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印两国以及整个亚洲,可以而且必须携手合作,实现共同繁荣。
各国当前面临的政策问题,归根结底是如何看待,特别是在后疫情时代,全球化以及全球化对国际合作产生何种影响的问题。
近年来中印关系最大的成果之一便是2018年两国领导人在武汉举行的非正式会晤。但是近期发生的中印边界冲突,以及双方对具体划界的分歧,将引发两国关系重新调整。一位印度前外交秘书和国家安全顾问指出:“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两国之间从未如此对立过。但印中两国也正好借此机会,重新评估和构建当前紧张的双边关系。”
携手抗疫
当前,全球各国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方面的合作还很缺乏,这是因为一些国家将地缘战略和经济利益看得比人民生命重要。例如,2019年各国政府投入的发展援助资金总额,不到全球国防开支的十分之一。印中两国至少可以在五个方面协同发挥作用,以便更好开展抗疫合作。
一是联合国并未有效组织国际抗疫合作,以应对此次自二战以来全球所面临的最大挑战。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批评在应对和抗击疫情方面,各国缺乏国际合作。他指出,单独行动并不能打败冠状病毒。单打独斗的国家“正在让局势失控”。古特雷斯强调,抗疫需要采取大规模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多方面措施。
二是二十国集团在全球抗疫中未能发挥引领作用。二十国集团被认为是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平台,其成员国经济总量占全球经济的80%,主要关注全球经济稳定等相关问题。面对全球金融危机,二十国集团成功采取了协调一致的应对政策,但面对此次疫情,二十国集团却没有采取共同举措,只是在4月15日宣布,暂缓最贫穷国家债务偿付。暂缓债务偿付能让相关国家将资金用于抗击疫情,但这项“暂缓”措施的有效期只到今年年底。
三是新冠肺炎疫情的性质和影响范围改变了世界发展趋势和全球体系。面对疫情,美国宣布退出世卫组织。在疫情来临之时,美国不但没有采取措施保障贸易开放、维护供应链以确保各国获得重要的医疗物资,反而囤积了大量治疗新冠的关键药品。同样,疫苗的研发和部署也仍是以各国“单打独斗”为主,鲜有多边合作。
四是各国处理问题的方式不同,应对疫情的措施也截然不同。但是,印中两国的疫情防控措施有相同之处,且与西方国家的做法大相径庭。美国和欧洲都没有实施彻底的“封锁”政策,因为“那将干扰很多人的生活”,他们的抗疫重点是少数需要住院的人。中国采取了较大范围的“封城”政策,并建立了相关技术体系来保障有效实施。印度也采取了“封锁”措施,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人们逐渐从恐慌、焦虑转为接受,从而让防疫措施转化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是否赢得了公众信任是印中两国和西方国家在应对疫情方面的主要区别,反映了亚洲和西方不同的价值观。
五是印度目前担任世卫组织执委会轮值主席国。这要求印度能够推动多边行动,在新冠疫苗的分配体系上做出国际承诺,确保疫苗可广泛使用,并保障最需要的国家能够获得疫苗。这样的分配体系可依托于现有的全球采购代理,实行采购承诺和优惠贷款,以及优先向医护人员和高危人群提供疫苗。这为印度和中国提供了合作的机会,共同开发、批量生产和分发疫苗。
“武汉精神”的引导
2018年在武汉举行的非正式会晤期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印度总理莫迪达成重要共识。双方认为当前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突出,和平、稳定和平衡的中印关系是世界稳定的重要力量。双方一致认为,两国处理好双边关系有利于区域繁荣发展,推动形成真正的“亚洲世纪”。
两国领导人就各自的外交政策、如何实现全球繁荣与安全等问题交换了看法。双方同意共同作出積极和建设性贡献,针对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等全球挑战提供可持续解决方案。双方强调了改革多边金融和政治机构的重要性,使其更能代表和响应发展中国家需求。
两国领导人一致认为,鉴于双方丰富的发展经验和日益增强的国家实力,印度和中国作为两个大国和新兴市场经济体,应携手牵头为21世纪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提供创新和可持续的解决方案。这些解决方案包括抗击疾病、采取协同行动降低灾害风险、应对气候变化以及发展数字经济等。双方同意将各自在上述领域的专长和资源集中起来,建立一个应对这些挑战的全球网络,更好地造福人类。
习近平主席在他的致辞中,认可印度世界大国的地位而并非仅仅是市场主体。他强调,中印都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都是促进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中坚力量。印度总理莫迪强调了印中是“两个大国”以及双方扮演的全球领导角色。他表示,在过去岁月里,印中两国经济总量占全球50%的时间长达1600年。中印两国以及整个亚洲,可以而且必须携手合作,实现共同繁荣。
