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C语言课程整合研究

来源 :职业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x0071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教育技术研究课题。将信息技术与C语言课程进行整合,可以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切实提高C语言课程的教学质量,从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程序设计能力,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信息技术;C语言课程;整合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5-0172-02
  
  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在《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一书中指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而是强调利用信息技术构建理想的学习环境,从而构建支持自主探索、多重交互、情境创设、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多方面要求的全新学习方式,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落到实处。这正是素质教育的重点目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所需要的。
  信息技术与C语言课程整合的教学方法
  C语言课程是计算机相关专业中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课,主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程序设计能力。该门课程内容主要包括C语言程序的语法要求、C语言程序的基本结构、各种数据类型描述、输入输出函数使用、三种程序结构(顺序、分支、循环)、构造类型数据(数组、结构体、共用体、枚举)、函数的使用、文件操作、屏幕函数使用等,涉及内容繁多。传统课堂教学难免枯燥乏味,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学了后面忘前面,难以将知识融会贯通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所以,有必要考虑将信息技术与C语言课程进行整合。
  本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参考了赵志群在《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一书中提到的四段教学法思想,笔者认为,这种教学法对C语言课程比较适合。在进行研究时,主要考虑信息技术如何优化四个阶段的教学过程,如果各个阶段都能保证良好效果,那么整门课程的效果就达到了。本文所说的课前和课堂并不是狭义上一节课的课前和课堂,而是指整个课程。
  信息技术与C语言课程整合的措施
  (一)课前设计——适量运用信息技术
  课前设计阶段的主要任务包括:对教学单元进行划分,以更好地传授知识和培养技能为原则;明确课程的培养目标,使学生了解课程学习的目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展示课程的语言环境和作品,最好多准备一些利用本课程知识完成的作品,越贴近生活越好;设计课程的开场白,好的开场白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对课程的兴趣;为学生明确学习方法,指引学生如何进行模拟学习和创新学习。
  传统的C语言课程,一开始就是教师对课程进行介绍,讲解其如何重要,对后续课程学习有何帮助,然后就是具体讲授了。多媒体技术掌握稍好的教师可能会借助一些课件讲解这部分内容。总体而言,效果并不是很好。学生并没有对课程最终能干什么以及怎么才能达到教学要求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笔者总结多年的一线教学经验认为,在课前设计中适量地使用信息技术会使学生对课程整体内容有清晰的认识,并能够了解课程的培养目标,掌握具体的学习方法。具体做法包括:(1)利用Flash动画展示课程的组织结构图,突出教学单元的划分,同时利用鲜明动画标注每一单元所要培养的技能及单元之间的衔接关系。(2)将语言环境的使用制作成具体的流媒体文件,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示,同时放在相关的学习网站上,使学生能够反复观看和练习。(3)对于利用C语言编写的实用程序可以分类为学生展示,比如数值计算、数据排序、管理系统、图形动画,例题一定要丰富、有代表性,这部分可直接展示,为了流畅显示也可以制作成流媒体文件嵌在Flash中点播,适时配上旁白效果会更好。(4)对于课程的开场白和学习方法介绍就需要教师精心准备了,这部分内容主要展示的是教师的口才和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及总结能力。
  如果将以上几点做到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兴趣就会被很好地调动起来。
  (二)课堂讲解——合理利用信息技术
  采用信息技术并不是摒弃传统的授课方法,而是要找到两者最佳的结合点。这一点在课堂讲解阶段显得尤为重要。在课堂讲解阶段要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合理主要体现在:将知识讲透、让学生学得不枯燥、每节课都有充足的信息量。
  现以C语言中比较典型的两个知识模块为例来说明。(1)数据类型部分。这部分内容被认为是C语言程序设计的基础,知识点多,实例性不强,学生听起来比较枯燥。在进行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时,首先可以采用幻灯片或Flash动画,对数据类型的分类及所用关键字和所占内存空间进行设计展示;然后教师在真实的C语言运行环境中运用实例对各个数据类型进行实验和讲解,使学生加深对数据类型的理解,并达到正确使用的目的;最后再以幻灯片或者Flash动画进行内容总结,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数据类型的印象。(2)三种程序结构。这部分内容不但要求学生要掌握三种程序结构的逻辑思想,还要求学生掌握具体的语句格式。在进行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时,可以首先设置问题,鼓励学生想出解决方法,然后在运行环境中对程序进行设计,观察程序运行的结果,最后总结出具体的语句格式。语句格式的执行描述可以利用Authorware或者是Flash等工具进行展示。通过上面一系列的过程,学生会很容易就将程序结构掌握了,包括语句格式和执行过程。
  在课堂讲解环节,不是信息技术用得越多越好,要合理使用,让学生对枯燥的内容有感性认识。有些确需教师板书或在语言环境中才能讲清楚的内容,还是要用传统的讲解方法。
  (三)学生练习——充分利用信息技术
