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五四”时期,妇女解放仍然是一颗璀璨的名词,尽管绝大多数中国女性仍处于沉睡之中,反抗的号角声是男性替他们吹起来的,但在那时也有不少女作家的出现,为妇女解放這场运动带来不一样的色彩。
凌叔华当然是女性文学史上不可略过的一笔,我给予这个文笔精致的女子更多的青睐。我第一次读她的作品集是对她笔下的新太太们的惊奇,有离家走出了第三种结局的绮霞,婚后依旧大胆崇拜丈夫的燕倩。进而又对旧太太们感了兴趣,这群旧太太似乎都可以与祥林嫂划为一群,都受着神权、族权、夫权的压迫,她们一切的苦难,我觉得背后不外乎这六个字的指使。而有一次在女性文学课上,男性朋友叫苦连天,男的实在太惨了,什么错都要认,难道女性就没有错吗?经济、政治等原因就生来具有主角光环,很多时候甚至掩盖了其他因素的存在,女性在旧社会中的苦难处境有无其他的凶手,我从未想过。于是乎,重新审视《中秋晚》,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进行的。
极度迷信是敬仁太太性格中不能推脱的愚昧错误。《中秋晚》中的敬仁太太的婚姻之祸,源于一口未被丈夫吃下的团鸭。在敬仁太太看来,团鸭象征着团圆,丈夫没吃它便意味着不团圆,隐喻着婚姻的失败和家庭的崩溃,为此她感到极大的恐惧。而这种恐惧的心理一直伴随着她,让她做出各种不理性之举,并最终真的导致了她婚姻的失败和家庭的崩溃。最后她总结自己的婚姻失败的理由,竟然说道:“都是我命中注定受罪吧。”而从开头审视,中秋晚的你侬我侬之中,也可以感受到他们新婚的甜蜜。即使在太太发第一次无理取闹时,敬仁生气过后对太太“不觉动了怜惜”,他们之间不是没有爱的。除了社会原因,敬仁太太本身极度迷信与敏感的个性又怎么不是压死他们婚姻的稻草呢?迷信使她恐惧不已,对团鸭耿耿于怀,敏感则使她怀疑敬仁,一步步将他推得更远。
婚姻的两个人的契约,当契约破碎,夫妇两个人都难以说是无辜的。敬仁在《中秋晚》中的表现何尝不是加速敬仁太太绝望的催化剂,太太理解敬仁对于干姐姐的感情,但是作为女人的她,也难免因为丈夫对曾经暧昧的对象无比重视,而不重视她眼中的团圆象征——团鸭的这种行为感到生气与委屈。而丈夫面对太太心里的别扭,只是一味的不开心,认为“真是要躲开你”,没有给予结发妻子理解与沟通的机会,这何不是一种自私之举呢?
随着阅历的增长,我逐渐意识到,问题的背后一定不是单一化、简单化的答案,历史都是由合力构成的,那么性别歧视的问题,一定也不是一句男权社会的压迫就能了结的,背后的种种盘根错节一定比这一句话更值得重视。而凌叔华的《中秋晚》则将视线转向了家庭,去描写一个普通家庭的生活,试图从这小家庭中寻找历史隐藏的线索。作者并未没给这个通过父母之言、媒妁之约的婚姻有过多的谴责,她笔下塑造的男主人公的家庭更是平淡之中带有温情,落笔更多的则在女主人公欲望的觉醒与破灭。我觉得,客观或许是另外一种深入。当把视点全部落在男权社会的压迫,这单一原因之下往往得到的是粗暴的解决方案。不少人不约而同地都会说,那就反抗啊,为什么不选择反抗呢?但一旦在在声讨的时候思考,在叫嚣的时候回望时,就会想到对于没有这些自我意识的妇女们,她们认为自己的做法是理所应当的,而当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进,各项条件的逐渐完备,才会有拼死逃婚的黄彰,有正视自己欲望的莎菲,会有肉体到心灵、自我意识到女性意识的觉醒。
