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剧院里的中国故事

来源 :文化纵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qi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多年前,由沈昌文先生牵线搭桥,沈林、申慧辉我们几个朋友与辽宁教育出版社合作出版一种文化类刊物,当时起了个气概不小的名字“舞台2000”——就是打算出到2999年。第一期的主要话题是即将破土的国家大剧院,当时组织了座谈会,请来老少各路人马,对这项耗资巨大的工程说三道四。对世界各地剧场如数家珍的李畅老先生打了个比方:您不能一大冰箱里就放俩馒头吧——他是怀疑到时候剧目是否跟得上,演出团体是否用得起。
  十多年过去了,时移势易,《舞台2000》只出了那一期便再没有下文,而大剧院已然加入了天安门系列的建筑。新一代的国家级标志建筑如奥运场馆、中央电视台新楼等,在造型上都追着国家大剧院“返璞归真”。好几次经过大剧院在夜晚,衬着深蓝色的黑色椭圆让人联想到了古老浑天说中的“鸡子”,里面隐约的灯火似乎是人类在上演他们千秋万代的故事。在这人类的故事里,有中国的故事;在中国的故事里,有文艺的故事;文艺的故事里又有大剧院的故事。就这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到后来也分不清哪个在里,哪个在外了……
  我感兴趣的是中国文艺的故事。但这个文艺的故事又包在一个文化或文明的故事里。
  中国文明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一支,近代以前在地理上自居一隅,文化上自成一格,政治上自成一统。我在2006年上演的舞台剧《我们走在大路上》中曾对此做过咏叹:
  
  五千年,五千年——
  我们走过中原、四夷、八荒
  我们走过三千大千世界;
  我们走过二十四时辰、二十四节气,二十四史
  我们走过上下五千年;
  我们走过泪光中的血光、火光、刀光
  我们走过杜甫的诗篇;
  我们走过读书声、欢笑声、钟鼓声组成的和声
  我们走过孔子的理想;
  我们经过了经过的,一轮又一轮
  我们是自己的时间;
  我们看过了看过的,一遍又一遍
  我们是自己的指南;
  我们走在过去,我们走在未来
  我们走在地上,我们走在天上,
  五千年啊,五千年……
  
  这个文明走到1840年,一个跟头摔进以西方资本主义全球扩张为核心的世界近代史,从此另是一番天地,也有歌为证:
  
  一八四O年――
  梦得到这么凶的炮,这么快的船
  梦不到资本要全球扩张,这扩张势不可挡
  No more一生二二生三
  No more三省吾身三代圣王
  No more四体书四言诗四声猿
  No more 五经六艺七步诗八卦图九天玄女十方洞天
  五千年从此改走你的道,没人知道哪里是终点
  走过救亡走过革命,走不出一八四O年
  走向崛起走向腾飞,走不完啊,走不完的一八四O年……
  五千年浩荡大河凌空跌落,碎为雷霆亿万,水雾冲天。古老文明的现代化转世由此起步。在世界资本主义的丛林社会绝地求生、后来居上,成为中华民族近代的基本任务。
  这个任务对于一个长期独立的文明来说,是一个十分陌生的目标。通往这个目标的过程不可能不艰难,选择不可能不痛苦。一百年多年来,中国一直躺在脱胎换骨的手术台上血流如注,换语言、换文化、换学术、换伦理、换趣味、换步调、换生活方式。这其中肯定有些不该换而换了,有的显然没换好,有的毁于排异反应。但现代化的重生再造却是我们躲不过的宿命。
  我们的目标当然不会是简单地逃命,就像世界上不少民族或部落那样,换身西装就算重新做人了。这倒未必是因为我们不想这样,而是因为我们人口规模和文明体积不允许这样。我们既不可能固守五千年一成不变,也不可能跟它一刀两断,到西方开的育婴堂过一种没爹没妈的生活。我们的幸与不幸都在于我们有一个伟大而深厚的过去,我们没有流浪猫拔腿就跑的便利,我们注定要在延续与变革之间徘徊游移。这是一副并不轻松的担子,一头是光复传统,一头是融汇新机。“我们”既属于五千年,也属于160年;既清晰分明,又流变含混;既中国本位,又容纳万流。“我们”既要勇于是自己,又不非得不是别人。我们的目标只能是大目标,我们的未来注定是大未来。
  
