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本位教育与高职英语教学

来源 :新校园(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eldWo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能力本位职业教育是近二三十年来职业教育领域里一项极具意义的改革成果。本文以能力本位教育为理论依据,对高职英语教学的教学观念、教材教法、考核方式加以探讨,使其真正满足职业教育的核心要求。
  关键词:能力本位;高职;英语教学;教学改革
  进入21世纪后,我国的各类国际交往日益增多,提高英语能力日益重要。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的高职教育逐渐兴起并快速发展。为了培养新常态要求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提高高职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便成了高职英语教师最关切的问题。而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能力本位教育恰恰是一种最适合高职英语教育的理念,该理念修正了英语教学中偏重知识、不注重能力培养的错误,回归了职业教育的本质。
  一、能力本位教育的本质
  能力本位教育(Competence Based Education,简称CBE)是一种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育体系,其中“能力”指的是满足职业需求的综合能力。它以美国、加拿大为代表,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20世纪90年代初能力本位教育理念被引入中国。它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教育目标和评价标准,并以此来设计教学课程及相关的教学环节,强调以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将学生的职业需求与技能培养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发展能力,从而达到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在这一模式下,教师注重对学生知识技能的培养,使学生毕业之后能较快地适应岗位需要。
  二、能力本位教育模式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大学英语是高职院校课程体系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其教学原则为“实用为主,够用为度”。而能力本位教学思想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适应职业岗位需求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既注重语言基础教育,又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强调语言实用性与职业技能性的結合。
  1. 理解教学目标,灵活使用教材
  根据能力本位理论,高职英语课程目标为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确立“学以致用,突出技能训练”的思想,侧重于实际工作中交流与运用的需求,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最终达到职业院校的英语教学目的。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基本载体,也是教师传授知识的工具。高职英语教材版本很多,但教学内容与职业能力培养关联都不够紧密。在能力本位教育理念的指导下,高职英语教学要满足职业教育的要求,就应灵活利用英语教材来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比如从教材内容中提炼出日常生活与工作场景,教师通过各行各业或日常生活中的情境再现来组织学生进行模拟演练,训练学生实际使用语言交流的能力。
  2. 改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要大胆地把课堂交给学生,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让学生完成具体任务,或多设置各种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表演。例如,教材中的每个单元都有Text A和Text B,笔者大胆地把B课文拿出来,邀请学生当小老师讲授课文,这一举措受到了学生的热烈欢迎。为了能上好这堂课,学生认真备课,主动掌握授课内容中的词汇、语法,并练习言语表达,努力让其他同学认可并听懂他们的授课。不少学生还利用搜索引擎查找各种文章背景知识,甚至做精细的PPT配合讲解。这种方式不仅让学生学习了英语基础知识,锻炼了英语表达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综合能力。另外,教师还可以将教材内容转化为案例来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探究性学习,如讲授招聘时,可以把招聘的场景再现任务交给学生,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3. 完善考核方式,考查综合能力
  考试只是一种方式而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能力本位教育模式下的考试手段应该是多种方式的综合,期末考核应该比原有的考核方式更具挑战性和综合性。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有一个全面、客观且让学生信服的评估。学生的最终成绩应该是平时成绩与期末口语考试和笔试成绩的综合。教师在测试时,应加入情境对话等测试内容,且重点考核学生的反应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教师可以设定若干场景,这些场景应适合各个专业的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自行组合,自编自导进行表演。考核题目可提前告知学生,让他们有时间做准备。
  总之,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融入能力本位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是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杨早春.能力本位教育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大众科技,2006(7).
  [2]蒋莉.能力本位职业教育思潮[J].职教论坛,2004(8s).
  [3]陈丽能.高职能力本位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与方法[J].中国高等教育,2006(18).
