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促成“庚款留美”的关键人物

来源 :教坛聚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ZLYS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的“庚子赔款”达9.8亿两。美国政府把多得的赔款退给清政府用于兴学,本文着重论述三个在促成“庚款留美”活动中上起了重要作用的关键人物,他们是梁诚、柔克义和史密斯。
  关键词:“庚款留美” 梁诚 柔克义
  
  “庚子赔款”,是指1900年(农历庚子年),八国联军在镇压了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之后,迫使清政府于1901年9月7日与11个帝国主义国家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条约规定中国要从1901年起向各国赔偿所谓战争损失4.5亿两白银,分39年还清,到1940年,加上利息共达9.8亿两,以海关、常关及盐政各进款作抵押。庚子赔款中,美国分得3 200多万两,折合美金2 400多万元,外加年息,到1940年本息将达5300多万美元。美国为了维护在华的长远利益要退款给中国。美国决定退还部分庚款,与当时的清政府驻美公使梁诚的积极努力分不开,他积极推动两国政府之间关于退款的正式交涉。美国政府积极主动主要是源于柔克义、史密斯这两个人对于退款兴学的热情,此外,这件事也离不开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的大力支持,他们都认为“庚款留美” 不仅仅符合美国的利益,而且也符合中国的利益。
  
  一、梁诚:发起者
  
  真正推动庚款退还及庚款留学计划实现的是时任中国驻美公使梁诚。梁诚,于1902年出任驻美公使。退还庚款缘起于清政府命驻美公使梁诚商请美国政府,将辛丑条约所规定的赔款暂改收银,但被拒。1902年1月,美国《纽约时报》对国务卿海约翰声称“美国所收庚子赔款原属过多”作了报道,梁诚看到后欣喜万分,因为这表明有向美国争取退还庚款的可能,于是,他一面向美国政府交涉,要求核减退还,一面向朝廷上书禀报,从而拉开了在中美政府间要求退还庚款的序幕。在1905年1月梁诚会晤海约翰时,他建议:“以各国若将赔款核减,于我财政殊有补益,贵国如能倡首,义声所播,兴起闻风矣。”海约翰觉得梁言之有理,表示愿意将这个提议亲自告诉总统,这就是中美双方有关庚款的最初交涉。1905年4月,梁诚又和柔克义会谈商讨减额步骤,柔克义提到,美国总统希望知道如果美国退还赔款,中国将如何使用这笔钱?梁诚提出减收之庚款用于教育的主张,由于分析得入情入理,加上当时清政府新政人才的急需,使外务部对梁诚的主张极为推许。
  
  二、柔克义(W.W.Rockhill):组织者
  
  在美国政府官员中最早积极主张以退款用于改革中国教育者,是驻华大使柔克义,柔克义作为美国国务院远东问题顾问以及随后作为驻华公使,直接主持了中美之间有关“庚款留美”活动的交涉。《辛丑条约》签订后,美国发现中国赔款数额超出了美国实际损失一倍。对于这部分溢款该如何处理,柔克义主张把“庚款”退还给中国办教育,他认为教育可使中国政治安定与商业繁荣,使中国成为富足的贸易伙伴,尤其是一旦美国学生成为北京领袖时,美国对中国将有很大的影响力,他在给美国国务卿的函件中谈了自己的看法,他对中国要求减收庚款用于教育的运动表示同情,并指出,这个运动的成功将促使中美之间的了解,并且直接影响到中国的留学教育。后来,他多次与驻美公使梁诚商讨减收庚款事宜。总之,在促成“庚款兴学”事宜上柔克义所起的作用是很大的。
  
  三、史密斯(A.H.Smith):推动者
  
  史密斯是在华美国教育会的会长、“中国问题专家”,中文名是明恩溥,他积极推动了美中两国政府之间“退庚款以兴学”活动的形成。他认为:“为了扩张精神上的影响而花些钱,即使只从物质意义上来说,也能够比用别的办法收获得更多,商业追随精神支配,比军旗更为可靠。”[4]他积极致力于“庚款留美”的主要原因在于:首先他认为可以通过教育帮助中国人变得与西方、特别是与美国亲近起来。其次,他认为要解决1905年爆发的抵制美货运动这个问题,必须重新唤回中国人对美国的好感,于是他建议美国政府退还一部分庚款,用于中国的教育,让他们派学生去美国学习,以改变中国“仇洋”的现状。在1906年3月6日,罗斯福在白宫第二次接见了他。经过交谈后,罗斯福郑重地说:“我完全同意你的意见,你就告诉我,要我做些什么?”明恩溥说:“总统阁下,我所要求的,就是把二千万美元的庚子赔款用于对中国有益的事业,特别是供给中国学生到美国来留学。”这次会见之后不久,罗斯福致信明恩溥说:“我完全同意你的说法,如果我们能采用你所建议的政策,我会衷心地采用它。后来,总统罗斯福慎重地考虑了他的建议并采纳了。由此可见,史密斯在“庚款留美”活动中是直接的推动者。
  