  这个目标落实到文艺领域,就是要通过使传统文艺现代化、外来文艺本土化而建设一个亦新亦旧、亦人亦我、既现代又中国的文艺形态。这是一项浩繁的世纪工程,它的前提是艺术家乃至全社会对本民族的历史和未来抱有充分信心。应该说,中国革命的发展和胜利以及最终的国家统一、社会整合不仅培育了这样的信心,而且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毛泽东当年提出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高度概括了现代中国的文艺抱负。民族歌剧如《白毛女》《洪湖赤卫队》,现代京剧如《红灯记》《沙家浜》,乡土诗歌如《王贵与李香香》,无不映照在一个曾被打懵的民族因重新发现自己、重新获得自己而焕发的容光之中。《赞歌》中胡松华那朝阳一样的歌喉实乃古老民族获得新生的声音标志。
  以往30年的历史是一段充满矛盾的辩证过程。一方面,社会不平的前景与社会平等的遗产奇异联手,为1970年代末和1980年代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劲的社会动力,无数个体的你追我赶汇聚成整个民族的日新月异。另一方面,对文革的清算迅速膨胀为对整个民族历史文化的全面幻灭,使得再造中国文艺所必须的自信受到重创。失魂落魄的文化精英成群结伙,像废弃塑料袋一样随风游荡,四处瞎寻摸什么“精神家园”。陈逸飞的绘画、谭盾的音乐、张艺谋的电影,无一不散发着秀水街、潘家园以及假文物市场的古怪气息,它们丝毫也反映不出一个伟大文明的强劲走势。这造成了中国经济节节上升而文化一路下滑的荒诞景观。
  近十年来,随着中国财富的不断积累,东张西望的文化精英蓦然回首,发现他们一直要告别的穷窝竟然成了金库,于是乎他们起了“信心”。这种以“贪心”为底色的信心当然也是信心,用它去办歌厅开发廊不会成问题,但要用它支撑一个民族灵魂建设的文艺,问题就来了。因为谁都知道,文艺最珍贵的部分和钱无关。他们那些由宣传部订货、归财政部买单的晚会,跟好莱坞接轨、向威尼斯看齐的大片,徒有珠光宝气而无活色生香,看着就像一袭金缕玉衣。这些东西对于再造中国的当代文艺,不但于事无补,而且败事有余。据报道,国家大剧院去年演出已达600场次。我去那里看过几次演出,还只看到由技术、器材、资金共同演绎的奢华。最珍贵的文艺来自苦难的土地和挣扎的心灵,它不属于装模作样、附庸风雅的“成功”男女。
  2008年的世界变局,表明人类又来到一个重要的关口。近代以来一直主导着世界发展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和价值观念,已耗尽自身的体制和文化能量,走上了坑蒙拐骗的末路。在这样一个时刻,需要有新的力量出来,参与世界的管理以及世界体系的改造,把人类带出死胡同。中华民族以其人口规模、历史积累和文明境界,有理由也有义务成为这样的力量,联合新兴国家、广大发展中国家以及西方世界中的健康力量一道,从欧美资本寡头手中夺过世界发展的领导权,为自己也为人类寻找一条量入为出、合理发展、真正价值多元的人间大道。其实,这还真不是要不要出头的主观问题,13亿中国人口的客观存在对目前这个世界来说,只意味着两种可能:或压垮这个世界,或再造这个世界。中国在其数千年的历史上将第一次走出欧亚大陆的东部,成为真正世界性的大国。
  对于这样的世界使命和人类抱负,中国的精英显然毫无心理准备;最近让他们又惊又喜却又将信将疑的“中国模式”,骨子里不过是想维持现状罢了;这样的东西能否改良中国都难说,别说改造世界了。中国精英们的文艺创作,或者在歌舞升平,或者在醉生梦死。指望他们建设与这个人类大目标相匹配的当代中国文艺,恐怕是不现实的。好在世道自有其运行的规律,时候到了,会有人出来勇挑重担,大步向前的。我想,这光荣的肩膀和腿脚,一定属于来自生活与大地、来自方兴未艾的公民社会的新一代艺术家。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
其他文献
武力  中国经济体制变革的外在动因和内在动因   讨论社会主义,大家更多关注的是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个基本原理,即生产社会化和私人占有制的矛盾。人们并没有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所讲的随着资本主义在全球的扩张,还存在一个资本和民族国家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实际上可以简要表述为资源的全球共同使用,财富的共同创造,但是这种财富的分配和资源的占有则是以民族国家的形式来进行。如果把这样一个矛盾纳入到中国革命和计划经济产
期刊