从这一点上看,我认为凌叔华是时代的另类,就是另类才更加具有价值。她不仅打开了观察女性的另一重视角,还在文中寄托了另外一种态度。她对于旧式女子,没有居高临下的嘲笑,反而是给予她们沉痛的同情,如果说嘲笑来源于无性别意识的批判,那同情就是来源于自身女性同角色的理解,与对时代全局考察的通透。对比起女性写作初期的冰心来说,这种态度更为复杂,因而凌叔华也选择刻画个性更加复杂的人物,而不是平面化的描写两个家庭,我们才有幸看到了嚣张跋扈的太太也有软弱紧张的一面,温柔贤淑的旧式贤妻也有她们简单的幸福。
谈到上个世纪在中国兴起的妇女解放,就不禁想到与之相伴而生的女权主义,在倡导男女平等的中国土壤里,也生长着了一种让人啼笑皆非的“中华田园女权”。中华田园女权在理论上采取激进女权主义对男女不平等所体现父权压迫现状表象猛烈批判基调的同时,却又背离了女权主义对男女平权的根本诉求,提出了“矫枉过正”式的“女享权利,男履义务”的错误主张,意图借一种“舆论道德绑架”来达到其强迫男性无偿为其付出的虚伪目的。
当我们在这种叫嚣中回望,看到的是什么?
是丑恶打着平等的旗子的面目狰狞。
当女性选择披上柔弱的面纱来想方设法统治男性,也难怪有男生会叫苦连天。然而单享受权利不履行义务的诱惑还在中国的各片土壤中滋生,这种低劣的把戏,得到了道德舆论的盲目助攻时,往往百试百灵。人们的叫嚣之中,到底有几分是来自正义的真实,几分出于私利呢?又是几分是自己真实的想法,几分是随波逐流呢?我一直相信女性的基本社会权利是被平等尊重,而在这场女权的闹剧之下,在某种程度上在这种权利在丧失,甚至带来反噬。
这次重读《中秋晚》带给我的,并不是技巧上有多么高明的感受,而是看到了凌叔华在叫嚣中回望的态度,她选择了慎思那群被时代所遗弃与谴责的女人。而在当今开放的社会里,何处没有“百家争鸣”,当须去伪存真,慎思之。
凌叔华当然是女性文学史上不可略过的一笔,我给予这个文笔精致的女子更多的青睐。我第一次读她的作品集是对她笔下的新太太们的惊奇,有离家走出了第三种结局的绮霞,婚后依旧大胆崇拜丈夫的燕倩。进而又对旧太太们感了兴趣,这群旧太太似乎都可以与祥林嫂划为一群,都受着神权、族权、夫权的压迫,她们一切的苦难,我觉得背后不外乎这六个字的指使。而有一次在女性文学课上,男性朋友叫苦连天,男的实在太惨了,什么错都要认,难道女性就没有错吗?经济、政治等原因就生来具有主角光环,很多时候甚至掩盖了其他因素的存在,女性在旧社会中的苦难处境有无其他的凶手,我从未想过。于是乎,重新审视《中秋晚》,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进行的。
极度迷信是敬仁太太性格中不能推脱的愚昧错误。《中秋晚》中的敬仁太太的婚姻之祸,源于一口未被丈夫吃下的团鸭。在敬仁太太看来,团鸭象征着团圆,丈夫没吃它便意味着不团圆,隐喻着婚姻的失败和家庭的崩溃,为此她感到极大的恐惧。而这种恐惧的心理一直伴随着她,让她做出各种不理性之举,并最终真的导致了她婚姻的失败和家庭的崩溃。最后她总结自己的婚姻失败的理由,竟然说道:“都是我命中注定受罪吧。”而从开头审视,中秋晚的你侬我侬之中,也可以感受到他们新婚的甜蜜。即使在太太发第一次无理取闹时,敬仁生气过后对太太“不觉动了怜惜”,他们之间不是没有爱的。除了社会原因,敬仁太太本身极度迷信与敏感的个性又怎么不是压死他们婚姻的稻草呢?迷信使她恐惧不已,对团鸭耿耿于怀,敏感则使她怀疑敬仁,一步步将他推得更远。
婚姻的两个人的契约,当契约破碎,夫妇两个人都难以说是无辜的。敬仁在《中秋晚》中的表现何尝不是加速敬仁太太绝望的催化剂,太太理解敬仁对于干姐姐的感情,但是作为女人的她,也难免因为丈夫对曾经暧昧的对象无比重视,而不重视她眼中的团圆象征——团鸭的这种行为感到生气与委屈。而丈夫面对太太心里的别扭,只是一味的不开心,认为“真是要躲开你”,没有给予结发妻子理解与沟通的机会,这何不是一种自私之举呢?