  练习过程是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消化过程,这个过程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权和自由发挥的余地。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这就需要借助强大的网络优势了。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是信息技术的一个重要方面。当然,它需要前提条件,就是教学资源的建设,只有具备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才能为学生练习提供广阔的空间。
  在学生练习阶段,可以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建立课程学习网站。课程学习网站的内容应包括:课程总体介绍、课程知识模块、课程学习资源、课程题库(带评分和题解)、BBS交流平台、作业提交系统、具有针对性的外网站点推荐。事实证明,一边交流一边练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有效提高。有时一个问题无法解决,学生会通过多种途径来解决,这个过程正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过程。成熟稳定的课程学习网站是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的有力保障。
  (四)学生创新——适时利用信息技术
  对于C语言课程而言,学生创新性学习主要体现在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比如开发一个界面友好的信息系统或者制作一个简单的动画贺卡。教师可以事先做一些实例供学生参考,实例并不需要给学生源程序,只需给出实例开发所用的知识、开发步骤和部分提示即可,要求学生完成创新项目应强调期限,以增加学生的学习紧迫感。在这部分教学中,可以用网页超链接的形式给学生提示,以便学生需要什么帮助就点击相应的内容,相当于给学生一个联机帮助文档,但是并不给成品,从而指引学生独立完成作品。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应注意的问题
  怎样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这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和探讨的大课题。不同学科的整合方式也不一样,所以不能按照一个模式来整合。本文讨论了针对C语言课程的整合做法,当然也不尽完善。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中有几点是需要注意的:(1)整合要有实际效果,不能中看不中用,不能让纷繁多变的动画过分转移学生注意力;(2)要针对课程的不同,灵活运用整合方式,不能不顾课程内容,过分使用多媒体技术使教师成为朗读者;(3)要防止信息量太大,学生消化不了。
  总之,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充满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只要用得好、用得巧,就可以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不仅能体现教师自身先进的教学理念,也能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主动性,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98-100.
  [2]任有群,胡航,顾小清.教师教育信息化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50-52.
  [3]何克抗,吴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34-38.
  [4]菅相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机械基础课堂教学[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4):159.
  [5]曾勤.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J].信息技术教育,2005,(6):61.
  [6]陈颖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J].考试周刊,2008,(12).
  [7]邓晓霞.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之分析[J].广东教育(综合版),2008,(4).
  作者简介:
  常振云(1978—),女,天津市人,硕士,天津天狮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软件工程技术与教育信息化。
  赵玉玲(1977—),女,天津市人,硕士,天津天狮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数据库及数据挖掘技术与教育信息化。
  吴学会(1979—),男,山东胶南人,硕士,天津中医药大学讲师,研究方面为教育信息化与计算机应用技术。
其他文献
<正>~~
期刊
学习者对职业资格证书进行认证转换、前往不同高校学习各种课程.分别得到相应学分.积累到一定数量后获得本科文凭。随着近日上海市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的揭牌.这种“零存整取”式的
如何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各高职院校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探索实践。本文提出通过以"定制营销"为手段的"关系营销"模式来构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长效机制,通过高度参与、紧密联系、
建筑施工企业按照"建造合同准则"合理确认各期收入,才能正确处理实际发生成本中的非正常消耗成本和合同变更成本,计算完工进度,保证各期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而保证施
北京市轨道交通亦庄线红-宋盾构区间正线和出入线三线近距离立体交叉,出入线下穿先行双线隧道具有较大施工风险。通过对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的分析,结合现场环境,预先对隧
研究了澎溪河大桥在天然脉动荷载作用下的自振特性,得到了关于该类桥梁自振特性的结论。采用结构分析软件ANSYS建立全桥的空间模型,计算该桥的自振特性,并与实测结果进行了比较,
稻瘟病菌的致病性分化严重,生理小种多、变化快,是水稻抗病品种容易丧失抗性而沦为感病品种的主要原因之一。笔者用中国统一鉴别品种对2002年安徽稻区308个稻瘟病菌的单孢菌株
摘要:为了解中职学校班级环境现状,探索影响班级环境的因素,并以此为依据设计优化策略,本研究采用班级环境问卷,对宝鸡市384名中职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1)中职班级环境主要特点为师生关系较好、同学关系次之,秩序纪律、竞争气氛一般,学习负担低;(2)中职生知觉的班级环境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年级差异和家庭经济条件差异;(3)中职班级环境可分为团结向上型、一般型和问题型三种类型,问题型所占比例最大(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