家庭文明与未来中国文化    女性主义政治哲学家苏珊· 奥金(Susan Okin)曾颇为不解地指出,从洛克、卢梭一直到罗尔斯的自由主义政治哲学,在提倡全社会的平等与正义的时候,却总是不愿把社会中的正义原则同样引入家庭。为了打破人类平等的这最后一道障碍,奥金认为,应该把以分配正义为标准的社会契约原则引入家庭,这样就可以将现代社会的正义原则向前大大推进一步,实现一个无性别的社会(genderless
期刊
我第一次完整地读《安娜·卡列尼娜》是在30年前,在天津远郊的一个军队五七干校,经常干完活脚上还沾着泥,就拿着书跑到刚刚停雨的野外读起来。那时,主要是被其中的美所吸引,而并不多想其中的思想意蕴。要理解这样的思想,大概还需要经历许多事情才行。但当我觉得真的理解了许多,却看到其中最重要的可能不过是常识。有些常识也需要经过漫长曲折的道路才能理解,看来我真的是不可救药。当然,即便如此,也还是怀念那刚从禁锢中
期刊
国仁是城乡之间的桥    农村衰败引发的诸多社会问题正在中国逐步显现,食品安全问题就是其中一例。食品安全问题在城市的爆发,暴露出的是城乡关系交恶的现状。随着大量青壮年农民进城,农村剩下了“三八、九九、六一”人群。劳动力投入在农业领域的减少,使得农业生产越来越依赖化肥、农药,越来越仰仗农业机械和能源,与此同时,农户家庭饲养家禽和家畜的数量也迅速减少。在资本引领下的以集约化和规模化为主要特征的农业产业
期刊
“第三世界”与被书写的历史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在奥斯卡获得八个奖项,囊括了除去男女演员之外的所有主要奖项。不过,真正重要的是,对于这部关于“印度”(而非“殖民地印度”)的英国电影而言,这些奖项暗示了“西方”对印度这个“新兴国家”的视野更替。这部笼罩在奥斯卡光辉中的电影,在印度引起了热议,但并没有像以往同样题材的西方大片一样引发绝对的抗议。这使得对这部影片的讨论获得了难得的弹性空间。  这部
期刊
引言    家,是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单位,既是经济的基本单位,也是价值观的基本单位。  经济是基础,先说经济。自战国以来,无论是自耕农,还是佃农,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经营农业,同时兼营家庭手工业,这种类型的小农经济,就一直是中国传统经济的基础和主体。西汉文帝、景帝时代的晁错,有段话很有名,他说:  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
期刊
第一次见到华新民是在一个公共论坛上,当天她在那里做一个题为“城市土地权——从历史到今天”的讲座,并签售她刚刚出版不到一个月的新书《为了不能失去的故乡——一个蓝眼睛北京人的十年胡同保卫战》。讲座开始前,我在会议室里等待华新民,工作人员在忙碌地准备。忽然,伴随着一阵凌乱的脚步声,传来一个操着一口地道北京话的中年妇女的声音。很快,身穿宽松蓝色衣裙的华新民出现在我的眼前。和媒体照片里的样子一模一样,同样风
期刊
“汶川大地震”已经过去一年了。在这次突发事件中,大众传媒在国家动员中扮演了格外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地震不久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大型直播晚会“爱的奉献”(2008年5月18日),把这次“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情感动员推向高潮。“爱的奉献”、“人人都献出一份爱”式的话语成为整个社会广泛认可的共识,连同这几年关于公益、志愿者、社会基金会的热烈讨论,社会救助、奉献爱心已经成为一种似乎毋庸置疑的道德规范和自律。对
期刊
我对凝重的片子向来有一种不由自主的恐惧,由此也往往远离灾难片。当然,不得不承认沉重会给人巨大的震撼,明明听到当刘栋的头顶被流沙吞没的时候,全场一片啧啧声,似是哀叹,也是感染。这里,并不需要生活的深度,人们也足以在可可西里辽阔、壮观并牵连着生死一线的生存性意境中触摸到自我——或当下这一个(Da-Sein)的存在。这是一种本真性的存在,这是一种最真实的触摸。  好像但凡关乎西藏的片子都是壮怀激烈的注脚
期刊
摄影术自19世纪下半叶传入中国后,大大小小的照相馆先是在通商口岸,继又在内地城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了。照相是一种富有神秘色彩的新兴行当,极大地满足了人们观望自己的好奇心。  最初面对照相机镜头的时候,人们多少有些紧张。那时的紧张与后来的紧张不尽相同,后来的紧张,是被拍摄者面对镜头拿捏表情时的“不自然”,而早年间的紧张多少含有对摄影本身的恐惧,有的则干脆拒绝照相(事实上,对照相机的恐惧延续了很久,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