随着阅历的增长,我逐渐意识到,问题的背后一定不是单一化、简单化的答案,历史都是由合力构成的,那么性别歧视的问题,一定也不是一句男权社会的压迫就能了结的,背后的种种盘根错节一定比这一句话更值得重视。而凌叔华的《中秋晚》则将视线转向了家庭,去描写一个普通家庭的生活,试图从这小家庭中寻找历史隐藏的线索。作者并未没给这个通过父母之言、媒妁之约的婚姻有过多的谴责,她笔下塑造的男主人公的家庭更是平淡之中带有温情,落笔更多的则在女主人公欲望的觉醒与破灭。我觉得,客观或许是另外一种深入。当把视点全部落在男权社会的压迫,这单一原因之下往往得到的是粗暴的解决方案。不少人不约而同地都会说,那就反抗啊,为什么不选择反抗呢?但一旦在在声讨的时候思考,在叫嚣的时候回望时,就会想到对于没有这些自我意识的妇女们,她们认为自己的做法是理所应当的,而当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进,各项条件的逐渐完备,才会有拼死逃婚的黄彰,有正视自己欲望的莎菲,会有肉体到心灵、自我意识到女性意识的觉醒。
从这一点上看,我认为凌叔华是时代的另类,就是另类才更加具有价值。她不仅打开了观察女性的另一重视角,还在文中寄托了另外一种态度。她对于旧式女子,没有居高临下的嘲笑,反而是给予她们沉痛的同情,如果说嘲笑来源于无性别意识的批判,那同情就是来源于自身女性同角色的理解,与对时代全局考察的通透。对比起女性写作初期的冰心来说,这种态度更为复杂,因而凌叔华也选择刻画个性更加复杂的人物,而不是平面化的描写两个家庭,我们才有幸看到了嚣张跋扈的太太也有软弱紧张的一面,温柔贤淑的旧式贤妻也有她们简单的幸福。
谈到上个世纪在中国兴起的妇女解放,就不禁想到与之相伴而生的女权主义,在倡导男女平等的中国土壤里,也生长着了一种让人啼笑皆非的“中华田园女权”。中华田园女权在理论上采取激进女权主义对男女不平等所体现父权压迫现状表象猛烈批判基调的同时,却又背离了女权主义对男女平权的根本诉求,提出了“矫枉过正”式的“女享权利,男履义务”的错误主张,意图借一种“舆论道德绑架”来达到其强迫男性无偿为其付出的虚伪目的。
当我们在这种叫嚣中回望,看到的是什么?
是丑恶打着平等的旗子的面目狰狞。
当女性选择披上柔弱的面纱来想方设法统治男性,也难怪有男生会叫苦连天。然而单享受权利不履行义务的诱惑还在中国的各片土壤中滋生,这种低劣的把戏,得到了道德舆论的盲目助攻时,往往百试百灵。人们的叫嚣之中,到底有几分是来自正义的真实,几分出于私利呢?又是几分是自己真实的想法,几分是随波逐流呢?我一直相信女性的基本社会权利是被平等尊重,而在这场女权的闹剧之下,在某种程度上在这种权利在丧失,甚至带来反噬。
这次重读《中秋晚》带给我的,并不是技巧上有多么高明的感受,而是看到了凌叔华在叫嚣中回望的态度,她选择了慎思那群被时代所遗弃与谴责的女人。而在当今开放的社会里,何处没有“百家争鸣”,当须去伪存真,慎思之。