  【参考文献】
  [1]: 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编 《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一卷)(M)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1 74
  [2]:李喜所 刘集林等著 《近代中国的留美教育》(M)天津古籍出版社200071
其他文献
“数和形的概念不是从其他任何地方,而是从现实世界上得来的。”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为实践服务。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数学广泛的应用性日愈显示出其特有的魅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将知识性、应用性、趣味性和谐地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小就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一、从实际问题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以真实、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问题引入课题,能把学
期刊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为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就要落实“掌握知识、发展智能、陶冶情操”的三维教学目标,使学生成为既有丰富的知识,又有高尚人格的主体性的一代新人。数学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创新的动态过程,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经历教育的“再创造”,建立属于自己的认知结构,真正促进学生在日后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一、确立创新性课堂教学理
期刊
“愉快教学”的实质是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积极主动地去获得知识,从而达到让学生体验成功,激发学习兴趣的目的。愉快教学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进行,让学生自奋其力,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引起矛盾冲突,激发学习要求    强制的学习会使学生产生心理上的压力,这种压力非但无助于学生自觉自愿地学习,而且会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反之,学习一旦成为学生自身的迫切需要时,就会愉快地、主动积极地投入
期刊
内容摘要:在新课标下的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中,积极重视在“培养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能力”等方面创设自主探究的氛围,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的智慧潜能迸发出来,使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和创造者,并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智能与身心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自主学习 教学 能力    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我们在教学实践中
期刊
相当多的考生在高考复习进入后期时,常出现一段时间学习和复习效率停止不前,甚至学过的知识感觉模糊,有时头脑昏沉,心情烦躁,感觉学习无法向前推进的现象。其实,这是高考复习过程中的一定阶段,这种学习效率降低,学习进步的速度减慢甚至停滞的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高原现象”。 出现高原现象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大多数同学经过近一年的紧张复习学习动机弱化、兴趣降低、情绪厌烦、身体疲劳;其次是各门学科在学习的过程中,
期刊
一堂体育课的练习密度,是繁多的体育课准备工作之一,也是衡量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说,如何准确地预计体育课的练习密度,就成了一个需要很好地加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在工作中往往是难以掌握好的。多年来,通过认真总结,有了一定收效,使得体育课安排合理,学生上课积极性高,效果显著。具体做法如下:体育课的密度是指课内各项活动合理运用的时间同课的总时间以及各项活动之间的比例关系。如:中学体育课一般
期刊
内容摘要 : 通过思考题在数学教学中的适当编配与讲解,使学员对某个知识上的难点或值得进一步开拓或深化的问题有更深,更系统的了解与掌握。解答思考题让学员独立思考,体会到知识连贯性的重要,启发他们积极钻研教材,养成认真读书的习惯。   关键词 : 思考题 ; 数学 ; 数学教学     在数学的教学实践中,经常会遇到学员对概念的内涵,定理的条件和结论,公式,法则的适用范围不能正确和深刻理解的情况,这和
期刊
长期以来,在我国英语教学工作中,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师只注重“教法”研究,总是不遗余力进行知识的传授,而学生则采取记忆、背诵等机械式的学习方式,结果,同样的做法并不能使所有学习者都学得好,并且极大地束缚了学生的多方面发展,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空间。  在当今基础教育新课程(新课标)改革形势下,我们英语教师进行“教法”与“学法”研究,就显得特别重要。那么,我们英语教师应该如何进行"教法"与"
期刊
“学法”即学习的方法,也就是学习中采用的手段、方式和途径。研究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学习,是现代教学论中必须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一个学生如果学而得法,就能减轻学习负担,提高学习质量。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面对时代的挑战,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改变那种只是培养应考“宠儿”的教学观,引导他们自觉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学会如何学习,以适应当今的信息化社会的需要。    一、把学法与教法结合起来  
期刊
提起传感器,很多人都会说没见过,很陌生。其实不然,在我们现实的生活中,处处可以见到传感器的应用:当你在超市购物结账的时候,收银员用光电传感器对准条形码,就把商品的名称、价格记录到计算机内。台秤其实就是一个力传感器。货物放在秤上,传感器接收到压力(或者拉力)的变化,将它转换成电信号输入到计算机中,最后在荧光屏上显示货物的重量和金额。  传感器则是将各种物理量转换成电信号,人们对电信号作出进一步的分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