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精粹——粤剧

来源 :青春期健康·人口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olong8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粤剧是广东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也是我国南方影响非常大的一个剧种。由于它产生于广东,所以称被为粤剧。最初兴起于广州、佛山一带,现主要流行于广东、广西、台湾和香港澳门等地。由于海外的华人有许多是广东人的后裔,所以在海外的华侨聚居的地区也常有粤剧演出。粤剧以唱梆子、二簧为主,又保留昆山腔、戈阳腔、广腔并吸收珠江三角洲的民间乐曲和时调,唱念均用广州方言,因此又称“广东梆簧”、“广东大戏”、“广府戏”。
  明末清初,弋阳腔、昆山腔、梆子、徽调、汉调等,传入广东,广东本地戏班演出的声腔受这些外来声腔的影响很大,所唱声腔是一唱众和,被称为“广腔”, 从现在粤剧的音乐中还可以看出弋阳腔和昆腔的痕迹。清代道光年间,广州的戏班分为本地班和外江班。外江班大都演徽班戏,而本地班大都演梆子腔,本地班早期的活动中心在佛山。清乾隆年间外省戏班来粤者甚众、本地班向外江班汲取了丰富的养份,艺术日臻成熟,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清嘉庆、道光年间,高腔、昆山腔逐渐衰落,“本地班”遂以梆子为主要唱腔。后徽班影响日益扩大,又以“梆簧”(即西皮、二簧)作为基本唱调。同时也保留了部分昆山腔、弋阳腔、广腔,并吸收广东民间乐曲和时调, 此时的本地班已经与外江班“判然迥殊”,进而逐渐形成粤剧。
  清咸丰四年(1854),粤剧艺人 李文茂,率领梨园子弟与天地会陈开所部一同响应太平天国起义,自封为王,清政府因此下令禁演本地班戏。禁令一下,本地班沉寂了15年之久。在此期间,粤剧的艺人只能搭班加入汉剧和徽剧的戏班,或者挂着京剧等别的剧种的名进行演出。这样,粤剧中的梆子腔和簧腔开始合流。后来,粤剧中二簧的成分甚至超过了梆子。清咸丰十一年(1861)禁令稍弛,本地班再度兴起。同治年间(1862-1874),粤剧艺人又公开组班演出,其班社曾到过河南、浙江、广西、云南、湖南、安徽以及香港、澳门等地演出。
  粤剧恢复演出后,在剧目内容和表演艺术上,都发生了较大变化。辛亥革命期间,粤剧艺人受春柳社新戏(文明戏,即早期话剧)的影响,组织“志士班”宣传革命民主思想。在这种新思想的浪潮下,粤剧开始改良,其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920年左右,粤剧从语言上彻底地本地化,从“戏棚官话”改为用粤语,演唱方法也改为本嗓,放弃了梆子腔用假嗓的唱法。梆子和二簧都唱低八度,使梆子和皮簧在风格和唱法上统一起来。
  1920年前后,随广州、香港、澳门等地资本主义商业的日益发达,有些粤剧班社也以广州及香港、澳门等大城市为活动据点,习惯上称之为“省港班”。“省港班”在广州、香港、澳门等大都市的大剧场里演出,大量吸收文明戏、话剧和电影的手法,从音乐唱腔、角色行当、表演程式、舞台布置到演出剧目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它的基本声腔以梆子二簧为主,但是也保留有其他的民间说唱曲调,引进了流行歌曲和爵士音乐。伴奏乐器还使用了小提琴、萨克斯、电吉它、爵士鼓等西洋乐器。表演程式大为简化。角色行当由原来的十大行当,变为“六柱制”,即文武生、小生、正印花旦、二帮花旦、丑生、武生。剧目的编排要照顾到六大台柱的戏分。剧目上大量地编演新戏,传统戏很少上演。新戏大量改编自电影、外国小说、通俗话本、话剧,还有一些杜撰的剧目。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是粤剧发生重大变化的年代,也是被称为“薛马争雄”的时代。文武生薛觉先和丑生马师曾对粤剧的革新都颇有贡献。薛觉先接近京剧风格,表演技巧比较全面,生旦净丑无所不能,有“万能老倌”的绰号,但以小生为出色,代表性剧目有《胡不归》等四大悲剧。马师以丑角取胜。他在以“孤寒种”(吝啬鬼)为主角的组剧中,尽情揭露封建财主资本家的丑态,有莫里哀之风。不但在两广、港澳和东南亚等地,为广大观众所倾倒,在美国多年,也深受欢迎。他们和小生白驹荣、小武桂名扬被称为粤剧“四大家”或“五大流派”(加上演丑的廖侠怀)。实行男女合班后,上海妹创造了粤剧女脚特有的抒情唱法,后以红线女影响最大。同时,广州的罗品超、文觉非、陈笑风和香港的新马师曾、何非凡、林家声等也都各有擅长,颇有影响。
  新中国建立后,大力扶植粤剧的传统风貌,在革新的同时,也继承了粤剧的优秀传统。新中国成立初期,胜利越剧团在广州首演解放区改编的粤剧《九件衣》,被评论界誉为“粤剧革命的第一声号炮”。从广州解放至1952年,在广州剧场上演的举目多达一千七百余个。粤剧界积极挖掘、继承优秀传统,在艺术上进行了全面革新,在反映当代生活,使表演更富于生活气息等方面都有改进,不仅演出了很多优秀剧目,而且培养了一批新人。1958年,成立广东粤剧院。到1982年,广东省已有粤剧团七十余个。
