校行政水平的高低体现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影响着高等教育事业在新形势下的发展水平和先进文化的建设效果。在现实经济因素的制约下,如何使有限的资源得到高效的优化配置,并据此带动高校行政效率的提高,是新时期高等学校应该思考的问题,也是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一、确立正确的行政管理工作目标
面对挑战首先要明確目标,解放和更新观念,高校的行政管理理念需要与创新的时代环境结合起来,改变旧的管理观念。高校的行政管理者要主动学习新观念,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行政管理工作中一方面要提高行政管理的质量和效益,另一方面要追求行政管理的良好秩序。首先,应该坚持人文主义,行政管理工作所面对的对象是广大师生和教职工作人员,因此行政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是满足在校师生的要求,保障他们的权益。其次,需要明确服务至上的工作理念。行政管理的作用不局限于管理,还具备为学校师生提供服务的功能,行政管理者应该在管理中兼顾服务的职能,在管理工作中尽最大努力服务校内师生以及教职人员。再次,将教学科研摆在工作任务的主要位置。高校的根本职能是为国家培养创新人才,增强国家科研竞争力。在此基础上,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必须遵守以教学科研为中心的原则,坚持为教学科研提供服务和保障。
二、构建简政高效的服务型管理体系
当政府简政放权工作不断推进,高校也应该贯彻落实精简与效能的工作要求,对存在的管理痼疾进行改革。通过削减管理层次,简化职能机构,科学分配管理人员的数量等,最大限度地将管理权和决策权交付给各学院,使其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传统进行具体的工作安排,从而提高高校整体的管理效率。首先,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科学合理地分配部门职能,对具有交叉职能的部门发挥能动性,进行合并或精简。其次,要将权力下移到基层,采用“负面清单”的方式扩大院系的自主权,减少不必要的审批项目,保证学院具有一定的自由和主观能动性。另外,高校可以通过校内团体组织实现权力的高效分配,借助团体组织间的力量一方面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能够激发师生参与学校公务的兴趣,提升其工作能力。最后,积极实施校院两级管理即以学院为学校行政工作的基础。学院要根据自身的专业背景积极提高院系的科研能力,学校在给予院校自主决策权的同时要注重对各院系的宏观管理,为其更好地发展提供正确的引导,变过程管理为目标管理。
三、贯彻“教授治校”的理念
行政权和学术权之间的区别和定位要理清,高校管理者要正确认识行政权与学术权之间独立的关系,减少行政权对学术权进行干预或侵占的现象,让学术研究有自主决定权和更大的发展空间。实际上,西方高校在管理中对学术权和行政权有严格的划分,这一运行模式代表了行政权对学术权的尊重,使行政管理工作服务于学术研究,保障了高校学术研究的自主权益,促进学术研究的进一步发展。高校应该鼓励学者和教师积极参与学术的建设,使管理委员会全权处理学术研究有关事宜,行政管理人员无权进行过问。严格划清各职能部门的权力界限,促进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行政管理人员在简政放权的同时为学校的发展制定科学高效的策略,行政和学术互不干预,助力学校的平稳快速发展。
四、实现高校行政制度化、规范化
行政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相关法规与制度的支持,制定合理的工作制度是高效行政管理的基础。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为管理人员实施行政措施提供行为依据与准绳,有利于管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有章可循、违章必究,促进工作的有序进行。同时要对管理人员进行工作培训,不断提高行政管理的工作水平,加强高校管理工作的法制化和规范化。此外还需要健全监督制度,提高管理工作过程和结果的透明度,由此防范权力的越位、错位和缺位,使规章制度得到有效的贯彻。
五、建立有效的行政管理信息沟通机制
广泛了解信息是进行科学决策的重要基础,高校决策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因沟通不畅而产生片面决定的例子。高校管理层在决策之前应该积极拓宽沟通渠道,广泛了解师生的意见和建议,转变关起门决策的模式,使各利益群体都能有机会参与到决策当中来,使得决策的结果更加科学,满足更多人的利益诉求,增强决策判定的科学性和民主性。行政管理者要深入基层,主动获取真实全面的信息,使得决策拥有第一手材料。加强校务公开制度的建设,保证信息能够畅通传达并得到及时的反馈。
六、推进高校行政管理队伍的专业化建设
高校机构改革不能局限于部门的精简和人员缩减,也要注重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管理人员队伍。因此,高校建设要将提高行政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纳入发展规划,经常开展提高管理者工作技能的培训活动。行政管理人员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文化素养,在实际工作中拥有出色的管理能力。
责任编辑:杨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