在印度,由公共部门主导的系统对数据进行自动化处理和分析,私营部门的创新对这些系统进行了有效补充,双方实现了合作,提高了生产效率,进而造福公共卫生和农业等新领域。2013年至2019年,印度在补贴方面节省了约110亿美元,开发了新的行政商务管理模式,制定了建设中央福利数据库的计划,同时控制能源消耗量,使其低于全球平均水平。印度为未来数字经济发展和实现共同可持续繁荣,提供了又一种引人注目的全球愿景。目前,印度推出了“Aadhar”数字身份证计划,涵盖了其12亿人口。通过这一计划,印度影响着世界趋势,扩大了普惠金融,实现了数字支付。这一计划以手机的快速普及为基础,目标是用于社会保障系统。
随着技术、经济和安全等各种问题汇聚到一起,战略界的分析重点从区域挑战转移到了全球机遇。拥有电信技术和数据控制能力的国家正在打破实力、贸易和交流等方面的平衡,将世界划分为经济增长、竞争和全球秩序等多个领域。到2030年,全球三分之二的中产阶级将是亚洲人,他们将产生大量数据,这对于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支柱——人工智能和其他技术的发展至关重要。
亚洲世纪
在重塑亚洲的过程中,亚洲各国政府、经济体和社会依靠彼此来提出新的理念和作出新的安排,而非依赖西方。譬如,印度呼吁将气候变化重新定义为“气候正义”,而中国则呼吁建设“生态文明”。
亚洲目前的发展需要利用更多的自然资源,亚洲人的价值观认可各国的相互依存,认可对社会需要的变化进行不同的表述,认同相关的生活方式以及不同的社会经济、技术和政治体系。与西方人相比,他们对自然支配地位和社会环境有不同看法。拥有超过五千年历史的亚洲文明,由于其价值观、渊源、特征和演变方式不同,在看待事物、生活和社会方面与西方有所不同。世界文明从来就不是统一进程的产物。
西方在殖民时代发展起来的工业文明和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在物质丰富、充满着经济不平等关系的城市文化、廉价自然资源、低廉劳动力以及社会与自然发展不平衡的基础之上。随着世界局势的变化以及受到中国和印度为实现经济增长和造福其人民所采用的社会和经济发展道路等多方因素影响,如今西方的世界观已经发生了范式转变。
中印这两个文明古国有很多共同之处。两国的经济增长和社会组织都在为内生需求服务,而不是仅仅是为出口服务。两国人民都认为相比起物质财富,家庭幸福更是成功的标志。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人类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点再次成为全世界的共识。中印两国为人民谋求福祉的途径促进了全球资源均衡利用、社会进步和可持续发展,这表明人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本文作者Mukul Sanwal是联合国前外交官,曾担任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秘书长。
各国当前面临的政策问题,归根结底是如何看待,特别是在后疫情时代,全球化以及全球化对国际合作产生何种影响的问题。
近年来中印关系最大的成果之一便是2018年两国领导人在武汉举行的非正式会晤。但是近期发生的中印边界冲突,以及双方对具体划界的分歧,将引发两国关系重新调整。一位印度前外交秘书和国家安全顾问指出:“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两国之间从未如此对立过。但印中两国也正好借此机会,重新评估和构建当前紧张的双边关系。”
携手抗疫
当前,全球各国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方面的合作还很缺乏,这是因为一些国家将地缘战略和经济利益看得比人民生命重要。例如,2019年各国政府投入的发展援助资金总额,不到全球国防开支的十分之一。印中两国至少可以在五个方面协同发挥作用,以便更好开展抗疫合作。
一是联合国并未有效组织国际抗疫合作,以应对此次自二战以来全球所面临的最大挑战。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批评在应对和抗击疫情方面,各国缺乏国际合作。他指出,单独行动并不能打败冠状病毒。单打独斗的国家“正在让局势失控”。古特雷斯强调,抗疫需要采取大规模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多方面措施。
二是二十国集团在全球抗疫中未能发挥引领作用。二十国集团被认为是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平台,其成员国经济总量占全球经济的80%,主要关注全球经济稳定等相关问题。面对全球金融危机,二十国集团成功采取了协调一致的应对政策,但面对此次疫情,二十国集团却没有采取共同举措,只是在4月15日宣布,暂缓最贫穷国家债务偿付。暂缓债务偿付能让相关国家将资金用于抗击疫情,但这项“暂缓”措施的有效期只到今年年底。
三是新冠肺炎疫情的性质和影响范围改变了世界发展趋势和全球体系。面对疫情,美国宣布退出世卫组织。在疫情来临之时,美国不但没有采取措施保障贸易开放、维护供应链以确保各国获得重要的医疗物资,反而囤积了大量治疗新冠的关键药品。同样,疫苗的研发和部署也仍是以各国“单打独斗”为主,鲜有多边合作。
四是各国处理问题的方式不同,应对疫情的措施也截然不同。但是,印中两国的疫情防控措施有相同之处,且与西方国家的做法大相径庭。美国和欧洲都没有实施彻底的“封锁”政策,因为“那将干扰很多人的生活”,他们的抗疫重点是少数需要住院的人。中国采取了较大范围的“封城”政策,并建立了相关技术体系来保障有效实施。印度也采取了“封锁”措施,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人们逐渐从恐慌、焦虑转为接受,从而让防疫措施转化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是否赢得了公众信任是印中两国和西方国家在应对疫情方面的主要区别,反映了亚洲和西方不同的价值观。