  三十多年来,思想和艺术质量较高、比较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传统剧目有《平贵别窑》、《罗成写书》等。移植改编的剧目所占比重最大,其中较好的有《柳毅传书》、《宝莲灯》。新编的历史题材和现代题材剧目中,已经摄制成影片、影响较大的,有《搜书院》、《关汉卿》等。
  (编辑:赵萍)
其他文献
在独立学院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音乐教学是提升学生音乐欣赏、演奏等能力的主要途径。因此,加大对独立学院音乐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对于提升独立学院音乐教学效果,促进独立学院大
期刊
根据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印发的《关于不再提供历史业务附件查询的通知》以及河南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事业单位登记档案管理的通知》要求,巩义市
期刊
以往的高职院校《基础会计》教学的研究主要是从宏观角度探讨分析教学改革及实践教学改革,本文从微观的角度讨论了理论教学中几个难点问题的教学技巧.
目的:探讨优质化护理服务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7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116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
摘 要:本文主要通过对决策机制在反腐问题上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阐释,进而推断如何改进这些问题,以实现在反腐倡廉领域取得成效。  关键词:决策机制;管理;反腐倡廉  一、公共部门决策体制和机制的现状与问题——基于防治腐败视角  (一)公共部门决策体制的现状与问题。(1)公共部门决策枢纽系统。公共部门决策枢纽系统现行的决策原则和制度主要是“三重一大”原则,决策的方式呈现出内输入的特点,责任上是首长负责制
叶莹:画家、艺术评论家、策展人,浙江大学美术学硕士,现供职四川美术馆。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四川省美协理论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四川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四川省评协书画摄影专委会副主任、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四川省美协创作研究院研究员、四川省美协花鸟画专委会委员、成都画院特聘画家。  2016年获选国家艺术基金中国文联“全国中青年策展人赴美策展工作坊”赴美交流2个月,为纽约三角艺术协会驻留策展人
期刊
摘要:本文对文言文的教学进行了初步探讨。并探索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希望能给我们的教学带来帮助。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策略;教师;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9)06-0008  文言文的学习对学生很重要。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文言文作为我国曾经在历史上长期使用的语言,对文明的传承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从江苏高考整套题目的分布来看,
摘 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专利作为最重要的一种知识产权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随着专利货币化的兴起,对专利价值的评估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法律因素、撰写过程以及技术行业发展等方面分析了影响专利价值的几个重要因素。  关键词:专利;价值;评估;知识产权;运营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知识产权越来越受到国内企业的重视。专利权是最重要的一种知识产权,是一种重要的无形资产,国际间的技术、经济竞争越
近几年的调查结果表明,商品条码的合格率一直稳定在95%~98%.这是一个非常可喜的成绩.这说明我国商品条码的质量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