  [4]刘黛琳.高职高专外语教育发展报告[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结合动漫设计专业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改革的实践,从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出发,提出建立校企联合培养的长效机制,邀请企业参与教学计划制订、优化课程设置,开展学校、企业和政府“三位一体”的合作。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企;艺术设计;培养模式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高等职业教育顺应潮流,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学校数量和办学规模均增长很快。
期刊
摘 要:本文在对河北传媒学院文化创意产业园进行全面调研的基础上,分析本校创业指导工作的现状,力图从创业学生的创业本能需求出发探讨政府、高校和市场三方在毕业生创业服务中所扮演的角色。  关键词:京津冀一体化;河北;民办影视类高校;创业  高校构建科学有效的毕业生创业指导服务体系,有利于推动大学生创业,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河北传媒学院作为一所民办类应用型本科院校,已经有十余年的办学历史。学校有两万余名在
期刊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高校计算机教学也面临一些挑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至关重要。本文具体探究高校计算机教学创新能力培养面对的困境,并提出相关对策。  关键词:高校;计算机;教学;创新能力  在当前的就业环境下,高等教育只有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掌握相应的技能,才能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高校计算机教学应积极转变教学模式,解决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
期刊
摘 要:教学督导是强化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本文研究了高职院校教学督导工作现状,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建立高质量的教学督导队伍、完善督导规章制度以及拓展督导内容三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教学督导;高职院校;队伍建设  近年来,高职院校建设规模在不断扩大的同时,也更加注重内涵建设,人才培养质量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作为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环节,教学督导在近年来也得到
期刊
摘 要:与自然生态系统类似,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也是一个自成体系的生态系统。高校可以运用生态学理论,从主体、客体、介体、环体等生态因子着手,建立起多元开放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  关键词:生态学;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效性  深化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是高校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抓手。《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下发以来,全国高校在创新
期刊
摘 要:本文基于高校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从以下五个方面对高校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展开研究:一是构建高校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平台,二是完善高校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三是构建高校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战略联盟,四是强化高校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师队伍建设,五是完善高校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考核机制,从而为提升高校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校;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  高校经管
期刊
摘 要:本文从幼儿师范学校的性质出发,以幼师生专业化成长的需要为前提,通过问卷法与访谈法,对幼师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现状进行专题调查和深入分析,并探究幼师生口语交际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幼师生;口语交际;现状;问题  口语交际课程是幼师教育的核心职业技能课程,教师既要传授口语交际的基本理论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言语表达及交际能力。笔者以南京幼儿高等师范学校部分在校生和南京市部分幼儿园在职教师
期刊
劳动最美最幸福  本期我们向大家推荐刘文西的红色经典作品《幸福渠》,作品尺寸227.5厘米×208厘米,创作于1974年。  作品以现实主义手法,真实记录了1940年中央机关、警备团和当地群众一起,在延安枣园川参加劳动、修筑水渠的历史。毛主席兴高采烈地与一大群农民看幸福渠开闸放水,乡亲们喜气洋洋,任渠水流淌过手心时满脸笑容洋溢的老汉,肩扛手握铁锨的农民和战士,手拿锣鼓、绸缎快乐舞蹈的儿童,整个画面
期刊
摘 要:全民健身操在高职院校中正逐渐得到普及。本文对高职院校全民健身操的教学方法展开探析,并提出了优化途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全民健身操;教学方法  当前,随着全民健身事业的推进,全民健身操风靡全国并走进各高职院校。但高职全民健身操教学仍处于发展阶段,总体水平并不高,教学方法有待改进。与此同时,受传统文化和习俗的影响,多元化的全民健身操形式不断涌现,值得相关教育者不断探索。  一、高职院校全民
期刊
摘 要:医药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对高职医药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高职医药电子商务的实际人才培养需求出发,探讨高职医药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其主要内容包括人才培养方向的设置、实训模式的构建、教学内容的调整以及教学考核评价方式的改革等。  关键词:高职医药专业;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医药行业转型取得了显著进展。医药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刺激了该专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