五是印度目前担任世卫组织执委会轮值主席国。这要求印度能够推动多边行动,在新冠疫苗的分配体系上做出国际承诺,确保疫苗可广泛使用,并保障最需要的国家能够获得疫苗。这样的分配体系可依托于现有的全球采购代理,实行采购承诺和优惠贷款,以及优先向医护人员和高危人群提供疫苗。这为印度和中国提供了合作的机会,共同开发、批量生产和分发疫苗。
“武汉精神”的引导
2018年在武汉举行的非正式会晤期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印度总理莫迪达成重要共识。双方认为当前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突出,和平、稳定和平衡的中印关系是世界稳定的重要力量。双方一致认为,两国处理好双边关系有利于区域繁荣发展,推动形成真正的“亚洲世纪”。
两国领导人就各自的外交政策、如何实现全球繁荣与安全等问题交换了看法。双方同意共同作出積极和建设性贡献,针对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等全球挑战提供可持续解决方案。双方强调了改革多边金融和政治机构的重要性,使其更能代表和响应发展中国家需求。
两国领导人一致认为,鉴于双方丰富的发展经验和日益增强的国家实力,印度和中国作为两个大国和新兴市场经济体,应携手牵头为21世纪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提供创新和可持续的解决方案。这些解决方案包括抗击疾病、采取协同行动降低灾害风险、应对气候变化以及发展数字经济等。双方同意将各自在上述领域的专长和资源集中起来,建立一个应对这些挑战的全球网络,更好地造福人类。
习近平主席在他的致辞中,认可印度世界大国的地位而并非仅仅是市场主体。他强调,中印都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都是促进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中坚力量。印度总理莫迪强调了印中是“两个大国”以及双方扮演的全球领导角色。他表示,在过去岁月里,印中两国经济总量占全球50%的时间长达1600年。中印两国以及整个亚洲,可以而且必须携手合作,实现共同繁荣。
在印度,由公共部门主导的系统对数据进行自动化处理和分析,私营部门的创新对这些系统进行了有效补充,双方实现了合作,提高了生产效率,进而造福公共卫生和农业等新领域。2013年至2019年,印度在补贴方面节省了约110亿美元,开发了新的行政商务管理模式,制定了建设中央福利数据库的计划,同时控制能源消耗量,使其低于全球平均水平。印度为未来数字经济发展和实现共同可持续繁荣,提供了又一种引人注目的全球愿景。目前,印度推出了“Aadhar”数字身份证计划,涵盖了其12亿人口。通过这一计划,印度影响着世界趋势,扩大了普惠金融,实现了数字支付。这一计划以手机的快速普及为基础,目标是用于社会保障系统。
随着技术、经济和安全等各种问题汇聚到一起,战略界的分析重点从区域挑战转移到了全球机遇。拥有电信技术和数据控制能力的国家正在打破实力、贸易和交流等方面的平衡,将世界划分为经济增长、竞争和全球秩序等多个领域。到2030年,全球三分之二的中产阶级将是亚洲人,他们将产生大量数据,这对于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支柱——人工智能和其他技术的发展至关重要。
亚洲世纪
在重塑亚洲的过程中,亚洲各国政府、经济体和社会依靠彼此来提出新的理念和作出新的安排,而非依赖西方。譬如,印度呼吁将气候变化重新定义为“气候正义”,而中国则呼吁建设“生态文明”。
亚洲目前的发展需要利用更多的自然资源,亚洲人的价值观认可各国的相互依存,认可对社会需要的变化进行不同的表述,认同相关的生活方式以及不同的社会经济、技术和政治体系。与西方人相比,他们对自然支配地位和社会环境有不同看法。拥有超过五千年历史的亚洲文明,由于其价值观、渊源、特征和演变方式不同,在看待事物、生活和社会方面与西方有所不同。世界文明从来就不是统一进程的产物。
西方在殖民时代发展起来的工业文明和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在物质丰富、充满着经济不平等关系的城市文化、廉价自然资源、低廉劳动力以及社会与自然发展不平衡的基础之上。随着世界局势的变化以及受到中国和印度为实现经济增长和造福其人民所采用的社会和经济发展道路等多方因素影响,如今西方的世界观已经发生了范式转变。
中印这两个文明古国有很多共同之处。两国的经济增长和社会组织都在为内生需求服务,而不是仅仅是为出口服务。两国人民都认为相比起物质财富,家庭幸福更是成功的标志。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人类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点再次成为全世界的共识。中印两国为人民谋求福祉的途径促进了全球资源均衡利用、社会进步和可持续发展,这表明人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本文作者Mukul Sanwal是联合国前外交官,曾担任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